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哲系友|張柯:通往哲學的關鍵階段——記南京大學哲學系對於個人...

2021-01-08 南京大學哲學系

通向哲學的關鍵階段

——記南京大學哲學系對於個人學術道路的意義

文|張柯

南京大學哲學系至今已歷經百年,我以博士生身份有幸見證了這一光榮歷史中的一段歲月(2006-2009),並且至今仍深受這段求學歲月的影響,因為它構成了我的學術道路的一個關鍵階段。

在進入南大哲學系學習之前,我的哲學之路已走過一段較曲折的歷程。

1994年秋天我進入天津商學院就讀經濟法專業。在大一下學期我發現了哲學。當時上的一門含有哲學內容的法學課程以及私下讀到的杜蘭特《哲學的故事》對我構成了哲學上的最初啟蒙,我逐漸看到了真正的哲學。在中學時代我最喜愛的是歷史和文學,但也不能滿足於此,同時也不知道那隱約召喚我的究竟是什麼,直至在大學遇見哲學才明白那種不滿足的根源。我看見了自己真正要追求的東西。這一看見所帶來的激情使我決定在大二上學期退學重考哲學系。在家鄉一所高中復讀了幾個月後,我重新考入武漢大學哲學系。在退學復讀期間和重新開始的本科期間,我的求學志向已經非常明確,那就是德國哲學。

但在本科四年對德國哲學的大量閱讀和學習中,我卻愈發擔心由於志向的過早限定而帶來的某種難以自覺的限度,因此在碩士階段我決定跟隨朱志方教授學習分析哲學,以期拓寬視野和思路。三年的分析哲學研究使我的論證能力得到了訓練並使我達成了對分析哲學的一種更深理解(這種訓練和理解對我此後的學術研究有一種奇特的深遠意義,對此我只是後來才逐漸覺察到),但分析哲學本身最終仍不能使我信服。因此在碩士畢業時,我告別了導師的讀博安排,希望回歸德國哲學,但也不想立即讀博(將近九年的大學生涯已經讓我感到疲憊),而是想要到一所有哲學專業的大學教書。

於是我從2003年起執教於貴州大學哲學系,並在積累了非常重要的教學經驗後開始準備考博。我與南京大學哲學系張榮教授取得聯繫,希望報考其德國古典哲學方向的博士。張榮教授得知我同時還準備報考其他幾所學校,立即回信勸我只考南大,其對學生的期待與熱心至今仍令人感佩。

(導師張榮教授)

在2006年如願考入南京大學後,我在鼓樓校區開始了為期三年的讀博生涯。自一入學,南大和哲學系的優良學風就令我感受深刻,並且至今仍讓我從中受益。這種踏實、樸素、沉著、求真的學風是南大多少代教師和學生共同造就的寶貴財富,並且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改變著、提升著每一位新來者。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在導師張榮教授的悉心指導以及哲學系諸多老師直接或間接的指導下,我對哲學的學習、理解以及闡述都發生了一種重要的升華。這種升華的內在機制至今仍難以完全說明,但或許可以用「智慧不可被傳授,但可以被學習」這句話來略作解釋:南大哲學系的學風和師資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進行本質性學習的環境,學習者通過這樣的學習而迅速成長,進入其學術道路的關鍵階段。讓人學會學習,我以為,這正是一個哲學系所能達到的崇高境界。

在導師的指導下,我的博士論文以「存在論差異」思想為研究主題,撰寫於2007年夏至2009年春,2009年6月通過答辯。2011年,在王恆教授的推薦下,這部論文入選江蘇人民出版社「純粹哲學」叢書,並於翌年以《道路之思》為名出版。由於我當時正在忙於撰寫一部教材,同時也面臨職稱評審的緊迫性,所以在出版時未對論文進行修改(這一點在今天看來並不可取),此書因而只是記錄了我的博士論文的原初面貌,存在著諸多缺陷、不足、甚至幼稚和偏激之處。但另一方面,十年後回頭來看,它的若干洞見仍然是可貴的甚至是超前的,直至今天仍然如地下暗河般影響著我的研究思路,例如對洛採之影響的溯源以及對「Ereignis與Austrag」的追問。倘若我們承認,在這個太多學術而太少思想的時代,思想性的樸素洞見要遠勝於單純學術性的精密編織,那麼這部博士論文就仍然可以說是成功的;它使得我過去道路上的哲學經驗和哲學思考匯聚成型,並由此為我開啟了新的路向。

(博士論文答辯現場)

