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道姑邊洞玄當眾升仙,唐玄宗睹其芳容,令人刻碑紀念

2020-12-04 簷雨階苔

唐朝範陽郡(今北京一帶)女子邊洞玄,自幼高尚純潔,機敏聰慧,樂善好施。她每次見小動物有生命危險,必定傾力拯救,不辭辛勞。她常常站在霜雪中,見飢餓的鳥雀站在枝頭哀鳴,一定會找來米谷餵它們。積年累月,鳥雀都認識了她,有的飛到她面前引路,有的跟在她身後跳舞。

邊洞玄十五歲時,向父母請求出家學道,辟穀養氣。父母可憐她仁慈又孝順,擔心她受苦,所以沒有答應。邊洞玄成年後,發誓不嫁,在家奉養父母。幾年後,邊洞玄的父母逝世,她悲傷不食,幾乎喪命。喪期過後,邊洞玄拜見郡中女道士,出家修道。

邊洞玄沒有兄弟,也沒有近親,心靈手巧,會織布,眾女道士對她很是憐愛和敬重。邊洞玄勤於紡織,晝夜不息。每次她得到錢財後,除了買芝麻、茯苓、人參、香火外,剩下的錢都買了五穀雜糧。

有人問邊洞玄:「你既然辟穀多年,貯存糧食做什麼?難道是半夜或凌晨肚子餓想進食?」邊洞玄笑而不答。

邊洞玄每天早上在後院撒下糧食餵鳥,在屋子裡餵鼠,年年如此,毫不厭倦。自邊洞玄住進道觀後,不再有老鼠毀壞物品,人人傳誦她的事跡,認為是她的陰德感動了老鼠。如果遇到荒年,邊洞玄便將糧食分給饑民。

邊洞玄也喜歡服食丹藥,有人贈丹藥給她,她必定在天尊堂中焚香供養,然後才服下。她常常因此生病,上吐下瀉,渾身無力。即便如此,她也毫無怨言,疾病才好,便像往常一樣繼續服藥。道友愛惜邊洞玄的身體,委婉地勸告她,而邊洞玄依舊堅定不移地相信丹藥。

有一天早上,有一個老翁背著布囊,進入道觀賣藥。眾道士因此問賣藥翁:「你賣的是什麼藥?」賣藥翁回答說:「是大還丹,服下後可以長生不老,白日升仙。」眾道士聞言,都以為賣藥翁在開玩笑。

賣藥翁面目黝黑,身體枯瘦如柴,彎腰駝背,眾道士因此笑著說:「既然大還丹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白日升仙,那你為何如此憔悴,不為自己著想呢?」

賣藥翁回答說:「我的大還丹剛剛煉成,應該度人升仙,立下功德。如今度人未滿,找不到求仙的人,所以我不能自己服下丹藥升仙而去。」

眾道士因此問賣藥翁:「天下的人都想長生不老,為何說找不到求仙的人呢?」賣藥翁回答說:「世人都喜愛仙道,卻不能修行。喜愛仙道,又能修行,不被聲色名利所誘惑,勤奮刻苦,堅持不懈者,千萬人中也找不到一人。」

眾道士又問賣藥翁:「天子富貴無比,你有大還丹,為何不獻給他,令他長生不老?」賣藥翁回答說:「天上大聖真人,高真上仙,以及北鬥七元君,輪流下凡做天子,期滿之日,升天回歸,何必依靠丹藥而升仙呢?」

