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向日葵】讓我國暴雨研究水平大大提升-陶詩言

2020-09-03 科普天津雲

小朋友們好!上一期我們介紹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的故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讓我國暴雨研究水平大大提升的氣象學家陶詩言。

陶詩言1918年8月出生於浙江嘉興,1942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地理系。他一生曾擔任軍委氣象局和中國科學院籤訂成立的聯合天氣分析預報中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代所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4年改稱為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務,1978~1992年為第五屆、第六屆及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還曾任國家環境保護局顧問。  



陶詩言是我國現代天氣預報理論和方法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國際知名的季風領域專家。他從事大氣科學研究工作七十餘載,畢生奉獻於大氣物理、天氣學、氣候學、衛星氣象學、大氣汙染氣象及大氣環境等專業領域的開拓與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還在環境科學、海洋氣象學、高空氣象學和地理學等方面成就卓著,為我國當代天氣預報的理論和方法撰寫了許多論著,發表科學論文120餘篇,專著10本。



1975年8月上旬,暴雨高發季節。河南省南部發生特大暴雨。雖然當時相關人員做出了預報,但雨量遠遠超出預期。從8月4日至8日,暴雨中心最大過程雨量達1631毫米。暴雨引發的洪水,造成板橋水庫等十座水庫群集體坍塌、京漢鐵路中斷、數百萬人受災,造成巨大損失。


不過,也正是由於這場特大暴雨,我國的暴雨研究水平得到大大提升。



中國科學院、國家氣象局和各大院校聯合發起了大規模暴雨會戰。1976年從春至夏,時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的陶詩言帶領數名大氣所研究人員參加了會戰研究。這並不是陶詩言第一次接觸暴雨。1954年,長江流域發生洪水。當時武漢的長江水位超過歷史最高紀錄1.5米,並且持續6天居高不下。分洪,無數國家財產將被淹沒;不分,一旦決堤,後果不堪設想。危急關頭,陶詩言憑藉多年的預報經驗和詳實可信的數據分析,做出了暴雨即將終止的預報。8月18日,暴雨停止,長江的水位開始下降。


1969年6月大氣物理研究所的科技人員,首先在我國研製出了一套衛星雲圖接收設備,從此我國可以收到氣象衛星觀測的雲圖了(以後又發展到可以接收氣象衛星的其它資料)。陶詩言率先投入這項研究工作,運用所接收到的氣象衛星資料,做我國的天氣分析和天氣預報,取得顯著成就,填補了我國在這個領域的空白。


陶詩言為中國暴雨預報事業傾盡心血,2012年12月17日,陶詩言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他對包括暴雨預報在內的中國天氣學發展的巨大貢獻必將鐫刻在中國氣象科學技術史上,激勵後人繼續前進,為國奉獻。


今天的科學家故事就為大家講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摘自:《他讓我國暴雨研究水平大大提升——追憶我國氣象學家陶詩言院士科技日報 2020-08-13 作者:陳正洪《陶詩言先生生平》百度文庫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楊瑩

