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產業:島城

2020-12-06 青島晚報電子報
海洋產業:島城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9.20 星期三

    世界七大海洋實驗室之一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建成,提升中國海洋科技領域話語權;
    海洋旅遊業落戶總投資3000億元的80餘個重點項目;
    海洋裝備製造產業5年年均增速26.1%;
    海洋新興產業5年年均增速22.6%;海洋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5年平均達到35%;
    海洋產業生產總值5年年均增速16%,2016年海洋經濟總量首次超過2500億元……
    這是近年來青島市海洋產業發展的成績單,海洋產業已成為青島的強力引擎。青島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青島海洋經濟總量突破2500億元大關,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市GDP比重超過四分之一,產業強度呈現持續上升態勢並達到近年來的最高點,這一突破性的成果具有裡程碑意義。這是對一座城市半個多世紀以來致力海洋產業發展的回報,也是一座城市實現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全新跨越。
關鍵詞:海洋科技
明月海藻:
孵化培育一批涉海科技型企業
    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曾是一家傳統的海洋企業,過去的主業是從海藻中提取海藻酸鈉,作為原料出口。而現在,他們已成為一家高科技企業。在該集團的展廳,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這樣一幕:一卷白色醫用繃帶沾血後,瞬間凝固成膠條狀,出血的傷口不會再跟繃帶粘連在一起,還能促進傷口癒合。
    這種神奇材料的主要成分便是海藻酸鈉。記者了解到,從1噸8000元海帶中提取海藻酸鈉的價值為1.6萬元,將海藻酸鈉做成海藻纖維就變成8萬元,再做成終端藥用輔料就變為240萬元,升值300倍。
    價值大幅提升的背後是科技人才的支撐。明月海藻已建起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工程聯合中心等多個高層次的科研平臺及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等人才支撐平臺。
    在培育海洋科技型中小企業方面,青島聚焦海洋上下遊產業鏈,重點建設哈工程科技園、「海洋U+」、明月海藻科技和海生靈創客邦等14家海洋領域專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在水下機器人、海洋大數據、海洋工程裝備等方面,孵化培育了青島特瑞安海洋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青島美吉海洋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一批涉海領域科技型企業。
    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是青島海洋產業實現快速發展的因素之一。在青島,大多數傳統海洋產業,都成功實現了產業轉型升級。
關鍵詞:海洋運輸
海西重機:
傳統企業升級實現逆市大增
    2013年以來,船舶航運業跌入谷底,國內船舶製造行業進入「嚴冬期」。但青島市黃島區海西灣修造船基地卻是熱火朝天的景象。今年1月初交付使用的「大橋海鷗」號3600噸起重船,主鉤最高起升高度距水面以上110米,是目前國內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起重船。這艘船就由海西灣內的青島武船重工和青島海西重機聯合製造。
    目前,海西重機等企業已把生產重點轉向海工裝備,中海油、中石油海洋工程、武船麥克德莫特等3家企業也相繼承接俄羅斯亞馬爾項目,推動了技術升級,提高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即便是最為傳統的海洋交通運輸業,也在轉型升級中逆勢大增。5年來,青島海洋交通運輸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2%,2016年實現增加值357億元,佔海洋生產總值比重14.2%,對全市海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
關鍵詞:濱海旅遊
郵輪母港:
將對區域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每到節假日,棧橋等濱海旅遊區內人群熙熙攘攘,現在這種熱度又延伸到了青島郵輪母港。截至2016年底,青島郵輪母港客運中心已接待郵輪88個航次,接待旅客約8.1萬人次,較上年增長150%。隨著郵輪產業的不斷升溫,青島獲批中國郵輪旅遊發展試驗區,將對區域旅遊業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濱海旅遊業是青島海洋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十八大以來,旅遊業大項目建設駛入快車道,規劃總投資3000億元的80餘個旅遊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其中58個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1628億元,涵蓋郵輪、濱海度假、研學旅行、健康旅遊、生態旅遊、鄉村旅遊等多種業態。
    2016年,全市接待遊客總人數超過8000萬人次,同比增長7%;實現旅遊消費總額1500億元,同比增長13%。濱海旅遊業實現增加值477億元,佔海洋生產總值比重19%,位居各行業之首,近五年以來年均增速達到15.2%,對整個海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9%。

