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戰爭》書評:生命不止、抗爭不息的綠色生命

2020-12-01 Jean亦濃


(文/亦濃)



時光催人老,生命太匆匆。我們總會感嘆,人生短暫,轉瞬即逝。可是,在生命短暫或漫長的急流中,我們究竟為之努力付出了多少呢?


看了德國生物學博士埃瓦爾德·韋伯的《植物戰爭:25種另類植物的演化奇蹟》一書後,深有感觸。那些靜默的植物們,為了一席之地、一個年度的生命周期所付出的努力、激揚的鬥志,應令我們感動、奮發:


這世界上,任何一種生物的存在都不是那麼容易的。是經過千辛萬苦、經年累積自我深造來的。


「大自然所有的一切都比我們第一眼看上去的要複雜的多」。用我們國人最耳熟能詳的話來解釋就是,「梅花香自苦寒來」,誠如是。


為了生存,植物們進行了曠日持久的生存挑戰,與環境鬥爭,與周圍的競爭者鬥爭,並勇敢的改造自我,去適應環境的惡劣,也通過自身和群體的繁衍,潛移默化地改變了環境和周圍的生命,這可能就是宇宙間生命存在的意義吧。


現在,我們跟著埃瓦爾德·韋伯博士開始一場穿越德國植物界之旅吧。



00.關於本書


《植物戰爭:25種另類植物的演化奇蹟》是德國生物學博士埃瓦爾德·韋伯從地貌豐富的德國國家地域內的3000種物種中挑選出的25種植物的範本、資料進行搜集整理的集大全式的小百科全書。


之所以我將此小冊子稱之為「百科」,是因為作者對書中這25種植物的分析到了細緻於微的地步,令人驚嘆。


不愧為生物學博士,在本書中,作者不僅僅介紹了25種植物,詳盡地對25種奇異植物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為求生存,勇敢改造自己,所做出的的種種努力。同時,作者對這25種植物的近親也一併進行了簡單介紹,令讀者兼收並存、一睹為快。


正如韋伯在本書序言裡所說的「植物確實能看、能聽、能感覺世界,也許還有自己的思想。」這些默默與環境鬥爭、與周圍競爭者鬥爭的綠色小生命蘊含的生命力之頑強,甚至像我這種對不動聲色只是默默吸收陽光的植物不感冒的人,也無法不動容、無法不喜愛這些靜默的抗爭的綠色生命。



01.精美珍饈——25種植物的小百科


本書共分為五大部分,分別是:在海邊、在森林中、在水中、在高山上,每部分涵分別涵蓋五種植物。


每株植物均從植物的外觀形象、顯著特徵、外在傳粉方式等幾個方面進行一一詳解,文字解說明確清晰,對於不常見的植物,利用常見植物予以解說,直觀明了。


書冊裸脊騎線封裝,入手小巧便攜;封面裝幀精美,版面設計簡潔清新;內裡插圖栩栩如生,彩圖典雅、黑白清新自然;文圖相得益彰,令見者愛不釋手,無法不視之為珍物。


文中語言風格輕鬆詼諧,卻不失嚴謹,數據、出處有理有據;對植物擬人化的描述,令文字於嚴謹的德系之外,不乏幽默風趣。


比如燃燒的花叢—白鮮,作者以美國曾經發生過的桉樹火災事件對植物自燃的原因進行類比,將從未見過的拉到了眼前之感,這就通俗易懂得很了。


書中涉及到的專業術語,作者運用的得心應手、拿捏有度,品讀之不枯燥,回味之忍俊不禁,屬於可以消遣的科普讀物。


並非植物百科的饕餮大餐,但絕對精美珍饈。這本小冊子,真的是,愛了愛了,珍藏了。



02.


