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東湖論壇在武漢召開 聚焦暴雨預報技術研究

2020-12-04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唐悅 通訊員林春澤報導 3月28日至29日,2019年暴雨東湖論壇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會議由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主辦。來自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武漢大學等業務、科研單位和高校的暴雨研究領域專家齊聚一堂,通過31場學術報告,分享交流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啟發暴雨預報技術發展思路。

  論壇上,院士專家圍繞「熱帶氣旋降水落區分析」「讀懂雲圖」「中國超大城市極端暴雨事件的長期變化與歸因」「青藏高原大地形熱力結構、水分循環的影響與暴雨成因探討」「雨洪徑流非線性機理與水系統理論實踐」「臺灣暴雨研究進展」等內容作主題報告。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所長崔春光表示,舉辦暴雨東湖論壇,旨在為我國暴雨研究領域學者及同行搭建學術交流和成果共享平臺,讓高端研究和前沿需求實時碰觸,促進我國暴雨研究與預報水平不斷提高。

  據悉,為期兩天的暴雨東湖論壇圍繞暴雨中尺度機理、暴雨數值預報、暴雨監測預警、洪水及暴雨次生災害等議題開展學術交流和研討。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武漢暴雨所定量降水估計和預報研究獲進展
    中國氣象報記者吳越報導 日前,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在北京組織召開的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定量降水估計(QPE)和短期定量降水預報(QPF)」驗收會上了解到,我國QPE和QPF技術研究獲得進展,多模式動態權重定量降水集成等多種預報系統建立
  • 《暴雨災害》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林春澤報導 12月2日,從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持召開的2011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上獲悉,由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主辦的《暴雨災害》,經過多項學術指標綜合評定及同行專家評議推薦,被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 東湖論壇暨東湖會千人年會在武漢隆重舉行
    (記者 楊豔 洪成 通訊員 肖言)2020年元月11日,東湖論壇暨東湖會2020千人年會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論壇建設促進商會發展;東湖會在原有領導班子的基礎上,選聘在鄂著名、知名企業家擔任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
  • 第五屆「全球治理·東湖論壇」在武漢舉行
    聚焦「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  第五屆「全球治理·東湖論壇」在武漢舉行  11月16日,由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主辦的第五屆「全球治理·東湖論壇」在武漢東湖賓館舉行。
  • 暴雨預報的準確率究竟有多高?
    每到汛期,更是暴雨肆虐的時段,全國多地看海、受災的新聞此起彼伏,暴雨強度大、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局地暴雨天氣出現時,多伴隨雷電和狂風,這些都成了我國暴雨的特色。因此收聽收看天氣預報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項事情,暴雨預報準確率有多高?每次暴雨過程都能分毫不差的預報預測出來嗎?暴雨預報的出爐暴雨通常是由中尺度天氣系統造成的。
  • 【科學向日葵】讓我國暴雨研究水平大大提升-陶詩言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的故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讓我國暴雨研究水平大大提升的氣象學家陶詩言。他從事大氣科學研究工作七十餘載,畢生奉獻於大氣物理、天氣學、氣候學、衛星氣象學、大氣汙染氣象及大氣環境等專業領域的開拓與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還在環境科學、海洋氣象學、高空氣象學和地理學等方面成就卓著,為我國當代天氣預報的理論和方法撰寫了許多論著,發表科學論文120餘篇,專著10本。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如何?人民日報解讀
    中央氣象臺接連發布暴雨黃色及橙色預警,提醒大家加強防範。 暴雨預報預警是防汛減災的「消息樹」「發令槍」。天氣預報是怎樣做出來的,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怎麼樣,怎樣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最近,記者採訪了多名預測天氣發展變化、預判暴雨落區的天氣預報員們。
  • 東湖詩歌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行
    20日下午,一場關於「山水間的中國當代詩歌及傳統」的東湖詩歌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行,李少君、王家新、霍俊明、娜夜、谷禾等30餘位國內知名詩人參加了論壇。   東湖詩歌高峰論壇為2018東湖詩歌節的重要環節,由武漢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武漢市東湖風景區管委會主辦,《漢詩》和《詩刊》協辦。高峰論壇上,詩人們圍繞「詩歌照亮山河」這一主題展開對話,探討了山水和自然的內涵及山水永恆的品性對人類精神的淨化作用,並對中國古典傳統詩歌和當今西方詩歌的山水寫作做了詳盡比較,以及分享了自我創作的體驗。
  • 混沌理論在10-30天暴雨延伸期預報應用中的研究獲進展
    混沌理論在10-30天暴雨延伸期預報應用中的研究獲進展 2015-08-10 大氣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東湖論壇在武漢啟幕(圖)
