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2020年第二季度14份環評文件涉嫌存在質量問題

2020-12-04 身邊24小時

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生態環境部分兩批公開通報2020年第二季度環評文件常態化覆核工作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意見。

2020年第二季度,生態環境部共對22個省(區、市)各級審批部門審批的151份環評文件進行重點覆核,並通過智能校核系統對地方審批的15461份環評文件進行大數據比對覆核。經覆核發現,19份環評文件存在遺漏評價因子、降低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或標準、縮小環境影響評價範圍、項目概況描述不全、環境影響因素分析不全、汙染源源強核算內容不全或方法錯誤、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以及影響預測與評價內容不全、所提環境保護措施可行性論證不符合相關規定等質量問題,2份環評文件存在未通過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提交基本情況信息和導出編制情況表等編制規範性問題。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失信行為記分辦法(試行)》相關規定,共對19家建設單位、15家環評文件編制單位和18名編制人員予以通報批評,對16家環評文件編制單位及18名編制人員予以失信記分,對2家技術評估單位和18個審批部門予以通報。

此外,在2020年第二季度覆核中還發現,14份環評文件涉嫌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已於上月移送浙江等10省(區)生態環境部門,將開展調查取證後,對違法行為依法實施處罰。

據統計,自2019年11月1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監督管理辦法》施行以來,生態環境部已對65份環評文件質量問題提出處理意見,累計對48家單位和64人採取失信記分管理措施;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對環評文件質量問題相關單位和人員的失信記分已分別累計達425家次和479人次,並對5家單位依法實施行政處罰。

來源:中國新聞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通報4單位「核與輻射」環評文件存質量問題 涉東誠藥業...
    中國網財經9月18日訊(記者 張潤琪)日前,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通報2020年上半年核與輻射項目環評文件覆核發現問題及處理意見的函」顯示,4家建設單位的《環境影響報告表》存在質量問題,涉及東誠藥業(002675.SZ)旗下南京江原安迪科正電子研究發展有限公司等。
  • 中科院南海所承認環評報告抄襲 省生態環境廳成立調查組
    依據情況說明,報告責任人徐玉芬向項目建設單位提交的涉事公示文件,未按照研究所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未經研究所內審、管理部門審核和蓋章。如此一份「逃過」全過程質量控制,未經審核和蓋章的問題報告,是如何上傳至官網進行公示?如此監管,是否有草率應付之嫌?
  •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關於2020年第一批環評文件覆核發現問題及處理...
    序號   環評文件名稱   建設  單位   存在的質量問題項目位於噪聲一類區,且與敏感點最近只有4m,聲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內容不符合《環境影響評價導則-聲環境》(HJ2.4-2009)規定的「應進行現場監測,且須在敏感點處設置監測點位」的要求。
  • 研究|百合股份:環評機構資質或已註銷 自有品牌涉嫌傳銷產品質量存...
    二、多次「踩雷」產品質量問題,廣告宣傳違規未披露涉嫌信披違規作為一家從事營養保健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百合股份稱,其視產品質量為企業的立身之本,而實際上,百合股份產品的違規問題卻「層出不窮」。產品多次檢查出不及格、產品廣告違規等問題頻出,或暴露出百合股份的產品質量堪憂,而對於其中的處罰,百合股份在招股書中並未提及,其中是否存在信披違規的風險?三、供應商環保問題頻發,或缺乏社會責任問題遠未結束,歷史上,百合股份的原材料供應商也曾「踩雷」產品質量問題。
  • 【文件匯總】2020年1-7月環保文件匯總
    (環綜合〔2020〕13號) 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003/t20200304_767281.html 44、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2020年版)(環人事〔2020〕14號) http://www.mee.gov.cn
  •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關於開展輻射項目環評文件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
    北極星環保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四川省發布了《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關於開展輻射項目環評文件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檢查的通知》,詳情如下: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關於開展輻射項目環評文件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檢查的通知各輻射項目環評文件編制單位
  • 改頭換面、抄襲編造、槍手代勞……如何才能堵住環評造假「暗門」
    然而,記者通過梳理相關數據及通報發現,環評文件粗製濫造、弄虛作假情況不容樂觀。今年7月,生態環境部通報2020年一季度環評文件常態化覆核發現的問題,涉及24個省(區、市)各級審批部門審批的101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8份存在質量問題。
  • 生態環境部舉行2020年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二、發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  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以下簡稱《名錄》),進一步規範環評分類管理,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支持服務中小微企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 刑法修改後,生態環境部門移送涉嫌犯罪有什麼變化?
    此外,修正案出臺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於2016年制定的《關於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兩高解釋)亦有進一步修改完善之必要。汙染環境罪修改後,兩高解釋如何因應?汙染環境罪最高法定刑提至15年刑法第338條規定的「汙染環境罪」,系由「重大環境汙染事故罪」演變而來,首次規定在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中。
  • 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關於進一步...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煤炭資源開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環評〔2020〕63號,以下簡稱《通知》)。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通知》出臺的背景、編制思路、環評管理要求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 動用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力保地方環境質量不降低
    針對這項措施,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以下簡稱環評司)有關負責人指出,之所以嚴格重大建設項目環評準入,目的就是要保證地方區域環境質量能夠持續改善。「地方人民政府落實區域削減工作不力,問題突出的納入中央或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範疇。」顯然,生態環境部是下了決心要嚴防地方環境質量出現惡化。
  • 全文實錄|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2020年12月29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出席發布會,總結回顧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介紹「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整體考慮。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
  • 「文件匯總」2020年8月環保文件匯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一、其他部委文件1、關於廢止《濃縮果蔬汁(漿)加工行業準入條件》和《葡萄酒行業準入條件》的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35號)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2930/n3757019/c8049481
  • 2018年環境環保政策、法律、技術導則等匯總文件
    《關於做好畜禽規模養殖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環辦環評[2018]31號)12.《關於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生產廢水排放問題的復函》(環辦環評函[2018]1038號)13.《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部令4號)14.《關於發布配套文件的公告》(公告 2018年 第48號)15.
  • 生態環境部環評司有關負責人就《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針對《指南》的出臺背景、主要內容、實施重點等問題,生態環境部環評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指南》發布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答:《指南》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重要舉措。  答:《指南》是推動政策制定過程中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影響的技術指引文件。《指南》列舉了適用的政策類型,提出了一般性分析程序和技術路線,提供了推薦性指標體系和技術方法,政策制定部門在開展環境影響分析工作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增補或調整指標體系,選擇或創新技術方法。  問: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的作用是什麼?
  • 生態環境部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情況並答問
    近日,生態環境部聯合有關部門和地方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對今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進行了整體安排和部署,提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要全面完成2019年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目標,秋冬季期間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減少6%。
  • 2019年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總結
    」、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目標,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為抓手,推動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 生態環境部介紹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等情況
    生態環境部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出席發布會,介紹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
  •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暫行辦法...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行政規範性文件《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暫行辦法》起草的背景目的、起草過程和原則、主要思路、具體制度和實施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請問制定《暫行辦法》的背景和目的是怎樣的?
  • 全文實錄|生態環境部部長在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31個省(區、市)均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制定發布落實《意見》的實施意見或行動方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加開第四次會議,作出《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以「汙染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為議題建言獻策。最高法、最高檢、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部、農業農村部等單位和部門出臺相關意見,合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