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沒有海,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可能會引發全球性颶風

2020-11-27 小康視野

我們常常會幻想,如果發生了什麼顛覆性的事,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或者說我們賴以為生的某樣東西不見了,我們的生活會發生何等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好比有的人總在想,如果有一天手機沒有了,我們會不會崩潰抓狂?

我們都很清楚,地球上接近百分之七十的面積都是海,我們所生活的那點地方不過才佔據了百分之三十而已。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全球的海都被抽乾了,我們的地球會成為什麼樣的所在?

地球這顆行星,其表面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積都處於海平面4000米以下,一旦所有的海水都憑空消失,瞬間就會出現一個13.32億立方千米的真空區。空氣會迅速湧入過去,一場全球性颶風即將爆發。

為了填補海洋空間,大氣層會變得稀薄無比,處於地球上的人會瞬間產生"高原反應",好像費力爬了4000米高峰,呼吸變得極為不暢快。人體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適應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可能有些人會因為沒有足夠的氧氣可吸而直接倒地。

因為一切都發生的太過突然,地殼不再需要背負那麼沉重的水,只有沉重的空氣在以超快的速度互相衝撞著,所以地球會劇烈變形。這就好比是因高溫加熱而變得膨脹的金屬片,地殼變得嘎嘣脆,到處都傳來斷裂的巨響,地震就要來了。

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原先的陸地現在已經等同於海拔4000米以上了,對溫帶區而言,顯然已經超過了雪線,換言之雨水會以冰霜的形態永遠停留在那裡。部分生物很不幸的被凍成"標本",無需多時降水就會徹底消失,旱災就要來了。

森林遭遇旱災會發生什麼呢?當然是森林大火了。沒有了雲層當然無法產生雷暴,不會出現引起大火的雷電,但人類需要取暖,取暖需要生火,加之乾燥的環境,火災爆發的可能性驟然增高,恐怖的災難無從避免。

此外,海水一旦消失,巖漿爆發的可能性也會驟升,火山爆發不再是難得一遇,而成為了像颳風下雨這樣常見的現象。那些依賴於海水而生存的生物再也無法出現在這個世上,生態平衡被徹底打破,相應的蝴蝶效應讓人們猝不及防。

與此同時,面對驟然增多的土地面積,人們一定互不相讓,各國想來都不願意送給他人,畢竟人口在一天天的增長。為了爭奪,戰爭不斷的爆發,到處都是硝煙瀰漫,甚至是屍橫遍野。