「植物們為了生存,通過適應環境、改造自己、改變或影響環境來讓自己過得更加舒適。」


在作者筆下的植物們,仿若人一般的生靈,在為生存所做出的的形形色色的努力中,或可歌可泣,或張牙舞爪,生動地演繹著有趣的故事。


她們是美麗偽裝的土豆玫瑰、沙丘建築藝術家濱草、不喜歡鄰居的核桃、喜歡翻筋鬥的刺沙蓬香油四溢的毛黃連花、渴望遷往熱帶的灌木歐亞瑞香、陸地上最迷你的鼠尾草、燃燒的花叢白鮮……


還有分道揚鑣的兩兄弟無莖龍膽和短莖龍膽、孤獨的極限攀登者冰川毛茛、喜愛群居的蘆葦等等……


「會飛、會遊泳、會翻筋鬥、會奔跑……」植物們 「不再呆頭呆腦」,而是使盡渾身解數,為了一席之地,也是拼了!


花開千萬,但表一兩枝。先看看出淤泥而不染的,最原始的白睡蓮。



03.最原始的白睡蓮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通過歌頌蓮花的堅貞純潔,比喻那些潔身自愛、不畏權貴的灑脫胸襟和高風亮節。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蓮花盛景如詩如畫,令人徜徉其中流連忘返,而本書中作者所描繪的白睡蓮則彰顯了更多的異域風情。


作者在書中首先簡介世界各地的大約40種睡蓮屬植物,接著筆鋒一轉「睡蓮科植物不僅包括睡蓮屬,還包括萍蓬草屬和奇特的合瓣蓮屬植物。後者生長在東南亞熱帶雨林的河流中」。詳細講解了其中罕見的白睡蓮。


白睡蓮碩大的花朵晨間綻放,下午四點左右彎曲縮回球狀,這期間,甲蟲通過吸食花粉,扮演了傳粉的角色。


那麼,種子呢?如何傳播?


很多水生植物的種子通過「空中信使」水鳥的羽毛傳播到遠方……但白睡蓮的種子過於光滑,難以懸掛在鳥類羽毛上,


白睡蓮到底採用了什麼法子,將種子進行傳播的呢?不靠風不靠水,也不靠鳥類……不看書不知道,一看書嚇一跳。歐洲澤龜喜食白睡蓮的果實,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歐洲澤龜糞便裡有大量的白睡蓮種子,「一小堆糞便中就含有700多粒種子,而且全部完好無損,全部具有發育能力」,謎底揭開了!


被視作肉食動物的歐洲澤龜,卻以白睡蓮為其食物之一,而白睡蓮也被納入了一種戴帽葉猴的食譜裡。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白睡蓮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礦物質。


白睡蓮也是元老級別的睡蓮品種,有悠久的進化史。普通的顯花植物大多數只有5片花瓣,但白睡蓮卻有20片之多。


擁有眾多的花瓣是悠久進化史的象徵,是不是又學了一招呢?是時候去看看我們中的花兒的花瓣了,到底是近代品種,還是古代元老呢?相信你跟我一樣,放下書就會去花圃裡看看。



04. 沙丘建築藝術家和燃燒的花叢


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她們是如何進行傳粉的?號稱沙丘建築藝術家的濱草有一米多高,但她的葉子為何經常彎卷在一起?


從書中我們知道,濱草的葉子彎卷一起,是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為了適應沙漠缺水的氣候而做出的改造自己的演變。


花兒自己怎麼可以燃燒?居住在德國南部的一種名叫「白鮮」的植物,能夠散發出濃烈的氣味,「如同檸檬和肉桂的混合」,這種氣味的發生,與它本身分泌的芳香油有關。



屬於芸香科的白鮮,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有著層次感豐富的花香。


花香濃鬱,往往是製作香料和香水的原料,但白鮮的芳香確實有毒的,「香水有毒」,裡面含有有毒物質,尤其是含有刺激皮膚的成分和苦味素。


有毒的香味不過是植物用於保護自己的一種。這是其抵禦捕食者之道,「植物們經常要與啃咬它們根莖葉的不速之客進行持久戰」。


白鮮分泌的芳香油卻不僅僅如此,其芳香油中含有「異戊二烯」,異戊二烯屬不僅有麻醉和刺激作用,也是極度易燃的化學物質。炎熱無風季節,在其身旁劃一顆火柴也會引發燃燒,即使人們什麼也不做,它們也會自然,因此白鮮得名「燃燒的花叢」。



