前瞻丨從失眠到夜貓子,科學家告訴你晝夜規律究竟有多重要

2020-12-07 澎湃新聞

前瞻丨從失眠到夜貓子,科學家告訴你晝夜規律究竟有多重要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2020-10-29 07:28 來源:澎湃新聞

相信每一個人都聽說過「生物鐘」這個詞,而這就是晝夜節律的一種體現。為什麼有些人天生就是夜貓子,有些人可能過了點就睡不著,深受失眠症困擾?大腦究竟如何調節這些節律?

要解開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要從一隻失眠的果蠅開始說起。當時,科學家們從這隻失眠的果蠅身上找到了周期基因(period gene),從而翻開了晝夜節律研究的新篇章。

在今年的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就有一場圍繞「大腦的律動」展開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腦科學峰會。屆時,兩位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麥可·楊和麥可·羅斯巴什,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裡將圍繞生物節律相關的分子與遺傳機制、前沿課題與研究進展、相關神經疾病與藥物開發等進行探討。

麥可·楊

1949年出生於美國邁阿密。1975年從美國德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75年至1977年,他在史丹福大學做博後。1978年起,他一直任職於美國洛克菲勒大學。

楊的研究對象是晝夜節律鍾,這是一種內源性機制,能夠記錄和調節在大多數生物體上觀察到的日常活動。1984 年他的團隊克隆出果蠅的周期基因,這個基因能夠調節果蠅的生物鐘。楊之後的研究還揭示了更多生物鐘相關基因,以及它們產物的運作情況。楊的發現對於研究睡眠和情緒紊亂,以及與基因活動節律(基因活動節律是視覺功能、運動能力、新陳代謝、免疫力、學習和記憶力的基礎)有關的功能性失調,都具有重要意義。

麥可·羅斯巴什

1944年出生於美國堪薩斯城。1970年從MIT獲得博士學位,隨後三年在蘇格蘭愛丁堡大學做博後。1974年起,他一直任職於美國布蘭迪斯大學。

1984 年他和傑弗裡·霍爾(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的研究小組克隆了果蠅的 period 基因,1990 年提出了生物鐘的轉錄翻譯負反饋迴路的概念。1998 年,他們在果蠅體內發現了 period 基因、時鐘基因。 2003 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3 年獲得邵逸夫生命科學及醫學獎。

楊雄裡

1941年10月14日生於上海,1963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1982年在日本獲學術博士學位,現為復旦大學教授,「辭海」副總主編,「Progress in Neurobiology」國際顧問編委。他的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在視網膜中信號傳遞處理及其機制研究方面。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除了上述話題,量子計算、光遺傳學、DNA晶片儲存、新冠病毒研究等關鍵詞也將被列入討論。

論壇期間將有130餘場科學家獨立演講、70餘場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大腦律動,頂尖科學家論壇

相關推薦

評論(56)

