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理論在10-30天暴雨延伸期預報應用中的研究獲進展

2021-01-08 中國科學院
混沌理論在10-30天暴雨延伸期預報應用中的研究獲進展

2015-08-10 大氣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10-30天尺度的延伸期預報,已超出Lorenz 1963年給出的兩周預報上限,是目前介於中期天氣預報和長期及氣候預測之間的時間尺度的「縫隙預報」,是業務預報的盲點,也是難點。需要尋找新的理論與方法來突破這一傳統觀念,為延伸期預報,特別是對暴雨等災害性或極端天氣的延伸期預報,提供科學基礎。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洪濱和夏志業與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教授許麗生等多年合作,利用混沌、分形和小波等非線性工具對氣象要素場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利用混沌單變量非線性時間序列PWAT大氣可降水數據,在相空間重構的基礎上建立模型,對全球100例暴雨進行了研究,分析了暴雨混沌系統的局部動態變化特徵。研究發現:相對於全局特徵的傳統混沌分析方法,局部分析方法更能有效描述吸引子動態變化過程,顯示延伸期預報特徵;初步結果表明,預報時效為1-2天,3-9天和10-30天分別為4例,22例和74例,無漏報空報現象,即建立的NCPE模式能達到暴雨的10-30天延伸期預報。

  NCPE模式的建立,有助於混沌多變量系統的耦合,為進一步提高10-30天延伸期預報的準確率提供科學基礎,對災害性或極端天氣的延伸期預報,具有重要意義。

  論文信息:XIA Zhiye, CHEN Hongbin, XU Lisheng, and WANG Yongqiang, 2015: Extended Range (10-30 Days) Heavy Rain Forecasting Study Based on a Nonlinear Cross-Prediction Error Model. Adv. Atmos. Sci.. doi: 10.1007/s00376-015-4252-2. (in press)

  文章連結 

 

  圖示:對1996年7月21日發生在重慶的一例暴雨,相空間重構基礎上,暴雨發生在第21點,NCPE模式計算的預報特徵峰在第10點,則預報時效為10天。

  10-30天尺度的延伸期預報,已超出Lorenz 1963年給出的兩周預報上限,是目前介於中期天氣預報和長期及氣候預測之間的時間尺度的「縫隙預報」,是業務預報的盲點,也是難點。需要尋找新的理論與方法來突破這一傳統觀念,為延伸期預報,特別是對暴雨等災害性或極端天氣的延伸期預報,提供科學基礎。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洪濱和夏志業與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教授許麗生等多年合作,利用混沌、分形和小波等非線性工具對氣象要素場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利用混沌單變量非線性時間序列PWAT大氣可降水數據,在相空間重構的基礎上建立模型,對全球100例暴雨進行了研究,分析了暴雨混沌系統的局部動態變化特徵。研究發現:相對於全局特徵的傳統混沌分析方法,局部分析方法更能有效描述吸引子動態變化過程,顯示延伸期預報特徵;初步結果表明,預報時效為1-2天,3-9天和10-30天分別為4例,22例和74例,無漏報空報現象,即建立的NCPE模式能達到暴雨的10-30天延伸期預報。
  NCPE模式的建立,有助於混沌多變量系統的耦合,為進一步提高10-30天延伸期預報的準確率提供科學基礎,對災害性或極端天氣的延伸期預報,具有重要意義。
  論文信息:XIA Zhiye, CHEN Hongbin, XU Lisheng, and WANG Yongqiang, 2015: Extended Range (10-30 Days) Heavy Rain Forecasting Study Based on a Nonlinear Cross-Prediction Error Model. Adv. Atmos. Sci.. doi: 10.1007/s00376-015-4252-2. (in press)
  文章連結 
 
