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獲光子的新理論,旨在推動量子計算機發展!

2021-01-15 博科園

使用光粒子(光子)而不是電子來傳輸和處理數據的量子計算機,有望開創一個研究的新時代,在這個時代,實現救命藥物和新技術所需的時間將大大縮短。光子是量子計算很有希望的候選者,因為它們可以在不丟失信息的情況下長距離傳播,但當它們存儲在物質中時,就會變得脆弱,易受退相干影響。現在,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中心高級科學研究中心(ASRC)的光子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協議。

用於存儲和釋放一個嵌入特徵態的光子:一種幾乎不受損耗和退相干影響的量子態。其研究發表在《光學》上,旨在推動量子計算機的發展。ASRC光子學計劃的創始董事、研究生中心愛因斯坦物理學教授安德裡亞·阿魯(Andrea Alu)說: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同時確保數據穩定性,來存儲和釋放需要的單個光子。研究證明,將單個光子限制並保存在一個開放的腔中是有可能的,直到它受到另一個光子的刺激而繼續傳播。

研究小組使用量子電動力學技術來發展他們的理論。研究了一個由原子和空洞組成的系統——後者是部分開放的,因此通常情況下,被困在系統中的光會洩漏出去,並很快消失。然而,研究小組表明,在一定條件下,破壞性幹涉現象可以防止洩漏,並允許一個光子無限期地駐留在系統中。這種嵌入的特徵態對於存儲信息而不退化非常有用,但是這種受保護狀態的封閉性也會對外部刺激造成屏障,因此單個光子也不能被注入系統。

研究小組通過同時激發兩個或更多光子來克服這一限制,論文第一作者、ASRC光子學計劃(ASRC Photonics Initiative)博士後米歇爾·科特魯夫(Michele Cotrufo)說:我們提出了一個系統,當受到單個光子的激發時,它就像一個封閉的盒子,但當受到兩個或更多光子的撞擊時,它就會非常有效地打開。理論表明,兩個光子可以有效地注入封閉系統。之後,當系統關閉時,一個光子會丟失,另一個光子會被捕獲。儲存的光子有可能無限期地保存在系統中。

在現實系統中,額外缺陷會阻止光子的完美限制,但研究團隊的計算表明,該協議比之前基於單個腔的解決方案表現得更好。研究人員還表明,儲存的激發光子可以通過發送第二個光子脈衝隨需釋放。該團隊的發現有潛力解決量子計算的關鍵挑戰,包括按需生成糾纏光子態和量子記憶,該小組目前正在探索實驗驗證他們理論工作的途徑。

