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個124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建成投產

2020-12-03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 (記者瞿劍)據中國能建最新消息,由其旗下廣東院勘察設計、廣東火電負責建安施工總承包、廣電工程局負責土建施工的廣東華夏陽西電廠(2×124萬千瓦)工程6號機組,近日順利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加上此前於7月7日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的5號機組,這一世界首個124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全面建成投產。

中國能建介紹,該項目是目前國內已投產機組中單軸全速單機容量最大、蒸汽參數最高、單位發電煤耗最低、單位汙染排放量最少的124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是綠色火電標杆示範工程。

中國能建廣東院在該項目上創新應用緊湊一字型煙道布置、高效回熱系統、汽機基座彈簧隔振臺板系統、無動力除塵、「預處理+TMF+STRO+DTRO」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煙氣聯合處理等多項優選方案,藉助先進的三維協同設計技術、現場總線技術和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全面提高電廠運行和管理的自動化水平。

中國能建廣東院表示,該項目安全、環保、能效等指標均處於火電機組世界最高水平;同時機組在參數、容量、模塊化設計等多方面,突破了國外技術限制,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獲得專利授權28項,整體國產化率達90%以上。此次項目的成功實施,也是對我國大容量、高參數超超臨界電站的設計、製造、建設和運行能力邁上新臺階的綜合檢驗。

