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究竟是什麼?又怎麼產生的?科學實驗的結果太過匪夷所思

2020-08-27 星文說


​意識究竟是什麼?是物理的存在還是大腦的虛幻,亦或是兩者兼具呢?

就讓我們通過一些實例,或許能從中探尋出意識存在的秘密。

科學實驗測試

一九九五年,麻省理工的愛德華教授用一個叫做「棋盤暗影錯覺」的圖來進行測試。



通過圖我們可以發現,A的區域和B的區域顏色明顯是不一樣的,但事實上A和B的區域顏色是一樣的,如果用一個顏色連接起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A和B是一樣的顏色。

我相信絕大部分人看到這兩個顏色肯定是不一樣的,當然也有部分人能看出來這兩個顏色是一樣的。

那為什麼我們會產生這樣的錯覺呢?難道是我們的眼睛出現了問題了嗎?



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有一種病叫做「幻肢痛」,有些人沒了左胳膊,但是他感覺到左胳膊特別的疼。這種病在醫學上是非常難治的。

按照病人的描述,疼痛感十分強烈,就好像有東西碾過這隻手,但是卻一點治療辦法都沒有。就連麻醉對這種幻肢痛都是完全無效的。


之後人們發現,能夠緩解這種病痛的辦法:如果沒了左胳膊,就在左胳膊旁邊放一個鏡子,然後你看著鏡子裡的胳膊,如果你認為鏡子裡的胳膊就是自己的左胳膊,那麼這個疼痛就會馬上消失。

但是有些人無法認為這個胳膊就是自己的,這種疼痛就還會一直延續下去。那麼是不是說這種疼痛不是來自於客觀事實,而是來自於我們的意識中。



還有一個相反的試驗,在兩個手臂都在的情況下,擋住一隻手臂,然後在擋住的手臂上放一個假肢,同時刺激假肢和你的手。

時間長了以後,你就會覺得這個假肢就是你的手,當你再去打這個假肢的時候,你會有疼痛。

那麼是不是說人對於自身,哪些東西是屬於你自己的,都是由意識來判斷,而不是從客觀來判斷的。

多重人格

還有一種就是精神分裂。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精神是通用一個身體。所以他們就是一個人。但是在精神學科和法律領域,現在已經開始鑑定人格分裂是多個人。


舉個例子,如果有個人格分裂的人現在違法了,那我們就要判斷他違反的時候的人格和他原本的人格是不是一樣的。不能定罪於一個沒有罪的人格。

也就是說一個人能裝兩個意識,這些不同的人格他們會有不同的習慣,說不同的語言,得不同的病,真的就是不同的人。

所以在法律上出現了一個非常難的問題:如果一個人有兩個不同的人格,他違了法怎麼辦?


意識產生的幻想

綜上所述,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其實有一部分是幻想出來,而這種幻想是無意識中進行的,就像記憶被篡改了一樣。所以我們看到的世界,很有可能跟真實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篡改這個信息呢?

按照現在生物學家還有神經學家的一些分析,是因為我們生存的需求。就是我們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大自然中,想要生存的話就必須有一定的預判。


就是對於將要發生的事情進行一個提前的設想。那我們發現看到的跟我們設想的不一樣時,設想就佔據了主動,大腦就會把看到的改成我們想像的樣子。

還有就是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是需要整體的認知,比如我們看到動物的局部毛髮,我們大腦就會自動補全,如果等你完全看清楚再判斷可能就來不及


所以說是一種預判機制,造成了我們這個能力。但是有一個問題,這個理論解釋不了。

一開始看見時,傾向於我們的想像,這個可以理解。但是在客觀事實的面前,為什麼還是不斷的傾向於我們的想像呢?比如說我們剛才看到的那張圖,我已經告訴你了,他的顏色是一樣的,你仍然看不出他的顏色是一樣的,這不就很奇怪嗎?

意識的來源

說到這裡,不妨讓我們大膽猜測一下,如果說我們的意識根本就不是這個世界的產物,它是一個更高維度世界的產物。那麼,在那個世界裡是由意識決定客觀存在,所以相對客觀存在,意識更為重要。

當意識和客觀存在產生矛盾的時候,他會更加傾向於意識


我們的大腦是一個高維度的東西,到了一個低維度的世界,所以產生了不協調。所以我們的大腦永遠是自我意識為中心。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虛擬的,就像一個龐大的遊戲,而我們知道遊戲越大,BUG就會越多。

但我們又是如何生活在裡面又發現不了這些BUG?



可能我們只能進行無限的腦補,或許我們看到了錯誤,也會自動將它合理化,這樣就可以安心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也有可能說人類的腦袋自動被植入了這麼一段代碼,讓我們能夠自動屏蔽。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到現在都很難發現我們的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原因。

如果你喜歡,關注我!帶給你更多更好的內容!