相關焦點

  • 快睡吧,熬夜看手機不好丨諾獎科學家告訴你生物鐘的秘密
    快睡吧,熬夜看手機不好丨諾獎科學家告訴你生物鐘的秘密 2020-12-22 1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早起鳥還是夜貓子?基因決定由不得你
  • 憑著研究睡眠這回事兒 這仨科學家拿了諾貝爾獎
    從祁鳴教授通俗的解讀中,可以這麼去想像,比如有的人「一日之計在於晨」,猶如早起的鳥兒,清早起床就精神抖擻,而有的人則是夜貓子,他們只有到了夜裡思路敏捷,而在白天卻昏昏欲睡。不過總的規律是,不同生物各有自己的作息規律:人類晚上出現倦意、貓頭鷹晝伏夜出、花朵白天開放晚間收攏……我們通常稱這些晝夜節律叫「生物鐘」。
  • 夜貓子們請查收!一個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健康忠告
    因為發現了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三位美國遺傳學家:傑弗理·霍爾、麥可·羅斯巴希、麥可·楊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獎理由是:解釋了許多動植物和人類是如何讓商務節律適應晝夜變換的。「夜貓子」早死風險高出10%!中國古代養生講究順應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現代生活中,人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熬夜很常見。熬夜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最近有一項基於英國50萬人生物樣本庫的研究發現:相比於早睡早起的人,晚上不睡、早晨不起,或起床困難的「夜貓子」們,早死風險高出10%!
  • 你是「早起鳥」還是「夜貓子」?科學家:現在不止這兩種類型……
    我們都知道,總有些人習慣早起(早起鳥),而另一些人喜歡熬夜(夜貓子)。在時間生物學(生物鐘)與時間心理學領域對個體清醒與睡眠差異的描述也是集中在這兩種類型上。但科學家表示,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兩種類型,甚至這兩種類型的人佔比還不到四成。
  • 實用口語:「夜貓子」英文竟還能這麼說?
    十分之一的人每日早起   我們稱之為"earlybird"或「lark(百靈鳥)」   也就是早期的鳥兒   而五分之一的人習慣晚睡   通常熬夜到後半夜   我們稱之為「night owls」   也就是夜晚的貓頭鷹   (中文則是「夜貓子」)   其他人生活並不規律
  • 早起鳥or夜貓子的分類已經out?科學家又發現4種新的作息分型,看看你是哪種?
    但科學家表示,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兩種類型,甚至這兩種類型的人佔比還不到四成。作息類型是我們身體在經歷晝夜後形成生物周期的外在行為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就是你體內的生物鐘,有助於判斷你是屬於「早起鳥」還是「夜貓子」。
  • 熬夜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擁有這個「夜貓子」基因突變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熬夜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有一些人遲遲不睡,可能是因為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睡眠時相延遲症候群(delayed sleep phase disorder)。
  • 刺激戰場8月2日更新晝夜模式 晝夜交替時間有什麼規律
    刺激戰場8月2日更新晝夜模式 晝夜交替時間有什麼規律  刺激戰場在進行了8月2日的更新之後,大家期待已久的晝夜模式正式上線了!刺激戰場晝夜交替時間是什麼時候呢?晝夜交替時間有沒有什麼規律呢?
  • 教你「賴床、熬夜、失眠、睡過頭」等地道英文表達方式!
    如果你不設鬧鐘,就會睡過頭。關於睡覺,要說的實在是太多了,比如說我們現在喜歡幹的事情-「熬夜」,還有「」失眠,與此相對應的還有「早睡早起」,下面我們就來一個個說說它們的英文表達方式分別是什麼。她媽媽說,馬切伊卡一直是個夜貓子。3、If you often burn the midnight oil,you'll burn yourself out. 如果你經常開夜車,會把身體搞垮的。
  • 科學家告訴你答案
    現在就讓我們看看男人女人的生物鐘有什麼不同。早起還是晚睡喜歡早起還是喜歡晚睡,這取決於你的基因。基因會決定在一天中特定時間的睡眠傾向。而研究表明,大部分女性的基因會讓她們起得更早。在一項對超過53000人的研究發現,兒童通常是早起類型,而且不分性別。而在青春期後,男性更傾向於晚睡。