    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東湖論壇在武漢啟幕(圖)發布時間:2018年09月16日 11:49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武漢9月16日電 (武一力 鄧歡)9月15日,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東湖論壇在武漢啟幕。論壇上,來自武漢大學、澎湃新聞等各個相關領域的20餘名專業人士發表主題演講,在交流互動中探討網際網路廣告行業的良性發展。  據悉,作為2018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刊博會」)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東湖論壇旨在推進媒體融合、提升網際網路廣告的信任度、保障品牌主投放的真實有效性,為數字廣告生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 北京氣象局:暴雨當天預報差了一個量級
    特大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116.4億8月5日前受災群眾入住臨時房屋昨天,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北京「7·21」特大自然災害情況通報會。經濟損失:升至116.4億元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新聞發言人潘安君通報:此次暴雨災害的最大雨量點發生在房山區河北鎮,雨量為541毫米。全市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6.4億元。目前城市的主要道路全部恢復正常,水電氣熱生命線工程正常。拒馬河險情得到控制。現在,各種保障物資已向受災嚴重的區縣調運。
  • 交流經驗技術造福患者,2020艾格眼科,東湖論壇隆重召開
    這兩天,由武昌艾格眼科醫院主辦,愛爾康協辦的「2020艾格眼科東湖論壇」順利召開,吸引湖北省內百餘名眼科醫生,業界同仁參與,論壇圍繞眼科臨床研究的前沿技術和熱點問題進行學術交流和探討。論壇伊始艾格集團醫療總院長金中秋教授講道:「本次論壇不僅為艾格眼科武昌院搭建了一個學術交流平臺,對促進眼科交流和資源共享,追蹤眼科醫學科技發展前沿,推動艾格眼科學界醫學研究不斷向前發展有著重大意義,不僅能有效提升艾格眼科專業人員的技術水平,推動眼科事業的發展,造福更多的眼病患者。
  • 說好的暴雨為何遲遲不來?天氣預報背後的誤讀
    身邊的科學我國24小時暴雨預警準確率可達89%,但預報仍是世界級難題有人說,沒有比夏天更讓人關注天氣預報的季節,雷電、暴雨、高溫、颱風,以及相應的城市高溫、內澇,山區泥石流、洪澇等災害,都曾無數次地在這個季節一一上演。
  • 湖北省孤立子學術研討會在武漢東湖學院召開
    9月26日至27日,第一屆湖北省孤立子學術研討會在武漢東湖學院學術交流中心召開,全國16所高校孤立子研究領域的近30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研討會期間,中科院物理所魏志義研究員、中科院授時中心張曉斐研究員、北京郵電大學劉文軍教授、陝西科技大學董亮偉教授、浙江農林大學戴朝卿教授、太原理工大學郭睿教授、內江師範學院吳國成教授、內蒙古農業大學尹曉軍副教授、武漢理工大學王徵平教授、武漢大學周國全副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鄭安壽副教授、湖北科技學院徐四六教授、湖北科技學院何俊榮副教授、武漢東湖學院周勤教授等14位專家分別作了主題報告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警準確率如何?媒體走近預報員
    中央氣象臺接連發布暴雨黃色及橙色預警,提醒大家加強防範。暴雨預報預警是防汛減災的「消息樹」「發令槍」。天氣預報是怎樣做出來的,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怎麼樣,怎樣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最近,記者採訪了多名預測天氣發展變化、預判暴雨落區的天氣預報員們。
  • 2020艾格眼科東湖論壇隆重召開
    9月18日到19日,由武昌艾格眼科醫院主辦,愛爾康協辦的「2020艾格眼科東湖論壇」順利召開,吸引湖北省內百餘名眼科醫生,業界同仁參與,論壇圍繞眼科臨床研究的前沿技術和熱點問題進行學術交流和探討
  • 打造武漢的「博鰲」 東湖論壇10日開幕
    荊楚在線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楊磊通訊員朱漢華陳亞琴)每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論壇」、亞洲經濟論壇「博鰲論壇」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中國經濟峰會將歸何處?雄心勃勃的武漢拉起了「東湖論壇」的大旗。 首屆「中國民營經濟東湖論壇」將於本月10日開幕。
  • 天氣預報背後的誤讀|北京|藍渝|符嬌蘭|體感溫度|暴雨|氣象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每逢暴雨或高溫預報之後,似乎總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有的說「天氣預報越來越準,說下雨就真的下雨了」,有的卻說,「又被忽悠了,說好的暴雨為何遲遲不來」「說好的暴雨為何變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這些爭議的背後,是否有人們認知上的差異以及主觀感受的不同,客觀上的天氣預報準確率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我國天氣預報的水平又如何?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還能「預報」暴雨
    揚子晚報網7月31日訊(記者 於丹丹)氣象領域是最早應用我國北鬥系統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不僅可以在應急搶險的狀態下傳輸氣象資料,還能提高暴雨等的預報水平。江蘇最早在今年下半年將試點北鬥系統進行高空探測。
  • 北京暴雨天氣預報遭質疑 北京市氣象臺副臺長回應
    原標題:此輪降雨北京13個區平均雨量達暴雨12日京津冀地區出現區域性強降雨天氣過程。截至13日8時,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69.4毫米,城區平均92.8毫米,為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也是今年以來首次區域性暴雨過程。本次降雨呈現三大特徵:暴雨覆蓋面廣、降雨極端性強、強降雨時段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