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種保藏中心

2021-01-07 中國青年網

5月23日,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種保藏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檢查病毒樣本。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種保藏中心始建於1979年,目前保藏著1500多株各類病毒的分離株,各類病毒資源達11.7萬份,保藏資源涵蓋人類醫學病毒、人畜共患病毒、動物病毒、昆蟲病毒、植物病毒、噬菌體、環境微生物、病毒敏感細胞庫和病毒遺傳資源庫等,在國家安全、生命科學研究、人口健康和病毒學研究領域發揮著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

新華社記者熊琦攝

5月23日,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種保藏中心的工作人員用電子顯微鏡觀測病毒結構。新華社記者熊琦攝

5月23日,工作人員在進入病毒保藏室前進行防護準備。新華社記者熊琦攝

5月23日,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種保藏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檢查病毒樣本。新華社記者熊琦攝

5月23日,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種保藏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檢查病毒樣本。新華社記者熊琦攝

5月23日,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種保藏中心的工作人員在進行實驗準備。新華社記者熊琦攝

5月23日,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種保藏中心的工作人員進行病毒鑑定。新華社記者熊琦攝

5月23日,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種保藏中心主任鄧菲(右)指導研究人員進行實驗。新華社記者熊琦攝

相關焦點

  • 武漢病毒所公開信:病毒源於合成、P4洩露、零號病人等都是謠言
    2月19日,武漢病毒研究所在官網發布一封《致全所職工和研究生的一封信》。公開信顯示,近期,網絡流傳涉及該所若干謠言,如「新冠病毒源於人工合成」「病毒是從P4洩露的」「軍方接管P4」「某研究人員因病毒洩露死亡」「某研究生是『零號病人』」「某研究員實名舉報所領導」等,引發了各界的持續關注,對該所科研人員造成極大的傷害,也嚴重幹擾了該所承擔的戰「疫」應急科研攻關任務。
  • 國內首株病毒毒種成功分離 病毒抑制劑來華路上
    國內首株病毒毒種成功分離 病毒抑制劑來華路上1月24日,中國疾控中心傳來好消息,我國首株新型冠狀病毒毒種已經成功分離。國家病原微生物資源庫將對毒種及其電鏡照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等權威信息將提供共享服務,後續平臺信息將有效支撐研究和疫情防控工作。
  • 美媒記者探訪武漢病毒研究所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網站8月10日發表觀察報導,講述了該媒體記者在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所見所聞。報導稱,NBC新聞節目組成為自疫情暴發以來獲準進入該研究所的首個外國新聞機構。文章摘編如下:武漢病毒研究所位於一條大街旁,乍一看會誤認為這裡是大學校園,研究所的紅磚建築連著一條布滿攝像頭並有保安站崗的長長車道,這使得它在周圍的繁華環境中顯得與眾不同。
  • 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2018-11-30 武漢病毒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中科院副院長、武漢P4實驗室建設項目驗收委員會主任張濤出席驗收會並講話,中科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陳宜瑜,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金寧一,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葉朝輝等18位專家及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國際合作局等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由中科院條財局局長鄭曉年主持。
  • 戰疫法律問答〡違反規定造成病毒毒種擴散,是否犯罪?
    【問題】從事實驗、保藏、攜帶、運輸傳染病菌種、毒種的人員,違反規定造成新型冠狀病毒毒種擴散的,會受到怎樣的刑事處罰?圖/視覺中國【專家解讀】王翠霞 山東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講師,法學博士此種情形可能構成傳染病菌種、毒種擴散罪。
  • 首批SARS病毒毒種通過國家檢驗
    溫州新聞網 http://www.66wz.com   2004-09-07 14:57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張曉松)Sino1株等5個SARS病毒毒種
  •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已篩選出幾種有潛在臨床應用價值的藥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關注到,今日(2020年1月29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以下簡稱武漢病毒所)官網發布文章稱,武漢病毒所正著力進行病原鑑定、病毒溯源、病原檢測、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等研究,努力為一線防控治療提供重要資源儲備和科技支撐。
  • 專訪:抗疫期間,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做了什麼---中國科學院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科研人員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承擔了不少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任務。但網絡流傳的 「新冠病毒源於人工合成」「病毒是從實驗室洩露的」等謠言,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
