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老技術提前成熟,北上廣佔90%!專家:這不應只是針對富豪的分子

2020-12-15 家庭雜誌



2016年,谷歌首席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Ray·Kurzweil)在接受雜誌《花花公子》採訪時大膽預言:"2029年,生物技術將幫助人類正式走上永生之旅,2045年人類將真正實現永生。"消息一經發立即受到各大媒體炮轟,評論其為"徹頭徹尾的科學怪人,痴人說夢"。可是,僅3年過去,這一大膽預言就已經有了實現的苗頭。



今年初,《MIT Technology Review》發表"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時提到,第八項"Anti-aging drugs"預計將在5年內成熟,屆時人類有望從生理層面解決老化。現在看來,這一預言或許會提早實現。


實驗室抗老技術提前成熟


近日,日本野田製藥公布了一段視頻表示,他們將採用生物技術企基因港GeNAD+原料研發一種用於改善中老年,尤其是60歲以上人群的老化現象和系列症狀的製劑。名古屋木村醫生在合作儀式上公布了一項來自華盛頓大學的初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他們給8位57-78歲有老化症狀的試驗者,每天早餐後攝入0.5毫克製劑。3個月後檢測發現,症狀和老化速度得到明顯改善。木村醫生認為,其後期將對人們健康老去產生諸多影響。



主打成分GeNAD+是一種維生素衍生物。HMS遺傳學家、Paul F. Glenn生物學中心聯合主任辛克萊爾教授7年前在實驗中發現,使用這種物質後,原本剩餘生存時間僅剩2個月的動物延長到4.6個月。表觀老化現象如毛髮量、光澤度、運動能力等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折合人類計算相當於延長存活期13.8年。


2019年美Hisayuki Amano研究團隊在《Cell Metabolism》上發刊證實,其可增加生存周期20%。生物技術企基因港用全酶法成功合成這種物質,通過國際權威機構FDA、JFRL、SGS等檢測認證。三年時間以來,旗下艾沐茵消費人群累計超過10餘萬人。行業資深人士認為,其可能成為繼二戰抗生素後,另一個幫助人類壽命質量提升跨越的產品,助力人類提早進入生物抑制衰老時代。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該物質臨床試驗數據並不紮實,學界保守人士認為,日企實驗數據樣本雖然證明其無毒副作用,也在實驗者中得到積極響應,但在不同群體的具體效用如何還需進一步數據驗證。


富豪搶先體驗


"重獎之下必有勇夫",數據樣本並未影響GENAD+出圈。HMS遺傳學家在接受雜誌採訪時表示,臨床實驗前帶領畢業於麻省理工的妻子和80歲父親體驗。實驗室每日都會接到世界各地名人打來電話想要獲取這種分子。10月其一篇名為"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NMN) deamidation by the gut microbiome and evidence for indirect upregulation of the NAD+ metabolome"的論文在預印網站biox發布,研究中所用原料來源於基因港。


用戶畫像顯示,自2018年進入市場以來,該企業2年時間成交42萬單,90%由北上廣等高淨值中老年人群貢獻。地產大亨李氏、潘公開表示自己服用完類似物質後,身體狀態很好,感覺年輕了20歲。



現在這一比例正在下降。創始人王駿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一種新型生物技術,其不應只為富豪所用。今年8月份百噸工廠投產降價25%,希望進一步促進消費者下沉三四線城市"。未來三到5年,該企還將投資百億用於建造萬噸輔酶工廠,希望能將其降到人人都能用一杯奶茶的價格承擔。可從7月媒體的調查報告來看,事情發展的軌道還遠沒這麼清晰,除臨床數據方面需進一步完善之外,更多的是新興市場野蠻生長下的一地雞毛。


新興市場亂象橫生,亟待完善


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市場對GENAD+並非下放合法身份證,除2016年一項俗稱"正面清單"的《關於公布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公告》中是被允許產品之外,只有日本和美對其拋出橄欖枝。今年3月,日將其正式納入食品原料清單,而美則規定,想要將其作為營養補充劑原料,僅需通過備案即可。


簡單翻譯即為:"產品出事了會追責,不出問題不管你。"正因如此,記者了解到到很多從美進口的品類,原料基因都來自於國內的小工廠。他們不僅沒有取得相關資質,還在打法律擦邊球。


2020年5月,某企因誇大宣傳其對於"大流行"的作用被美FDA警告,要求其在48小時內進行更正。很多沒有資質和工廠的三無企業,為搶奪流量通過"刷單"、"招代理"等方式混淆視聽。顯然,在大健康的黃金賽道上,若想真正成為市場頂流,整個行業還需進一步的規範完善。



