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濃)
時光催人老,生命太匆匆。我們總會感嘆,人生短暫,轉瞬即逝。可是,在生命短暫或漫長的急流中,我們究竟為之努力付出了多少呢?
看了德國生物學博士埃瓦爾德·韋伯的《植物戰爭:25種另類植物的演化奇蹟》一書後,深有感觸。那些靜默的植物們,為了一席之地、一個年度的生命周期所付出的努力、激揚的鬥志,應令我們感動、奮發:
這世界上,任何一種生物的存在都不是那麼容易的。是經過千辛萬苦、經年累積自我深造來的。
「大自然所有的一切都比我們第一眼看上去的要複雜的多」。用我們國人最耳熟能詳的話來解釋就是,「梅花香自苦寒來」,誠如是。
為了生存,植物們進行了曠日持久的生存挑戰,與環境鬥爭,與周圍的競爭者鬥爭,並勇敢的改造自我,去適應環境的惡劣,也通過自身和群體的繁衍,潛移默化地改變了環境和周圍的生命,這可能就是宇宙間生命存在的意義吧。
現在,我們跟著埃瓦爾德·韋伯博士開始一場穿越德國植物界之旅吧。
00.關於本書
《植物戰爭:25種另類植物的演化奇蹟》是德國生物學博士埃瓦爾德·韋伯從地貌豐富的德國國家地域內的3000種物種中挑選出的25種植物的範本、資料進行搜集整理的集大全式的小百科全書。
之所以我將此小冊子稱之為「百科」,是因為作者對書中這25種植物的分析到了細緻於微的地步,令人驚嘆。
不愧為生物學博士,在本書中,作者不僅僅介紹了25種植物,詳盡地對25種奇異植物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為求生存,勇敢改造自己,所做出的的種種努力。同時,作者對這25種植物的近親也一併進行了簡單介紹,令讀者兼收並存、一睹為快。
正如韋伯在本書序言裡所說的「植物確實能看、能聽、能感覺世界,也許還有自己的思想。」這些默默與環境鬥爭、與周圍競爭者鬥爭的綠色小生命蘊含的生命力之頑強,甚至像我這種對不動聲色只是默默吸收陽光的植物不感冒的人,也無法不動容、無法不喜愛這些靜默的抗爭的綠色生命。
01.精美珍饈——25種植物的小百科
本書共分為五大部分,分別是:在海邊、在森林中、在水中、在高山上,每部分涵分別涵蓋五種植物。
每株植物均從植物的外觀形象、顯著特徵、外在傳粉方式等幾個方面進行一一詳解,文字解說明確清晰,對於不常見的植物,利用常見植物予以解說,直觀明了。
書冊裸脊騎線封裝,入手小巧便攜;封面裝幀精美,版面設計簡潔清新;內裡插圖栩栩如生,彩圖典雅、黑白清新自然;文圖相得益彰,令見者愛不釋手,無法不視之為珍物。
文中語言風格輕鬆詼諧,卻不失嚴謹,數據、出處有理有據;對植物擬人化的描述,令文字於嚴謹的德系之外,不乏幽默風趣。
比如燃燒的花叢—白鮮,作者以美國曾經發生過的桉樹火災事件對植物自燃的原因進行類比,將從未見過的拉到了眼前之感,這就通俗易懂得很了。
書中涉及到的專業術語,作者運用的得心應手、拿捏有度,品讀之不枯燥,回味之忍俊不禁,屬於可以消遣的科普讀物。
並非植物百科的饕餮大餐,但絕對精美珍饈。這本小冊子,真的是,愛了愛了,珍藏了。
02.
「植物們為了生存,通過適應環境、改造自己、改變或影響環境來讓自己過得更加舒適。」
在作者筆下的植物們,仿若人一般的生靈,在為生存所做出的的形形色色的努力中,或可歌可泣,或張牙舞爪,生動地演繹著有趣的故事。
她們是美麗偽裝的土豆玫瑰、沙丘建築藝術家濱草、不喜歡鄰居的核桃、喜歡翻筋鬥的刺沙蓬香油四溢的毛黃連花、渴望遷往熱帶的灌木歐亞瑞香、陸地上最迷你的鼠尾草、燃燒的花叢白鮮……
還有分道揚鑣的兩兄弟無莖龍膽和短莖龍膽、孤獨的極限攀登者冰川毛茛、喜愛群居的蘆葦等等……
「會飛、會遊泳、會翻筋鬥、會奔跑……」植物們 「不再呆頭呆腦」,而是使盡渾身解數,為了一席之地,也是拼了!
花開千萬,但表一兩枝。先看看出淤泥而不染的,最原始的白睡蓮。
03.最原始的白睡蓮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通過歌頌蓮花的堅貞純潔,比喻那些潔身自愛、不畏權貴的灑脫胸襟和高風亮節。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蓮花盛景如詩如畫,令人徜徉其中流連忘返,而本書中作者所描繪的白睡蓮則彰顯了更多的異域風情。
作者在書中首先簡介世界各地的大約40種睡蓮屬植物,接著筆鋒一轉「睡蓮科植物不僅包括睡蓮屬,還包括萍蓬草屬和奇特的合瓣蓮屬植物。後者生長在東南亞熱帶雨林的河流中」。詳細講解了其中罕見的白睡蓮。
白睡蓮碩大的花朵晨間綻放,下午四點左右彎曲縮回球狀,這期間,甲蟲通過吸食花粉,扮演了傳粉的角色。
那麼,種子呢?如何傳播?