-----------------------------------------------------------------------

相關焦點

  • 山東省人大代表秦松:煙臺初步形成了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他介紹,2019年,煙臺市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實力強、海洋生態環境美、海洋管理服務優的全國一流海洋經濟大市,突破發展現代漁業、海工裝備製造業、海洋文化旅遊業、海洋交通運輸物流業、海洋生物醫藥業和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業六大產業,初步形成了支撐力強、特色鮮明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 格力斥8.8億接力造城,將在港珠澳人工島打造免稅產業!
    3.在項目用地範圍內須將計容建築面積不少於5000㎡普通辦公,作為自用免稅業務和跨境物流、跨境電商等跨境業務的辦公場所,發展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免稅產業。除了主營房地產外,還涉及了口岸經濟、海洋經濟、金融業、生物醫藥以及還在重組的免稅業務。于格力地產而言,免稅行業像是一片新的藍海。韓免的護膚品、歐洲打折村的奢侈品……國人強勁的消費力,讓他看到了免稅產業的可能性。
  • 這裡盛產「黃金魚」——浙江南麂島黃魚產業品牌之路
    溫州南麂島地處鰲江口外30海裡的東海海域,海洋資源豐富,是有名的「貝藻王國」。近年來,南麂鎮積極引導島民「靠海吃海」,大力發展海洋養殖經濟和海島旅遊經濟,實現了由「生態美」向「產業美」「經濟美」的轉變,一批新型職業漁民引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靠養殖大黃魚養出年產值1.6億元的「黃金」產業。「黃金」產業的品牌效應溫州南麂島是大黃魚的故鄉。
  • 青島市舉辦第六屆「讓島城大海更加蔚藍-保護海洋 你我同行」主題...
    我們離不開海洋 可是否應該從現在開始有所行動? 9月12日上午,由青島市生態環境局、青島市文明辦、民革青島市委、農工黨青島市委、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市南分局、青島市潛水協會聯合組織的第六屆「讓島城大海更加蔚藍
  • 青島市政協委員關注海洋產業發展,助力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尹寶昌認為,加工設備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升級,初級產品轉向高附加值的精細、精深加工是島城水產品加工產業能否實現追趕超越、由「初級」向「精深」轉變的關鍵。「青島未來發展水產品加工業需要在結合自身特色的基礎上,向高質化、精深化、規模化方向持續發力。提高水產品精深加工水平,隨著技術的進步,走高值化全產業鏈利用的綠色智能生產加工成為大勢所趨。」
  • 環球融創海洋文旅未來城正式籤約
    來源:中國網地產12月3日,2020青島文旅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暨路演峰會上,青島市政府與融創中國就戰略合作項目——環球融創海洋文旅未來城正式籤訂協議,致力打造海洋歡樂新場景、休閒度假目的地,成為面向中國北方市場、輻射日韓的高端海洋文旅城。
  • 雪花「襲」島城
    雪花「襲」島城   1月9日,行人冒雪行走在香港中路上。   當日,受北方冷空氣影響,青島市迎來了2009年第一場降雪,氣象部門隨即發布了道路結冰黃色預警信號,突如其來的風雪天氣給市民出行和生活帶來不便。
  • 煙臺牟平發揮資源優勢、調整區域布局、發展海洋經濟 傳統海洋產業...
    近年來,牟平區著力推動海洋漁業經濟向規模化、生態化、現代化發展,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產業優勢,推進漁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調整,向「海洋漁業﹢」轉型,使得傳統海洋產業鏈走上了升級之路。  海洋牧場開啟牟平「海上糧倉」  向海而生的牟平,因漁而興。
  • 海洋「垃圾島」不斷擴容,日益成為海洋毒瘤
    近日俄羅斯海洋探險家和保護者菲利普·庫斯託再次對公眾呼籲,地球上的海洋「垃圾島」面積正越來越大,最大的已經3倍於法國本土面積,這些「垃圾島」多由塑料垃圾組成,對海洋生物和人類經濟社會危害巨大。 全球有5座「垃圾島」,最大的約160萬平方公裡 8月11日,庫斯託在接受俄媒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的相對隔離狀態給海洋帶來了些許喘息機會,但海洋環境問題卻不能因此被忽略,「一個事實是,海洋中的『垃圾島』體積越來越大,是時候引起人們的重視了」。
  • 島城首劃生態紅線 衛星掃描評估環境信息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徐美中 通訊員 王諾 發布島城將首劃生態紅線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現有已建各類保護區空間上存在交叉重疊,布局不夠合理,生態保護效率不高,生態環境缺乏整體性保護且嚴格性不足,不足以支撐形成保障區域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空間格局。
  • 煙臺初步形成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海洋經濟增長10.7%