相關焦點

  • 廣東華夏陽西電廠:世界首個124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建成投產
    據中國能建最新消息,由其旗下廣東院勘察設計、廣東火電負責建安施工總承包、廣電工程局負責土建施工的廣東華夏陽西電廠(2×124萬千瓦)工程6號機組,近日順利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加上此前於7月7日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的5號機組,這一世界首個124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全面建成投產。
  • 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在華電國際投產
    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在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投產  12月4日,國內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引進技術國產化依託工程——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7號機組順利完成  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是國家「863」計劃依託項目和「十一五」重點建設工程,是引進超超臨界技術建設的大容量、高參數、環保型機組的裡程碑工程,也是2006年華電集團突破裝機規模和經營效益的標誌性項目。
  • 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產
    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產  8月31日,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華能營口電廠二期3號機通過168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  營口電廠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是繼華能玉環電廠首臺國產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後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又一個零的突破。  該機組主要特點是:高效、節能、環保。
  • 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投產
    新華社瀋陽9月1日電(記者 石慶偉)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8月31日在華能營口電廠正式投產。這也是世界上第二臺投產的同類型機組。    華能營口電廠地處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此次投產的機組是該廠二期3號機組,主機設備均由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製造。
  • 創下多項世界之最!中國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誕生記!
    2006年11月由中國能建華東院設計的我國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工程華能浙江玉環電廠成功投產運行實現了我國燃煤發電技術新跨越圖 /  華能浙江玉環電廠4×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初生:首戰百萬千瓦
  • 我國首臺百萬千瓦國產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投產
    我國首臺百萬千瓦國產超超臨界燃煤機組華能玉環電廠一號機組投產  11月28日,國內第一個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電站項目——華能玉環電廠一號機組順利經過土建  位於浙江台州玉環縣的華能玉環電廠工程是國家「十五」863計劃「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課題的依託工程和超超臨界國產化示範項目,規劃裝機容量為4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一期建設二臺100萬千瓦機組,投資約96億元,機組主蒸汽壓力達到26.25兆帕,主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達到600度,是目前國內單機容量最大、運行參數最高的燃煤發電機組
  • 世界海拔最高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哪家有?
    2015年12月30日世界海拔最高的超超臨界西寧火電項目1號機組168小時試運行一次圓滿成功!今天就讓我們了解一下這個世界之最吧!各項參數達到優良,標誌著1號機組已完成全部建設、調試任務,成功具備投入商業運營條件,為黃河公司及青海省增加新的電源點。
  • 國內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鍋爐成功運行
    新華網訊  記者從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獲悉,由哈爾濱鍋爐廠設計製造的我國首批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鍋爐,已經在浙江華能玉環電廠成功投入運行。
  • 4家大企聯合投建長城電廠 加速推動火電超超臨界技術發展建設
    當環保節能成為中國電力產業布局調解的緊張偏向時,火電行業在"上大壓小"的政策導向下踴躍推動家當布局優化晉級,封閉大量能效低、玷汙重的小火電機組,在非常大水平上加速了國內火電裝備的更新換代。跟著期間前進,火電廠超超臨界機組應運而生,我國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開展較晚,但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技術從項目研發到2006年玉環電廠首臺機組投運,僅用了4年時間。超超臨界機組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具備顯赫的節能和改進情況的結果,超超臨界機組與超臨界機組比擬,熱服從要前進1.2%-4%,一年就可勤儉6000噸優質煤。
  • 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在山東正式投產
    新華社濟南12月4日電(記者呂福明)目前國內單機容量最大、運行參數最高的燃煤發電機組,4日在山東鄒城正式投產。至此,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成為國內又一家擁有100萬千瓦單機容量的燃煤發電廠。    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是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企業,此前裝機容量已達254萬千瓦。
  • 世界首個124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工程建成投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7月17日10時,由中國能建廣東院勘察設計、廣東火電負責建安施工總承包、廣電工程局負責土建施工的廣東華夏陽西電廠5、6號機組(2×124萬千瓦)工程6號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
  • 世界首臺六缸六排汽燃煤百萬千瓦機組投產
    11月11日18時18分,大唐東營發電有限公司1號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誌著世界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六缸六排汽燃煤發電機組正式投產。
  • 9月份28個660MW及以上大型火電項目有了新進展
    6.淮北平山電廠二期工程年內投產 系世界單機最大火電機組8月29日,世界首臺單機容量1350兆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安徽淮北平山電廠二期工程低位汽輪機扣缸一次成功,為實現機組年內投產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我國成功掌握先進的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技術
    國內首套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也是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火電機組,經半年的成功運行,主要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6月11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華能集團在人民大會堂發布了這一消息。
  • 內蒙古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當環保節能成為中國電力工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時,火電行業在"上大壓小"的政策導向下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關閉大批能效低、汙染重的小火電機組,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國內火電設備的更新換代。  隨著時代進步,火電廠超超臨界機組應運而生,我國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發展較晚,但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技術從項目研發到2006年玉環電廠首臺機組投運,僅用了4年時間。
  • 中電觀察:燃煤火電超超臨界機組單位造價最低
    中電觀察:燃煤火電超超臨界機組單位造價最低 來源: 中電新聞網      日期:14.06.04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記者宋暘 5月2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11~2012年投產電力工程項目造價情況》(簡稱「《情況》」),此次發布的電力工程項目造價情況,共涉及2011~2012年投產的電源工程項目405個、電網工程項目4866個。
  • 資訊|首個124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工程投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7月17日10時,由中國能建廣東院勘察設計、廣東火電負責建安施工總承包、廣電工程局負責土建施工的廣東華夏陽西電廠5、6號機組(2×124萬千瓦)工程6號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
  • 66萬千瓦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通過專家評審
    我國流化床發電技術持續領先  66萬千瓦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通過專家評審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 記者 馮義軍  「當前,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簡稱流化床)發電技術研發正積極推進,二次再熱流化床發電技術也被列入研發計劃,我國流化床發電技術將繼續保持世界領先水平
  • 【技術前沿】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變革時代來臨
    《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要求,新建燃煤發電項目原則上採用60萬千瓦及以上超超臨界機組。  這透露出,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已經成為燃煤發電領域的主流方向和重大選擇。  「當前,應該全面推進亞臨界機組改造為超(超)臨界機組的技術研發,在技術成熟時積極推動改造。」毛健雄建議。
  • 華能建成投運我國首座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機組電廠
    8月24日11時58分,繼6月27日建成投產我國首臺二次再熱發電機組後,華能集團公司在江西安源建設的第二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華能安源電廠2號機組完成試運投產,超淨排放環保系統同步完工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