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拔節後還能控旺嗎?如果不小心打了控旺劑,會出現什麼後果?

2020-12-06 網易新聞

今天在小幫手高產交流群,有群友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小麥拔節了還能打縮節的藥嗎?其實,這個就是小麥拔節後還能不能噴施化學藥劑進行控旺的問題,往年都會有一些農戶諮詢類似的問題,本篇內容小幫手就詳細和大家說說,先來看幾個問題:

小麥控旺的目的?

小麥為什麼要控制旺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保證產量,當小麥生長出現旺長後,其一,在生長過程中,所消耗的水分和養分都會增加,很容易導致缺肥缺水現象,影響整體的生長;其二,小麥旺長以後,自身的抗逆性相對減弱,中後期又是病蟲害的高發期,很容易被病蟲害所危害,也會降低產量;其三,旺長的小麥,莖節比較長,莖杆相對比較細,進入生長中後期以後,發生倒伏的機率增加,不論以上哪種原因,都會影響最終的產量。

小麥控旺主要是控制哪部分旺長?

在小麥整個種植過程中,控旺主要控制的是小麥莖基部第一節間的長度,有時第二節間也會包括在內,通過降低第一節間第二節間的高度,減緩小麥縱向生長的高度,進而增加橫向生長的寬度,莖杆粗了,抗性相對就會增加,另外,抗倒伏的能力也會加強。

小麥拔節後還能控旺嗎?

一般情況下,當一塊麥田中50%以上的麥株莖基部第1節伸出地面2cm時,即可被稱為進入了拔節期,而小麥控旺的部位正是第一節間的高度,如果第一節間的高度,已經長到了3-4cm,或者更長的高度,那麼噴施控旺劑對此已經沒效果,因為高度已經形成,不可能再縮回去,噴施控旺劑的時期,是在第一節間的高度還未伸長時進行,所以拔節後再噴施控旺劑已經無效果,這也是為什麼建議在拔節以前噴施控旺劑的原因。

除了起不到應有控旺的目的之外,還會出現另外一個情況,當小麥植株的第一、第二節間已經形成後,再噴施控旺劑,可能會控住第三、第四節間的高度,這就會形成一種現象,下部節間長,上部節間短,等到後期穗部形成後,上部的重量相對較重,倒伏的機率會增加,除此之外,拔節後就是孕穗期,而拔節孕穗期時,是小麥小穗分化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噴施控旺劑,還有可能影響小穗的分化及發育,導致穗粒數減少,不孕穗數量增加,最終都會出現減產。

綜上所述:小麥進入拔節後,不建議農戶們噴施化學藥劑進行控旺,可在拔節前進行完畢,另外,在小麥拔節初期,第一節間還未完全伸長時,也可以進行,而當第一節間完全形成後,就不能進行控旺了。