相關焦點

  • 人的觀察能夠影響結果,匪夷所思的雙縫幹涉實驗揭示了什麼奧秘?
    這讓科學家們產生了疑惑,難道雙縫幹涉實驗中光所呈現岀的波動性其實是大量光子相互作用的結果?光子竟然能夠自己與自己發生幹涉,光子似乎能夠一分為二,同時穿過兩條縫隙,這真是匪夷所思。可見,單個光子也具有波動性。科學家們把雙縫實驗中的光子換成電子,也得到了幹涉條紋。
  • 「科學怪談」匪夷所思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
    也被一些學者認為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科學實驗之一」。這就是「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想要完全解釋這個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其實很燒腦,為了方便大家理解,筆者就用最簡潔的語言來為大家詳細解讀這個實驗。一個電子怎麼可以同時進入兩個縫隙而發生幹涉呢?難道電子有分身術?這也太怪異了!打個比方,這就好像你前面有兩扇門,你往前走著,突然分裂成了兩個人通過了兩道門。這太匪夷所思了。一部分科學家就認為: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而且粒子性和波性處於疊加態,就是說粒子在某個時刻的特徵態既是粒子,也是波,具有概率疊加態。
  • 世界上究竟有鬼還是沒有鬼英國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結果太驚喜
    世界上究竟有鬼還是沒有鬼英國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結果太驚喜。世界上究竟有鬼還是沒有鬼?英國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結果太意外當人類的科技前進到一定程度之後,不難發現大多數人,實際上都是無神論主義者,認為相信鬼相信靈魂,相信人類有未來之說都是迷信。
  • 解讀令人匪夷所思的雙縫實驗,難道人的意識真可以影響微觀粒子?
    量子講堂第4期,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是量子力學中一個極具有代表性的物理實驗,它使得物理學家對於人的意識與物質的關係陷入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實驗正式開始:物理學家使用儀器不斷向雙縫發射單電子,但是後方的感應屏卻沒有與物理學家最初預想的一樣,呈現出於雙縫平行的兩條圖案,反而感應屏上出現了明亮條紋與暗淡條紋相間的圖案,粒子運動是絕對不可能出現這樣的運動軌跡的,這是典型的波運動後產生的幹涉圖案,也就是說單電子同時通過了兩條縫隙,並且在通過縫隙後自己幹涉了自己,難道電子是一種波嗎
  • 人類最恐怖的實驗,雙縫幹涉實驗,意識決定你看到的是什麼
    在以前,科學就是科學,神學就是神學,意識就是意識,物質就是物質。似乎意識永遠決定不了物質世界,並且也永遠找不到證據。可是,雙縫幹涉實驗,讓人類看到了恐怖的一面。先介紹一下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可能高中物理學過。就是一道光,在經過兩道平行的縫後,然後,會在幕布上,形成幹涉條縫。
  •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其實這也怪不得牛頓,就拿今天來說,神學依然是科學頭頂上的一朵烏雲,為什麼?因為我們無法準確的解釋宇宙的起源,無法解釋生命的起源,更無法解釋物質粒子的組合如何會產生意識!而且隨著對科學深入的研究,隨著我們對微觀世界的了解,隨著量子力學在20世紀末的成功,人們愈發覺得科學好像與神學又走到了一起。
  • 科學家稱瀕死狀態下仍有意識,太可怕了
    所以,我們以為人死後什麼都沒有了,意識和五感等也都完全消失,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嗎?這個說法來自哪裡?雖然是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一種說法,不過,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似乎也有研究者針對這個說法,進行過論證,結果證明這個說法真的是準確的。
  • 一個簡單的物理實驗,卻改變了人類認知,科學的盡頭真是神學嗎?
    在我們看來,科學家都是堅定的無神論者,但是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並非沒有科學依據,有很多人都認為這句話也挺有道理的,因為很多的科學家到了晚年的時候,竟然都把目光轉向了神學,比如眾所周知的牛頓。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一個簡單物理實驗,卻得到顛覆認知的詭異結果
    相信許多人都知道「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乍看起來它似乎沒什麼問題,甚至可能還讓人覺得挺有道理,因為一些著名科學家晚年都將目光轉向了神學,比如牛頓。 事實上,由於年紀輕輕就發現了三大定律,牛頓對上帝幾乎沒有信仰,甚至常常跟哈雷彗星的發現者愛德蒙·哈雷辯論:上帝究竟是否存在。
  • 為什麼說「現實世界」是意識創造的?意識是什麼?科學怎麼解釋?
