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想活成「張梓揚」,可是我們很難成就「張梓揚」

2020-12-04 焦點狙擊

大多數人的6歲在做什麼?我們或許在和小夥伴一起玩耍,或許因為一些小事在哭泣,又或許在家人的懷抱中撒嬌等等。但總是會有那麼一小部分人,他們天賦異稟,小時候就有超強的能力,被稱為「天才」。小演員張梓揚便是「天才」中的一員。

小演員張梓揚,2012年出生於浙江,年僅6歲的他已經出道兩年多,兩年多以來參演了49部劇 ,出35部作品其中28部角色其中22個主演,可謂是新一代實力小演員。由於不間斷的拍戲,誠實、可愛的揚揚還自己調侃:「拍得太膩了。」

雖然才參演兩年,但是經驗和閱歷都很豐富,在大型古裝電視劇《江山紀》飾韃靼幼童,與一線明星馮紹峰搭;網大電影《雪妖2》飾兔子一家中的兒子,小孩戲主演,合作導演張藝謀御用編劇李馮;四十集電視連續劇《饕餮記》飾姚鵬舉兒子等等。

如果光看外貌說張梓揚只有六歲,我們會信;但是如果看演技說他只有六歲,我們真的會大吃一驚。褪下演員「外衣」的他也許只是個普通的孩子,可是一旦走到屏幕前,變會驚豔四座。銀幕前的他,或喜或嗔,眼神動作絲毫不落。尤其是哭戲,情至傷感之處,淚珠便連線似的從亮晶晶的眼裡往下落,可謂感染力相當之強了。說哭就哭的本領、領悟角色的能力、渾然天成的演技贏得了眾多導演的誇讚,圈了一大批的「媽媽粉」、「姐姐粉」,同時因為活潑可愛的形象慢慢有了自己粉絲後援團。

光環的後面永遠有著我們不為人知的辛酸,沒有誰的成功是輕易得來的,「天才」也不會例外。雖然張梓揚小朋友有著自帶藝術的天賦,但是他也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這個年紀的他本應該無憂無慮的玩耍、天真爛漫的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下快樂的成長。可是他選擇了追尋演繹之路,便要頂著年幼的身體奔波於各地進行拍攝,碾轉於各個劇組,不停的適應各種環境。兩年多以來,面臨一次又一次惡劣的環境以及各種演繹困難,張梓揚小朋友他很少哭鬧,也沒有選擇放棄,這種堅持事情的毅力、追尋夢想的態度著實令大人欽佩又憐惜。因為心甘情願,所以一切苦都可以變成甜。或許對於天生喜歡表演藝術,而且理解能力卓群的張梓揚小朋友,每一次辛苦的拍攝都是讓他激動又珍惜的表演經歷。也正因為這種專注與熱愛,他才能收穫這麼多。

優秀的人會向著更優秀的自己不斷邁進,這幾年張梓揚小朋友參加中國國際動漫節,參加新藝界全國大賽等,從多方面發展、完善自己。面對現在所取得的成績他沒有驕傲,沒有停滯不前,反而不斷地努力,一個個腳印,一步步走向他作為演員的夢想。所謂『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在時刻不停的鍛鍊與磨礪自己中,他已經越走越遠,但他始終堅持初心不忘,用最努力的付出,一點點的進步,只為帶來更好的作品。拍攝《江山紀》時候,被誤傳殺青,已經回到家中的他,立即又乘車返回劇組,不計辛苦只為更完美完整的作品。這樣又暖又懂事的實力小演員,怎麼能不讓人喜歡呢?

我們都想活成「張梓揚」,年幼已成名,有成就,可是我們卻很難成為他,因為這一路上的苦也許我們會承受不住,所以我們更不會成就「張梓揚」,能成就「張梓揚」的只有他自己。願天賦異稟又刻苦鑽研演技的張梓揚小盆友,在表演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期待他帶來更多的好作品。