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往年給小麥控旺時,一般都選擇什麼時候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小麥如何正確控旺?用「多效唑」還是「烯效唑」?終於有答案了
    小麥旺長會導致麥苗的抗凍能力減弱,在冬季和早春出現凍害, 而且在生長後期會出現倒伏問題,最後造成減產。防止小麥旺長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鎮壓,澆水,還有打控旺劑。說到控旺劑,很多農戶就有很多疑問,控旺劑是年前打還是年後打?控旺劑用什麼樣的好?有些農戶的習慣是在年後返青之後,拔節之前再去打控旺劑。有些農戶是在11月份,溫度稍微高一點時打控旺劑。
  • 小麥控旺,什麼時間打藥最好?一定記好,別再錯過了!
    此外,冬前氣溫偏高,雨水偏多也會造成小麥苗旺長。如果存在以上問題的小麥田一定要注意控旺,以免影響小麥後續生長,甚至造成嚴重減產! 為什麼冬小麥要化學控旺 省時省工 常用物理控旺方式,鎮壓、行間深鋤,工作量大,費時費工。 化學控旺,省時省工,事半功倍,冬前沒有打除草劑的小麥可以和控旺劑一起噴施。
  • 小麥《小麥田打除草劑,這些必須牢記》
    麥田除草劑多數以粉劑為主,有時根據地裡雜草情況需多種藥液混配使用,如果不用二次稀釋法,直接混配,容易造成沉澱,藥液不均勻,藥量輕的地方雜草不能有效防治,藥量重的地方易出現藥害。二次稀釋法無疑是藥液均勻混合的最好方法,避免藥液堵塞噴頭且除草效果更好。
  • 花生控旺時,多效唑、烯效唑和調環酸鈣有什麼區別?別用錯了
    最近,很多地區連續幾天下起了雨,這對花生生長有促進作用,當然也會帶來不良的影響。一般雨水過後,花生生長快速,很多地塊都有旺長的趨勢,所以,控旺這一步對高產來說也非常重要。除了控水控肥之外,化學控旺也是很多農戶常用的方法。
  • 植保《土傳性病害的生物防治技術(二)》 《小麥真旺苗和假旺苗的...
    小麥旺苗易遭受暖冬、春寒等多種不良氣候因素影響,造成冬前旺長、早春凍害、冬後倒伏等諸多問題,導致小麥減產。特別是近幾年,暖冬氣候造成小麥冬前旺長的麥田面積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應引起各地的重視。那怎麼判斷小麥是否是真的旺苗呢?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小麥冬前旺長問題多,掌握控旺的3個措施,來年小麥也能穗長粒大
    小麥冬前旺長問題多,掌握控旺的3個措施,來年小麥也能穗長粒大。冬小麥旺長是令種植戶頭痛的問題,也是冬小麥年前生長常見的問題之一,一旦冬小麥出現旺長,會使植株體內養分積累減少,其抗寒能力勢必受到影響,對冬小麥能夠安全越冬造成不利因素,主要是冬小麥發生旺長時,小麥細小纖弱,根系上浮或葉子呈濃綠色,葉片偏長、偏寬、肥大,株高30釐米左右等現象,越冬時極易受到凍害及生長中後期發生倒伏。
  • 為什麼花生後期會出現落葉現象?有什麼影響?該怎麼做?
    落葉對花生有什麼影響?自己該怎麼做? 2、花生脫肥 到花生生長中後期,如果脫肥會造成花生落葉,從而影響花生產量。沙性土壤地塊,發生會更嚴重點。花生生長後期如果缺肥,植株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和根瘤固氮能力會減弱。
  • 種花生,如何科學使用這三種控旺劑,哪種增產效果好?你知道嗎?
    這幾年花生的種植面積一直在擴大,在花生種植過程中,經常會使用到一些生長調節劑來調節花生生長,提高產量,例如助壯素、稀效唑、多效唑,你知道如何科學使用這三種控旺劑嗎?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正確使用它們的方法。1、助壯素助長素又叫縮節胺,甲哌鎓。
  • 小麥旺長鎮壓,您知道怎麼做嗎?
    由於秋季氣溫偏高,播種量過大,偏施氮肥等因素,很容易造成小麥旺長。小麥旺長後過分消耗營養抵抗力變差,田間生物體密度大,很容易遭受凍害,嚴重發生病蟲害,後期倒伏,所以麥苗旺長時,種植戶往往會採取控旺措施,其中,機械鎮壓是最常用的控制小麥旺長的方法。
  • 殺菌、抗病、免疫、營養、控旺!什麼肥料擁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為種出精品葡萄,各種新型特種肥料也不斷被發現、試驗、應用,亞磷酸鉀作為特肥新貴,也已登上舞臺,亞磷酸鉀在國外是作為殺菌免疫劑使用的,那亞磷酸鉀到底是什麼,是作為肥料使用呢還是作為殺菌劑使用呢?前幾天有幸參加了一個特肥會議,咱們分享一下:一、亞磷酸鉀的發展歷程1、1950年,對各種含磷化合物的試驗結果表明:亞磷酸鹽不作為磷肥使用,因此當時亞磷酸鹽沒有定位於植物營養範疇。2、70年代,發現亞磷酸鹽對卵菌綱(霜黴、疫黴、腐黴屬)非常高效,拜耳作物科學開發了乙磷鋁,讓亞磷酸鹽回到市場。
