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唐朝同生同死的吐蕃帝國

2020-12-05 海龍天普

在唐朝崛起的時候,吐蕃也在崛起,在唐朝衰落的時候,吐蕃也在衰落,在唐朝四分五裂名存實亡的時候,吐蕃也一樣地方割據走向末路。在中國的歷史上總會出現一個強敵來與王朝抗衡,其他王朝外敵均在北方,唯獨唐朝徵服北方後,卻被西方的吐蕃擋住。

盛唐時的吐蕃

吐蕃王朝是西藏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歷史記載的政權,由松贊幹布實際創立。唐太宗時期,唐朝銳意進取,意圖西擴,而松贊幹布統治下的吐蕃也正冉冉升起,於是松贊幹布試探唐朝,武力逼婚,卻被唐朝擊敗,遂潛心請求和親,而唐太宗也想穩住吐蕃,好向北方和西域進軍,遂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唐朝和吐蕃趨於和平。唐高宗時期,吐蕃在西域和河隴地區與唐朝相爭,雙方都無法打敗對方。唐玄宗時期,唐朝全面進攻吐蕃,打敗吐蕃,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然安史之亂爆發,唐朝陷入嚴重內亂中。

安史之亂後的吐蕃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調西域和河隴的軍隊平叛,吐蕃於是趁虛而入,佔領西域和河隴,甚至打下了長安,雙方在陝西一帶相持,唐朝完全處於防守狀態,由於此時強大的阿拉伯帝國意圖染指西域,吐蕃不得不分兵抵抗阿拉伯帝國,是故無力攻打唐朝。常年的戰爭使得雙方實力大減,安史之亂後的唐朝,藩鎮勢力漸漸鞏固,中央朝廷王權日衰,滅亡指日可待,而吐蕃也由於王室紛爭,地方將領傭兵自重,走向衰落,各部落紛紛脫離吐蕃,後吐蕃境內發生奴隸起義,推翻了吐蕃王朝,吐蕃四分五裂。吐蕃與唐朝正可謂同生同死,同時期崛起,雙方你來我往,你稱霸後我稱雄,然後也一同走向衰落。

