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來「泰鬥」給專家打分2/3同意票才能「晉級」為您揭秘山東科技最高獎如何誕生

2020-07-12 大眾網

2019年度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日前已公布,山東省農科院院長、研究員萬書波榮獲該獎。已持續評選19年的山東科技界最高榮譽,是如何評選出來的?遵循著哪些評審原則?記者梳理山東已出臺的相關政策發現,已發布的《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以下簡稱《獎勵辦法》)和《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對此給出了一些規定。不過,評選依據的不僅僅是這些辦法和細則。

請來「泰鬥」給專家打分2/3同意票才能「晉級」為您揭秘山東科技最高獎如何誕生

萬書波帶領團隊在試驗田探討花生增產技術 (資料照片)

●評審標準是什麼?

在魯科研超5年且仍在一線

要在科技史上「站得穩,立得住」

2019年度山東科學技術最高獎(以下簡稱「山東科技最高獎」)最終花落萬書波。新時報記者從山東省科技廳獲悉,提名階段共有7人報了這個獎項,萬書波屬於單位提名,而經過初評答辯後,萬書波成為唯一一個闖關成功者,並成功通過後續所有環節,成功獲選。在這一過程中,遵循的是什麼評判標準?

據了解,為減少人為「包裝」成果的可能性,減少科研人員逐級申報帶來的「非科研活動」時間成本,2019年起,山東省科技獎實行提名制。

山東省科技廳官網發布的《關於開展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提到,山東科技最高獎提名數量不限,應突出被提名人的歷史定位和科學貢獻,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較高的學術地位,尤其注重提名仍在一線工作的傑出科學技術專家。被提名人原則上應為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第一完成人。

《獎勵辦法》和《細則》對此也有規定:山東科技最高獎每年授獎人數不超過2名;候選人應當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仍活躍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在我省從事科學研究或者技術開發工作累計達5年以上,為科技進步和我省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促進科學技術發展中有重大貢獻(這是指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或者重大發現,豐富和拓展了學科的理論,引起了該學科或者相關學科領域的突破性發展,為國內外同行所公認,對科學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中,取得重大技術發明、技術創新,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或者社會效益(這是指在所從事的科學技術活動中,特別是在高新技術研究及其產業化過程中,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要科技成果,實現了技術領域的跨越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變革,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對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山東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處(以下簡稱「省科技廳成果處」)負責人介紹,山東科技最高獎總的依據是《獎勵辦法》和《細則》,不過每年的獎勵都會有所創新,不斷與時俱進。「最高獎的標準相對來看是抽象的,但實際上又是非常具體的,主要看學術貢獻和產業發展貢獻,關鍵的關鍵,獲獎人要在山東科技發展史上站得穩,立得住,這個獎項相當於對科學家長期乃至畢生的貢獻作一次權威認定。」

●評審流程怎麼走?

不經網評由特聘「泰鬥」評審

40分鐘答辯全程看不見專家

每年提名山東科技最高獎的候選人需要闖多少關?成果處負責人介紹,最高獎並不特殊,除了不需要參與網絡評審外,所有流程與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其他獎項是一樣的。

在山東省科技廳官網發布的《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提名工作手冊》顯示,從提名到最後獎項「出爐」,需經過提名單位(專家)徵集項目,網上提名、提交提名材料,形式審查、受理公示、初評網絡評審、網評入圍項目公示、初評會議答辯評審、評審委員會評審、建議授獎項目公示、獎勵委員會審定、報省科技廳審核、報省政府批准等12項關口,整個過程至少歷時半年。

不用經過網評,提名山東科技最高獎的候選人可直接進入初評會議答辯評審環節,而其他獎項的候選人或項目,在網評環節面臨著被「砍掉三分之一」的風險,從4萬多名省外專家組成的「專家庫」中「雙盲」隨機抽選,按專業分成不同的專家評審組,線上展開評審。「這個環節我們不接觸也不幹預,由專家在網上完成。專家每年進行一定比例的更新,與外省交換專家。」省科技廳成果處負責人說。