錄音:楊瑩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報】氣象學一代宗師陶詩言
    ,提出影響中國的寒潮路徑,大大地提高了寒潮和氣象預報水平,為中國「兩彈」試驗提供了準確的氣象保障,是中國衛星氣象學的開拓者之一,在中國暴雨和東亞大氣環流與季風變化及青藏高原氣象學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陶詩言和顧震潮一起,帶領「聯心」的同志們學習國外的新成果,創造了適合我國實際的天氣預報方法和有中國特色的研究成果,豐富了我國的天氣學理論。  1954年7月到8月間,長江流域發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當時漢口危在旦夕,形勢十分危急。陶詩言嚴密監視天氣,有時夜裡還召集大家進行緊急會商。洪峰高出歷史最高紀錄1.45米,並且持續6天居高不下。
  • 陶詩言為「兩彈」提供氣象保障
    1949年,他和氣象研究所的其他研究人員一起,留在大陸,由此開啟了新中國的氣象研究。在艱苦的條件下,陶詩言結合當時的國際前沿理論與中國實際情況,開創了適合中國的天氣預報理論和方法,為上世紀50年代初長江洪災的「武漢保衛戰」以及「兩彈」試驗提供了精準的氣象保障。此後,他還培養了我國第一批衛星氣象專業人才。直到去世前,他依然在為我國的氣象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 【獨家】氣象世界之巔的「向日葵8號」
    「向日葵8號」為世界首顆能夠拍攝彩色圖像的靜止氣象衛星,在性能上大大超過目前的「向日葵7號」,並有望提高颱風、局部地區暴雨等氣象的預測準確度。「向日葵8號」屬於新型對地靜止氣象衛星。於2014年10月7日下午2點16分由H2A火箭25號機搭載,按計劃從鹿兒島縣南種子町的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
  • 暴雨東湖論壇在武漢召開 聚焦暴雨預報技術研究
    會議由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主辦。來自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武漢大學等業務、科研單位和高校的暴雨研究領域專家齊聚一堂,通過31場學術報告,分享交流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啟發暴雨預報技術發展思路。
  • 身邊的科學:向日葵花盤中的數學奧秘
    >向日葵花盤中的葵花籽呈螺旋狀排列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向日葵是一種美麗的生物,在藍天之下它們大大的黃色圓盤非常具有標誌性。當然,我們大多數人喜愛它們的原因是因為喜歡嗑瓜子。但是,你有沒有過停下腳步,細細觀察這種特殊花朵中央的種子排列圖案呢?向日葵絕不僅僅只是長相美麗,種子美味的普通植物,它們更是一個數學奇蹟的體現。
  • 日啟用全球首顆彩圖觀測靜止氣象衛星「向日葵8號」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7月7日報導,日本氣象廳7日正式啟用靜止氣象衛星「向日葵8號」。它是全球首顆可進行彩色圖像觀測的靜止氣象衛星,性能較此前大幅提升,有望對颱風和暴雨等進行精密預測。向日葵8號7日試拍的圖像清晰捕捉到了處於日本南面的3個颱風。
  • 提升中國特色心理學研究水平
    立足我國當下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從心理學角度回應、研究社會變革和社會變遷帶來的當代中國人精神層面的巨大變化,總結提煉中國特色心理學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不僅是構建中國特色心理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而且能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現實助力。直面社會轉型期心理變化用中國文化理解中國現象是對中國心理學研究者的基本要求。
  • 【科學向日葵】中國最帥科學家——王德民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氣象學家陶詩言的故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中國最帥的科學家王德民。1960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鑽採系,同年赴大慶油田,在大慶石油會戰中從事科技研究工作;1961年獨立推導出地層測壓計算公式「松遼法」;1965年首次研製了用鋼絲起下的分層測試工藝;1978年他組織研究的「偏心配水工藝」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主持完成的「大慶油田高產穩產注水開發技術」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94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變廢為寶提升固體廢棄物科學處置水平
    北極星固廢網訊:2020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建成中心城區、修水縣、都昌縣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啟動城鎮汙泥、餐廚垃圾等處理設施建設,提升固體廢棄物科學處置水平」。所謂「固體廢棄物」通常是指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汙染環境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通俗地說,就是「垃圾」。