相關焦點

  • 七歲張梓揚連續主演四部劇殺青,第十項世界紀錄產生
    近日,橫店七歲影視童星張梓揚,連續主演四部劇殺青。張梓揚四歲就被人稱為「戲霸」,深受導演和粉絲的喜愛,親自約拍,片約不斷。於四歲正式出道,小小年紀就擁有諸多作品和較高的知名度,成為網絡最紅的影視童星。其中張梓揚影視劇作品有:院線電影《花好夢圓》小女一圓圓,蔣林燕女兒。網絡電視劇,《鬼谷門》小男一小莫非,飾陳子由小時候,搭戲陳子由。院線電影《村官不難當》小男一陳志翔,主演的兒子。網絡連續劇《我不是年少輕狂》小男一圓圓,女一號弟弟。46集大型電視劇《燕陽春》搭徐百卉,飾徐百卉孫子燕思源。30集網絡連續劇《且聽鳳鳴》搭楊超越,飾松兒。
  • 七歲「戲霸」張梓揚,第五十部影視作品殺青
    據了解,張梓揚四歲就被人稱為「戲霸」,深受導演和粉絲的喜愛,親自約拍,片約不斷。於四歲正式出道,小小年紀就擁有諸多作品和較高的知名度,成為網絡最紅的影視童星。目前年僅七歲的張梓揚,擁有39部主演劇,53部作品,46部角色戲,36部小孩一號主演,包含五部劇男一號。
  • 張梓揚 徐梓辰主演古裝連續劇《影妃傳奇》在橫店圓滿殺青
    近日,由玉蘭電影工作室出品,由楊玉蘭執導,張梓揚、羅嵐、徐梓辰、顧雨菲等共同主演網絡古裝連續劇《影妃傳奇》於2020年10月8日在橫店圓滿殺青。
  • 張梓揚出演懸疑犯罪電影《公證人之深度危機》
    據了解,電影《公證人之深度危機》根據郝栓記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此次演員張梓揚出演該劇拍攝,劇中飾演主演的兒子「小包子」同時與實力演員阮聖文對手戲。將繼續圍繞主人公葉永彬、楊倩等公證人展開,通過公證案例講述了三個生動感人、跌宕起伏的故事與人物之間相互關聯。
  • 張梓揚主演網劇《宜妃傳》在浙江橫店影視城隆重的開機
    據悉,該劇主創沉浸影視行業多年,《宜妃傳》的劇本更是經過多番修改,力求精益求精,在每個細節上都合情合理卻又能使觀眾眼前一亮 據了解,演員張梓揚在《宜妃傳》劇中擔任主演小男一,飾演小王爺允兒。
  •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我們都不想活成姨媽的樣子,然而……
    看過電影的朋友們都知道姨媽最後被愛吃小排骨的發哥騙走棺材本。緊接著生了一場大病,這時才找來了東北的女兒。小時候看的時候覺得姨媽太慘了,被人騙財騙色女兒對自己也不冷不熱的。最後回到了自己五大三粗的丈夫身邊過晚年,大冬天擺攤啃著饅頭湊合著過剩下的日子。臉上再也找不到笑容。
  • 滿滿正能量的勵志句子:無論我們活成什麼鬼樣子,我都相信我們前途...
    滿滿正能量的勵志句子:無論我們活成什麼鬼樣子,我都相信我們前途無量1.你終於是一個人宇宙限量版售的快樂。2.我想成為一個溫柔的人,因為曾經被溫柔的人那樣對待。3.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太陽強烈,水波溫柔。4.如果說人生是湛藍的天空,那麼失意則是天際一朵漂浮的白雲。
  • 《動物世界》為了生存,我們都活成了動物
    劇中咋們的李易峰小鮮肉是一個事業無成的小白臉、經濟困難難以養活自己,被女朋友的護士同事嘲笑窮小子,最最最不幸的是被自小玩到大的好竹馬坑了,欠下高額欠款,不得已李易峰只能參與麥可·道格拉斯的生存賭場搏命賭錢。這艘開往公海的豪華郵輪正偷偷摸摸開展著一場別開生面的黑暗生存戰……而這部奇幻的冒險片《動物世界》的片名也很有意思?這部冒險片《動物世界》究竟是什麼意思?想要表達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淨空老法師:我們想供佛,不知道佛在哪裡?
    我們想供佛,很難,第一個,不知道佛在哪裡?現在如果真的把這個經讀懂了、明白了,就知道佛菩薩無處不在。要不要到寺廟?不要,佛在我們心裡頭,諸佛如來從心想生;鬼神亦如是,決定離不開我們的心想。離開我們的心想,他雖然在我們這個地方,他不現相,我們心一想,就有相了。
  • 《項鍊》:瑪蒂爾德用10年的時間,活成了我們羨慕的樣子
    她和丈夫借錢買了一串一模一樣的項鍊還給了朋友,隨後年輕貌美的瑪蒂爾德用了十年的時間才償清了高利貸,活成了連朋友都見面不識的蒼老婦人。當她奮力地擠進上流社會,成功地吸引了所有男人的目光,有人邀請他跳舞,也有輕佻的公子哥對她言語曖昧,可是她只是沉醉於這莫大的滿足感裡,卻並沒有生出一絲一毫想據為己有的心,這一點就強過了很多人。
  • 此刻的我們為何時的我們而活?
    但我們無法否決靜止的相對性,此時的我們與上一秒的我們以及更久遠以前的我們都是我們。知乎網友馬若寒更明了地闡明了類似的觀點,其將人的概念加以延伸,認為人不單單指此時的自己,更是包括過去與未來,引入了函數的觀點形象簡潔說明了同一性——此刻的我們為何時的我們而活?
  • 做事想要成的人,一定要記住愛因斯坦的語錄,否則很難成功!