  圖示:對1996年7月21日發生在重慶的一例暴雨,相空間重構基礎上,暴雨發生在第21點,NCPE模式計算的預報特徵峰在第10點,則預報時效為10天。

列印 責任編輯:葉瑞優

相關焦點

  • 武漢暴雨所定量降水估計和預報研究獲進展
    ,並已在業務應用中取得良好的預報效果。  據項目負責人王葉紅介紹,該項目緊緊圍繞定量降水估計技術、客觀定量降水預報技術與方法、我國重點區域(西南複雜地形區和長江流域)極易致災的典型暴雨過程診斷與預報技術、數值預報模式關鍵技術等方面的核心問題開展持續深入的研究,試圖建立我國大範圍定量降水估計系統、改進AREM中尺度數值預報模式系統、建立短期降水區域集合預報系統,建立我國高分辨的短期定量降水(暴雨)客觀預報模型和我國重點區域的暴雨中尺度物理概念預報模型
  • 天氣預報是怎麼「算」出來的?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伴隨計算機速度的指數增加,數值天氣預報有效預報時效開始以每10年增加1天的速度持續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數值天氣預報超過了預報員預報的水準,並在20世紀末逐漸成為各時段氣象預報的主要依據。」楊秋明說。 目前歐洲中期數值天氣預報中心模式預報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預報時效已超過10天,已經接近了天氣可預報性之極限。
  • 方興未艾的混沌理論:應用領域將會越來越廣
    該文稱,當前「混沌熱」方興未艾;未來應用領域將會越來越廣。混沌理論是關於系統從有序突然變為無序狀態的一種演化理論,是對不規則而又無法預測的現象及其過程的分析。這一理論隸屬於非線性科學,只有非線性系統才能產生混沌運動。所謂非線性是相對線性而言的;線性是指量與量之間的正比關係,在線性系統中,分量之和等於總量,遵循疊加原理,而非線性則剛好相反,分量之和不等於總量,不遵循疊加原理。
  • 暴雨東湖論壇在武漢召開 聚焦暴雨預報技術研究
    會議由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主辦。來自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武漢大學等業務、科研單位和高校的暴雨研究領域專家齊聚一堂,通過31場學術報告,分享交流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啟發暴雨預報技術發展思路。
  • 混沌理論到底是什麼?從蝴蝶效應說起
    人們把這種特性稱為「確定性的隨機」或「確定性的混沌」。由於混沌系統的解是確定性的,它可以用完全相同的初始條件來重演,但它又具有與不可複製的白噪聲相同的各種隨機特性,因此在工程應用中能派上一些特別用場。對非專業人士來說,大抵上可以這樣直觀地去理解混沌系統及其混沌特性。
  • 第十一屆國際混沌分形理論與應用研討會在合召開
    第十一屆國際混沌分形理論與應用研討會在合召開發展混沌分形科學 賦能信息安全產業研討會現場10月12日至13日,第十一屆國際混沌、分形理論與應用研討會在合召開。會議以「發展混沌分形科學賦能信息安全產業」為主題,就混沌、分形相關的科學基礎理論、關鍵技術方法與系統進行探討和交流,旨在加強相關方向的基礎理論研究,掌握最新和實用技術,了解前沿發展趨勢,從而推動我國信息安全技術與非線性系統領域的學術繁榮及其在智能服務領域的應用推廣。
  • 混沌理論到底是什麼?從蝴蝶效應說起-虎嗅網
    當參數 a = 10,b = 8/3,c = 28時,洛倫茨方程的解在三維空間中的軌道呈現一個漂亮的雙渦卷形狀的「吸引子」。人們把這種特性稱為「確定性的隨機」或「確定性的混沌」。由於混沌系統的解是確定性的,它可以用完全相同的初始條件來重演,但它又具有與不可複製的白噪聲相同的各種隨機特性,因此在工程應用中能派上一些特別用場。對非專業人士來說,大抵上可以這樣直觀地去理解混沌系統及其混沌特性。
  • 時間跨度越長 天氣預報越不準的"魔咒"怎麼破?
    從過去每天晚上7點30分準時守在電視前收聽中央氣象臺第二天的天氣預報,到如今隨時在智慧型手機上查看未來15天的天氣情況,足以可見人們對天氣、氣候的關注。但是,細心的人們會發現,24小時之內的天氣狀況預報結果比較準,時間越往後,預報結果越容易出現偏差,而一個月之後的天氣狀況幾乎無法準確預測。12月1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氣候系統預測基礎科學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揭牌。
  • 從預報天氣到揭秘人生,混沌學不可思議的發展史
    這種原本確定的徵兆卻導出了不確定的結果,就是混沌,而混沌學要揭示的則是這貌似隨機的現象背後隱藏的簡單規律。混沌學的發現緣於人類對世界的一次錯誤理解,人類認為,存在著這樣一個全知的小妖——拉普拉斯妖,它知道世界上一切粒子的初始狀態,並且知道一個能解開世界上一切運動規律的方程,通過這兩項,拉普拉斯妖就能推斷出世界的一切發展走向,從而獲得全知的狀態。但混沌理論卻狠狠地打了拉普拉斯妖一巴掌。