眾道士好奇地問賣藥翁:「那麼如今天子是哪個神仙呢?」

相關焦點

  • 聖人唐玄宗將唐朝帶上頂峰,他那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文/史小二記 誰將唐朝帶上頂峰? 既然是要將唐朝帶上頂峰,這是一個爬山的過程。那麼,帶上頂峰的人毫無疑問肯定是唐玄宗李隆基。
  • 新彗星將與人類見面一周內可睹芳容(圖)
    新彗星將與人類見面 一周內可睹芳容如果觀測地點選得好,且天氣晴朗,6日晚上開始的最近一周裡,當天黑以後,只要抬頭仰望天空,全國各地的人們均可用肉眼觀看到它的芳容。 據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介紹,「麥克霍爾茨」彗星是去年8月27日被美國天文愛好者發現的,編號為C/2004Q2。這是一顆非周期彗星。也就是說,這次如果不觀看,也許再也不會有此機會了。
  • 消失百年的枯魯杜鵑,被重新發現一株,看來一睹芳容
    花草樂小編帶您來一睹芳容吧。
  • 外國人要想在唐朝當官,需要走什麼程序?
    考中進士後,他被唐朝朝廷任命為洛陽司經校書,負責典籍整理,並陪同皇太子研習學問(正九品下),其後逐年升遷,歷任左拾遺(從八品上)、左補闕(從七品上),甚至秘書監,能經常在唐玄宗身旁侍奉。唐玄宗對阿倍仲麻呂的才華很賞識,特地給他起了一個中國名字叫「晁衡」。阿倍仲麻呂在唐為官近二十年後,跟崔致遠一樣思鄉心切,於是上書唐玄宗請求回國。
  • 第二銀河刻碑級戰列艦玩法介紹
    今天為指揮官們帶來的是即將登陸《第二銀河》的新艦船——刻碑級戰列艦,刻碑級是一艘典型的團隊型艦船,隨著範圍內友軍目標的增加,他的超級裝置充能速度也會大幅提升。而獨特的隱身機制和「羅斯拉夫之光」則使得友軍會獲得強力增益效果。
  • 唐玄宗有個親信是高句麗人,生個兒子被賜五品官,為何親信被賜死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同時也是爭議比較大的皇帝,因為唐朝的盛世頂峰就是在唐玄宗時期,他的前半生經過無數艱難險阻,數次政變,以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身份憑藉能力,最終成為皇太子以及皇帝,但到了後半生,卻像變了個人似的,寵信奸人,愛好美色,最終葬送大唐盛世。
  • 唐玄宗霸佔楊玉環,李瑁不敢不答應,網友:二者不是一個數量級!
    但是小弟心裡納悶,唐玄宗迷戀上 已是自己兒媳的楊玉環,李瑁難道就不敢拒絕,就這樣忍痛割愛?李隆基賜婚李瑁,不知楊玉環的閉月羞花之貌公元735年,正值大唐王朝強盛之際,唐玄宗的第十八子李瑁,即唐玄宗與武惠妃(深受唐玄宗寵愛)所生的唯一活下來的兒子,在鹹宜公主大婚上,遇見了傾國傾城的楊貴妃,一見傾心。
  • 外國人為唐朝帶來了什麼
    唐朝開放包容,除了當時與世隔絕的美洲,幾乎各大洲的人都有來到唐朝的。比如說絲路上經商的主力——粟特人,他們本身就是白種人。他們是整個絲綢之路上最活躍的商人。在唐代的筆記小說當中,粟特人多得舉不勝舉。後來粟特人大量地定居在唐朝的內地,與唐朝人通婚,久而久之,相當多的粟特人融入了中華民族,再也不是外國人了,而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了。現在北方地區有些姓氏,比方說曹、安、康、米、何、史等這些姓氏,其中就有相當大一部分是粟特人的後代。外國人來中國做什麼?除了經商,一部分是使節,還有一部分是僧侶。
  • 太原市清徐縣:新建機庫喜迎賓客,花海棧道初露芳容
    讓我們一起靜候新建機庫的驚豔亮相~金秋時節,碩果纍纍位於堯城機場的花海景觀初露芳容我們即將穿越花海棧道 共睹壯觀機場宏偉的機場再配上美麗的花海可謂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著實令人期待
  • 戰役過後,唐朝的發展變得如何
    在唐玄宗統治期間,唐朝先是經歷了大唐盛世,卻在安史之亂後走向沒落,關於歷史上的安史之亂,正是唐玄宗誤信奸臣安祿山所發生的事件,究竟安祿山是個怎樣的人?安史之亂是由什麼引發起的呢?經歷安史之亂後,給唐朝帶來怎樣得影響呢?下面就由我們來看一下。