  • 氣象專家解析南方暴雨成因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適應室主任黃磊表示,目前,尚無研究表明北極創紀錄高溫與我國南方暴雨有直接聯繫,也很難將單獨的一次天氣氣候事件,例如最近的南方暴雨,直接歸因於全球氣候變暖。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確實在增多增強,呈現出長期趨勢上的變化。
  • 向日葵X十周年版本發布 遠控速度全面提升
    近日,貝銳科技旗下向日葵遠程控制重磅推出全新版本向日葵X。十年遠控徵程,作為向日葵遠程控制十周年版本,向日葵X全新變革。
  • 我國南方近期強降雨持續,暴雨如何防禦?氣象專家教你→
    鋒面雨水平範圍大,持續時間長,4到6月的華南前汛期中,鋒面雨就貢獻巨大,暴雨在山區容易造成地質災害,在城市會引發內澇,請大家提高警惕,科學防範。地形雨水汽在迎風坡被抬升,形成地形雨。廣東的三大暴雨中心與地形息息相關,我們以珠三角喇叭口地形為例,當海上的暖溼空氣進入時,就會受到喇叭口兩側的高山阻塞,使得氣流收縮,水平輻合增強,產生強迫抬升。由於氣溫會隨著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水汽會在抬升中遇冷凝結,使得降水增多增強。在氣象上,我們將這種發生在地形阻擋作用當中,稱為地形雨。
  • 日本氣象衛星「向日葵8號」發回清晰圖像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4月17日報導,日本氣象廳16日公布了處於功能調試階段的新型氣象衛星「向日葵8號」拍攝到的圖像。從圖像上可清晰看到旋渦狀厚實雲層中心的颱風眼、從鹿兒島縣櫻島噴出的煙霧等。視頻也被首次公開,可在日本氣象廳官網上觀看。「向日葵8號」是世界上第一顆可以拍攝彩色圖像的靜止氣象衛星。
  • 日本團隊使用超級計算機配合衛星 預測颱風暴雨
    據日媒報導,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和氣象廳的團隊在本月17日的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稱已研發一種方法:使用超級計算機「京」分析氣象衛星「向日葵8號」的觀測數據,捕捉曾難以用於天氣預報的雲層高度和厚度,更加準確地預測颱風和集中暴雨。
  • 提升國產科研儀器研發水平
    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肖立業認為,我國高端科研儀器研製要突破,必須加強原始創新。面對國際上比較成熟的科研儀器,我國追趕起來並不容易。通過理論創新,發展出自己的系列高端科學儀器,不僅能夠滿足國內需要,還能夠為國外科研所用,從而形成「你需要我、我需要你」的局面。  研製高端科研儀器,除了需要深厚的科學功底,還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作支撐。
  • 「科學向日葵」「布鞋院士」——李小文
    【科學向日葵】「布鞋院士」——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前任所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資源與環境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專長於遙感基礎理論研究,致力於地物光學遙感和熱紅外遙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創建了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幾何光學模型,併入選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裡程碑系列」。是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在國內外遙感界享有盛譽。
  • 俄國專家:中國人真奇葩,居然用「向日葵」發電,簡直反人類操作
    眾所周知,現如今我國與俄羅斯之間的來往是比較密切的,方面在很多方面都達成了貿易合作,我國不單單會進口他們的大豆、牛肉等糧食產品,而且還會進口他們的天然氣、石油等能源,因此雙方的關係也是非常好,創造了很多雙贏的局面。
  • 提升我國兒童文學研究品質
    近年來,我國兒童文學研究取得長足進步。然而,作為一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我國兒童文學研究的發展還面臨諸多挑戰。研究創新有待深入21世紀以來,兒童文學學科得到了更多高校的重視。學科建設有待提升當前,兒童文學研究往往被歸入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等二級學科之中。但朱自強認為,兒童文學擁有獨特性的兒童文學理論、兒童文學史、兒童文學批評、兒童文學文獻學,這幾乎是一個接近一級學科規模的學術範疇。
  • 向日葵影視在線看
    向日葵是一款支持行動裝置、Windows、Mac、Linux等跨系統跨設備間相互遠程控制的軟體,是有遠程管理、遠程協助、遠程設備維護、遠程培訓、遠程辦公、移動辦公等需求的IT運維、售後/技術支持、遊戲玩家、設計師、自由職業與商務人士的不二選擇。
  • 水保所研究發現玉米可誘導向日葵列當種子萌發
    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馬永清研究員及其學術團隊撰寫的論文《一些玉米雜交系可以誘導向日葵列當種子萌發》(Potential of Some Hybrid Maize Lines to Induce Germination of Sunflower Broomrape)在《作物科學》(Crop Science)雜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