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2018年度國家科技獎提名公示,信息科學組獲47項提名(附提名...

2020-11-22 搜狐網

原標題:公告!2018年度國家科技獎提名公示,信息科學組獲47項提名(附提名項目)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3 月 23 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發布第 89 號公告:2018 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結束,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專家提名的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 272 項,技術發明獎項目 306 項 (通用項目 247 項,專用項目 59 項),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 913 項(通用項目 793 項,專用項目 120 項)。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對形式審查合格的 2018 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 269 項、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 240 項以及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 763 項予以受理,在科技部網站(http://www.most.gov.cn)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網站(http://www.nosta.gov.cn)同時公布。專用項目在一定範圍內公布。形式審查不合格項目 45 項不予受理,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 3 項,技術發明獎 8 項(通用項目 7 項,專用項目 1 項),科學技術進步獎 34 項(通用項目 30 項,專用項目 4 項)。

國家自然科學獎中的信息科學組一共有47項提名。具體如下:

1、面向複雜動力學的機器人智能控制理論與方法

主要完成人:清華大學孫富春教授,華南理工大學李智軍教授,清華大學劉華平副教授,西北工業大學許斌教授,清華大學孫增圻教授。

2、多運動體系統的魯棒一致性控制理論與方法

主要完成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賈英民教授,中南大學林鵬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劉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文玲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學李琳副教授。

3、新型微波超材料對空間波和表面等離激元波的自由調控或實時調控

主要完成人:東南大學崔鐵軍教授,中國礦業大學沈曉鵬副教授,東南大學蔣衛祥教授,東南大學程強教授,東南大學馬慧鋒教授。

4,非線性切換系統的分析與控制

主要完成人:大連理工大學孫希明教授,東北大學趙軍教授,大連理工大學王偉教授,大連理工大學趙旭東教授,遼寧大學馬瑞誠副教授。

5、隨機與不確定系統的估計、控制基礎理論及方法

主要完成人:北京理工大學夏元清教授,北京理工大學張金會研究員,燕山大學楊洪玖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學閆莉萍副教授,燕山大學李麗副教授。

6、腦網絡信息處理的計算方法及其應用研究

主要完成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蔣田仔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劉勇研究員,杭州師範大學臧玉峰教授,天津醫科大學於春水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李坤成教授。

7、分布式移動通信系統信息容量與效能優化

主要完成人:東南大學尤肖虎教授,東南大學高西奇教授,東南大學金石教授,東南大學副研究員朱鵬程,深圳大學副研究員何春龍。

8、典型複雜控制系統穩定性分析與非凸設計研究

主要完成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薛安克教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魯仁全教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周紹生教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姜偕富教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陳雲教授。

9、復熵決策理論及其應用

主要完成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邱菀華教授,四川大學徐澤水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楊繼平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劉樹林教授。

10、光纖波導微結構傳感機理與方法研究

主要完成人:電子科技大學饒雲江教授,電子科技大學冉曾令教授,重慶大學朱濤教授,電子科技大學王子南教授。

11,真實感圖形的高效生成理論與方法

主要完成人:浙江大學周昆教授,浙江大學彭群生教授,浙江大學石教英教授,

12、多粒度數據建模理論與方法

主要完成人:太原師範學院梁吉業教授,山西大學錢宇華教授,山西大學副教授白亮,山西大學李德玉教授,

13、數據驅動的神經網絡最優控制理論與方法

主要完成人:東北大學張化光教授,東北大學王佔山教授,東北大學副教授羅豔紅,東北大學副教授王迎春,東北大學講師劉振偉。

14、受擾約束系統的預測優化控制理論與方法

主要完成人:吉林大學陳虹教授,吉林大學教授高炳釗,哈爾濱工業大學劉志遠教授,吉林大學副教授郭洪豔,吉林大學講師許芳。

15、複雜裝備研製灰色系統分析、預測與決策理論

主要完成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劉思峰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方志耕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耀國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謝乃明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吳利豐。

16、寬禁帶半導體氧化鋅電子輸運與電光性能協同提升機制及應用研究

主要完成人:浙江大學葉志鎮教授,浙江大學副研究員呂建國,浙江大學朱麗萍教授,浙江大學副教授何海平,浙江大學研究員金一政。

17、微納光纖的功能化及其應用基礎研究

主要完成人:浙江大學教授童利民,浙江大學副教授郭欣,南京大學教授姜校順,浙江科技學院(浙江中德科技促進中心)副研究員樓靜漪,上海理工大學副教授谷付星。

18、半導體光放大器非線性效應選擇性調控機理研究

主要完成人: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新亮,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董建績,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餘宇,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徐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黃德修。