博科園|研究/來自:紐約市立大學高級科學研究中心參考期刊《光學》DOI: 10.1364/OPTICA.6.000799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推動量子光子學發展,離量子計算機的實現又將更進一步!
    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來潛在地加快解決複雜計算的過程。假設你需要執行在電話簿中搜索特定號碼的任務,經典計算機將搜索電話簿的每一行,直到找到匹配為止。量子計算機可以通過同時評估每一條線路同時搜索整個電話簿,並以更快的速度返回結果。速度上的差異是由於計算機處理信息的基本單元,在經典計算機中,基本單位稱為位,表示0或1的電脈衝或光脈衝。
  • 又有新突破!量子領域的「光碟」行動,將點燃計算機的新春天
    ·阿龍森Scott Aaronson和他的學生,早在2010年,就提出一種通過光路發送光子的量子計算機,以量子力學的方式處理光線,以特定的概率生成輸出結果。而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大小,就由系統能處理光子的極限數量所決定,而30個光子,已經是讓最牛掰的傳統計算也感到了吃力。但量子理論的加特上,一個更高效的算法,卻可以將傳統計算機模擬玻色子取樣的極限閾值提升至50個光子。
  • 光子、量子計算機的研發,運算速度超乎想像,並將投入商用
    這些產品統統都是光子技術的革新。計算機的強大與否主要看兩個因素,第一就是計算機部件的運行速度,其二就是它們排列緊密程度。目前的電子計算機利用電子0到1的狀態變化,通過這樣的二進位運算並處理信息,電子的速度在理論上的是可以接近光速的,但我們的手機電腦裡,電子在矽片上運行的速度不到光速的百分之一,而且這是電晶體逐漸接近物理極限的今天。
  • 比量子計算機穩定:中國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擴展光子計算機
    大家還記得去年穀歌聲稱,自己成為了全球第一個拿到了「量子霸權」這件事情麼?在當時他們說根據他們提出的理論模型設計出來的量子計算機,只用3分20秒,就能完成現如今全球第一超算:Summit超算系統花費整整一萬年才能完成的運算。
  • 隨著替代技術的發展,量子計算機的競爭加劇
    大型公司長期以來一直不願採用的用於構建量子計算機的技術正在蓬勃發展。在過去的十年中,隨著量子計算已從學術活動轉變為大型企業,聚光燈主要集中在一種方法上-IBM和英特爾等技術巨頭所採用的微小超導環路。去年,谷歌宣稱它已經通過量子機器實現了「量子優勢」,該量子機器首次執行了超出最佳經典計算機實際能力的特殊計算。
  • 新方法|美國防部和美陸軍聯合資助高校研究矽中自旋—光子連接新方法,有望推動矽基量子計算的發展
    )信息的新方法,該工作有望推動矽基量子計算器件的製造科學工作。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與德國康斯坦茨大學合作,利用矽室中的單電子產生了量子比特,該小組展示了一種將電子自旋中編碼的量子信息轉移到光子的新方法。研究人員先前已經證明,兩個相鄰電子自旋的成功耦合僅相隔100 nm,但是為了實現長距離自旋—自旋耦合,將自旋耦合到光子仍然是一個挑戰。在本次研究中,團隊通過將量子比特上的信息與量子比特上的光子耦合在一起來解決長距離通信的問題,光子的波動性質使其能夠在量子位之上振蕩。
  • 這篇Nature裡的「光子晶體」,讓量子計算機觸手可及
    Yablonovitch認為,從理論上講,對於光波,可能會發生類似的帶隙現象,但僅適用於某些透明材料製成的微觀顆粒形成的具有鑽石晶格的晶體結構。膠體晶體有趣的是,微小的顆粒往往會自發地排列成類似有序的結構,稱為膠體晶體。蛋白石是自然形成的二氧化矽微粒的膠化膠體晶體,而蛋白石的火花就是由於上述的能隙引起的。
  • 量子技術新突破:矽晶片中電子自旋與光子的耦合
    理論上說,量子計算機能夠非常快速地解決世界上最強大的經典計算機經過漫長時間才能解決的複雜計算問題。量子計算機是如何達到如此強大的計算能力的呢?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為大家介紹過,今天讓我們再回顧一下。不同於經典計算機存儲信息所採用的比特位(0或1),量子計算機表示信息所用的是量子位。量子位是一個雙態量子系統(例如:光子偏振態或電子自旋態等),它可同時處於「即是0又是1」的狀態。
  • 量子研究人員能夠將一個光子分成三個,希望創造三光子量子糾纏
    圖片:滑鐵盧大學 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IQC)的研究人員報告了第一次將一個光子直接分裂為三個的情況。 首次出現這種現象是在量子光學中使用了自發參量下轉換 (SPDC ,Spontaneous parametric down-conversion)方法,並創造了量子光學研究人員稱為非高斯光態的狀態。非高斯光態被認為是獲得量子優勢的關鍵因素。 自發的參數下轉換(SPDC)一直是探索量子現象及其應用的一項關鍵技術。
  • 這篇Nature裡的「光子晶體」,讓量子計算機觸手可及
    Pine課題組再次在自組裝領域取得新突破,他和Stefano Sacanna等人一起,在Nature報導了一種新型光子晶體,透明微顆粒以類似於金剛石晶體中碳原子的方式排列。答案是,量子計算機。在光子晶體的諸多應用中,當前最吸引人的莫過於量子計算機。傳統計算機中存儲「 0」或「 1」的數字位被量子位(qubit)所取代,因為量子位可以同時為「 0」和「 1」。這種取代使人們可以更快地計算出代碼破解中可能遇到的許多困難。
