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研發矽基黃光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2021-01-17 中國日報網

南昌研發的矽基黃光技術水平國際領先!在7月12日於南昌舉行的首屆世界半導體照明產業論壇暨南昌臨空經濟區光電產業招商推介會上,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藍光之父」中村修二教授正式發布了這一振奮人心的喜訊。

南昌大學江風益教授技術團隊研發的矽基黃光,經過中村修二教授領導的技術團隊、諾貝爾獎重點實驗室的比對測試,雙方的測試數據結果一致,這表明,該矽基黃光的技術水平國際領先。「南昌大學的江教授開發出了高效能的黃光LED,我們非常驚訝!以前沒有人成功過,這次真的成功了,我認為在LED領域,這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發明,它有非常大的價值。」 中村修二教授說。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良惠進一步闡明了此項研發的價值所在:黃光LED是世界半導體照明技術和產業的未來增長點。經過15年的努力奮鬥,如今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在世界上專利數量最多,已躋身半導體照明技術強國。但是中國要在技術上成為第一,還需要找準發展的突破點——波長的延拓,即黃光LED。「從整個波譜來看,從可見光區域裡面,世界領域藍光跟綠光技術上已經解決得比較好,再往兩邊,波長長的方向就是黃光。」陳良惠說,「江風益教授技術團隊解決了國際長期未解決的黃光LED缺失的難題,希望南昌抓住機遇,創新發展,推動LED產業再上新臺階,讓南昌成為LED發展的排頭兵。」

作為我國最早從事LED研發和生產的地區之一,南昌具有較為雄厚的LED產業基礎。在江風益看來,南昌LED產業發展的特點可以用「全」「特」兩個字來描述。所謂全,就是整個產業鏈上中下遊齊全,除了上遊外延材料、中遊封裝、下遊應用,還有MO源的供應等,而且各種顏色都有;所謂特,比如MO源,MOCVD的製造南昌特有。江風益說:「現在南昌LED產業不算做得很大很強,只有做大以後,這個特和全加起來才算強。所以南昌的LED產業技術有待於大家共同努力,為做大做強做出貢獻。」

把脈南昌LED 未來的發展,中村修二也提出自己的建議:「我關注到南昌LED的產業鏈是一系列完整的產業鏈,這在世界上是很少有的。今後,南昌可以利用LED完整的產業鏈,與江教授的科技新成果再結合起來發展,這也是今後南昌LED發展應有的一個方向。」

據了解,該項目落戶地——南昌臨空經濟區是江西LED產業的主導區,將圍繞黃光技術從產業鏈上、中、下遊及配套等方面進行全面政策支持,全力打造「南昌光谷」的主導核心區。

此外,為推進江西省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矽基LED原創技術優勢加快轉化為產業優勢,實現由技術制高點邁向市場制高點,江西省已明確描繪出LED產業發展路線圖:到2020年,全省LED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在2015年的基礎上翻兩番,總量超過1000億元,力爭佔全國的比重達到15%。同時,佔據並始終保持LED產品生產技術、核心設備製造技術、配套材料製造技術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來源:江西日報