相關焦點

  • 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吐蕃帝國到底是如何覆滅的呢?
    導語:與其他大一統王朝一樣,唐朝的邊境也有許多少數民族政權,其中持續時間最長的就是吐蕃帝國,吐蕃帝國建立於公元618年,與唐朝同一年建立,覆滅於公元842年,可以說吐蕃帝國幾乎陪伴唐朝走完了它的一生。一、頻繁的戰爭削弱了吐蕃帝國的國力(1)公元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 ,唐朝自此由盛轉衰,吐蕃帝國卻自此進入國力強盛之期,帝國版圖空前擴大。但是盛極必衰,之後頻繁的戰爭使吐蕃的國力逐漸削弱,唐朝緩過來之後多次派將領攻打重創吐蕃帝國。
  • 帝國的詭詐——唐朝的反間計,吐蕃為何屢屢中招?
    大帝國的詭詐:必殺軍神論欽陵的陽謀,終結了吐蕃的一個時代》中,講到了唐朝用反間計,逼殺吐蕃軍神短短30年後,同樣的計策,唐朝又用了一次。這次倒在反間計下的,是吐蕃另一個權臣世家「韋」氏。為什麼相同的計謀,吐蕃會屢屢中招呢?我們通過反間計成功的另外一個案例,來解析一下吐蕃君臣政治的結構。
  • 歷史上的吐蕃帝國究竟多強大?吐蕃帝國是怎麼毀滅的?
    歷史上的吐蕃帝國究竟多強大?吐蕃帝國是怎麼毀滅的?   吐蕃的確可以說陪伴唐朝走完一生,兩個帝國幾乎同時建立,交往爭鬥幾百年,又幾乎同時滅亡。唐朝的歷史大家比較清楚了,這裡就簡要介紹和分析吐蕃的興衰之路。
  • 吐蕃帝國最強盛的時候,為什麼不南下進攻印度,一舉拿下印度?
    吐蕃帝國最強盛的時候,為什麼不南下進攻印度,一舉拿下印度?吐蕃帝國是在青藏高原上存在過的一顆明珠,曾經它的光芒足以震懾東方,在中國古代發生過很多次遊牧文明跟農耕文明的碰撞,很多時候這些放牧的民族擁有強健的體魄,在性格上也比較的曠野,但是在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之後,開始發展農業,畢竟在古代農業才是立國之本,但是在青藏高原的吐蕃卻實現了遊牧和農耕這兩種文明的融合,也是在歷史上很少見的。
  • 吐蕃強盛時期佔領過恆河流域嗎
    事實上漢、藏兩族同根同源:都發源於今天黃河上遊的青海河湟谷地一帶。 在夏、商、周三個上古王朝時代稱青藏高原上的民族為孟族。春秋戰國時代發羌、迷唐等羌族部落逐漸遷移到今西藏地區並逐漸和當地土著融合繁衍發展,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個部落。《新唐書》援引《後漢書》以來諸史籍認為「吐蕃本西羌屬,蓋百有五十種,散處河、湟、江、岷間」。
  • 唐朝最大的敵人,幾次攻陷長安,吐蕃帝國為何實力這麼強?
    整個吐蕃在西南地區可以算得上是最強的了,而且在當時整個世界來說,它也能夠和唐比肩的強國,處在那個位置的吐蕃還和西部最強的阿拉伯有過多次的交手,可以說也是它的存在間接幫助了唐避免了和阿拉伯直接的衝突,那麼這個吐蕃為什麼就能有這麼強的實力呢?
  • 盛極一時的吐蕃帝國,在信仰佛教之後,逐漸失去了戰鬥力
    盛極一時的吐蕃帝國,在信仰佛教之後,逐漸失去了戰鬥力!西方學者在談到古代東亞歷史的時候,常常這樣說:漢族是東亞唯一的文明民族,但是被一群野蠻民族包裹著。這裡的野蠻民族,並不是風俗上的野蠻,而是文明上的未開化。
  • 橫斷山脈:這裡曾決定唐朝的命運
    全文共4079字 | 閱讀需9分鐘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唯有一次決定中原王朝命運的戰爭,就是發生在僻處西陲的橫斷山脈上,唐朝與曾經崛起過的強大的吐蕃帝國之惡戰。
  • 全盛時的吐蕃可與唐朝相匹敵,那它是怎麼走向滅亡的?
    盛極一時吐蕃曾經攻入過唐朝都城長安,最終又是怎麼滅亡的呢? 吐蕃王朝是西藏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政權,是由松贊幹布所建。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入藏和親就是嫁給了松贊幹布,文成公主給吐蕃帶來了大唐的文化和先進的技術,使得吐蕃與大唐的關係變得親密。
  • 通過地圖看唐朝版圖變遷:一個龐大帝國,最後走向瓦解!
    唐高宗在位時期,唐朝疆域達到了頂峰。公元650年,車鼻可汗(後東突厥)被剷除;公元657年,蘇定方剿滅西突厥,其地成為安西都護府轄區;公元660年,契丹、奚歸附唐朝,朝鮮半島的百濟也被唐朝所滅;公元663年,新羅降唐,唐朝在此地設置雞林州,同年吐谷渾為吐蕃吞併;公元668年,唐朝大軍攻滅高句麗。這時唐朝疆域達到最大,為1237萬平方公裡。但這一疆域維持的並不長久,漠北地區幾年後就脫離了唐朝的統治。
  • 大唐女皇和她的帝國