很多水生植物的種子通過「空中信使」水鳥的羽毛傳播到遠方……但白睡蓮的種子過於光滑,難以懸掛在鳥類羽毛上,
白睡蓮到底採用了什麼法子,將種子進行傳播的呢?不靠風不靠水,也不靠鳥類……不看書不知道,一看書嚇一跳。歐洲澤龜喜食白睡蓮的果實,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歐洲澤龜糞便裡有大量的白睡蓮種子,「一小堆糞便中就含有700多粒種子,而且全部完好無損,全部具有發育能力」,謎底揭開了!
被視作肉食動物的歐洲澤龜,卻以白睡蓮為其食物之一,而白睡蓮也被納入了一種戴帽葉猴的食譜裡。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白睡蓮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礦物質。
白睡蓮也是元老級別的睡蓮品種,有悠久的進化史。普通的顯花植物大多數只有5片花瓣,但白睡蓮卻有20片之多。
擁有眾多的花瓣是悠久進化史的象徵,是不是又學了一招呢?是時候去看看我們中的花兒的花瓣了,到底是近代品種,還是古代元老呢?相信你跟我一樣,放下書就會去花圃裡看看。
04. 沙丘建築藝術家和燃燒的花叢
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她們是如何進行傳粉的?號稱沙丘建築藝術家的濱草有一米多高,但她的葉子為何經常彎卷在一起?
從書中我們知道,濱草的葉子彎卷一起,是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為了適應沙漠缺水的氣候而做出的改造自己的演變。
花兒自己怎麼可以燃燒?居住在德國南部的一種名叫「白鮮」的植物,能夠散發出濃烈的氣味,「如同檸檬和肉桂的混合」,這種氣味的發生,與它本身分泌的芳香油有關。
屬於芸香科的白鮮,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有著層次感豐富的花香。
花香濃鬱,往往是製作香料和香水的原料,但白鮮的芳香確實有毒的,「香水有毒」,裡面含有有毒物質,尤其是含有刺激皮膚的成分和苦味素。
有毒的香味不過是植物用於保護自己的一種。這是其抵禦捕食者之道,「植物們經常要與啃咬它們根莖葉的不速之客進行持久戰」。
白鮮分泌的芳香油卻不僅僅如此,其芳香油中含有「異戊二烯」,異戊二烯屬不僅有麻醉和刺激作用,也是極度易燃的化學物質。炎熱無風季節,在其身旁劃一顆火柴也會引發燃燒,即使人們什麼也不做,它們也會自然,因此白鮮得名「燃燒的花叢」。
05.不尋常的樹——核桃
「核桃樹是一種古老的栽培植物,早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被人們加以利用」。
核桃葉可以用於民間醫學,葉片中的水樣提取物,則是秘密的化學武器,毒性之劇烈,是核桃樹之所以「不喜歡鄰居「的原因,核桃葉能分泌出一種阻止其他植物生長的物質——」他感物質「胡桃醌,以排擠競爭者,此一排擠特質,核桃遠在美洲的遠親黑胡桃尤甚。真正是」我樹種下,百樹殺「了。大自然的優勝劣汰,造就了核桃們拼盡本事,也是醉了!
「屋前胡桃抽綠枝,一樹繁蔭香撲鼻」,外殼堅硬的核桃,果實更是香美誘惑得很,但大多數動物卻是無緣享受的。
內心柔韌、外表堅硬如鐵,不尋常的樹——核桃,總是將自家的外殼提煉得硬核得很,不僅大多數飢餓的小動物們吃不掉,就連萬獸靈長的人類也難以砸開,正如書中所寫的阿爾薩斯地區民間諺語「上帝創造了堅果,但是他卻砸不開」。
堅硬的核桃們,為了不被吃掉種子真真使出了吃奶的本事。
06.阿爾卑斯名花之最——雪絨花
小時候聽過一首美國歌曲《雪絨花》,優美的歌詞、動人的旋律至今憶起仍縈繞耳邊的感覺。但「不是絨花真面目,只緣影視節目中」,雪絨花究竟什麼樣子還真的……沒有見過。
本書中作者筆下的雪絨花,是阿爾卑斯名花之最,最顯著的特點是其莖末端的白色茸毛,她與向日葵同屬於菊科植物,比如,「邊緣帶有黃色花瓣的向日葵花盤常被我們當做單獨的一株花,實際上,它們只是花序而已」。
雪絨花也是如此,「它們的頭狀花序比較嬌小,但是在五角星中間非常醒目。多個花序總是簇擁在一起,周圍環繞著一個白色棉絨組成的花圈……作為一個顯眼的器官,在很遠的地方就像昆蟲釋放信號:這裡能得到食物啊!」雪絨花真正的花朵非常小,每一個頭狀花序竟然含有60-80個細小的花朵。
比利時、匈牙利和美國科學家對於雪絨花上的茸毛也進行了細微的觀察分析,結果發現,這是真正的高科技「它們就像配備著許多功能強大的太陽鏡,阻擋了紫外線的侵入,但同時也吸收了其他光線」。
07. 勇敢抗爭的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珍惜、被尊重
「不規律的降水條件在這裡催生了一種新的生存方式,那就是抓住降雨后土地仍保持溼潤的短暫機會,迅速地發芽、生長、開花、結果。沙漠中的一年生植物,有時甚至能夠在短短數周的時間內走完一段生命周期。」「無論外部自然環境如何,所有植物都能夠找到自身的生存之道。」
活著,就要拼搏、要抗爭。舒服,是留給死「花」(人)的。
每一朵花都值得被珍惜,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當你了解到它們為了生存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的話。
連不會說話的植物都這麼拼了,我們作為靈長類靈獸,有何顏面不去拼搏一下呢!
「只要你愛自然和生命,相信你也會愛這本書。」
好書,值得一讀、再讀。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