19、功能成像腦連接機理與機器學習

主要完成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胡德文教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姚樹橋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副教授沈輝,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副教授曾令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副教授朱雪玲。

20、網絡化系統安全優化理論與方法及在能源電力等系統的應用

主要完成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管曉宏,清華大學教授趙千川,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翟橋柱,清華大學副教授賈慶山,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徐寅峰。

21、協作學習與優化理論及方法

主要完成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公茂果,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陳為勝,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馬文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馬晶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俊民

22、遷移學習的基礎理論與方法

主要完成人:香港科技大學楊強教授,第四範式(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文淵,第四範式(北京)技術有限公司潘嘉林,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副總裁沈抖。

23、複雜系統的輸運過程理論與優化控制方法

主要完成人:北京交通大學高自友教授,北京師範大學王文旭教授,北京交通大學姜銳教授,北京交通大學楊立興教授。

24、網絡系統的分布式感知與協同控制基礎理論與方法

主要完成人:上海交通大學關新平教授,燕山大學華長春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陳彩蓮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朱善迎上海交通大學龍承念教授。

25、物聯網中多媒體傳感理論和方法

主要完成人:北京郵電大學馬華東教授,北京郵電大學劉亮教授,北京郵電大學羅紅教授,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趙東,北京郵電大學孫巖教授。

26、超短脈衝雷射與凝聚態物質相互作用的多維調控研究

主要完成人:清華大學孫洪波教授,吉林大學陳岐岱教授,吉林大學張永來教授,吉林大學王海宇教授,吉林大學夏虹教授。

27、多層次半導體微納結構的構建、發光特性及光激發的太赫茲發射研究

主要完成人:南京大學教授吳興龍,香港城市大學朱劍豪教授,南京大學教授熊詩傑,南京大學高級工程師沈劍滄,南京大學吳培亨教授,

28、移動終端協作通信基礎理論研究

主要完成人:北京大學宋令陽教授,北京大學程翔教授,北京大學趙玉萍教授,華北電力大學講師許晨,北京大學張榮慶,

29、動態信息系統的原理研究與新計算模式設計

主要完成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鄭志明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姜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唐紹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單寶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陳巍。

30、航空交通網絡統一調控理論與方法

主要完成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曹先彬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杜文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唐珂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教授胡茂彬,

31、金屬有機半導體的結構設計、性能調控與光電應用

主要完成人:西北工業大學黃維教授,南京郵電大學趙強教授,南京郵電大學劉淑娟教授,南京郵電大學陳潤鋒教授,南京工業大學副研究員孫會彬,

32、動態系統故障診斷與可靠容錯控制

主要完成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姜斌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陳謀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楊浩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冒澤慧,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張柯。

33、視覺信息的子空間表示學習理論與方法

主要完成人:南京理工大學楊健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徐勇教授,中山大學副教授楊猛,香港理工大學張磊教授,南京理工大學楊靜宇教授。

34、複雜受限系統的魯棒性分析與控制

主要完成人:浙江大學蘇宏業教授,浙江大學吳爭光研究員,浙江大學褚健教授,浙江大學吳俊教授,浙江大學毛維傑教授。

35、大規模多媒體的資源跨域協同計算理論方法

主要完成人:清華大學朱文武教授,清華大學副教授崔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志波教授,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王飛,清華大學王智。

36、銦鎵砷低維結構的外延調控及光子器件

主要完成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牛智川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副研究員潘鍾,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倪海橋,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孫寶權,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馬寶珊。

37、雷射器正交偏振現象學術體系的建立

主要完成人:清華大學張書練教授,清華大學副教授談宜東,清華大學教授金國藩,中國人民解放軍32039部隊研究員費立剛,清華大學助理研究員任成。

38、多智能體系統的分布式協調控制

主要完成人: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洪奕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胡江平,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副教授王曉麗,溫州大學高利新教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石國棟。

39、氮化鎵基材料與光電子器件的基礎研究

主要完成人: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楊輝,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趙德剛,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劉建平,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朱建軍,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書明。