2019年度山東科學技術獎提名階段共收到694項項目,網評後,400多項進入了初評會議答辯環節。在這個環節,包括最高獎候選人在內,要與評審專家進行遠程單向視頻答辯。「候選人全程看不到專家,但專家可看到候選人,形式為PPT講解+回答專家問題。」該負責人說。

就提名最高獎的候選人而言,在這個環節,要介紹主要科技成就(包括主要科學發現、技術發明或創新要點),重點介紹在推動山東省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作出的突出貢獻和表率作用,科技界及社會對候選人的評價和反映等。

不同的是,提名最高獎的候選人答辯持續40分鐘(PPT材料不超過20分鐘,專家提問和答辯人回答不超20分鐘),而其他獎項諸如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和國際科技合作獎,每個候選人答辯時間不超過20分鐘。

2019年度的山東科技獎評選,在會議初評答辯環節就歷時20多天,1000多名專家分成不同的評審組對400多個項目展開評審。

省科技廳成果處負責人介紹,與其他獎項不同的是,山東科技最高獎評審組由省內外對口領域權威、領軍專家組成。「對專家的要求高,不是從專家庫盲選了,而是根據候選人所在的行業從省內外遴選權威專家,至少由7個專家為候選人打分、投票。只有三分之二的專家都投同意票,候選人才能繼續進行後續的環節。」據了解,萬書波當時答辯時,共計有11名專家為其打分、投票。

對於評審組初評出來的候選人,全部由省外專家組成、在省外召開的評審委員會,再按照PPT答辯評審、2/3以上同意票通過的要求進行評審。此後,經過建議授獎項目公示、獎勵委員會審定、省科技廳審核、報省政府批准等程序後,最高獎才會最終確定。

●獲獎者有何特點?

最高獎獲得者平均60歲

不少研究長達二三十年

從2002年設立至今,山東科技最高獎已授予27人。新時報記者梳理發現,這些獲獎人平均獲獎年齡約為60歲,獲獎者最高年齡為93歲,最小年齡為44歲,2007年山東科技最高獎獲得者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院長凌沛學(獲獎時職務)與2010年山東科技最高獎獲得者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恩東(同上),獲獎時均為44歲,是山東科技最高獎設立19年來,最年輕的獲獎年齡。

省科技廳成果處負責人表示,和獎項剛剛設立之初相比,獲獎年齡相對年輕化。從領域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工業、醫藥衛生、海洋、農業等領域。

從2019年度山東科技獎獲獎項目來看,獲獎項目從立項到成果發表或應用,平均時間為7.2年,其中自然科學獎近六成的項目經歷了超過8年的攻關和積累。而最高獎獲得者萬書波,從事花生研究已38年,持續攻關花生增產18年最終取得突破性成果。不僅如此,記者梳理往屆山東科技最高獎獲得者時發現,很多獲獎者的科研時間長達二三十年。

「得一個省獎,從開始研究到產業化應用再到獲獎基本需要10年,現在獲獎的這些項目多是10年前就開始起步了。」省科技廳成果處負責人說。(濟南時報 記者:黃敏)