在走向南大哲學系之前的那些道路階段,今天回頭看去,它們仿佛貫徹著一種清晰的和自覺的道路規劃,但這僅僅是一種返觀所呈現的景象。事實是,它們中的每一個階段雖然都有其本己的重要意義,但其中也有著種種困頓、躊躇、不自信、不確定性甚至錯誤。若不能把這些階段聚集到一個完成形態中,它們的整體意義和各自位置就會仍然蔽而不彰。在此意義上,南大哲學系的三年歲月就是我學術道路上的一個關鍵階段,它憑藉著對我的漫長求學階段的完成和對我未來學術生涯的開啟而給出了對個人而言的至高至深的祝福:它讓一個愛智者真正走上了他夢寐以求的道路,這條道路所展現的風景正是那最初吸引並召喚這個少年的東西。

作者簡介

張柯,男,1977年4月生,河南西平人。哲學博士,貴州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貴州省高校哲學學科學術帶頭人,貴州大學哲學學科學術帶頭人,貴州大學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外國哲學方向負責人,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舍勒協會會員,德國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1996年9月—2003年6月就讀於武漢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碩士學位;2006年9月—2009年6月就讀於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2003年7月起執教於貴州大學哲學系。

編輯|楊銘燕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學哲學系百年系慶大會舉行
    10月18日,南京大學哲學系百年系慶大會在仙林校區舉行。千餘名師生系友、來自兄弟高校哲學院系所的嘉賓以及長期關心支持南京大學哲學系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歡聚一堂,撫今追昔、共襄未來。    南京大學哲學系有著質樸厚重的歷史積澱,可溯源至中央大學前身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於1920年創立的哲學系。百年南哲在近現代中國和南京大學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 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南京大學哲學系奠基人之一李華鈺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南京大學哲學系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南京大學哲學系李華鈺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29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8歲。李華鈺教授生於1932年6月,廣東省豐順縣人。
  • 南哲動態|首屆長三角邏輯論壇在南京大學哲學系舉行
    12月23日,江蘇省邏輯學會、南京大學哲學系主辦,南京大學現代邏輯與邏輯應用研究所承辦的首屆長三角邏輯論壇在南京大學舉行。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王恆,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教授杜國平出席會議並致辭。
  • 南哲學科|南京大學邏輯教學的回顧與展望
    1 國立中央大學及其前身的邏輯教學1952 年全國大學院系調整時,原國立中央大學(1949 年更名為南京大學)和金陵大學合併,仍名南京大學迄今。原中央大學哲學系與金陵大學哲學系,都屬於南京大學哲學系之前身。因而,南大前身的邏輯教學發展史需做兩校分述。
  • 華東師大哲學系「中國哲學全英文碩博士項目」鬱振華教授在美講中國哲學
    當地時間6月3日,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全英文碩博士項目「授課教師、「長江學者「鬱振華教授應美國俄勒岡大學孔子學院邀請,在尤金市公共圖書館舉辦題為
  • 考研推免夏令營:2020年四川大學哲學系研招夏令營活動通知
    考研推免夏令營:2020年四川大學哲學系研招夏令營活動通知 2020-07-08 18:08:57| 四川大學哲學系
  • 北大哲學系「老神仙」
    版主推薦被北大哲學系主任王博先生稱作「哲學系的老神仙」的張世英教授,一生與哲學為伴。今年92歲的張教授,聽從孩子們的建議,從去年夏天開始動筆寫回憶錄,於今年3月初完稿。作者以質樸優美的語言,回顧了自己一輩子的哲學之路:既有上世紀四十年代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求學的經歷,又有與馮友蘭、金嶽霖、聞一多、賀麟等人的交往軼事;既帶來當年哲學界、文化界的大師群像,更道出一位哲學家幾十年孜孜不倦的精神追索。其開放的心態、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文心哲思無不給後人以啟迪。人物簡介張世英:1921年生,1946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
  • 「哲學與認知科學的交鋒與交融」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
    10月28-29日,「哲學與認知科學的交鋒與交融」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與認知科學交叉平臺」成立大會召開。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和自動化所、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及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五十餘位專家學者與會。
  • 88歲著名哲學家朱德生逝世,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16年