40、納米環磁性隧道結及新型納米環磁隨機存儲器的存取機理研究

主要完成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韓秀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魏紅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溫振超,清華大學助理研究員劉厚方,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詹文山。

41、II族氧化物半導體雜質調控及其光電器件研究

主要完成人: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申德振,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單崇新,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雷,深圳大學教授呂有明,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範希武。

42、供應鏈系統建模與優化研究

主要完成人:合肥工業大學梁樑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餘玉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吳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楊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教授苟清龍。

43、情境大數據挖掘相關研究及應用

主要完成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恩紅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教授劉淇,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袁晶,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曹歡歡。

44、視覺運動模式學習與理解的理論與方法

主要完成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胡衛明,浙江大學教授李璽,溫州大學教授張笑欽,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羅冠,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原春鋒,

45、飛秒雷射多光子吸收三維微納製備基礎研究

主要完成人:北京大學龔旗煌教授,北京大學教授李焱,北京大學教授蔣紅兵,北京大學劉運全教授,北京大學吳成印教授。

46、多媒體內容保護的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

主要完成人:北京交通大學趙耀教授,北京交通大學李曉龍教授,福建工程學院潘正祥教授,北京交通大學倪蓉蓉教授,北京交通大學韋世奎教授。

47、逼近香農限的 OFDM 信號處理理論與方法

主要完成人:華中科技大學江濤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張黔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屈代明教授,北京理工大學李祥明授,華中科技大學朱光喜教授。