  • 怛邏斯戰役——唐朝如何退出中亞(上)
    除了固守其腹心區域——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的拜佔庭帝國外,還有東亞的大唐帝國(唐朝)與阿拉伯半島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國。唐朝佔據東亞,阿拉伯帝國佔有西亞以及非洲北部、歐洲的一部分,中亞地區則夾在兩大帝國中間,成為二者的緩衝地帶。但隨著兩個帝國勢力向中亞地區的延伸,從7 世紀中葉開始,兩大帝國在中亞就摩擦不斷,並最終爆發了戰爭。
  • 世界上嘴最大的鳥入住南寧動物園,今天起就可以去一睹芳容啦
    鞭笞巨嘴鳥是我們廣西首次引進的新物種,填補了廣西區內沒有巨嘴鳥這一極具觀賞性瀕危物種的空白,喜歡它的大小朋友,從今天(26日)起,就能在南寧動物園一睹芳容了。
  • 唐玄宗為什麼要殺三個兒子,都說虎毒不食子呢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唐朝的統治達到空前的繁榮與昌盛,進入全盛時期,中國的封建社會也達到頂峰階段,史稱「開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堪稱是一位明君了,但是他在位期間卻鑄成大錯,親手殺死三個兒子!
  • 冕柳鶯首現英國引發轟動 數百「粉絲」爭拍芳容
    冕柳鶯是一種中等體型(12釐米左右)的黃橄欖色柳鶯,由於它主要生活在亞洲,因此歐洲人將其稱作東冠鶯(Eastern Crowned Warbler)。自1843年有記錄以來,冕柳鶯只在歐洲大陸出現過4次,從未登陸過英倫三島。此次,在英國最先發現冕柳鶯的是47歲的道奇·霍爾頓。霍爾頓雖是一名建築公司職工,但他同時還是一位鳥類攝影愛好者。
  • 凡人修仙傳:金光上人的升仙令哪來的?他為什麼不去參加升仙大會
    那麼金光上人的升仙令又是哪來的呢?他自己為什麼不去參加升仙大會?其實這個原因在小說中已經明確解釋了,只是動畫裡刪減的劇情太多,沒有對此進行合理的解釋,使得很多小夥伴都非常疑惑,一個鍊氣期四級的小矮子怎麼會有升仙令這樣的寶物呢?原來,升仙令是金光上人家族裡的傳家寶!
  • 與唐朝同生同死的吐蕃帝國
    在唐朝崛起的時候,吐蕃也在崛起,在唐朝衰落的時候,吐蕃也在衰落,在唐朝四分五裂名存實亡的時候,吐蕃也一樣地方割據走向末路。在中國的歷史上總會出現一個強敵來與王朝抗衡,其他王朝外敵均在北方,唯獨唐朝徵服北方後,卻被西方的吐蕃擋住。
  • 越南桂葉黃梅在林科園盛放 快約上親朋好友一睹芳容吧!
    這是10年前從越南引種過來的桂葉黃梅群落,屬於我國瀕危保護植物,花期在4月中旬至4月底,約20天,快約上你的親朋好友,一起去位於大嶺山森林公園的東莞市林科園,目睹它們的芳容吧。該園接待10人以上的團隊參觀,聯繫電話:22255797。
  • 《光遇》我的一個道姑朋友怎麼樣 簡譜圖文教程
    光遇我的一個道姑朋友簡譜...   光遇是一款小清新風格角色扮演遊戲,你將與你的心愛之人攜手在這座浪漫且未知的雲端之城裡,破解一個又一個的謎題,展開一段奇妙的冒險之旅!那麼一起來看下歌曲的簡譜吧!
  • 看《長安十二時辰》,了解唐朝觀賞植物,崇尚牡丹、柳枝審美文化
    荷花在唐朝也是備受關注的花種,受佛教文化的影響,荷花常常與菩薩、觀音一同出現。梅花,為我國十大名花之首,花色豐富,傲骨爭春,清香怡人,其象徵著高貴的品格,無被為古今人所推崇,梅花可以在園林、綠地、庭院中孤植、叢植和群植。在唐代時,紅色和白色的梅花廣泛存在。
  • 唐玄宗的鶺鴒,是哪種?
    (唐玄宗:《鶺鴒頌》)時間:秋九月。值白鶺鴒遷徙之季。地點:長安皇宮。旅鳥,冬候鳥。姿態:飛鳴行搖,集群活動。意境:身居皇宮,享原野之趣。(唐玄宗:《鶺鴒頌》)常見鳥,沒錯;以鳥明志,高明。請橫屏觀看,白鶺鴒標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