05.不尋常的樹——核桃


「核桃樹是一種古老的栽培植物,早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被人們加以利用」。


核桃葉可以用於民間醫學,葉片中的水樣提取物,則是秘密的化學武器,毒性之劇烈,是核桃樹之所以「不喜歡鄰居「的原因,核桃葉能分泌出一種阻止其他植物生長的物質——」他感物質「胡桃醌,以排擠競爭者,此一排擠特質,核桃遠在美洲的遠親黑胡桃尤甚。真正是」我樹種下,百樹殺「了。大自然的優勝劣汰,造就了核桃們拼盡本事,也是醉了!


「屋前胡桃抽綠枝,一樹繁蔭香撲鼻」,外殼堅硬的核桃,果實更是香美誘惑得很,但大多數動物卻是無緣享受的。


內心柔韌、外表堅硬如鐵,不尋常的樹——核桃,總是將自家的外殼提煉得硬核得很,不僅大多數飢餓的小動物們吃不掉,就連萬獸靈長的人類也難以砸開,正如書中所寫的阿爾薩斯地區民間諺語「上帝創造了堅果,但是他卻砸不開」。


堅硬的核桃們,為了不被吃掉種子真真使出了吃奶的本事。



06.阿爾卑斯名花之最——雪絨花


小時候聽過一首美國歌曲《雪絨花》,優美的歌詞、動人的旋律至今憶起仍縈繞耳邊的感覺。但「不是絨花真面目,只緣影視節目中」,雪絨花究竟什麼樣子還真的……沒有見過。


本書中作者筆下的雪絨花,是阿爾卑斯名花之最,最顯著的特點是其莖末端的白色茸毛,她與向日葵同屬於菊科植物,比如,「邊緣帶有黃色花瓣的向日葵花盤常被我們當做單獨的一株花,實際上,它們只是花序而已」。



雪絨花也是如此,「它們的頭狀花序比較嬌小,但是在五角星中間非常醒目。多個花序總是簇擁在一起,周圍環繞著一個白色棉絨組成的花圈……作為一個顯眼的器官,在很遠的地方就像昆蟲釋放信號:這裡能得到食物啊!」雪絨花真正的花朵非常小,每一個頭狀花序竟然含有60-80個細小的花朵。


比利時、匈牙利和美國科學家對於雪絨花上的茸毛也進行了細微的觀察分析,結果發現,這是真正的高科技「它們就像配備著許多功能強大的太陽鏡,阻擋了紫外線的侵入,但同時也吸收了其他光線」。



07. 勇敢抗爭的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珍惜、被尊重


「不規律的降水條件在這裡催生了一種新的生存方式,那就是抓住降雨后土地仍保持溼潤的短暫機會,迅速地發芽、生長、開花、結果。沙漠中的一年生植物,有時甚至能夠在短短數周的時間內走完一段生命周期。」「無論外部自然環境如何,所有植物都能夠找到自身的生存之道。」


活著,就要拼搏、要抗爭。舒服,是留給死「花」(人)的。


每一朵花都值得被珍惜,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當你了解到它們為了生存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的話。


連不會說話的植物都這麼拼了,我們作為靈長類靈獸,有何顏面不去拼搏一下呢!


