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小丑恐懼症嗎?

2021-03-02 NOWNESS現在


▲小丑恐懼症

在Just Kidding最新系列片《小丑恐懼》中,導演Alex Kliment,Dana O'Keefe和Mike Tucker嘗試探索我們與小丑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我們周圍日益瘋狂的媒體效應。比如,再回過頭看美國2016年的「小丑恐慌」時,我們有沒有可能問一句「那些製造幽默的人落得這樣的局面難道真的是應該的嗎?」

十多年前的某個凌晨,大阪大學機器人科學家卡爾·麥克多曼(Karl MacDorman),拿到了一份相距35年的日語論文,深受觸動。於是,他與朋友將其翻譯成英文,正式提出了恐怖谷效應。其中最為激起人們興趣的概念,則是文中提到的——如果把機器人做的過於和人類逼真,可能會使人產生反感。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的克裡斯蒂安·凱賽爾斯(Christian Keysers)提到過的「仿人機器人看起來像人,但動作舉止卻十分怪異,像得了什麼怪病」正是對此最好的詮釋。

就這麼來說吧,當普通機器人越來越接近人形的時候,人類對其的好感是會上升的。但倘若過分相似了,但又與自然健康人無法完全一致,「hunman likeness」則會開始下降,並跌入谷底。這時候,不僅是好感度的降低,甚至會引發恐慌。

其實也很好理解,比起沒鼻子沒眼的機器人我們更容易接受人形智能機器,它的臉語音語調那麼像人類,它還為你打掃提供智能化監控朝夕相對,讓你感激甚至引發共情。結果在某一刻,它緩緩扭過頭,和往常一樣由於內在程序的設定,向你僵硬地展開了一個笑容——你就忽然感到了背脊發涼的那種「不對勁」。

這種極度近似,卻始終沒法高度一致的相似性,就是「毛骨悚然」的根源。同樣的,當恐怖片極為嫻熟地抓住並且運用了這個視覺效應,就有了木偶、怪嬰、洋娃娃等一系列近人像卻讓人毛骨悚然的元素。其中包括的,就有小丑。

但小丑所帶來的恐怖效應卻要更為深遠。

據稱最早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就有了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小丑恐懼症(Coulrophobia)」。儘管直至今日小丑恐懼症也沒有在世界衛生組織以及美國精神病分類中被明確條目,但其恐懼效應在此仍是可見一斑了。

當代第一位小丑Joseph Grimaldi,在19世紀早期大紅大紫,事實上卻無比憂鬱。查爾斯·狄更斯以他為藍本,寫出了第一本小說《匹克威克外傳》,憂傷小丑的形象由此誕生。

John Wayne Gacy的事件,真正的讓小丑引發了激烈的社會恐怖。身為兼職派對小丑的他,在70年代強姦並殺害了三十多個年輕男子。他還曾說過一句話:小丑可以殺人而不用負責。

另外,《肖申克的救贖》的作者史蒂芬·金撰寫青少年恐懼作品的偉大作家,在1986年寫過《小丑還魂》,他筆下的Pennywise就是引誘並殺害孩子的小丑。

就連當年《每日鏡報》對連環殺人狂的報導標題,就直接取成了《小丑家中藏屍四具》。可見,當年的媒體和現在的媒體也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他們都選擇了最刺激的方式來談論這些,創作者們也儘可能地運用恐怖谷效應來利用這個小丑群體增加恐怖指數。

「正是這些,激發了2016年可怕的美國小丑事件。」


他們是真小丑還是假小丑呢?

不管怎麼說,誰都可以套上小丑服走走極端。

並不代表他真是個小丑?

那些真正馬戲團裡的小丑喜劇演員,面臨了恐嚇、挨打,逮捕,和漫天的嘲諷責罵。

從心理學上粗略地來看,小丑恐懼是有據可循的。除了恐怖谷效應,陰森的妝容,對人類面貌的怪誕描畫,僵硬的笑容和略為誇張的假開心是足以讓人略感不適。但它們帶來的群體恐慌,卻不是來源於小丑本身的。

「到最後,所謂的2016小丑恐慌並不是關於小丑的,而是關於你們!那些小丑們剛巧出現在那個時間點上獵食你們的懷疑、恐懼和分歧。」

「你不應該害怕小丑,你應該害怕自己。」

更多探尋


為什麼難以做到相互坦誠?|  我們距離欺騙都只有一步之遙

尷尬、羞恥、越界|孤獨真的會讓我們變得不幸嗎?