  • 小麥《小麥黃花葉病毒病今又來!可致減產30%-70%,如何防治最高效...
    隨後造成整個病葉發黃、枯死,發病嚴重的小麥植株矮化,分櫱減少,節間縮短變粗,莖基部老化變硬,根系發育不良,拔節後生長纖弱,株形鬆散,重病株在抽穗前多數分櫱甚至整株枯死。該病在麥田一般成片發生,嚴重者全田發病。 抽穗後,隨氣溫升高(高於20℃),病害發病受到抑制,部分病株的褪綠花葉症狀會逐漸減輕甚至消失。
  • 有蚜蟲不打農藥?防治小麥蚜蟲,不一定見蟲就治!「農藝師講農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小麥蚜蟲是小麥的主要害蟲之一,有的地方叫:油蟲有的地方叫膩蟲還有的地方叫蜜蟲等,對小麥進行刺吸危害,影響小麥光合作用及營養吸收,在小麥拔節後開始出現在植株和葉片上小麥蚜蟲的天敵春天到了,氣溫快速回升,各地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期、起身期和拔節期,蚜蟲也開始繁殖危害了防治方法往下看:1、小麥蚜蟲是見蟲就用藥防治?答案是:錯誤!!!2、小麥蚜蟲的防治指標是多少呢?
  • 桃樹不控旺就會樹上樹!如果不打控藥枝條長茂了,影響長桃子嗎?
    桃樹的萌芽力極強,可以萌發二次枝,三次枝,如果不打控藥,枝子長茂了,就會形成樹上樹的現象,這樣不但消耗大量的養分,而且還會導致樹冠鬱閉,嚴重影響桃子的生長。為了桃樹的產量和品質,必須要進行適當的化控和適時適度的修剪,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 冬小麥控旺原因及措施
    原標題:冬小麥控旺原因及措施   農戶都知道,「麥無兩旺,早旺晚不旺」!小麥冬前不能長得太好,不然後期容易出現嚴重倒伏。
  • 專家提醒:當前,這樣的小麥要重點防凍害
    受此前乾旱與冬暖影響,長江中遊一些地方小麥長勢不平衡,據湖北省《全國勞模高廣金農業科技創新工作室》提供的調查表明,在湖北適期播種的小麥,有20%-30%麥苗呈現旺長,播種密度大的田塊已見拔節。農業氣象專家提醒,一般小寒節氣後即將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段,已見拔節的小麥此時需科學預防凍害。
  • 噴磷酸二氫鉀增產30%,多久噴一次,噴幾次合適,可以控旺嗎
    同時,鉀還能調節氣孔的關閉,乾旱季節可以控制蒸騰失水,能夠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由此,可以看出,磷酸二氫鉀主要在作物的生長中後期使用。具有促進作物開花結果,提高產量和品質,抗倒伏,促進早熟的作用。當然,還有高溫乾旱季節,提高作物的抗高溫抗旱性。
  • 小麥又一個癌症在我國多地大爆發,可導致絕收,太可怕了……這樣...
    近幾年,小麥又一個危害十分嚴重的病害在我國多地大爆發,可導致小麥大面積減產,據2016年調查,發病較重的5塊麥田,平均畝產量281公斤;而未發病或發病較輕的12塊麥田,平均畝產量538公斤。兩者相差257公斤。個別嚴重地塊幾乎絕收。那麼,這是什麼病害呢,經過鑑定,原來是一種新型的莖基部病害--小麥莖基腐病。咱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個病害吧。
  • 小夥拔智齒10天後腦出血死亡!智齒還能拔嗎?
    就算心一橫,忍過了拔牙的疼痛,那之後的恢復期,會不會感染?會不會出現幹槽症?麻藥對大腦有沒有影響?……這些單拎出一個,都能讓人望而卻步。接下來的故事,可能會讓你對拔智齒更加糾結了。據報導,5月25日,26歲的劉某拔掉智齒後大量出血,且後續有發高燒。於6月4日去市中心醫院檢查後發現,是細菌感染引起的高燒。6月9日,劉某去世,死亡原因為腦出血並腦疝形成。
  • 最近多地小麥「大片發黃乾枯」,究竟咋補救!
    最近,小麥問題非常多。可以說,其實是因為小麥前期的一些問題,導致現在隱患慢慢凸顯出來了。大片大片的發黃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播種問題嗎?這個確實依舊是問題,比如有的小麥播種過深或過淺(一般適合的是3到5釐米)。
  • 別再用多效唑了,這個藥噴一遍頂三遍,可以控旺、抗倒、治病……
    夏秋季節溫度高溼度大,作物生長快,為防止營養生長過旺,常先用採用化學藥劑進行控旺,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多效唑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應用範圍最廣的一種控旺產品。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比多效唑更好的控旺藥劑--烯效唑,不但控旺效果更好,同時還具有防治多種病害,增加產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