相關焦點

  • 中華美食如何衝上太空?李錦記登陸廣州科技周為您揭秘
    中華美食如何衝上太空?李錦記登陸廣州科技周為您揭秘金羊網  作者:  2019-05-21 金羊網訊 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科學技術,其實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2019年5月19日,「科技強國,科普惠民」——廣州科技活動周開幕式暨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普交流系列活動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
  • 2018消防品牌盛會20強入圍名單公布 專家用戶評審階段啟動
    慧聰消防網訊    CFIC2018中國消防安全產業大會註冊報名    2018(第十一屆)消防行業品牌盛會專家用戶評審   2018年6月26日,慧聰網2018年(第十一屆)消防行業品牌盛會專家、用戶評審階段正式啟動,時間為
  • 2020昕薇中國女孩大賽100強誕生,晉級賽命題來了
    今天,昕小薇來分享好消息了,2020昕薇中國女孩大賽的海選階段已全部結束,此次大賽的100強選手誕生了。三天直播結束後,以三天打賞總收入排名從高到低排位,前50名晉級。作為晉級賽最為重要的環節,想必大家對女孩們直播變妝的「奇妝妙想」part超級期待!留心標題的小姐姐,肯定已經猜到了,2020昕薇中國女孩大賽,一起來化你心中絕美的「中國妝」吧。
  • 做得好不好由您打分!順德政府績效公眾網絡評議邀您來評價
    做得好不好由您打分!>街坊們,2020年即將過去,您對這一年順德政府的工作評價如何?有什麼建議或意見?2020年順德區政府績效公眾網絡評議開始啦政府工作做得好不好由您來打分!歡迎說出您的心聲!2020年順德區政府績效公眾網絡評議2020年,順德的發展穩中向好,各單位貢獻了各自的力量。那麼,您對順德政府各單位今年的表現評價如何?
  • 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山東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綠色環保型畜禽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山東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綠色環保型畜禽用納米蜂膠疫苗與耐熱凍幹疫苗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列入國家綠色農用生物產品高技術產業化專項
  • 侯德榜:科技泰鬥,士子楷模
    他的「侯氏鹼法」,誕生於國難深重、全民抗戰的時刻,是對祖國和世界制鹼技術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被稱頌為「科技泰鬥,士子楷模」。後考入清華學堂(清華大學前身),1913年畢業,被選為首批赴美留學生,保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工程系學習,1921年獲博士學位。是年應「中國民族化學工業之父」、傑出的化工實業家範旭東之邀,毅然回國投身永利鹼廠,擔任工程師。  當時制鹼技術為歐洲蘇爾維集團所壟斷,建造工廠困難重重。
  • 乘風破浪科技人 看三位泰鬥級「30後」院士在「蓉」築夢的科研堅守
    牽頭建成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179家,先後柔性引進院士71人,各類科技專家670名……建設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人才是支撐。《進擊!乘風破浪科技人》本期將視線聚焦到三位科技前沿的泰鬥級人物,對話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寶珺,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樂民,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達對抗專家張錫祥,探尋三位泰鬥級「30後」院士從「蓉」出發,在「蓉」築夢的科研堅守。
  • 盤面熱鬧非凡,忍不住叨叨盤面,關鍵詞分化、逆勢板塊,晉級板!
    今天比較超預期的是OLED龍頭彩虹股份,此股從啟動到現在幾乎一直處於超預期的狀態,開始時一直孤立的走獨立行情,直到昨天才出現板塊的漲停潮,今天分化;前文分析了各板塊龍頭走勢及相互影響,下面再說說後排票的走勢,後排爭奪也相當激烈,蘭黛科技晉級4板,早盤只經過7分鐘的爭奪上板,盤中未炸板,此票大家都知道是前天文章中大概率晉級走連板票;再次就是安源煤業
  • 全中國最先鋒的音樂節請來日本最前衛女歌手,可惜票賣光了
    不要想了,5月19日深圳B10現場的戶川純專場票早已售罄,深圳的觀眾好眼光。作為由深圳華僑城創意文化園主辦的第五屆明天音樂節(5.17-5.20)一部分,傳奇戶川純獨佔一晚。做《最愛》原聲的左小祖咒也唱過《吹牛》,還在《你知道對方在那一邊》(2011)裡又請來郭永章唱了首《年年有個三月三》。和別的墜子藝人不一樣,郭永章自拉墜胡自唱,一人分飾幾角。他的墜子屬東路墜子,在墜子書中融入山東梆子、山東棗梆等特色唱腔,唱詞多勸說詩人敬老重義行善。可惜老郭老了後繼無人,他的現場很珍貴的,而且肯定好看。
