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兩種新的哺乳動物物種

2020-12-02 騰訊網

在對動物的新組織樣本進行DNA測試後,科學家確定在澳大利亞南部發現了兩種新的哺乳動物物種,這是兩種生活在澳大利亞森林中的貓大小的有袋動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詳細介紹了這一發現。

這一發現意義重大,因為它意味著滑翔哺乳動物比以前認為的更加多樣化,增加了在澳大利亞發現的動物的生物多樣性。

「在我們的眼皮底下發現這種生物多樣性真的很令人興奮,」研究人員Kara Youngentob告訴西澳大利亞人。「將大的滑翔哺乳動物劃分為多個物種,減少了原有物種之前的廣泛分布,進一步增加了對該動物的保護關注,並突出了其他大的滑翔物種信息的缺乏。」

夜行性滑翔哺乳動物白天生活在空心樹內,晚上則在森林中遊蕩,尋找它最喜歡的食物--桉樹葉。與這種動物的名字一樣,這種生物可以在空中滑翔328英尺(100米)。

對瀕危動物的有效保護有賴於準確的分類,所以這兩個新物種可能會像原來的滑翔哺乳動物一樣需要保護,目前澳大利亞的滑翔哺乳動物因棲息地被破壞而被列為「瀕危」物種。即使在澳大利亞毀滅性的叢林大火殺死數百萬動物之前,Petauroides volans的種群數量也在下降。

自從澳大利亞發生叢林大火以來,「人們越來越關注了解物種的遺傳多樣性和結構,以保護面對氣候變化時的復原力,」Youngentob補充道。

利用從昆士蘭州、維多利亞州地區發現的各種滑翔哺乳動物的組織樣本以及博物館標本中提取的基因測序測試,研究人員能夠確認滑翔哺乳動物DNA的差異。大滑翔哺乳動物屬於三個不同的物種,現在除了原有的Petauroides volans之外,還包括Petauroides minor和Petauroides armillatus。

新的研究集中在大滑翔哺乳動物的遺傳學上,發現三個不同的物種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區。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坎培拉大學、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和詹姆斯-庫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了這項研究。

「有一段時間,人們一直在猜測大滑翔哺乳動物不止一個物種,但現在我們從DNA中得到了證明。它改變了我們對它們的整個思考方式,」研究人員Denise McGregor告訴《衛報》。

兩個新的大滑翔哺乳動物物種的發現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動物愛好者的興趣。「就那樣,世界變得更加美好了。」有人寫道。