當前,大健康產業步入黃金期,美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預言該產業將成為世界"財富第五波"。"健康中國"市場預估16萬億,被國際經濟學界確定為"無限廣闊的兆億產業"。而GeNAD+是否能成為下一個價值窪地,還需時間驗證。

相關焦點

  • 湘雅醫學院成功研製抗血吸蟲病天然分子疫苗
    湘雅醫學院成功研製抗血吸蟲病天然分子疫苗 由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與湖南景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抗血吸蟲病天然分子疫苗,將從阻斷傳播途逕入手,從根本上阻止血吸蟲的傳播。該疫苗的成功研製將可為血吸蟲病的綜合防治增加一種更為有力的預防措施。  血吸蟲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血吸蟲卵,同時也是傳播病源的唯一因子。
  • 老專家質疑農業部2.8億儀器設備採購項目:國產設備為何僅佔2.2%?
    近日,農業部陷入輿論中心,事情要從農業部去年在官網上掛出的一則招標公告說起,發酵則是因為5月底中國農科院老專家蔣士強發給農業部的質疑函。 5月底,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農業儀器應用技術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農科院蔣士強向農業部發函質疑一項2.8億元的招標採購計劃。
  • 兒童和青少年侵襲性成熟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診療專家共識
    成熟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佔兒童和青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50%~60%。以伯基特淋巴瘤(BL)/白血病(B‐AL)和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最為常見。現今高侵襲的兒童和青少年成熟B‐NHL已經成為可治癒性兒童腫瘤性疾病。
  • 海南「限塑」變「禁塑」 專家:大部分生物降解與技術已成熟
    海南「限塑」變「禁塑」 專家:大部分生物降解與技術已成熟 原標題:   不可降解的塑膠袋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明」,除了給人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外,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被不加節制地大規模使用,導致白色汙染肆虐,變成了社會一大公害。
  • 億萬富豪名字叫「太空狂熱分子」
    「太空狂熱分子」2004年06月29日10:21:28  張靜琳  億萬富豪名字叫「太空狂熱分子」    保羅·艾倫(左)和「太空船一號」的設計師伯特·魯坦在起飛前的新聞發布會上就像當年懷特兄弟通過發明飛機來向世人證明,天空並不僅僅只是屬於小鳥和氣球。伯特·魯坦和保羅·艾倫的全球首次私人飛行進入太空正是想告訴天下人,太空不再是只為官方獨用,無需多久,即使你是一個平凡人,都一樣可以遨遊太空。  當然,目前來看,你得有足夠的錢。
  • 她是90後女富豪,最美富四代企業家,手握千億帝國!
    2016年,經過謝其潤的努力,她將中國生物製藥的營收、淨利潤記錄全部打破,到財報發布的時候,公司收入同比增長8.8%達到158.25億港元,而公司的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同比增長7.6%至19.13億港元。
  • 中科大發現調控NK細胞抗腫瘤活性關鍵分子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NK細胞的免疫作用並且其殺傷活性不受MHC限制,不依賴抗體,對腫瘤和感染的免疫防禦起到關鍵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NK細胞僅僅是免疫系統的一小部分,只佔白細胞的10%。人類到了25歲以後,隨著免疫力下降,NK細胞數量也會隨之減少。並且一旦被病毒感染或患有腫瘤,體內NK細胞的數量及活性會明顯降低。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變化,NK細胞的抗癌效果不能穩定發揮。
  • 深圳富豪中客家人佔1/3是真的嗎?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深圳的富豪確實非常多,但至於這些富豪主要來自於哪些地方,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數據,至於網上所說的,深圳有1/3的富豪來自於客家,這個數據我們也沒法去證實。但我們可以通過分析202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400強數據來看一下。
  • 156萬買續命藥,60萬打幹細胞,國內富豪都在為健康做什麼
    時光荏苒,那些曾活躍在商界的富人們不少都已經老了,比如澳門賭王何鴻燊近百歲高齡,多次成為華人首富的李嘉誠91歲了,「老乾媽」陶華碧72歲了,就連創下電子商務帝國的馬雲也已經年過半百。這些叱吒風雲的人物我們聽的耳熟能詳,那麼大家都好奇,這些富人老了之後都在幹什麼,他們會怎麼花費平生積累的巨額財富呢?