  • 美媒:美國記者走進武漢病毒研究所……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8月10日文章,原題:探訪對尋找冠狀病毒起源至關重要的中國實驗室 武漢病毒研究所看上去像是一個大學校園,紅磚建築與周圍鬧市環境涇渭分明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BSL4)——中國首個獲得最高級別生物安全認證的實驗室就位於其中。上周五,NBC成為自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個獲準進入該研究所的外國新聞機構,與致力於確定病毒起源的高級科學家會面。
  • 美媒:美國記者走進武漢病毒研究所
    來源:環球時報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8月10日文章,原題:探訪對尋找冠狀病毒起源至關重要的中國實驗室武漢病毒研究所看上去像是一個大學校園,紅磚建築與周圍鬧市環境涇渭分明,中間只隔著一條長長的、寬闊的車道,兩旁布滿了攝像頭
  • 美媒記者首次探訪武漢病毒研究所,擊破白宮「中國病毒」謠言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網站8月10日發表觀察報導,講述了該媒體記者在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所見所聞。報導稱,NBC新聞節目組成為自疫情暴發以來獲準進入該研究所的首個外國新聞機構。文章摘編如下:武漢病毒研究所位於一條大街旁,乍一看會誤認為這裡是大學校園,研究所的紅磚建築連著一條布滿攝像頭並有保安站崗的長長車道,這使得它在周圍的繁華環境中顯得與眾不同。
  • 凝聚產學研頂尖力量,海爾生物醫療助力國家病毒資源庫建成
    12月4日,國家病毒資源庫揭牌籤約儀式在武漢舉行,這不僅標誌著湖北省特色生物資源的科學化管理與保藏邁上新臺階,還推動了我國生物樣本存儲進入自動化、智能化時代。現場,國家病毒資源庫2020年建設與運行研討會也同期召開,來自醫療疾控、檢驗檢疫和科學教育等多個領域共建單位的80多位專家代表參會。
  • 栽贓武漢病毒研究所是無稽之談
    ——多國專家駁斥「新冠病毒起源於實驗室」近來,一些美國官員又開始散布「新冠病毒起源於武漢實驗室」的謠言,為自身抗疫不力「甩鍋」,多國專家駁斥了這一說法。美國《科學》周刊網站日前刊登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專訪文章,題為《處於新冠肺炎起源論核心的中國科學家說,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
  • 中國科學院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武桂珍當選新一屆亞太生物安全協會主席
    會上,中國科學院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新發傳染病與生物安全聯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黨委書記武桂珍研究員當選亞太生物安全協會新一屆主席,成為首位當選該職位的中國專家。
  •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正持續復原病毒演進,分析病毒到底來自何方
    10月27日下午,在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上,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做了題目為《Pathogen identification of COVID-19 and its probable origins》的主題演講。
  • 國家級一站式微生物資源鑑定、保藏、測序、數據分析及發布平臺
    中科院微生物所微生物組學技術平臺依託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建設。中科院微生物所是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的牽頭單位,是國家菌種資源庫的參建單位,擁有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和中國普通微生物資源保藏中心。
  • 抗疫期間,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都做了什麼?
    但網絡流傳的「新冠病毒源於人工合成」「病毒是從實驗室洩漏的」等謠言,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  為全面呈現武漢病毒所科研人員所做的疫情防控科技攻關工作,講述他們在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一線的故事,科技日報獨家專訪了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院長、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袁志明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副所長關武祥。
  • 武漢病毒研究所陳全姣實名舉報所長王延軼?
    流傳內容:一個名為@微客鐵汁5 的微博帳號發帖,宣稱自己是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的研究員陳全姣,並稱自己要實名舉報武漢病毒所的所長王延軼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罪魁禍首。3.武漢病毒所也在其官網上發布了聲明,澄清該所的陳全姣研究員的身份被人盜用。陳全姣還在聲明中表示她對冒用其身份捏造舉報信息的行為表示「極大憤慨」。消息來源:環球時報武漢病毒研究所陳全姣實名舉報所長?真相讓人不寒而慄更多闢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實時闢謠
  • 2017湖北武漢大學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實驗技術人員招聘2名公告...
    因工作需要,根據國家《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學校有關政策,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現面向校內外招聘「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微生物組)」實驗技術人員2名。具體事項如下:一.崗位要求1. 遵紀守法、愛崗敬業、身心健康,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2. 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學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