「只要你愛自然和生命,相信你也會愛這本書。」


好書,值得一讀、再讀。


i

相關焦點

  • 讀《植物戰爭》:生命不止、抗爭不息的綠色生命
    (文/亦濃)時光催人老,生命太匆匆。我們總會感嘆,人生短暫,轉瞬即逝。可是,在生命短暫或漫長的急流中,我們究竟為之努力付出了多少呢?看了德國生物學博士埃瓦爾德·韋伯的《植物戰爭:25種另類植物的演化奇蹟》一書後,深有感觸。
  • BITFSAE雙鯊車號上身,生命不息,Racing不止!
    生命不息,Racing不止!
  • 《生命不息》在永恆的輪迴裡感受生命悲苦
    《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華盛頓郵報》等20多家媒體評選為「年度最佳圖書」  一、基本資料:  書名:《生命不息  定價:36.00元  類別:外國文學  ISBN:978-7-5404-6682-4  二、內容簡介:  要是能夠不斷重複人生,直到對生命滿意為止
  • 《登月第一人》: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其實,無論哪個領域,只要生命不息,探索就不會停止。在技術領域,RealNetworks秉承不斷探索、開拓、創新精神,用心做好產品,為用戶創造更加極致、便捷、創新的體驗。
  • 生活,生而不息,生生不息
    在一次次的蛻變中,換來的是一次一次的新生,這或許就是生命的意義。人生總有低谷,但是考驗的是你有沒有去蛻變的勇氣與信心,破繭而出的美麗沒有人會知道它經歷了多麼痛苦的過程。我們給人看到的或者是別人看到我們的光鮮亮麗的一面,也都是經歷過痛苦的蛻變後才會展現出來。沒有人會在意你蛻變的過程。
  • 沙漠綠色生命
    但由於我國地區遼闊,沙漠廣袤,野生植物資源豐富達 1700 餘種,其中藥用植物就有 394 種。沙漠正是有了豐富多彩的植物,才有了生物多樣性,才拓展了人類的生存空間。億利集團秉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關愛生命、善待自然」的精神,從治理庫布其沙漠呵護沙漠一草一木起步,逐步探索以甘草、蓯蓉為主的中蒙藥種植、加工、銷售和藥品研發,和沙生灌木飼草化利用,創新擴展沙漠甜蜜事業。
  • 現代生命科技與未來戰爭
    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生物戰劑的研製提供了無限的空間。生物武器是指以細菌、病毒、立克次體、生物組織、毒素等為戰劑,使人類、動物和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資、材料、器具等的統稱,其核心是生物戰劑。生物戰劑可劃分為三代:第一代是利用自然疫源性病原體;第二代是用人工技術培養病原體;第三代是用人工技術合成病原體。
  • 永恆的生命,人民的英雄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如果你曾見過大海,見過海的萬丈波瀾,你定會明白什麼叫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如果你曾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體會過保爾·柯察金的頑強沉著,你定會明白什麼叫永恆的生命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其實,生命只是一個形式,而尋夢的過程才是生命中沉澱的感動,靈魂中由表及裡的真情,才是永恆的生命。我願做風雨中一棵參天大樹。
  • 綠色科技指向未來
    20世紀50年代美國汙染嚴重、自然失衡。很快就向曾獲得諾貝爾獎的化學藥品DDT提出了挑戰:在她身患絕症,靠放療維持生命,幾乎瀕臨癱瘓和失明的情況下,完成了她的抗爭行動。經過她的抗爭,《寂靜的春天》於1962年出版。1972年,DDT等農藥在美國被禁用,也促使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成立。同年6月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世界各國籤署了《人類環境宣言》,蕾切爾·卡遜於1980年被追授「總統自由勳章」。
  • 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發展影響未來戰爭
