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你會不會經常感覺到大腦逐漸變得遲鈍?想不起來支付密碼,前一秒鐘想要做的事情,在下一秒卻怎麼也想不起來,或者面對一個怎麼也想不起來名字的朋友時的尷尬。記得上學時,數學老師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大腦就像一把鐮刀,越用越鋒利,越不用,它就會逐漸腐朽和生鏽。
所以,大腦的思維認知,需要適當地訓練,才會讓它進入一個良性的狀態。就像我們的身體,適當的運動才會讓它保持健康。
《神奇的燒腦思維遊戲書》雖然是一本訓練孩子思維認知的遊戲書。但是,嚴格來說,它其實並沒有什麼年齡限制,裡面的各種關於認知思維的訓練也會讓成年人的我們欲罷不能。這本書的特點,便是有趣和易讀。書中的遊戲和圖片大多選擇我們平時耳熟能詳的故事和人物,題目也都簡練而直接,不僅增強了整本書的實用性,也大大增添其趣味性,內容好玩兒才會使我們更加有動力繼續完成它。
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大腦的運作和什麼是思維認知。
一 什麼是思維認知?
所謂的認知能力,又叫思維認知,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大體就是來自認知的不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問題,每個人看到的東西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不一樣,採取的行動不一樣,最終的結果,就會不一樣。認知思維能力處於一個良性和較高水平線上,那麼人的格局放得開,眼光看得遠。獲得這種思維視角,許多所謂的人生困惑,就會霎時間豁然開朗。
思維認知主要分為兩大類:記憶和認知。
1)記憶
迄今為止,沒有人能夠準確地描述出人類記憶是如何形成的,但是關於記憶,有一個被廣泛認可的定論,那就是:記憶的多重儲存類型,即大腦對記憶的分析與存儲是分多個步驟完成的。也就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五大信息通道對客觀事物關注後在大腦中的存留印記。
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多遇到的比如出門忘記帶鑰匙,去了超市不知道該買什麼,其實就是大腦接受到的記憶訊息被自動快速過濾掉。
而針對記憶力的思維訓練,就是為了增強大腦的記憶力,甚至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因為年齡而產生的記憶衰等問題。
2)認知
如果把記憶比作是超市裡琳琅滿目的食材,那麼,認知就是將這些食材變為食物的方法和能力。每個人都有擅長和不擅長,這就說明了根據自身的喜好不同,認知能力在某一個領域就會表現的非常優秀。
那麼思維訓練,就是為了讓大腦的各個功能區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水平。同時,認知能力的多方面訓練,也是促成孩子從具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一個很好的橋梁。所謂具象思維是指具體而形象的思維方式,也就是當面對一個事物時,所能想到的是具體的東西,也可以說是聯想到的相關事物;而抽象思維,也可以稱之為邏輯思維,是與具象思維相對立的概念,就是把一個事物的特性從它本身剝離出來形成概念,然後再進行判斷、推理和論證的思維過程。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翻開此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娛樂的同時適當地鍛鍊自己的大腦,讓自己的思維在頭腦風暴的刺激下,得到一次新的生機。
同時,我們也需要認識到,在孩子漫長的成長期中,思維認知的發展也會經歷關鍵期,《神奇的燒腦思維遊戲書》便是那一階段孩子非常需要的一本工具書。
二 思維認知發育的關鍵期
父母都有一顆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心,為此,孩子還在娘胎就開始各種引導開發智力的培訓。這種早教,除了浪費錢之外,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用。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曾做了一份研究報告。說明人的大腦認知發展有關鍵期,抓住這幾個關鍵期,進行適當的引導和訓練,才是最為有效而正確的做法。
研究人員將兒童大腦發育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Higher Cognitive Function(認知能力)、Language(語言發育能力)和Sensory Pathways(感官能力)。
下圖就是孩子這三種能力的發育期,語言是藍線,感官能力是黃線,這二者撇開不談,紅線代表的大腦認知能力的最高值也就是大腦發育的最佳年齡,是在7-13歲。所以,這個階段思維認知的訓練,是關乎孩子一生的關鍵期。
這一時期孩子的思維訓練可以通過遊戲、專門的課程來進行,同時也可以通過日常學習和生活來進行思維訓練。父母應當關注孩子的每一個細節來引導孩子進行思維訓練。
這本書中的遊戲幾乎包含了這一階段孩子思維認知的全部能力。書中一共分為六章,分別是觀察、記憶、閱讀、創新、邏輯和數學的能力。
1、全方位觀察。對於任何問題,都要認真考慮它的利和弊。更深一層的思考能使孩子認識到顯而易見的答案未必就是最佳答案。
2、記憶。記憶是最基本的學習能力,任何高層次的學習和運用都源自此基礎之上。著名的哲學家培根也曾說過:一切知識的獲得都是記憶,記憶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對記憶能力的訓練,其實是為了以後更加繁重的學習提前打下基礎。
3、閱讀。對於孩子來說,閱讀是一種鞏固學習成果,豐富知識的有效手段。閱讀的過程不單是一次知識攝取的過程,更是一次心靈的鍛造和思想的升華的過程。同時,閱讀力的培養是鍛鍊孩子專注力的必要條件,不僅如此,閱讀還會培養孩子們的語感和意境的想像。
4、創新。愛因斯坦曾說過: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創造力是檢驗孩子對所學知識運用的一種絕佳體現。世界是否進步,知識是否進化,皆源自創造力的運用。
5、邏輯。邏輯思維,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語言、數字、圖形、空間的理解觀察和思考等等。鍛鍊邏輯思維能力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孩子形成快速、條理、準確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6、數學。數學是一門工具學科,它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數學更會帶動其它學科的進步。人力資源專家和世界五百強企業,都將數學能力納入員工招聘的範疇。
可以說,孩子在接收事物和表象的外部聯繫時,更加需要鍛鍊的是大腦對事物和表象內部聯繫和規律的認識,而這種認識是從思維認知中來的。思維認知影響了人們的一生。我們通過它來學習、生活,也通過它辨別真偽、識別美醜,也用它探索新知、創造未來。
總是有人會說,成才的孩子一般都是天賦異稟,其實不盡然。在他們成長的重要時期,發掘和訓練他們的潛能,這要遠比倚靠所謂的天生的智力要重要的多。
結語:
清華前校長陳吉寧曾說:中國未來社會需要的,是那種邏輯思維縝密,能夠應對變化,提出獨特想法的應對性人才。這也就意味著未來社會多元化發展的背後,是對早先固化思維的一種解放。
我們的大腦思維,認知能力和行為其實都需要做出不同的改變。改變需要潛移默化,慢慢形成,不論是正處在思維認知關鍵期的孩子,還是已是成年人的我們,維持大腦的活躍,讓大腦能夠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中適應,都離不開我們自身的訓練和努力。
所以,改變從此刻開始,不需要太長的時間,翻開這本遊戲書,讓那些繽紛的圖片和題目對自己的大腦來一場思維鍛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