    林清玄說,「社會上的誘惑太多,誰拒絕誘惑誰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是耐得住寂寞,沒有時間學習的人,要想成大器,有點異想天開。」林清玄這段語錄,無疑就是道出了沒有時間學習的人,很難成功。更是道出了他認為的成功方法。在我們這個年代,成功這的需要耐得住身邊各種誘惑,還有耐得住寂寞,記得以前好早就聽說過耐得住寂寞方能守得住繁華。
  • 後來的我們都怎麼樣了?
    最怕的是你在某個年紀突然聽懂一首歌慢慢你會明白我們一生大多不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這是人生的常態今天來講講,後來的你們還好嗎?五年,誰都沒有選擇去改變什麼,誰都沒有選擇去戀愛,唯一變得,是我們更加多的聊天記錄,希望下一個五年,我能去到你的城市,或者,你來找我玩。——網友千簡4.聽說她過得挺好,挺好——網友慕5.錯過就錯過了吧,相信那個對的靈魂伴侶在未來某處。更何況,一個人也可以活成自己理想的狀態。
  • 遠古時代有著許多人種,卻只有智人活成了我們?這是怎麼回事?
    而多數的證據也都表明著現代人是由古人猿發展而來的。然而在當時,古人猿的種類也是非常多的。可是最後活成了我們的就只有晚期的智人。諸如尼安德特人、佛洛勒斯人、海德堡人等等能夠直立的古人猿都沒有活成現代人的模樣。那這些其他的人猿是怎麼不見的呢?對於其他人種的消失,人們給出了幾個具有一定現實基礎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被晚期智人消滅的學說。
  • 「思考和大笑,比大多數人想的關係更緊密」,我們和搞笑諾貝爾獎...
    為了了解這個傳說故事的真實性,他使用了凍在零下50攝氏度的真實人類糞便,並將其打磨成尖銳的邊緣,然後試著用它來切肉。 而獲獎理由就是,科學家證實了這把刀,徹徹底底「失敗」了!因為一切,刀就融了。(我就想問,科學家,考慮過肉的感受嗎??)
  •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也可以活出自己!
    條框下他們很難理解這句話,我們無法成為野獸,誠如恆星所說:——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失去了很多能力,聽覺、視覺、嗅覺,還有直覺,大腦越是發達,思考能力越強,直覺就會變得越不靠譜。從提高文化水準,提高社會適應能力這一觀點看來,就是進化;從聽不懂鐘聲這一點看來,就是退化。(しんか:進化;しんかい:深海。深海晶是一個完美社會人,但很難感受到喜歡上一個人。)
  • 我們很「醜」,可是很溫柔
    就是我們呀!哦,忘記介紹了,我們是蜥蜴三兄弟,屬於爬行動物大家族,我們家祖上可闊氣了,出過一位大明星,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恐龍,那個時候,整個地球都是我們的天下,還被叫做爬行動物時代呢。現在我們家族雖然沒那麼風光了,但「瘦死的恐龍比馬大」,種類依然非常繁多,而且個性十足,我們三兄弟只是其中之一,個個都身懷絕技,下面我就為大家賣弄....哦不,展示一下吧!
  • 這屆水果都想活成「動物」:南瓜長成了天鵝,紅薯長成了海豹……
    這屆水果都想活成「動物」:南瓜長成了天鵝,紅薯長成了海豹…水果和蔬菜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天天和果蔬見面,在我們的眼裡草莓有草莓的樣子,西紅柿有西紅柿的樣子,雖然說長成什麼樣都是由基因決定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有一些果蔬一不小心放飛自我長偏了,長成了我們想不到的樣子,這屆水果都想活成
  • 2020我們在科學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們想,反思一下科學家們仍然傳遞著的那些神奇的東西,不管發生了什麼,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當然,科學成就通常需要幾年的時間。儘管如此,以下是我們在2020年報導的一些令人興奮的科學新聞的匯總。記住,也不全是壞事。1. 我們在隕石上發現了第一個已知的外星蛋白質太陽系的其他地方會有生命存在嗎?
  • 面對死亡的態度,決定了我們怎樣活好這一生
    我們面對死亡的態度,決定了我們怎樣活好這一生。在我們的傳統思維習慣當中,死亡,我們是儘量避而不談的話題。可是,不談死亡,難道死亡就不會來臨嗎?不談死亡,人就不會死嗎?那麼人們為什麼極力去迴避這個話題呢?根本原因,其實是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害怕死亡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