    澎湃新聞記者從北京大學哲學系方面獲悉,著名哲學家、北京大學哲學系原主任、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原理事長朱德生教授於2019年3月8日下午3時於北京家中逝世,享年88歲。公開簡歷顯示,朱德生1931年生於江蘇省武進市,高中畢業後曾在本地農村當了兩年小學教員,1951年夏入南京大學哲學系。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朱德生進入北大就讀,1956年夏畢業於北大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生班,隨後留系任教。
  • 本科志願想填哲學,但家裡反對怎麼辦?附國內頂級哲學專業排名!
    首先,大學期間學習其他專業更能體會哲學的重要性,使自身學習哲學的動力更加強勁。其次,哲學系本科和其他專業本科的差距並不算大,導論性質的課程完全可以自學掌握,更何況本科期間也可以輔修哲學系課程。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國內最好的5所哲學系!
  • 哲學不會讓你有錢,但會讓你長壽!看看北大哲學系你就明白了!
    近日,北大哲學系樓宇烈教授在《文明之旅》節目中談到,自己雖然年近80歲,但在北大哲學系不敢稱老人,因為北大哲學系被公認為「長壽系」。樓宇烈談到,生理養生節慾,心理養生養情,哲學養生明理。而人生明理至關重要,中國哲學能夠養生,儒家進德、道家保真、釋家淨心,也許正是哲學家長壽的原因。
  • 北京大學哲學系舉行100周年慶典
    他指出,自誕生之日起,北大哲學系就是現代中國哲學研究的重鎮,匯通中西文明的橋梁,高水平哲學人才的搖籃。一百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急驟變遷,中國人的精神思想世變風移,但北大哲學系始終挺立在時代潮頭,始終引領著學術的風氣,她在中國哲學界、思想界的崇高地位是無可爭辯的,她對國家民族的卓越貢獻將永載史冊!他強調,哲學系的發展對北大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事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義。
  • 南哲印象|張生:「他們都富有文學的情味」——也談南大哲學的學術...
    但是南大哲學系不僅僅是一個走過了一百年的中國現代大學的哲學系科,更關鍵的是它提供了一種中國現代哲人研究哲學的獨特的路徑,並因之形成了中國現代大學哲學系的一種別具一格的學術風貌。不說別的,僅以「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方東美、唐君毅、牟宗三等人皆與南大哲學系有著深厚的關係就可見一斑,他們三個人不僅先後做過南大哲學系中央大學時期的系主任,其中方東美和唐君毅還有師生之誼。
  • 會議預告丨時間與永恆——現象學與古典哲學論壇之一
    (向上滑動啟閱)邀請函自西方哲學誕生伊始,時間與永恆的關係問題便成為了眾多思想巨擘孜孜以求的經典問題,直至今日,它仍然是當代西方哲學的主導問題之一。時間與永恆關係的每一次變革,不管是在哲學領域中的變革,還是在物理學領域中的變革,都曾給本學科帶來根本性的範式轉變。
  • 我不是學霸,憑什麼跨校考研考上南京大學研究生第一名?
    南京大學浦口校區(南京市浦口區學府路 12 號):模式動物研究所。南京大學仙林校區(南京市棲霞區仙林大道 163 號):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學院、政府管理學院、社會學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歷史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國際關係研究院、信息管理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環境學院、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大氣科學學院、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人工智慧學院、匡亞明學院。
  • 南京大學50位知名教授推薦假期閱讀書單
    洪修平教授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南京大學中國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1.《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卡爾·雅斯貝斯著,華夏出版社1989年版  評述:以全球的視野來觀照人類的歷史與文明,「軸心時代」的提出影響了一代人。  2.
  • 浙大哲學系07級本科3人就讀 冷門專業受保護
    那廂,哲學專業寒風瑟瑟,秋雨瀟瀟,更添幾絲寒意。大學專業的冷熱溫差,在選擇日益自由的今天,加速擴大。冷門專業會一直冷下去,還是反冷為熱;熱門專業能否不減熱度,還是虛熱難除?冷與熱的背後,折射出什麼樣的社會心態?冷與熱的反差,又對中國高等教育發出怎樣的警示?【冷】「雖然只有3個人,卻是哲學系的勝利!」
  • 西北大學哲學學院舉行揭牌儀式
    7月5日上午,西北大學哲學學院揭牌儀式暨新時代哲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在西北大學太白校區舉行。陝西省委高教工委書記董小龍、省社科聯學會部部長梁亞娟,西北大學黨委書記王亞傑,校長郭立宏共同為哲學學院揭牌。西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正斌宣讀學院成立文件。
  • 北大哲學系主任實名「舌戰」網友
    國內影響最大的西方哲學教科書之一《西方哲學簡史》有幾十處錯訛?面對眾多網友在天涯社區上的質疑,該書作者、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趙敦華教授近日專門來到天涯社區公司,實名上網與網友對話,並為這本著作辯護。  趙敦華:充其量是拼寫錯誤  趙敦華編寫的《西方哲學簡史》是國內大多數高校哲學系的推薦教材,自2000年出版至今已經印刷15次。7月初,一位署名為「陳琛」的網友在天涯論壇「關天茶舍」上連發「北大哲學帶頭大哥的水平」、「趙敦華《西方哲學簡史》的另十個錯訛」等文章,對這本書提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