附錄: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受理項目目錄

http://www.nosta.gov.cn/upload/2018slxmgb/showProject.html

雷鋒網報導

雷鋒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2021年國家科技獎提名工作全面啟動
    與2018年之前相比,近兩年國家獎提名資格獲取難度降低,國家獎受理數量從2018之前的1000項左右上升到2020年的1800項以上,加之國家獎定額定標制度的推行,通用項目)的統籌協調與支撐服務工作,請院屬各單位匯總本單位2021-2023年度擬推薦高等級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候選項目信息(包括國家最高科技獎和「三大獎」一等獎及以上項目),填寫附件6,於11月25日前將電子版報發展規劃局。
  • 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60個常見問題與答案
    我辦將通過多種方式加強政策解讀,積極做好答疑釋惑工作,如有任何疑問,請按提名通知的聯繫方式與我辦聯繫。  6.國家科技獎提名需要繳費嗎?  答:承擔國家科技獎提名工作的專家、有關機構、部門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如遇到收費情況,請及時聯繫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010-68598456,68598465)。
  • 2020年國家科技獎提名公示:涉最高獎4人、特等獎1項,一等獎8項
    2020年國家科技獎提名公示:涉最高獎4人、特等獎1項,一等獎8項 2020-01-06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提名開始啦!
    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原則上分別設立一等獎、二等獎兩個等級,對做出特別重大的科學發現、技術發明或者創新性科學技術成果的,可以授予特等獎。科技合作獎不分等級,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5項,單項獎金金額30萬元。省財政對我省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或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和個人給予國家科學技術獎兩倍獎金的獎勵(國際科技合作獎獲得者給予30萬元獎勵)。
  • 2020年度北京科學技術獎提名公示 31人獲最高獎
    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進入公示階段。此次共收到提名書633份,有31人獲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提名,其中包括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生物晶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等多位抗疫科學家。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提名工作常見問答!
    33.地方高校的提名書涉及的提名單位信息是否應填寫本校信息並加蓋本校公章?答:應填寫省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信息,並由業務主管部門(處室)加蓋公章。項目所有完成單位和完成人所在單位均須進行公示(如完成人工作單位和完成單位不一致,則工作單位和完成單位均須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或雖有異議但經核實處理後再次公示無異議的項目方可提名。
  • 5項風電技術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
    近日,國家科學技術部發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公告第92號文》。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結束,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專家提名的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29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項目298項(通用項目239項,專用項目59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956項(通用項目784項,專用項目172項)。
  • 第三屆華語戲劇盛典提名名單出爐,香港話劇團《結婚》獲7項提名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通訊員亦言 第三屆華語戲劇盛典提名名單日前出爐。在第二屆華語戲劇盛典上憑藉《親愛的,胡雪巖》獨攬六項大獎的香港話劇團,再度成為第三屆提名的最大贏家,該團選送的《結婚》一劇獲得了包括「最佳年度劇目」在內的7項提名。
  • 2020年度國家科技「三大獎」初評結果公布!中國公路學會提名項目入選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示「三大獎」初評結果,包括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以及2019年度初評通過、因異議處理中止評審,現已調查處理完畢,按規則提交2020年度評審的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項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1項。
  • 學術頭條:國家科技獎提名公布,首個人類細胞圖譜,銀河系邊界找到
    通知提出,到2025年,布局建設若干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通知還提到,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定位於實現從科學到技術的轉化,促進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不直接從事市場化的產品生產和銷售,不與高校爭學術之名、不與企業爭產品之利。72項!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公示3月25日,科技部公示了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名單。
  • 李蘭娟院士獲國家科技獎提名,高福院士落選,SCI被踢下神壇
    老趙說教育今年國家最高科技獎提名工作已結束,目前已有13位院士成為候選人,其中眾望所歸的李蘭娟院士位列其中。國家科技獎是科研工作者的最高獎項,更是最高榮譽,獎金由原來500萬元提高到800萬元,而且每年只選兩人。李蘭娟院士獲提名,眾望所歸。因為是她提出了最強有力的管控措施,也是她一直帶領她的團隊在進行著疫苗的研發。
  • 2020年度甘肅省科技獎形式審查合格項目公示
    9月2日,省科技廳公布了2020年度甘肅省科技獎形式審查合格項目。年度獎勵金額最高、影響最大的甘肅省科技功臣獎有4位候選人,分別是甘肅農業大學孫萬倉、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楊文雄、蘭州蘭石集團有限公司高俊峰、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張強。
  • 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關於202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提名項目的公示
    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202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粵科函區字〔2020〕391號)的要求,市科技局擬提名202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項目共87項,現予以公示(詳見附件),公示期為2020年8月18日至2020年8月24日。
  • 2020年國家技術發明獎:這三項技術獲一等獎提名
    8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初評通過項目。此次國家技術發明獎初評一共選出了47項技術發明,包括:農林養殖組4項;醫藥衛生組2項;國土資源組4項;環境與水利組3項;輕工紡織組3項;化工組3項;材料與冶金組7項;機械與動力組9項;電子信息組9項;工程建設組3項。
  • 青年電影手冊2018年度華語十佳提名出爐
    20部影片提名華語十佳《江湖兒女》、《冥王星時刻》領跑  據悉,2018年度共有20部華語電影角逐「青年電影手冊年度華語十佳」,其中《江湖兒女》、《冥王星時刻》因共同獲得六項提名領跑榜單。「年度導演」方面,姜文、賈樟柯、章明、陳果分別憑藉《邪不壓正》、《江湖兒女》、《冥王星時刻》、《三夫》獲得提名,部部是上乘佳作。獲得「年度男演員」提名的同樣不容忽視,徐崢、廖凡、王學兵都在其作品中,貢獻了「教科書級」的演技。而邱澤憑藉《誰先愛上他的》獲得提名,堪稱「黑馬」。
  • 2020年度甘肅省科技獎形式審查合格項目公示 4人入圍科技功臣獎候選人
    原標題:2020年度甘肅省科技獎形式審查合格項目公示4人入圍科技功臣獎候選人中國甘肅網9月3日訊據蘭州晨報報導(首席記者 武永明)省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9月2日公布了2020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形式審查合格項目,包括科技功臣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在內通過形式審查的364項(人)擬提交評審項目基本信息
  • 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陳薇、雷軍等在列
    記者今天從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獲悉,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共收到提名書633份。記者注意到,共有31人獲得提名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 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陳薇、雷軍等在列
    記者今天從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獲悉,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共收到提名書633份。記者注意到,共有31人獲得提名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抗疫貢獻突出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研製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生物晶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等抗疫科學家獲提名。
  • 中國核潛艇之父、天氣預報奠基人分別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15人,歷年人數最多。他們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恭喜黃旭華、曾慶存兩位院士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994年黃旭華當選了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14年當選了中國中央電視臺201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17年他獲得了中國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以及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敬業奉獻類獎項。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公布,涉及水利的項目有這些
    2020年3月24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發布第95號公告,完成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對通過形式審查的項目予以公示,涉及水利工程項目的,通過審查的共計21項!項(通用項目266項,專用項目67項),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1135項(通用項目952項,專用項目18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