Science科學

了解未知 開啟認知

按此關注中文公眾號

Science科學英語平臺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關注英文公眾號

TechEdge

科技 點亮未來

按此關注中文公眾號

◢ 豁然開朗請打賞 ◣

分享票圈逢考必過,點亮在看SCI錄用率提高18%

相關焦點

  • 澳洲科學家發現兩種新的大飛鼠物種
    澳洲科學家在對易危物種大飛鼠(Greater Glider)進行了DNA檢測後,發現了兩種新的大飛鼠物種。 大飛鼠是一種負鼠般大小的有袋動物,在森林中可滑翔長達100米。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懷疑大飛鼠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物種。
  • 澳大利亞公布十年來新發現物種:雄性庫蘭達樹蛙等
    據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澳大利亞分會(WWF Australia)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庫蘭達樹蛙是在澳大利亞東部熱帶的昆士蘭州發現的,它是自1999年以來在澳大利亞發現的至少1300種新的動植物中的一種。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把庫蘭達樹蛙劃歸到瀕臨滅絕的物種中,這種青蛙的棲息地佔地面積僅有1.3平方英裡(3.5平方公裡)。
  •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水域發現會行走的鯊魚物種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水域發現會行走的鯊魚物種2020-07-10 14:11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雖然科學家們已經知道鯊魚有能力在陸地上用鰭「行走」一段時間,但在研究已知物種時,他們發現有四種鯊魚顯然是最近才發展出這種能力的。這項研究發表在《Marine & Freshwater Research》上的相關文章表明,鯊魚可以通過在海底潛行而不是遊泳來獲得一些巨大的優勢。
  • 澳大利亞發現豆娘新物種
    原標題:澳大利亞發現豆娘新物種   新華社雪梨10月23日電 澳大利亞昆士蘭博物館23日發布新聞公告說,該博物館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豆娘物種,對評估特定生態系統變化有重要意義。
  • 澳大利亞發現了六個壁虎新物種
    昆士蘭博物館和格裡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在長達20年的研究過程中,發現(區分出)了六種新的澳大利亞本土壁虎物種
  • 科學家發現新的人類物種!宇宙中有第二個地球?
    2015年發現一種新的人類物種激起了世界各地的生物學家們的好奇心,納洛帝人,它能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我們的古代祖先。這些發現在南非的一個地下洞穴裡被深深揭示,被認為是人類出土的最偉大的遺骸之一。到目前為止,眾所周知,這種人類的身高平均高達5英尺,並且大腦沒有一個橘子大。
  • 科學家發現新的蝙蝠物種,身體為橙色。分析:這不一定是什麼好事
    近日,科學家宣布在非洲西部發現一種新的蝙蝠物種。和其它蝙蝠不同的是,它身上長有橙色的毛髮,猶如萬聖節的南瓜一樣的顏色,因此很多人稱之為萬聖節蝙蝠。據「紐約時報」報導,科學家們在2018年開始考察西非國家幾內亞一種瀕臨滅絕的蝙蝠的棲息地後,發現了一種新的萬聖節色蝙蝠--尼姆巴氏蝙蝠。
  • 物種譜又添新丁,在澳大利亞西部,發現56種新的蜘蛛綱動物!
    西澳大利亞大學和西澳大利亞博物館研究人員在西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發現了56種新的蛛形綱動物,被稱為節肢動物。這項發表在《分子系統遺傳學與進化》上的研究發現,除了卡裡吉尼國家公園的一個地表物種外,所有的新物種都生活在地下,這使得它們很難被收集。
  • 神奇的物種,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
    生命的進化是一種奇蹟,而澳大利亞堪稱是大自然中奇葩生物的聚集地,澳大利亞的面積非常大,然而四周皆海,因此物種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因此為科學家們研究物種的進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眾多的動植物專家都對澳大利亞情有獨鍾,比如澳大利亞的鴨嘴獸和有袋生物,都是其他地區所沒有的特產,因此澳大利亞的物種是非常具有研究價值的。
  • 美媒:有袋哺乳動物非澳大利亞土著
    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導美媒稱,澳大利亞是有袋哺乳動物的國度,這裡有袋鼠、考拉和袋熊等等。但是有袋哺乳動物並非澳大利亞土著。貝克說,甚至有化石為證:南極洲的西摩島發現了有袋哺乳動物及其親屬的化石。貝克說,澳大利亞最古老的有袋哺乳動物化石發現於廷加馬拉,這是一處有著5500萬年歷史的遺址,靠近昆士蘭州的默根。廷加馬拉的一些有袋哺乳動物化石同南美的有袋動物化石很相似。
  • 海南島發現新的瞼虎屬物種