    624年,李世民率領10萬唐朝騎兵在陰山大敗南下入侵的突厥軍,以損失2萬的代價殲滅 10萬突厥騎兵。隨後,李世民率軍越過大漠,在杭愛山東麓與突厥主力相遇,再次大敗突厥軍,以損失2萬的代價殲滅10萬突厥軍。突厥可汗帶領1 萬殘餘向北逃竄。李世民率領2萬騎兵緊追不捨,最終在瀚海(今漢唐湖)南岸追上突厥軍,將突厥軍全部殲滅。突厥可汗被李世民一箭射死。
  • 怛邏斯戰役——唐朝如何退出中亞(上)
    除了固守其腹心區域——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的拜佔庭帝國外,還有東亞的大唐帝國(唐朝)與阿拉伯半島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國。唐朝佔據東亞,阿拉伯帝國佔有西亞以及非洲北部、歐洲的一部分,中亞地區則夾在兩大帝國中間,成為二者的緩衝地帶。但隨著兩個帝國勢力向中亞地區的延伸,從7 世紀中葉開始,兩大帝國在中亞就摩擦不斷,並最終爆發了戰爭。
  • 神秘吐蕃王朝,軍事實力完虐大唐,為何迅速覆滅回原始部落
    對吐蕃歷史的了解大多來自於唐朝的對外交流活動,很少有專門記錄吐蕃的通俗作品,但越是這樣,後人越是被它的神秘所吸引。真想不到這麼強大的政權,怎麼會誕生在當時蠻荒的雪域高原,鼎盛時期甚至堪比大唐,多數人會有疑問:青藏高原能養這麼多人嗎?能負擔得起持續高昂的戰爭費用嗎?社會制度文化能支撐起這個王朝嗎?
  • 吐蕃大軍打到恆河流域後,為何沒有趁機徵服印度
    公元8世紀,吐蕃經過多年的發展以及和唐朝的貿易往來為 成為了當時的一流強國,為了擴張需要,吐蕃曾兩次入侵印度,一直打到了恆河畔,去始終沒有選擇徵服印度,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吐蕃大軍止步恆河的呢?
  • 大唐帝國最遺憾的一場戰役,決定了之後千年的亞洲版圖(上)
    西域完全納入唐朝版圖。   公元661年,龍朔元年,唐朝成立波斯都督府,封波斯王子卑路斯為「波斯王」,名義上,波斯納入大唐統治範圍。   此後,唐朝在西域和中亞與吐蕃、突厥等民族展開了長期的拉鋸戰,並且一度佔據上風,勢力範圍最遠擴張到了鹹海沿岸,直逼西亞。
  • 為什麼有人說唐朝鼎盛時期領土看著比清朝大,實則比清朝小很多?
    導讀:關於題主這個提問小編不敢苟同:什麼叫唐朝鼎盛時期的領土實際比清朝小很多呀?請問有什麼根據嗎?唐朝鼎盛版圖出現在唐高宗李治龍朔年間,在徵服高句麗和百濟後版圖面積達到1237萬平方公裡。歷史上有多少王朝的能突破這個數字。
  • 唐朝疆域最西到達了鹹海、波斯?譚其驤將地圖開疆玩到了極致
    679年,唐朝滅了西突厥可汗阿史那都支,於是在碎葉(託克馬克)建立新的據點。從此,安西四鎮就演變成為了碎葉、龜茲、于闐、疏勒。交河古城——安西都護府駐地安西四鎮的設置並非是穩定的,四鎮經常因為戰爭的失敗而宣告撤銷。如650,唐高宗「罷四鎮」,安西都護府也遷回西州。657年,唐朝滅阿史那賀魯,安西四鎮又恢復。670,吐蕃攻陷龜茲,四鎮再罷。674年,四鎮復歸於唐朝。
  • 地球歷史上的十大超級帝國有哪些呢?帝國何止十個呢?
    作為中國第一個超級帝國,漢帝國給了中華民族永遠的符號,今天的漢族,我們的母語,都是以「漢」命名。2、唐帝國618年,李淵建立唐朝,隨後大舉消滅割據勢力統一中原。626年,李世民繼位,貞觀之治由此開始,唐朝的對外擴張也隨即拉開。
  • 世界文明史:南詔與唐朝形成掎角之勢
    他發現儘管南詔已決心歸附唐朝,但異牟尋仍害怕得罪吐蕃,都城中還住有許多吐蕃使者。清平官鄭回秘密會見了崔佐時,把南詔內部的實際情況一一向他通報,並為他出謀劃策。異牟尋正式接見崔佐時,因擔心吐蕃使者知道,便把會面安排在夜間。崔佐時向異牟尋宣讀了德宗詔書,異牟尋俯伏受詔。崔佐時勸異牟尋悉斬吐蕃使者,去掉吐蕃所立之號,獻出吐蕃所賜金印,恢復南詔舊名,異牟尋答應一一照辦。
  • 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打不死小強,他們英雄輩出,他們盛產俊男野心家
    在西晉王朝之後的中國歷史上,五胡亂華的大時代裡,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紛紛登場,他們放棄了苦寒之地的北方草原、森林、大漠,開始趁著司馬西晉政權大亂,而紛紛進入華夏漢族的祖居中心統治之地,紛紛建立政權,成就自己的王圖霸業,但是城頭變幻大王旗,政權更迭的速度幾乎趕上了嬰兒換尿布的速度,但是有一個民族的部落卻是,在風雲變幻的大時代中,頻繁的成功、失敗到再次成功,建國、亡國、復國、滅國、建國……宛如一隻打不死的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