▼▼▼ 點擊發現更多美好視頻

相關焦點

  • 小丑恐懼症:本想帶來歡樂,但卻造成恐懼
    好萊塢長久以來都在用我們對小丑深深的矛盾情緒來牟利,而今年秋天的幾部電影也不例外。這個孩子們生日聚會上的臺柱子怎麼就開始成為一個純粹邪惡的化身呢?其實,一項 2008 年在英格蘭進行的研究顯示,只有很少的孩子真正喜歡小丑。這項研究還得出了一個結論——用小丑的圖片來裝飾孩子們的醫院病房這樣一種慣常做法,可能會營造出一個與充滿愛心的氛圍截然相反的環境。
  • 神秘的深海恐懼症你有嗎?
    《心理學前沿雜誌》一項研究報告稱,深海恐懼症患者數量遠低於水恐懼症患者,後者影響著全球2-3%人口(大約1.4億-2.1億人)。儘管如此,深海恐懼症患者確實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和壓力,為什麼某些人會患有深海恐懼症呢?
  • 有恐高症,有密集恐懼症,但你聽說過食物恐懼症嗎?
    恐懼症是難以忍受的,患有恐高症的人往往對高度有著強烈的恐懼,而患有蜘蛛恐懼症的人則非常害怕蜘蛛,這些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症狀其實都會有一個特定的起源,比如患有蜘蛛恐懼症的人被蜘蛛咬過,又或者其它不為人知的原因,這些症狀的治療方式差不多,都是先直面恐懼再然後強化心理。
  • A到Z,這26種怪異恐懼症你都知道嗎?
    (註:本文配圖可能引起不適,請謹慎點擊)從蜘蛛到高處,從沾滿口腔的花生醬到睡眠,從小丑到果凍,甚至數字4——4件擺放在一起的任何東西,……有些人對這些可能充滿莫名其妙的恐懼。以至於產生強烈情緒反應並影響正常生活。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恐懼症。
  • 你有深海恐懼症嗎?進來看一下就知道了
    深海恐懼症大家都聽說過吧?這其實是一個恐怖起來不輸密集恐懼症的一種症狀。
  • 社交恐懼症‖說的是你嗎?
    你有過這些經歷嗎? 而社恐恰恰相反,社恐者是有強烈的表達欲望,但是由於個人的擔心、自卑等原因不敢表達,而處於害怕、焦慮的狀態。很多人誤認為社恐即內向,但實際二者是不等的概念。內向並不會構成心理問題和障礙,但社恐將會對人的發展造成巨大的影響。 為什麼會有社交恐懼症?
  • 你有密集物體恐懼症嗎?
    甚至集中出現的小水泡,都會讓你覺得不自在? 你也有類似的經歷或感受?那麼你一定對這個名稱並不陌生,甚至會被時常掛在嘴邊,那就是「密集恐懼症」,也稱「密集物體恐懼症」。 我們知道,人的基本情緒類型有七種:喜、怒、哀、樂、悲、恐、驚,其中,恐就指恐慌、恐懼、害怕、擔心、擔憂、畏懼等情感。 大多數人都曾經會有過類似的情感體驗,即見到過於密集、集中的物體、物質,會產生明顯的不適感,通常我們稱其為「密集物體恐懼症」。 但為什麼我們會對這些密密麻麻的東西產生不適感呢?
  • 你有「深海恐懼症」嗎?網友:這些圖能堅持看完,敬你是條漢子!
    要說讓你們暫時性地離開智慧型手機你們能做到嗎?別說長時間了,很多人就是一天沒摸到自己的智慧型手機都會覺得難受,最多能接受的就是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沒有手機,否則心理就會很煩躁,絕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這是因為我們對手機的依賴性太重導致的。
  • 你患有「木星恐懼症」嗎?
    實現了地球的重生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並不是它有多麼巨大多麼美麗而是神奇的心理現象叫做木星恐懼症看到這些圖片的時候你是否會有深深的不安?如果是那麼恭喜你你也患上了這種恐懼症來源於我們的本能對巨大的事物我們天生會躲避來讓危險遠離我們
  • 小丑魚並不醜,能用淡水養小丑魚嗎?小丑魚的餵養方式你知道嗎?
    有人喜歡安靜的動物,有人喜歡吵鬧的動物……,小丑魚是魚類的一種,也是和常見的一種動物。它長得一點都不醜,相反,它還能給你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大多數的小丑魚都是鮮豔漂亮的橙色,也有其他顏色的小丑魚,從外表看起來都特別的漂亮。
  • 你能讀懂小丑魚的身體語言嗎?竟然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含義!