    在哲學中,我們經常會討論物質與意識的關係,當然,馬克思表示,物質是科學的,意識是主觀的,在一開始的時候,科學家並沒有把意識當做一個科學。不過等到科學家對於大腦神經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的時候,他們對於意識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那麼意識,到底是什麼?
  • 科學能夠解釋意識嗎
    宇宙中最大的奇蹟:從一團灰色的、果凍狀的有機物質中誕生出的意識。而當今時代最大的科學挑戰就是對此給出解釋。大腦是非常複雜的器官,由近1000億個細胞(神經元)組成,每個細胞與10000個其他細胞相連,產生約10萬億個神經連接。 我們在理解大腦活動與人類行為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 人腦中的『造夢機器』與意識的產生
    神秘的意識體驗是可以被製造的。這並不是無稽之談,現代科學已經證實了這一點,並得出了許多可重複性的實驗結果。通過刺激人體不同的腦區,使人獲得非現實的、但對於個體來說絕對「真實」的意識體驗。比如使人「看到」並沒實際看見的影像;使人「聞到」並未真實產生的氣味等。
  • 意識能從科學角度解釋嗎?意識可能是一種「物質」
    意識的形成和形態是非常複雜的,科學家迄今也很難從科學角度解釋它是如何從大腦膠狀組織中浮現出來,它是當今時代最大的科學挑戰,大腦是一個異常複雜的器官,由近1000億個細胞組成,每個細胞與10000個其他細胞相連,產生大約10萬億個神經連接。
  • 意識是什麼?又從何而來?科學家已找到答案,意識並不玄妙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意識到底是什麼東西呢?關於「意識是什麼」這個話題,科學家們始終在研究。從生理學的方面來講,意識是由大腦產生的,我們可以通過身體的各個器官來進行工作意識能夠幫助我們完成想像以及儲存回憶,一旦我們大腦不在工作或者處於休眠狀態時,意識就會消散。
  • 意識的本質是什麼?
    只有從意識的本質,更新,進步,境界的提升,才能解釋很多科學未解之謎。量子力學你無法想像兩個相隔幾億光年或者說任意距離的東西,當甲發生改變的同時,乙也會改變,這不符合能量傳遞,所以愛因斯坦一直認為甲乙當中會存在某種能量,它終其一生都沒有弄明白。
  • 讓人匪夷所思的雙縫實驗,難道人的意識真可以影響微觀粒子?
    量子科技這個名詞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想要深入了解什麼是量子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雙縫實驗」,被評選為20世紀令人頭皮發炸的十大實驗榜首。其實雙縫實驗的過程非常簡單,分為三個部分:1、一個可以發射單電子的儀器,它需要保證在任何時刻只能有一個電子被發射出去,2、能阻擋電子運動的屏障,在這個屏障上有兩條平行的縫隙,這個帶有兩條縫隙的屏障需要保證在任意時刻,只能有一個電子通過其中的任意一條縫隙,3、一個感應屏,這個感應屏可以探測出電子通過縫隙之後的最終位置。雙縫實驗最初的實驗目的是為了證實電子的波粒性,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波粒二象性。
  • 你怎麼確定自己有意識?
    © trexrunner然而,此事所引發的一系列爭論直至今日依然存在,關於安樂死、人權與監護人制度,而最關鍵的是:科學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還有意識?當我們在談論意識,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什麼是意識?米格爾的腦機接口技術並不需要先完全搞懂意識究竟是什麼,他們只需要捕捉與意識相關的神經元電信號,再用這些電信號驅動外部裝置運動,就可以實現「意識對外部設備的控制」。一開始,他們在恆河猴上做實驗。
  • 顛覆認知的科學實驗,控制我們身體的到底是大腦還是意識?
    今天要跟大家討論一下意識,其實意識是什麼東西科學是無法解釋的,一些科學家認為意識是人腦中的神經信號,是這些東西產生了意識,但是他們無法證實他們的從屬關係,所以一直以來意識是處於神學家的詞,意識這個東西呢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你又肯定這東西是一定存在的,下面我們將用三個方面來講述意識和物質身體的關係。大腦產生意識嗎?
  • 生殖意識的產生對人類到底意味著什麼?
    不過對於大部分物種而言,交配並沒有什麼別的目的。然而,性愛對於屬於靈長類動物的我們而言卻有著其他用途——性愛能夠幫助人類繁衍子孫後代。人們想要了解關於性愛和自己究竟從何處而來。多少人為此冥思苦想,而思考結果反過來對人類的發展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從性愛、結婚、撫養子女到組成家庭、社會和同盟,一切的人類行為都與關於性愛和自身來源的思考有關。
  • 一個簡單的物理實驗,卻讓科學家看到了害怕的結果,怎麼回事?
    科學是一門偉大的學問,自從人類開始了科學的研究探索,人類文明也走進了科技時代,開啟了輝煌的文明進程。從此人類開啟了新的時代,開始向揭開世界真相更進一步。我們都知道,科學的進步是由無數的實驗組成的,如果沒有一次次的實驗總結,就不會有科學的進步,不會有現在輝煌的科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