相關焦點

  • 如果地球反轉,會發生什麼?
    如果地球反轉,會發生什麼?那麼它將不再是我們所知道的地球。如果方向突然改變會造成災難性的颶風和難以想想的海嘯。具有流體性質的海洋,會因為慣性而不受控制,從而引發全球性海嘯。類似於馬爾地夫、日本等眾多島嶼,都將被完全淹沒。同時,全球風向發生了巨大改變。並形成高達每小時1600千米的超級颶風。颶風所到之處,不管是紐約的摩天大樓,還是埃及的金字塔,都將被完全摧毀。如果你能倖存下來,會親眼看到太陽從西方升起。在世界範圍內所有時區,都將被重新排列。
  • 如果地球突然停止旋轉,人類還會存在嗎?世界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如果地球突然以相反的方向旋轉,人類可以支撐它多長時間?那時,突然的反作用力會使地面上的大多數建築物連根拔起。許多物體(包括人類動物)飛向空中,以每小時2000公裡的速度從西向東移動。如果地球反轉一分鐘,由於慣性,海洋將失去控制,這將引發全球海嘯。與馬爾地夫類似,日本的許多島嶼將被完全淹沒。
  • 熱帶低壓會引發颱風和颶風,溫帶低壓卻可以引發「氣旋炸彈」!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炸彈氣旋」這種天氣呢?其實「炸彈氣旋」並非什麼天氣「異像」,這種是一種經常發生的天氣現象,頻率與一般颱風和颶風類似,只不過其並不經常出現在陸地。跟熱帶低壓所引發的颱風和颶風一樣,其也是在海面生成的,而且同樣也是因為低壓。出現低壓的原因是局部地區溫度升高。
  • 海溫上升颶風留步
    這一研究結果表明,颶風的破壞性影響今後可能會進一步向內陸地區擴展。  「隨著海洋持續變暖,颶風衰減的速度會變慢。颶風衰減時間越長,強度就會持續越久。而且因為衰減是指數級的,所以強度差異的幅度很大。」日本衝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的Pinaki Chakraborty說。
  • 如果海水突然消失,地球會發生什麼,人類還能支撐多久?
    如果地球上的海水全部消失,地球會發生什麼?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之上,海洋佔據了其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這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七是海水。現在我們設想一下,如果全球的海水突然消失,地球會怎樣,人類還能支撐多久?在海水消失的瞬間,地球上會多出一個達十三億立方米的真空區域,正在深海中航行的船隻,會全部跌倒海底,劇烈的撞擊使其粉碎,空氣都將急速湧入,形成全球性的颶風不斷肆虐著大地。房屋紛紛倒塌,樹木連根拔起,在失去了海水重量的壓力後,海底地殼開始回彈,進而擠壓大陸板塊,世界各地將會發生劇烈地震。
  • 如果沒有人類排放溫室氣體,地球會不會發生「全球變暖」現象?
    關於全球變暖在人類面臨的眾多環境問題當中,如果問你哪一個環境問題最為人們熟悉、關注度最高?那麼,我想答案肯定是「全球變暖」問題。全球變暖問題的公眾了解程度如此之高,不僅僅是因為該問題是全球性的,而更多是因為全球變暖問題的背後存在著眾多國際勢力的博弈。目前,普遍認為全球變暖的原因是人類大量排放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導致大氣的保溫作用增強,從而使得全球溫度升高。
  • 如果月球突然消失,地球會發生怎樣的改變?人類還能生存嗎?
    ,從而使得地球表面的溫差變化非常大,這對地球上的生命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如果月球突然消失,這說明地球的自轉中心將會回歸到地球的幾何中心,還會因地球角動量守恆,促使地球的自轉速度會突然加快,必然會使得地球的結構不穩定,引發大規模的地震、火山和海嘯等,
  • 如果月球突然消失,地球會發生怎樣的改變?人類還能生存嗎?
    ,還會因地球角動量守恆,促使地球的自轉速度會突然加快,必然會使得地球的結構不穩定,引發大規模的地震、火山和海嘯等,與此同時,當地球大氣對地球自轉速度的改變不及時,也會造成地面上常年狂風不斷,此後地球的自轉速度,將在數億年內變得穩定,如此看來,懸掛在夜空的月亮不僅擁有美麗的面孔,它還幫助引導地球洋流和潮汐,與地球大氣運動、氣候變化和地軸傾斜度具有密切的聯繫。
  • 海溫上升讓颶風持續更長
    圖片來源: Pavel Puchenkov 不斷上升的海洋溫度正導致颶風持續時間更長,北大西洋颶風平均需要33個小時才能減弱,而大約50年前只有17個小時。 11月12日,《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由於海水溫度上升,北大西洋颶風在登陸後的減弱速度較過去有所放緩。這一研究結果表明,颶風的破壞性影響今後可能會進一步向更遠的內陸地區擴展。
  • 如果地球磁場的南北極發生反轉會怎樣?