  • 「中國天眼」是如何工作的?FAST首席科學家李菂《開講啦》為您揭秘!
    坐落於貴州省平塘縣的一個大窩凼中簡稱FAST人們形象地稱其為「大鍋」如果照片沒能讓您感受到這口「大鍋」的容量咱們就一起聽聽FAST首席科學家李菂是怎麼形容的↓如果把這口「大鍋」裝滿米飯全世界每個人大概可以分到兩碗如果灌滿酒全世界每兩個人可以分享一瓶
  • 好聲音9強誕生,李健謝霆鋒平分秋色,潘虹變獨苗單依純直指冠軍
    18進9的爭霸賽中,兩個戰隊的優勢也集中體現出來,紛紛搶下了3個晉級名額,兩個戰隊都有王牌選手加持,最後的年度總冠軍大概率在兩個戰隊之間產生。李健戰隊這邊,蘇瑋、宋宇寧、單依純強勢晉級9強。面對實力原創音樂人趙紫驊,蘇瑋頂住了壓力,用一曲《苔》打動大眾評審,最後以29票比22票獲勝。除了聲線有特質,李健的選曲也成為取勝的關鍵。
  • 山東龍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決議公告
    二、議案的審議和表決情況1、審議《關於設立募集資金專用帳戶並籤署〈募集資金三方監管協議〉的議案》表決結果:9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通過。相關內容詳見2016年7月28日刊登於《證券日報》、《證券時報》和巨潮資訊網(www.cninfo.com.cn)的《關於設立募集資金帳戶並籤署三方監管協議的公告》。
  • 本周日科技講壇,空軍專家傅前哨節目無人機的奧秘
    原標題:本周日科技講壇,空軍專家傅前哨節目無人機的奧秘 本周日,濟寧科技中心的科技講壇再度開講,空軍《航空雜誌》社副編審傅前哨將講解無人機的現狀與發展,歡迎來濟寧高新區圖書館內學術報告廳一起揭秘無人機的秘密。 本次科技講壇聽課對象為中小學生及社會報名團體,可至濟寧科技館、高新區圖書館前臺領入場券,憑票入內。
  • 德州市中醫院王禹增獲評山東名中醫藥專家
    齊魯網德州6月20日訊(記者 通訊員 王琰)6月16日,山東省衛計委公布了2017年山東名老中醫、山東名中醫藥專家和山東基層名中醫名單
  • 科技名詞是如何誕生的—新聞—科學網
    然而,這些名詞的誕生過程卻需要數百名科學家的長期努力。 1985年,一個名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名詞委」)的機構成立了。這個由核物理學家錢三強院士擔任主任委員的機構吸納了國內各個科技領域的專家。它們開始為新生的科技事物規範名稱。 一個人離不開自己的名字,同樣,每一項科技成果也離不開它的名稱。
  • 李小文:每天一斤白酒,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被稱為:布鞋院士!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無論是手機、電視還是網絡,在推動著人類文明進步和科技發展的同時,也總是給這個社會帶來很多物質和虛偽。導致我們生活的社會給人一種浮躁不安,急功近利的氣氛。然而,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卻任然有人堅守自我,不驕不躁,認真做自己,用實際行動來實現自己的初衷。
  • CF百城聯賽賽程全回顧 晉級隊伍名單出爐
    眾所周知在百城聯賽中名列前茅可以晉級TGA大獎賽進而獲得晉級CFPL職業聯賽的資格,這是一條廣大CFer電競夢想的必經之路。而今年的百城聯賽已經結束,四大區的12支晉級TGA大獎賽的隊伍也全部產生,我們一起來回顧下本屆百城聯賽。
  • 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山東科技大學
    源起飛來機遇,敏銳搶抓機緣    提起與國家工程實驗室的淵源,山東科技大學泰安校區黨政辦公室主任逄傑文回憶起2017年夏天:「當時新礦集團正在建設一個重大國家項目,是2013年國家發改委批覆的一個重大研究課題,項目進展到2017年的時候,需要建設一個國家工程實驗室,為最終通過國家發改委的驗收提供支撐條件。
  • 從「蓉」出發在「蓉」築夢 三位泰鬥級「30後」院士的科研堅守
    乘風破浪科技人》第二期將視線聚焦到三位科技前沿的泰鬥級人物,對話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寶珺,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樂民,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達對抗專家張錫祥,探尋三位泰鬥級「30後」院士從「蓉」出發,在「蓉」築夢的科研堅守。
  • 三位泰鬥級「30後」院士的科研堅守
    乘風破浪科技人》本期將視線聚焦到三位科技前沿的泰鬥級人物,對話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寶珺,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樂民,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達對抗專家張錫祥,探尋三位泰鬥級「30後」院士從「蓉」出發,在「蓉」築夢的科研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