  • 失眠吃什麼食物好 失眠不宜多吃的食物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失眠在現代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工作生活方面的壓力都是會引起的。那失眠吃什麼食物好呢?又有什麼食物是失眠患者不能吃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5、其他:注意多食用一些有助於大腦鎮靜的食物。  失眠注意事項1、每天按時就寢,按時起床,不宜停留床上時間過久。2、養成規律的運動,如深呼吸和鬆弛肌肉的運動合併去做,用手按摩足心,或張口吐氣,用鼻吸氣,這一吐一吸,便有安祥舒適之感(3)睡前6小時內禁止和咖啡、酒、茶、香菸、等刺激品接觸,且晚餐不宜多量。
  • 失眠、焦慮惡性循環!6個妙招讓你睡到大天亮
    而長期處於這種焦慮、抑鬱的狀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失眠。抑鬱、壓力引起的失眠成為當代人的重大難題,不同於老年性失眠、更年期等失眠的原因,情緒問題引起的焦慮性失眠 是可以通過自我調節得到有效緩解的,下面,小暢為您總結了改善睡眠的6個小妙招: 1、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 植物也分「早起鳥」和「夜貓子」?
    英國厄勒姆研究所博士後科學家Hannah Rees博士。近日,英國厄勒姆研究所和諾維奇約翰英納斯中心的研究人員在《植物、細胞和環境》雜誌上發表論文稱,通過調查瑞典擬南芥中控制晝夜節律的基因,他們發現:與人類的生物鐘
  • 創造力究竟來自於哪裡?近視的遺傳規律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微管相關蛋白Tau在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在內多種形式的痴呆發病中的具有重要作用。這些疾病的特徵是蛋白聚合體的順序傳播及沉積,均與疾病嚴重程度相關。之後,這些記錄被添加到一個循環神經網絡中,從而將規律性出現的神經特徵表示出來,這些神經特徵可能與言語的重複性特徵(比如元音、輔音或發音器官接收的指令)相關。接著,另一個循環神經網絡逐字解碼這種算法表示,形成句子。作者還發現,明顯參與言語解碼的腦區同樣參與言語生成和言語感知。 4,創造力究竟來自於哪裡?
  • 熬夜和早起學習誰重要?我來告訴你!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熬夜學習到凌晨2點,有的人5點就早早起床背單詞了,那麼究竟哪一種方法會更加好呢?下面小編先來說一下熬夜的危害性。發現自己走神,於是心裏面狠狠地懺悔,過一會兒,你發現你又走神了,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當你總結一天學習收穫的時候,你才發現,你除了晚上熬夜做的那幾道題之外,收貨甚微。除此之外,熬夜對身體影響非常大,往往會力不從心。再者,如果說熬夜真的有幫助的話,那麼老師一定會呼籲你們少睡一些,多學一些,然而老師並沒有這樣做,這也足夠說明,熬夜複習不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 用這個智能燈來調節你的生物鐘吧
    都市生活的年輕人或多或少都有失眠的情況吧?比如你11點就躺在床上了盯著天花板但就是睡不著,怎麼都睡不著輾轉反側,焦慮睡不著的夜晚,你在幹什麼呢?有朋友說她一直都有聽著音樂入睡的習慣睡不著的時候就會戴上耳機聽聽自己喜歡的輕柔音樂放空自己但還是比較苦惱因為她經常就是開幾張專輯一聽就是到天亮然後白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去上班朋友A君最近跟瞄妹分享:夏天超多蚊子,總是半夜把老娘吵醒好不容易再睡著蚊子又跑過來
  • 褪黑素真能治好失眠?這些你得了解!
    褪黑素真能治好失眠?這些你得了解!其中備受追捧的褪黑素產品 消費佔比高達85% 褪黑素究竟是什麼
  • 夜貓子的福音:探究藍光過濾眼鏡的功能
    而過多的屏幕時間的危害不僅僅表現在頸椎受損等方面,有研究指出電子設備屏幕所發出的藍光堪稱「睡眠殺手」,能擾亂人們的睡眠。於是研究人員提出使用藍光過濾眼鏡進行幹預,從而減少人們對藍光的吸收。而最新一項研究探究了這種藍光過濾眼鏡的功效。
  • 植物界也有「早起的鳥兒」和「夜貓子」之分
    英國厄勒姆研究所博士後科學家Hannah Rees博士。近日,英國厄勒姆研究所和諾維奇約翰英納斯中心的研究人員在《植物、細胞和環境》雜誌上發表論文稱,通過調查瑞典擬南芥中控制晝夜節律的基因,他們發現:與人類的生物鐘一樣,植物的生物鐘也存在變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