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園動物傷人事件頻頻發生,對此,我已經寫了一篇文章講述為什麼熊吃人並非罕見事件。
這篇文章我想來「罵一罵」整件事情中最該被罵的動物園。
我個人認為,所有把野生動物當成觀賞動物,讓遊客自由投餵的動物園都是不合格的。當然,這其中就包括了本次事件中的上海野生動物園。
在上海這一事故的中,飼養員自己是知道不應該在猛獸區下車的。但是據網上爆料,當時在猛獸區正在進行地面建設的挖掘機突然發生故障,司機為了檢查故障就下了車,這位無辜的飼養員正是為了救司機才會急忙進入猛獸區,匆忙中沒有注意到身後飢腸轆轆的熊群,才會遭此厄運。官方消息未出,這個解釋是否為真我們並不知道。但如果確實如此,這背後就隱藏著動物園的極大失職:能夠進入猛獸區的工作人員連最基礎的不能擅自下車都不知道。
其實野生動物園發生這樣的事情並不是第一次了,你或許還記得幾年前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一對夫婦在驅車進入猛獸區的時候發生爭執,女方摔門下車,其母親為了追逐也跟著下了車,結果為了猛虎突然從旁出現,將其母親拖走。最後造成了一死一傷的慘劇。
首先需要說的是在發生這樣的事情的情況下,動物園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無論是北京八達嶺世界還是上海野生動物園事件動物園都沒有做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將野生動物與人類完全的隔離開來。
儘管每個野生動物園都會在遊客入園前反覆強調不能下車,並且要求遊客籤署協議。但是它們都沒有做到的一點是:將遊客能夠下車的客觀因素直接杜絕掉。
比如說,讓所有進入園區的人都無法通過自己的行為下車:讓遊客統一搭乘大巴、用外力封鎖進入園區的自駕車輛等等。
儘管入口處的提醒已經盡到了所謂的義務,但是作為一個科教場所,動物園所應該承擔的責任遠不止於此。
在如今的網際網路上,人們看著猛獸的萌圖,比如說老虎伸懶腰啦、獅子睡懶覺啦、熊貓賣萌啦之類的圖片大呼可愛,並且就此認為自然界中的動物就跟我們自家養的,小貓小狗一樣,是軟萌可愛又毫無攻擊力的。
但事實上即使是家養的寵物,也會在應激時狠狠咬主人一口。更別提在野外天性自然的野生動物了,即使被人類圈養進了動物園,猛獸他們依然是猛獸,有著無法忽略的攻擊力。
以這次犯下罪行的熊為例,在這個事件中兇手疑似是黑熊和棕熊團夥作案。雖然我們在動物園看到這些熊的時候,他們都是在玻璃或者欄杆後面一副憨厚可愛的樣子,甚至還會為了我們手中的胡蘿蔔或者玉米做出可愛的作揖動作,但是千萬不要忘記了——棕熊是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
同為熊科動物,即使是我們經常吸的滾滾國寶大熊貓,依然是攻擊力非常強的熊。一隻成年熊貓的咬合力可以輕鬆將一個成人的手掌直接咬斷,一爪子保住人類的大腿則會留下深深的幾個血坑。而體型更大的棕熊,攻擊力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棕熊的體型非常的大,可以直接一巴掌拍暈一個成年人。而在亞洲地區比較常見的亞洲黑熊,雖然體型略小於棕熊,但其攻擊力也不容小覷。
再說回上面的老虎和獅子,在近年來吸貓就是王道的風氣下,人們越來越不滿足吸自己那隻嬌小可愛的家貓,而轉而想去吸更大的貓,貓越大越好。
因此,我們看到阿拉伯富豪開始養藪貓,甚至獵豹、老虎、獅子。而我們普通人呢,也開始琢磨著養更大的貓,比如帶著藪貓血統的薩凡納貓。
而網際網路上那些人和猛獸當朋友,俄羅斯人養熊當寵物的新聞,更是給我們造成了一個誤區。在野外遇到猛獸,也許不用淘寶,我們可以和這些猛獸建立友好關係。
事實真是如此嗎?
不排除在一些情況下,猛獸對人類發生了印隨行為。也就是說,真的將人類當成了父親或者母親,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去攻擊人類。
但是這樣的情況其實是非常少見的,而且我說的是【大多數情況】。在情況所迫,比如說肚子餓或者說想爭奪種群首領地位的時,候什麼父子關係了母子關係啦都是不存在的,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因此,在上海動物園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使面前的是平時就已經見到,並且可能還建立了一定情感聯繫的飼養員,黑熊和棕熊們也毫不留情地張開鋒利的大嘴。
永遠不要把一個野獸當成寵物,永遠不要把你的背留給一隻猛獸。
我曾經在國內外的很多動物園看到遊客直接與猛獸親密接觸,比如說讓孩子坐到到老虎的背上拍照,再比如說讓遊客的手可以通過寬寬的欄杆直接將生肉餵進老虎和獅子的嘴裡。如果這個時候猛獸的狀態穩定,那安全性還暫時可以保證,但如果它剛好心情不好又或者餓狠了呢?
遊客就成了猛獸的外賣。
即使動物園的保衛措施是到位的,在習慣了野生動物園中溫順甚至會跟人賣萌討吃的猛獸後。當我們在野外遇到野生動物,我們是否會有應該的警惕性呢,我猜答案是否定的。
要知道一個好的動物園不僅僅是展示可愛的動物,它他更應該讓人們認識到這個動物本身是一個什麼樣的生物,他喜歡吃什麼東西、他的行為是什麼樣的、他的攻擊模式是什麼樣的,他又與人類有什麼樣的相處模式?這樣的動物園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科教場所,而不是一個只是為了取悅遊客的娛樂場所。
人類缺乏對猛獸以及野生動物的警惕心,所導致的悲劇已經有很多了。在野外,有人大咧咧與大型貓科動物互動,結果被咬傷咬死;有人在野外遇到旱獺,以為它們真的就像網上的一樣,是會嗷嗷大叫賣萌的土撥鼠,於是高興地上前拍照,結果不幸被咬,甚至感染鼠疫不治身亡。
缺乏對自然、對野生動物的敬畏,會讓人類在進入自然的時候太過於盲目,從而遭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危險。而動物園能做到的,就是降低這樣的未知風險。
動物園應該做的是讓人類了解到自然真實的模樣,以及人類應該建立起對自然的怎樣的敬畏之心。
【關注自然奇譚,了解更多奇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