    生物武器是以細菌、病毒、立克次體、生物組織、毒素等為戰劑,使人類、動物和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資、材料、器具等的統稱,其核心是生物戰劑。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生物戰劑的研製提供了廣闊空間。雖然20世紀70年代國際上簽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但生物戰的威脅始終未能消除。對於一些相對弱勢的國家,使用生物武器成為其在非對稱性軍事對抗中的可能選擇,都在暗中積極研製生物武器。
  • 保護綠色家園 讓綠色成為我們生命的保護神
    綠色無價寶 生命少不了印度加爾各答或許,洪水襲來的時候,它能拯救許多生靈;或許,一把利刃的傷害,留下的痛苦,比山還要沉重……保護綠色家園 讓綠色成為我們生命的保護神既然樹木對於我們人類如此重要,那就讓我們像愛護我們自己的生命和「毛髮」 一樣,經常給它「補充營養,除故納新」,讓該有「毛髮」的地方都長上健康的「毛髮」,並精心呵護。
  • 植物館探討人與植物關係:感受生命循環 發現植物智慧
    植物館探討人與植物關係:感受生命循環 發現植物智慧 2019-05 2019年05月05日 00:46 來源:北京青年報 參與互動    感受生命循環
  • 生命不息,「手性」不止?漫談有機化學中「手性」的起源
    組成生命的基礎分子大多來自於遙遠而神秘的空間,大多數分子都是具有手性的
  • 綠色乃是生命之色,演化史上的裡程碑,生命演化的一大壯舉
    綠色乃是生命之色,自從最初的一點綠色在海洋某處出現之後,地球從此便變得不同了。當身處於青樹翠綠的山林路時,會不由自主讚嘆大自然的神奇,卻很少會留意它們的過去是怎樣的,植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僅是因為一部分植物是主要的食物來源,也不僅是因為我們呼吸所需的氧氣是它們的產物,而是因為植物乃是整個生命世界得以存在的基礎。
  • 頑強的生命是它們對大自然的饋贈!用生命譜寫「華麗樂章」
    頑強的生命是它們對大自然的饋贈!用生命譜寫「華麗樂章」文/堅果自然界中的花有各自的習性,不同的植物對於土壤、水份、營養都有不同的要求。可是有一部分的植物生長在積極惡劣的環境下,不僅沒有豐富的水資源,而且土壤也非常的貧瘠。但是它們依然旺盛的生長,好像在用自己頑強的生命,向世界訴說生命的美好!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擁有頑強生命力的植物,學習他們不去不難的氣勢。
  • 每天了解一個人——史蒂芬·霍金,生命不息,希望不止
    飛逝的時間對於他來說,就是生命的倒計時。1963年,他在新年派對上認識了美麗善良的簡·懷爾德,她被霍金的風趣幽默與獨立性格所吸引,這使霍金重新對生活燃起了希望。「黑暗森林法則」認為: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霍金認為,鑑於外星人可能將地球資源洗劫一空然後揚長而去,人類主動尋求與他們接觸「有些太冒險」。
  • 崑崙山「生命禁區」 與極地抗爭的強軍領跑者
    有著「青春在雲端打轉」之稱的中隊長楊富祥,長期與崑崙相伴,眼角的褶皺依稀可見,臉龐上也印著特有的「高原紅」,終年與極地抗爭,練兵打仗衝在前,注重在引領示範中引導官兵打牢聽黨指揮的思想政治基礎、能打勝仗的體能技能基礎、作風優良的精氣神基礎,引導每名官兵成為「生命禁區」強軍「夢之隊」的顆顆繁星。崑崙山條件艱苦,練兵更不容易。
  • 植物戰爭|與誰的戰爭?與自己?與環境還是與人類?
    如果給生命排個序,我想植物一定會被排在最末端,甚至不如棲息在它葉片上的小蟲子。形容人物的卑微與渺小也常常拿植物來比喻,就像趙本山的那首《小草》。當年看這個節目時還很小,完全無法理解,現在想來生命即使如小草般弱小,也有它倔強的個性。
  • 冰島荒原的綠色,一首生命怒放的讚歌
    漫遊冰島,除了瀑布冰山黑沙灘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荒原上那綿延的綠色了。冰島處在北極地帶,土壤裡的能量和熱量形成了這個緯度上獨有的條件,植被比人們想像的要豐富的多。冰島夏天的時間很短,所以南邊不同月份的花會在同一時間盛開。冰島有很多蘭花和龍膽屬植物,但是比其它地方的要長的小。
  • 一組經典照片;植物的力量、人類的力量及動物的力量
    大風能吹得起漫天的塵土,但吹不走一隻煽動翅膀的蝴蝶,生命的力量在於抗爭!一,永不放棄生長的植物。生命具有強大的力量,只要有水,有泥土,有一絲縫隙,只要有種子,生命就能衝破一切阻礙,破土而出,在不可能的地方展現勃勃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