  • 量子顯微鏡幫助第一次真正看到光被納米材料捕獲時的動態
    量子顯微鏡可觀察納米材料捕光過程;「這是我們第一次真正看到光被納米材料捕獲時的動態,而不是依靠計算機模擬。」      據了解,王康鵬是通過一種記錄光流的四維(4D)電子顯微鏡實現 「首次真正看到光被納米材料捕獲」 的,這臺顯微鏡可以直接觀察光子晶體內捕獲的光,也稱量子顯微鏡(quantum microscope),由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伊多卡米納(Ido Kaminer)及其研究團隊開發。
  • 三種晶片材料出奇招 讓量子計算機跨越應用「冰山」
    經過60年的發展,計算機已變得更小更快,價格也越來越便宜。但矽基電晶體的尺寸和運算速度已接近極限的邊緣,如何使傳統計算機突破上述極限,研究人員似乎已計窮智竭。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科學家們開始尋求用基於光子的量子計算機取代傳統矽基計算機。量子計算機能更快執行各種複雜計算,研究生物系統,創建加密和大數據系統,解決許多涉及多種變量的難題。
  • 光子的本質及理論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愉快代替生活,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光子的本質及理論。光子19世紀時,物理學家們認為自己已經解釋了光的本質,它是一種波。但190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建立了一個新的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光是由粒子組成的。愛因斯坦沒錯,光的粒子後來被叫做光子。
  • 世紀之光——量子計算機
    量子力學主要以「新材料」推動著社會技術的發展,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半導體領域的計算機,現在的材料學、物理學、核物理學、化學的理論基礎還都是量子力學,從這也可見貢獻之大。但是呢,量子理論卻很少拿來直接使用,不然我們的生活會更精彩:瞬移、穿牆這些都不是夢。
  • 揭秘中國量子計算機「嬰兒」:製造連上帝都無法區分的光子
    量子計算所依據的原理是微觀世界最詭異的量子糾纏現象。對古人來說,現代電子技術如同巫術,而開啟未來科技引擎的量子計算在當今世人眼中又何嘗不是。製造上帝無法區分的光子這臺初具雛形的光量子計算機的研製者之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年僅34歲的陸朝陽教授留著寸頭短髮,眼鏡片藏不住眼中露出的聰慧,人們稱他是操縱光子的「巫師」。中國量子計算機發展路線圖。
  • 2020全球量子計算機產業發展報告
    大多數實驗中,量子比特都是利用被困在振蕩磁場、超導電路中的離子,或者在晶體結構中存在的缺陷來進行研究。但是,所有這些技術都很難維護量子比特的疊加性質。而因為光子不易與環境相互作用,所以它們反而很擅長維持疊加。但同時,由於同樣的原因,它們很難被控制。因此,找到使光子相互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可以打開經典光學和量子計算的新前景,加速一些計算類型。
  • 趙勇傑:加速推動量子計算產業化發展
    實際2019年開始,谷歌聲稱實現量子霸權,在非常特殊的算法上顯示了量子計算機的優勢,雖然不能在普遍的領域中顯示量子計算機對於經典計算機的競爭優勢,但可以給公眾展示,這確實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技術,而不只在實驗室裡面,也不僅僅是科學家理論上的一些設想。
  • 量子物理學:捕獲裡德堡分子自旋動力學的新理論模型
    物理學家多年來一直在理論和實驗上研究裡德伯格分子。然而,大多數研究這些分子的研究僅關注於不涉及量子自旋的情況,因為裡德堡分子的多體性質使得分析其自旋動力學特別具有挑戰性。在最近的理論研究中,東京大學,中國科學院,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結合了新方法的方法,能夠捕獲裡德堡電子自旋動力學和原子的軌道運動之間的相互作用。高斯ansatz的雜質去耦轉換。
  • 量子通信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量子通信的原理是什麼,如何實現信息的傳遞和加密?量子理論被認為是繼牛頓經典力學後,人類科學的顛覆性發現。量子通信,即利用量子糾纏效應,來傳遞信息。什麼是量子糾纏?通俗地說,就像心電感應。量子力學研究發現,宇宙中任何一個粒子都有「雙胞胎」,二者即使隔開整個宇宙的距離,也仍然一直保持同步同時同樣的變化。一對粒子同步同樣變化的狀態,就是量子糾纏態。
  • 生活中處處都是量子力學?量子理論的前世今生
    20世紀物理學的 發展主要分為三大方向,除了愛因斯坦相對論,規範場論,另外一個就是量子力學。隨著世界範圍內量子力學的蓬勃發展,中國在量子力學領域同樣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科研成果,例如,由中科大教授潘建偉領銜的量子通信應用和量子計算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