    原標題:海南島發現新的瞼虎屬物種   我國林業工作者在海南島發現了一個瞼虎屬新種——周氏瞼虎。近日,關於這一成果的論文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動物分類學》上正式發表。   瞼虎隸屬爬行綱,蜥蜴目,壁虎科,四足爪尖無吸盤,因此不能像壁虎一樣吸附攀援,只能爬行。
  • 世界上最奇怪的哺乳動物鴨嘴獸瀕臨滅絕
    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鴨嘴獸列為瀕臨滅絕物種。鴨嘴獸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東海岸,那裡是受火災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同時,東部各州也擁有澳大利亞 80% 人口。今年 1 月,動物福利組織澳洲方舟 (Aussie Ark) 在乾涸的水道中發現了兩隻死鴨嘴獸。鴨嘴獸還受到汙染、土地清理,以及來自狐狸、野狗和貓等入侵物種的捕食的威脅——尤其是當鴨嘴獸選擇在陸地上尋找新的水體時。
  •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極為罕見的貓鯊物種
    在最近一次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任務中,「Falkor 」號科考船的船員們發現了 "世界上最稀有的鯊魚品種之一",從而體驗到了深海的奧妙。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鯊魚專家Will White在10月17日探索大堡礁的過程中,從拍攝到的畫面中辨認出了短尾貓鯊Parmaturus bigus。Falkor的遙控潛水器SuBastian號發現了這種大眼睛的生物。
  • 科學家在西非發現罕見橙色蝙蝠新物種
    15 13:44:31 來源: 小東談生活 舉報   據外媒報導,在西非國家幾內亞工作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橙色蝙蝠物種
  • 獨家報導:研究者在澳大利亞蛋白石礦中發現恐龍新物種
    在上圖中,在如今澳大利亞的閃電嶺附近,一群Fostoria恐龍沿著湖岸行走。繪圖:JAMES KUETHER撰文:JOHN PICKRELL近日,科學家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期刊上發表報告稱,在澳大利亞發現的異常豐富多彩的化石屬於一種新的食草恐龍物種。
  • Nature|科學家首次重建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組圖譜
    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單孔目物種的特殊性還在於它們具有的性染色體結構:其他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只有一對性染色體(雄性為XY,雌性XX),而它們則有五對共十條性染色體。另外,作為最早分化形成的哺乳動物物種,單孔目處在哺乳動物的演化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我們了解哺乳動物演化歷史的關鍵分支。這些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和演化地位一直吸引著科學家對它們的性狀特徵起源進行研究。
  • 中國發現1.6億年前「小飛獸」 為最原始滑翔哺乳動物
    由中國和美國科學家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1.6億年前地球上已經誕生了滑翔哺乳動物。  均在晚侏羅世地層中發現  8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刊登《侏羅紀新的滑翔哺乳動物》和《侏羅紀生態系統中哺乳動物中耳和捕食適應進化的新證據》兩篇連載文章,介紹了兩種世界最原始的、具有皮翼的滑翔哺乳型動物化石研究成果。
  • 一個神奇物種,既能生仔又能生蛋,科學家:人類正見證物種進化
    但這些方法都逃不開三種模式,卵生,比如禽鳥類,或者胎生,比如哺乳動物如牛羊或者人等,或者卵胎生如鯊魚等等!但雪梨大學的科學家在今年4月份發現了一種介於卵生和胎生之間的物種,它既能卵生也能胎生,據研究雪梨大學的科學團隊認為
  • 美科學家發現兩種恐龍新物種化石
    新華網華盛頓9月22日電(記者 任海軍)美國科學家22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在猶他州沙漠中發現了兩種與三角龍相近的恐龍新物種的化石。  這兩種恐龍均為食草恐龍,分別被命名為科斯莫角龍和猶他角龍,前者可能是人類所知的頭部「裝飾」最多的恐龍,後者有5個角,體型較前者稍大。  猶他角龍鼻子上長有一個大角,眼旁的角向兩邊而不是向上長,體長在5.5米至6.7米之間,身高約1.8米,體重3噸到4噸。  科斯莫角龍面部特徵與猶他角龍相似,但頭部長有10個角,其體長約為4.6米,重約2.5噸。
  • 「超級大陸」發現新物種完整骨架 為理解早期哺乳動物演化帶來線索
    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美國科學家發現了「超級大陸」的一具完整哺乳動物骨架。該骨架是岡瓦納獸目的首個近乎完整的骨架,這項發現為理解早期哺乳動物的演化帶來了線索。岡瓦納的中生代(2.52億—6500萬年前)哺乳動物化石記錄,遠遠不及北方超級大陸勞亞古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