  • 轉基因作物進入「成熟秋天」?—新聞—科學網
    在近日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作物科學亞洲協會和ISAAA共同舉辦的國際轉基因應用網絡研討會上,中外專家通過大量數據總結了20多年來全球轉基因作物經濟和環境效應。有專家指出,現在「已經迎來了這項技術成熟的秋天」。 不過,取得「壓倒性」的社會經濟效益同時,對轉基因技術與應用領域而言,抗性問題和安全爭議仍如影隨形。
  • 專家:「不老藥」NMN只是保健品,未經中國食安評估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營養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抗衰老專家何琪楊介紹,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NAD+的含量會逐漸下降,補充NMN可有效增加和恢復體內的NAD+水平。何琪楊介紹,由於NAD+分子比較大,外部直接補充的NAD+很難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部參與生物反應,而NMN分子較小,很容易穿過細胞膜。一旦進入到細胞內部,2個NMN分子會結合在一起,形成1個NAD+分子。
  • 這位專家,腦迴路太神奇了
    中國還有未來嗎?這是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過不去!當然,金燦榮的誤國大計應該沒有實施的機會。但問題在於,一個高中生都能看出荒謬的蠢計,為什麼能從一個專家、教授的嘴裡出來?林子大了,沒腦子的鳥總是有的。可是林子再大,也不該任由沒腦子的鳥建言獻策、展望未來吧。給投機分子上邏輯課,不是我的興趣。
  • 專家:構造地震佔全世界地震90%以上 破壞力最大
    專家:構造地震佔全世界地震90%以上 破壞力最大 2008年05月28日 15:14 來源:成都晚報 發表評論   今日專家: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陸鳴
  • 富豪相親會,是相親還是配種?
    要求女人在跟自己結婚之前是純潔之身,這在中國是一種傳統,雖然現在看似很多男人已經沒有了處女情結,其實,絕大多數男人都只是表面上不在乎,實際上,只要發現自己的女朋友跟自己交往的時候已經失身,那麼,即使娶了她,也會一輩子心中不安。富豪們更希望自己能在結婚之後不為老婆不是處女而煩惱,所以,自然而然會要求應徵者是處女。   據悉,此次富豪相親會上的面試分成五輪。
  • 每人82.5萬美元 科學富豪摩爾為何選中他們?
    當日,曾創辦英特爾公司的科學家兼富豪戈登·摩爾通過基金會宣布,將資助5位科學家每人82.5萬美元,幫助他們推動創新發明向前邁進。據美國電子與電子工程師協會網站報導,摩爾基金會發言人哈維·法恩伯格表示,這5個人不僅是很有前途的科學家,還擁有發明創新的滿腔熱情,這些特性跟摩爾本人非常相像。「我們的資金支持,能讓這些處於起步階段的研究人員不為『一粒米折腰』,自由放飛各種新奇想法。」
  • 農業部2.8億儀器招標採購 老專家質疑國產儀器受不公正待遇
    4月21日,農業部招標2.8億招標採購506臺儀器設備,其中擬定進口的儀器設備佔97.8%。針對這種情況,老專家蔣士強老師特别致函農業部質疑,引起農業部計劃司和科教司主管領導的重視,並批覆給經辦部門研究解決!
  • 效益加持,爭議猶存:轉基因作物的「成熟秋天」來了嗎
    在近日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作物科學亞洲協會和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共同舉辦的國際轉基因應用網絡研討會上,中外專家通過大量數據總結了20多年來全球轉基因作物的經濟和環境效應。 有專家指出,現在「已經迎來了這項技術成熟的秋天」。
  • 富豪的「長生不老」夢:李嘉誠為基因技術狂砸3億,也想賺錢?
    長生不老向來都是神話故事和科幻故事裡的情節,雖然很多人都有這樣的一個願望,但要想真正實現的話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畢竟生物有周而復始的過程,這是自然規律,難以違背。而就在近日,諾貝爾化學獎的頒發倒是讓不少人看到了長生不老的希望,因為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的主要成就領域是基因技術。
  • 她是「最美富四代」,90後女富豪,坐擁千億帝國,氣質不輸章澤天
    國內向來不缺少獨當一面的女富豪,胡潤研究院最新公布的《2020胡潤女企業家榜》上的數據顯示,同比2019年,排名前十的女企業家的整體財富增加了56%,平均財富高達654億元。 其中碧桂園的楊惠妍以1750億元的財富再度蟬聯榜首,瀚森製藥的鐘慧娟財富激增223%,達到了840億元。
  • 00後正在崛起,有人說90後還沒年輕就老了,你怎麼看呢?
    是啊,我們這些90後也是從懵懂無知的少年搖身一變成了沉穩的青年了呢。時間也過得越來越快,我們也逐漸走向成熟。小時候羨慕的年齡,如今也已經到了。這個時代曾經針對的90後也變成了00後,小時候過年過節的時候不明白為什麼大孩子都不喜歡回家,現在我才感覺到長大後各種被催婚是怎麼樣的痛苦。00後正在崛起,有人說90後還沒年輕就老了,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