    那麼,如果地球磁場的南北極發生顛倒會有什麼後果?不過,這樣的反轉真會出現嗎?事實證明,地球過去經歷過許多次的地磁反轉。地質記錄表明,自地球在46億年前形成以來,已經有過數百次地磁反轉。事實證明,地球的磁場在「反極性」(地磁場方向與現在的方向相反)和「正極性」(地磁場方向與現在的方向相同)時期之間不斷變換。
  • 地球磁北極突然減速,已越過子午線,將會引發全球性災難?
    科學家對於地球磁場也在不斷探索,在《生命科學》中提到,地球的磁北極繼續漂移,已經越過本初子午線,對於複雜的磁場轉變,科學家也還在研究中,那麼磁北極為什麼會發生偏移呢?有地質學家認為,磁北極發生轉移,主要是由熔融的地球內核發生改變造成的。
  • 如果颶風襲擊活火山,會發生什麼?
    颶風萊恩、佛羅倫斯颶風、基拉韋厄火山、火海火山——這是全球自然災害頻發的一年。那麼如果颶風襲擊活火山會發生什麼呢?正如我們最近和這些年來所看到的,颶風可以造成徹底的破壞。整棟建築會被撕裂,城市會被淹沒,樹木會像失重一樣被拋向地面。
  • 三大颶風首次齊聚"發飆" 全球氣候變化惹的禍?
    面對颶風「哈維」和「厄瑪」在北美造成巨大損失,世界氣象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說,全球變暖可能導致強颶風出現更頻繁,像「哈維」這樣破壞力極強的四級颶風本世紀會越來越多。隨著全球氣溫不斷觸及紀錄新高,大西洋盆地颶風強度和潛在衝擊力度的不斷增強,引發了氣候專家的擔憂。
  • 海溫上升讓颶風持續更長—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 Pavel Puchenkov 不斷上升的海洋溫度正導致颶風持續時間更長,北大西洋颶風平均需要33個小時才能減弱,而大約50年前只有17個小時。 11月12日,《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由於海水溫度上升,北大西洋颶風在登陸後的減弱速度較過去有所放緩。這一研究結果表明,颶風的破壞性影響今後可能會進一步向更遠的內陸地區擴展。
  • 如果超級颶風遇上火山爆發會怎麼樣?或有致命性後果
    加勒比海蒙特塞拉特島(Montserrat)上的蘇弗裡埃爾火山(Soufrière Hills volcano)已經遭受了兩次颶風的襲擊:先是差點被五級颶風伊爾瑪正面撲上,隨後又被五級颶風瑪利亞迎面痛擊。好在這座火山今年只是噪音較多,爆炸較少。目前還沒有與火山遭受風暴引發的傷亡。但在這兩次災難片般的衝撞發生後,人們不安地聯想到:如果超級風暴遇上火山爆發,會發生什麼呢?
  • 如果在黃石公園引爆核彈,會引發超級火山嗎?結果會怎樣?
    有朋友問如果在黃石公園引爆核彈,會有激起這裡的超級火山爆發嗎?爆發會怎樣?回答這個問題,不妨先科普一下黃石公園。很多讀者可能對黃石公園都不陌生,因為它在全世界都鼎鼎大名,其位於美國中西部,地處號稱"美洲脊梁"的落基山脈,橫跨懷俄明州、愛達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積達8956平方公裡。
  • 海洋到底起什麼作用,如果地球沒有了海洋會怎麼樣
    大海深邃無邊,海風吹海浪湧使人心曠神怡,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地球相當於是一個水球,在宇宙看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可能有人覺得地球可供人類生活的陸地面積太少了,那麼,如果有一天海洋從地球上消失會發生什麼?
  • 北冰洋如果沒有冰了,會怎樣?可能放出什麼病毒?
    海冰融化不會導致海平面上升,但隨著北極變暖加速,格陵蘭冰蓋會進一步融化,如果格陵蘭冰蓋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約7米,全球上百個海濱城市包括中國的上海和廣州都可能被海水淹沒。貳、北冰洋如果沒有冰了,會怎樣?
  • 最新全球颶風地圖呈現170年颶風頻率和密度
    通過塗色呈現任何颶風風暴重疊的次數,從而確定既定海域颶風密度。從圖中可看到氣旋重疊頻率最高的區域是太平洋西部和印度孟加拉灣,這裡的颶風季節會持續出現颶風現象,因為這裡的海水溫度足夠高,可以維持颶風的形成。西半球颶風重疊的頻率較低。
  • 如果沒有攝像機,木星發生颶風形成大紅斑的情景,可能難得一見!
    如果沒有攝像機,木星發生颶風形成大紅斑的情景,可能難得一見!尋找世界多樣文化,歡迎來到何途視咖。宇宙中的天體紛雜多樣,多的數也數不清,地球只是其中的微小一個罷了,它與其它七個孿生兄弟被歸為行星。這不,在木星上就會發生巨大的颶風,如果沒有攝像機的存在,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欣賞到這樣的景象,快一起來看看吧。同為行星中的一個,木星的體積與質量可是比地球龐大的多,不過這裡不存在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鏡頭中我們看到,在木星的內部地核中有著代表超高溫度的波浪氣流,的確,這裡的溫度比大氣溫度要高上110度。當兩種溫差極大地氣流相遇時在這裡就會出現強烈的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