  • 混沌理論的解釋與發展
    這個例子說明,小事件可能造成大影響,這就是混沌理論的核心從量子物理到經濟模型,混沌無處不在混沌是從由數學方程明確定義的系統中湧現出明顯隨機的行為,通常發生在要用非線性方程(涉及平方、立方和其他更高次冪的方程)描述的系統中。混沌體現在這些方程的解對方程初始條件的極度敏感。比如,在一個描述天氣的混沌方程組裡,初始條件18℃和晴與初始條件17.5℃和多雲,所得到的結果就會差別巨大。
  • 天氣預報能100%準確嗎
    現狀:我國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70%~80%        我國的天氣預報水平在過去30~40年中有了較大的提高,目前針對未來2~3天的晴雨預報準確率可以達到70%~80%。
  • 混沌理論用於語言研究
    混沌理論用於語言研究 2017年05月16日 07:0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林斌 字號 內容摘要:混沌理論(chaos theory)(以下簡稱「混沌論」)在語言研究中的應用是近年來語言學界的研究熱點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如何?人民日報解讀
    數值天氣預報是「國之重器」,我國近年來下大力氣研發GRAPES全球數值預報體系。在同臺競技中,GRAPES數值預報體系表現越來越出色。2017年,中國氣象局被世界氣象組織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成為全球9個世界氣象中心之一,擁有自主研發的GRAPES數值預報體系是最重要因素。
  • 蝴蝶效應和混沌故事
    ,也許在很長時間之後,會導致連做該純理論研究的科學家都始料不及的實際應用。」人們把這種特性稱為「確定性的隨機」或「確定性的混沌」。由於混沌系統的解是確定性的,它可以用完全相同的初始條件來重演,但它又具有與不可複製的白噪聲相同的各種隨機特性,因此在工程應用中能派上一些特別用場。對非專業人士來說,大抵上可以這樣直觀地去理解混沌系統及其混沌特性。
  • 暴雨預報的準確率究竟有多高?
    預報有雷雨,結果雷也不見雨也不見;說上午有暴雨,結果天快黑了雨還沒下來……你們行不行,不行我來報!經常聽到身邊的小夥伴對天氣預報抱怨。「我們預報對了99次過程,沒有人記得,但只要有一次預報錯了,沒有人會忘記!」預報員們經常會有這樣的尷尬和無奈。
  • 蝴蝶效應和混沌故事 | 陳關榮
    ,也許在很長時間之後,會導致連做該純理論研究的科學家都始料不及的實際應用。」人們把這種特性稱為「確定性的隨機」或「確定性的混沌」。由於混沌系統的解是確定性的,它可以用完全相同的初始條件來重演,但它又具有與不可複製的白噪聲相同的各種隨機特性,因此在工程應用中能派上一些特別用場。對非專業人士來說,大抵上可以這樣直觀地去理解混沌系統及其混沌特性。
  • ​蝴蝶效應和混沌故事
    ,會導致連做該純理論研究的科學家都始料不及的實際應用。」人們把這種特性稱為「確定性的隨機」或「確定性的混沌」。由於混沌系統的解是確定性的,它可以用完全相同的初始條件來重演,但它又具有與不可複製的白噪聲相同的各種隨機特性,因此在工程應用中能派上一些特別用場。對非專業人士來說,大抵上可以這樣直觀地去理解混沌系統及其混沌特性。
  • 氣象衛星在天氣分析和預報業務中的應用
    30年前,美國第一顆氣象試驗衛星泰羅斯—1號的發射成功,開創了人造衛星應用於氣象探測的新紀元,促進了氣象科學的迅速發展。如今,氣象衛星已廣泛地應用於我國的天氣預報業務中。  氣象衛星雲圖在我國天氣分析和預報業務中的應用開始於70年代初。
  • 令人驚嘆的混沌理論——背後的數學原理和哲學思考
    定義為了理解混沌理論,有必要介紹一下它的定義:描述動態系統模型的數學,如天氣的演化等等。因此,混沌理論是研究和描述動態系統的數學,它解釋了系統隨時間變化的過程。科學家和數學家對混沌有不同的看法。對他們來說,一個混沌的世界是不可預測的,一個微小的偏差可能導致不可想像的後果。
  • 混沌理論之父,蝴蝶效應發現者——愛德華·諾頓·洛倫茨
    1943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理科碩士學位,1948年進入該學院任教,從事氣象學領域研究。1963年洛倫茨提出了著名的「混沌理論」,這一理論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其核心思想是是,在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化,可能造成後續長期而巨大的連鎖反應。此理論最為人所知的論述之一是「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