    #養寵攻略大徵集#你能讀懂小丑魚的身體語言嗎?竟然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含義!#2019亞洲寵物展#在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就學習過神奇的蜜蜂舞,那時我們就已經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即使蜜蜂沒有文字語言,它們依然可以通過肢體語言去傳達信息。但是你知道嗎?
  • 《小丑》你們有在聽我說話嗎?
    我們常聽過一句話:「當你笑時,全世界都跟著你笑。」《小丑》,電影裡面所反映的世界觀,似乎不是如此。男主角亞瑟(瓦昆菲尼克斯)母親叫他「Happy」,母親告訴她,一定要裝出笑臉,為這世界帶來歡樂。他的職業是小丑,似乎也是最能實踐這份生之哲學的工作。
  • 你有沒有深海恐懼症,看了這組圖就知道
    原標題:你有沒有深海恐懼症,看了這組圖就知道有很多人都懷疑,自己有深海恐懼症。那到底有沒有呢?如果看完下面的圖,你心中波瀾不驚,估計你是多慮了。否則...黑沉沉的天空下,似乎沒有邊際的深海驟然竄出的可怕的東西
  • 選擇恐懼症?你恐懼的到底是什麼
    就是我們在做某件事的時候,總是有多個選項,想選這個,又或者是想選另外一個,總是在猶豫的一種症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選擇恐懼症。為什麼會有選擇恐懼症?特別是在買東西的時候,選擇恐懼症就會犯?有網友評論說,還不是因為窮,沒錢,其實這話說的也沒錯,如果有錢,就都買了,但是難道那些有錢人就沒有選擇恐懼症嗎?當然是有的。
  • 1分鐘看出你的社交恐懼症有多嚴重
    那麼,你是社交恐懼症患者嗎?你的社交恐懼症有多嚴重?往下繼續看,跟長風一起測測吧。 1.回家路上看到交情一般的朋友,你會?幾乎沒有社交恐懼 你是一個較為善於交際的人,幾乎沒有社交恐懼症。你的外在表現樂觀大方,友善而有禮貌,總能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你的情商很高,懂得用不同的方式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你鮮少會有脾氣暴躁的時候,情緒掌控得當,讓與你相處的人都感到舒服自在。
  • 有密集恐懼症的人到底是不是「矯情」?
    心理學上將這種表現稱為密集恐懼症。   比如有網友表示,一到下雨天,細細密密的雨線,地上密密麻麻的水泡,讓她頭皮發麻、手心冒汗、呼吸急促,都會跑入室內症狀才消失。   看到上述案例,有些人也許覺得這也太矯情了吧?對於沒有密集恐懼症的人,這種行為似乎無法理解。患有密集恐懼症,真的是矯情嗎?
  • 心理學家:你是否有「深海恐懼症」?能看到最後一張的都是大神
    心理學家:你是否有「深海恐懼症」?當你站在無底的水面上,你會感到奇怪的恐懼。許多人感到恐懼,因為他們是未知的。這種恐懼讓人們覺得自己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他們想逃避卻無法逃避。你有「深海恐懼症」嗎?能看到最後一個的人都是大哥。
  • 測試你是否有「深海恐懼症」?看看這5張照片,你就明白了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深海恐懼症」是指看到一些深藍色之類的深海圖片之後,發生身體不舒服,胸悶等症狀。想測試一下你是否有「深海恐懼症」嗎?
  • 希斯·萊傑的小丑難以超越,但你掌握這些,你也能拍出一個小丑
    《黑暗騎士》裡的小丑能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小丑版本之一,固然離不開希斯·萊傑的演技,不過演員再高超的演技和對人物的理解都是屬於人物的外核,而構建一名影視人物必然還需要編劇和導演對於人物在內核上的塑造。在這一點上,也是《黑暗騎士》版本的小丑能夠成為經典的最要原因之一。那麼這樣的一名經典人物,你想試試自己創作出來一個嗎?
  • 選擇恐懼症是一種病嗎?一篇文章教你看懂,如何擺脫「選恐症」
    就是我們在做某件事的時候,總是有多個選項,想選這個,又或者是想選另外一個,總是在猶豫的一種症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選擇恐懼症,之前有過一個話題,就是人為什麼要有那麼那麼的選擇,特別是在買東西的時候,選擇恐懼症就會犯,下面有網友評論說,還不是因為窮,沒錢,其實這話說的也沒錯,如果有錢,就都買了,但是難道那些有錢人就沒有選擇恐懼症嗎?當然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