    秦松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煙臺市突破發展現代漁業、海工裝備製造業、海洋文化旅遊業、海洋交通運輸物流業、海洋生物醫藥業和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業六大產業,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實力強、海洋生態環境美、海洋管理服務優的全國一流海洋經濟大市。
  • 島城的涼爽到何時?
    但接下來幾天,島城氣溫將有所回落。△高榮珍 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昨天,「山東東西部溫差為啥超過25℃」上了微博熱搜,山東西部局地最高溫超過40℃,而東部有地方還不到20℃,青島在其中屬於較為涼爽的地區。接下來,這種情況仍會持續。
  • 相約海洋 城市共建 | 青島海洋活力區 六大城市版圖 擎起海洋未來
    獨具海洋文化特色的現代化新型中央活力區」的建設目標,按照「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理念,創新打造「人-城市-環境」融匯共生的新一代海洋產城新模式,開啟一個時代的海疆版圖,共筑西海岸經濟活力核。青島海洋活力區,站在運營國家戰略土地的格局之上,對話中國大灣區時代下的藍色夢想,聚合六大硬核價值,擎築海洋城市範本,以活力連接人、產、環境的海洋產城共同體,實現職住平衡,勾勒宜居灣區的塔尖生活,兌現一個時代的海疆版圖。
  • 巨型鯨魚+15萬海洋球空降昱城
    它吃下了150000顆海洋球,幻化成了一座25米的超大「鯨魚島」,面對如此浩瀚軟Q海洋球的繽紛世界,玩轉巨鯨的勁爆攻略來襲,今天就讓你大開眼界!巨鯨空降 ,15萬海洋球炫酷來襲巨型鯨魚著陸賣萌,超萌形象顛覆視覺,15萬浩海海洋球填滿鯨魚肚,讓你置身奇幻世界,鯨魚肚裡狂歡逗樂,海洋球美拍驚豔朋友圈,想想海洋球近在咫尺,全世界都在看海我們也要跟上步伐!來到這片海洋,可以放下所有,盡情嗨翻天!
  • 環球融創海洋文旅未來城落子即墨,「歡樂動能」驅動藍色經濟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0年12月3日,2020青島文旅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暨路演峰會上,青島市政府與融創中國就戰略合作項目——環球融創海洋文旅未來城正式籤訂協議,致力打造海洋歡樂新場景、休閒度假目的地,成為面向中國北方市場、輻射日韓的高端海洋文旅城
  • 日本心喜:溫柔的海洋巨人,藍鯨群在南喬治亞島附近重現
    雅虎網於11月19號報導,位於南大西洋的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 Islands)附近,驚現藍鯨群——今年早些時候,科學家們觀測到約58頭藍鯨出沒於這片南大西洋海域。科學家們為此感到震驚,因為被稱為「溫柔海洋巨人」的藍鯨已經很久沒有成群出現在這片極度接近南極的海域了。日本的捕鯨產業從業者或許會內心狂喜,總算又找到獵物了。其實,這個國家常常以科研名義,在南極附近捕殺鯨魚。
  • 開園5年,海洋科學城入駐企業近千家 基本打造完成四大基地
    >落戶中國(舟山)海洋科學城4年,在科學城的租金減免等優惠政策和「管家式」服務下,中船(浙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輕裝上陣」,迅速發展……這也是海洋科學城孵化推動一家家高成長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縮影 開園5年,中國(舟山)海洋科學城累計入駐企業近千家,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6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7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3家。一家入駐企業的迅速成長之路 中船(浙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於2016年8月設立,落戶我市海洋科學城。當時,舟山以獨特的區位資源優勢、鮮明的海洋產業特點和完善的戰略疊加政策,最終吸引其落地。
  • 5萬人觀賽300人參賽 「青島球王」再掀島城羽球風暴
    而「青島球王」這樣的稱號自然也是島城廣大業餘愛好者所追求的至高榮譽稱號。從10月份各區預選賽開始,各區市就進行了激烈角逐,每個區預賽參與人數平均高達150多人,最終選拔出各單項前六名共計300餘名運動員參加了總決賽階段的角逐。總決賽兩天,來自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西海岸新區、即墨區、膠州市、萊西市的島城9區市的精兵強將以球會友、一決高下。
  • 島城躋身地鐵先進城市行列
    島城躋身地鐵先進城市行列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01 星期二 」王珊珊所說的對接線,是城運控股交運溫馨巴士迅達公司開通的專線,每天早高峰從中韓車站始發,將人流從車站疏散到株洲路附近的企事業單位。 「地鐵2號線開通後,我們經過客流調查發現,每天早高峰,乘坐2號線到中韓站再轉乘公交前往株洲路附近的上班族較多,為此我們特意開通了對接線路,方便市民同時也加快了車輛周轉。 」該公司經理安峰崗說。
  • 中國海洋經濟發展趨勢及產業規劃思路
    根據《總體方案》,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總面積149平方公裡,將圍繞構築「一體二灣多島」格局,推動建設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智慧科技、海洋旅遊(影視休閒)、漁港經濟、海洋旅遊(康體養生)、海洋生物醫藥等六大區塊。豐富的海洋資源造就了象山百裡黃金海岸和千年漁鄉風情。依託海洋優勢,象山的漁業和文旅產業也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