相關焦點

  • 高新區又一項產品國際領先!國家電投新研發的光伏電池片成功下線
    高新區又一項產品國際領先!首批次成功下線的C-HJT光伏電池片最高效率已達22.56%,標誌著中央研究院在高效光伏電池研發領域躋身國際先進水平,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為後續研發更高效率C-HJT光伏電池技術奠定了有利基礎,更為推進集團公司「2035一流戰略」落地,助力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中國光柵製造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光柵製造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2016-11-11 17:24: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長春11月11日電 題:中國光柵製造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 「天問一號」探測器空間太陽電池「南昌造」
    備受矚目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採用的Z32AT型空間太陽電池,是位於南昌臨空經濟區的南昌凱迅光電有限公司研發的。據了解,目前,國內50%以上新近發射衛星如「嫦娥四號」「北鬥系列」「天問一號」等裝備的太陽電池均出自凱迅光電。
  • 美的離心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本報訊 在第二十二屆國際製冷、空調、供暖、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覽會上,群雄聚會,產品疊出,最具震憾力的當數美的中央空調國內首家上市的變頻熱泵離心機。美的中央空調從1999年開始以發展多聯機起家,因掌握著變頻多聯機的核心技術,成為行業的變頻王者。
  • 破局全球變暖 美的空調新型環保冷媒應用技術創國際領先水平
    7月13日,美的關於R32、R290、R161等三款新型環保冷媒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究項目正式通過科技鑑定,被評定為國際領先水平。美的製冷家電集團家用空調事業本部總裁吳文新透露,該項目申請和授權的新冷媒相關專利十幾項,編制或修訂相關工藝安全技術標準11項,美的已經建立了專利技術保護池。
  • 重慶科技學院重稠油開採技術研發國際領先——
    記者 李星婷 攝視覺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李星婷大型圓柱體,長4米、直徑1米;內部溫度高達425攝氏度,壓力達35兆帕;可模擬任意井型的重稠油開採環境……這個「大三維」超臨界多源多元熱流體重稠油開採物理模擬實驗裝置,是重慶科技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歷時4年自主研發的。
  • 中電科風華觸控螢幕邦定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集多工序於一體的工藝
    中電科風華觸控螢幕邦定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集多工序於一體的工藝 作者: 51Touch     時間:2018-01-15     源於:未知    總點擊:
  • 舟山潮流能發電項目達國際領先水平
    10月20日,舟山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成果通過專家鑑定,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組織的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該項目還亮相正在北京舉行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位於舟山岱山海域的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由僑創聯盟執行理事長、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董事長林東領銜研發。
  • 繞組式永磁耦合調速器專家鑑定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導】3月4日,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組織專家在北京新時代大廈對江蘇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繞組式永磁耦合調速器」技術成果進行了鑑定。經專家鑑定,該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鑑定會由顧國彪院士主持,由來自國家中小型電機及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南陽防爆電氣研究院、中國節能環保公司等的國內電機界9名頂尖專家構成鑑定組。
  • 高景一號指標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上述技術指標與國內國際同類衛星相比,均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高景一號01組衛星是我國第一顆0.5米級商業遙感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管理。高景一號01組衛星具有高解析度(全色0.5米,多光譜2.0米)、高精度姿態控制與測量、快速機動的衛星採集和同軌立體成像能力等設計特性。
  • 2019江西南昌國際合作創新研究院聯合招聘40人公告(一)
    南昌航空大學國際合作創新研究院於2018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主要職責是負責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聯合開展以航空領域為主的科技創新、技術攻關、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核定國家事業編制100名,用於引進高層次人才。
  • 天津歐泰:超快光纖雷射器達國際領先水平
    日前,天津濱海高新區國際創業中心在孵留學生企業天津歐泰雷射科技有限公司兩項「超快光纖雷射器」研發成果通過了天津市科委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其中「超短脈衝(35fs)超寬光譜(130nm)全光纖摻鉺雷射種子源」被鑑定為國際領先水平,「無壓縮級的全光纖飛秒(460fs)摻鐿雷射種子源」被鑑定為國際先進水平
  • 【中國新聞網】中國光柵製造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中國科學院
    這標誌著中國大面積高精度光柵製造中的相關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光柵看似陌生,其實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  光柵是什麼?光柵刻劃機又是什麼?  人類藉助光認識世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光學成像,另一種是光譜分析。
  • 窯爐技術擁有專利63項 彩虹光伏玻璃工藝國際領先
    隨著延安、合肥、鹹陽光伏玻璃窯爐及配套生產線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式發布,彩虹光伏玻璃全氧燃燒窯爐工藝及產業化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標誌著我國光伏玻璃產業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電子彩虹集團總經理司雲聰介紹,此次彩虹發布的光伏玻璃全氧燃燒窯爐工藝及產業化技術,克服了傳統空氣窯爐高能耗、高汙染等缺點,具有低能耗、低汙染、高能效、高熔化率、高產能等優點,極大提升了產品品質和品位。
  • 國際領先!中信環境技術膜芬頓技術通過科技成果評審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6日,由中信環境技術自主研發的"膜芬頓技術在汙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項目順利通過科技成果評審,該項目經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水汙染治理委員會組織上海同濟大學、中山大學、中科院生態中心等單位的多名行業內知名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該項科技成果進行了審核評價,一致認定該技術創新性強
  • 昆工團隊熱障塗層技術研究國際領先
    雲南日報近日,由昆明理工大學金屬先進凝固成形及裝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馮晶教授團隊研究的超高溫鉭酸鹽熱障塗層技術取得新突破,將最高使用溫度提高至1400攝氏度至1600攝氏度,將隔熱降溫梯度提高100攝氏度至500
  • 「新區製造」 「國內最大」 「國際領先」
    另外,該公司工藝技術和管理均處國內行業領先水平,擁有國內唯一的6英寸太陽電池生產線。,公司迅速組織研發團隊結合探測器實際工作環境,對已有太陽電池產品進行優化和改良。這一產品被省科技廳驗收專家評定為「產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被省工信廳授予「2018年度優秀新產品一等獎」。目前已基本完成產業化工作,實現了年產5萬片外延片的能力,並作為主流產品裝備我國新發射衛星。
  • 格力雙級變容積比壓縮機技術獲「國際領先」認定
    人民網訊 9月24日,由中國製冷學會牽頭組織的格力電器「雙級變容積比壓縮機技術的研究及應用」項目鑑定會在珠海進行。經過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技術屬國際首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格力雙級變容積比壓縮技術是在第一代雙級增焓壓縮機技術的基礎上創新升級而來,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 國際領先!我國研發的納米塗料被用在港珠澳大橋上
    先進的海洋材料通過海洋工業轉化為具體裝備和生產力,是可持續利用發展海洋必需的基礎物質,同時,作為關鍵的基礎共性技術直接影響著海洋安全和綜合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圍繞新材料發展戰略、橋梁結構鋼的創新、海洋環境腐蝕控制技術等內容,多位院士專家進行了專題報告。薛群基院士介紹,我國每年由海洋腐蝕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萬億元,經過多年研究攻關,海洋材料的腐蝕防護技術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
  • 多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立兩年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發布成果
    據介紹,2018年10月,北京大學利用在石墨烯基礎研究方面的領先優勢,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新型研發機構——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昨天,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介紹了研究院最近一年來的建設成果和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