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谷歌首席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Ray·Kurzweil)在接受雜誌《花花公子》採訪時大膽預言:"2029年,生物技術將幫助人類正式走上永生之旅,2045年人類將真正實現永生。"消息一經發立即受到各大媒體炮轟,評論其為"徹頭徹尾的科學怪人,痴人說夢"。可是,僅3年過去,這一大膽預言就已經有了實現的苗頭。
今年初,《MIT Technology Review》發表"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時提到,第八項"Anti-aging drugs"預計將在5年內成熟,屆時人類有望從生理層面解決老化。現在看來,這一預言或許會提早實現。
近日,日本野田製藥公布了一段視頻表示,他們將採用生物技術企基因港GeNAD+原料研發一種用於改善中老年,尤其是60歲以上人群的老化現象和系列症狀的製劑。名古屋木村醫生在合作儀式上公布了一項來自華盛頓大學的初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他們給8位57-78歲有老化症狀的試驗者,每天早餐後攝入0.5毫克製劑。3個月後檢測發現,症狀和老化速度得到明顯改善。木村醫生認為,其後期將對人們健康老去產生諸多影響。
主打成分GeNAD+是一種維生素衍生物。HMS遺傳學家、Paul F. Glenn生物學中心聯合主任辛克萊爾教授7年前在實驗中發現,使用這種物質後,原本剩餘生存時間僅剩2個月的動物延長到4.6個月。表觀老化現象如毛髮量、光澤度、運動能力等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折合人類計算相當於延長存活期13.8年。
2019年美Hisayuki Amano研究團隊在《Cell Metabolism》上發刊證實,其可增加生存周期20%。生物技術企基因港用全酶法成功合成這種物質,通過國際權威機構FDA、JFRL、SGS等檢測認證。三年時間以來,旗下艾沐茵消費人群累計超過10餘萬人。行業資深人士認為,其可能成為繼二戰抗生素後,另一個幫助人類壽命質量提升跨越的產品,助力人類提早進入生物抑制衰老時代。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該物質臨床試驗數據並不紮實,學界保守人士認為,日企實驗數據樣本雖然證明其無毒副作用,也在實驗者中得到積極響應,但在不同群體的具體效用如何還需進一步數據驗證。
"重獎之下必有勇夫",數據樣本並未影響GENAD+出圈。HMS遺傳學家在接受雜誌採訪時表示,臨床實驗前帶領畢業於麻省理工的妻子和80歲父親體驗。實驗室每日都會接到世界各地名人打來電話想要獲取這種分子。10月其一篇名為"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NMN) deamidation by the gut microbiome and evidence for indirect upregulation of the NAD+ metabolome"的論文在預印網站biox發布,研究中所用原料來源於基因港。
用戶畫像顯示,自2018年進入市場以來,該企業2年時間成交42萬單,90%由北上廣等高淨值中老年人群貢獻。地產大亨李氏、潘公開表示自己服用完類似物質後,身體狀態很好,感覺年輕了20歲。
現在這一比例正在下降。創始人王駿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一種新型生物技術,其不應只為富豪所用。今年8月份百噸工廠投產降價25%,希望進一步促進消費者下沉三四線城市"。未來三到5年,該企還將投資百億用於建造萬噸輔酶工廠,希望能將其降到人人都能用一杯奶茶的價格承擔。可從7月媒體的調查報告來看,事情發展的軌道還遠沒這麼清晰,除臨床數據方面需進一步完善之外,更多的是新興市場野蠻生長下的一地雞毛。
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市場對GENAD+並非下放合法身份證,除2016年一項俗稱"正面清單"的《關於公布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公告》中是被允許產品之外,只有日本和美對其拋出橄欖枝。今年3月,日將其正式納入食品原料清單,而美則規定,想要將其作為營養補充劑原料,僅需通過備案即可。
簡單翻譯即為:"產品出事了會追責,不出問題不管你。"正因如此,記者了解到到很多從美進口的品類,原料基因都來自於國內的小工廠。他們不僅沒有取得相關資質,還在打法律擦邊球。
2020年5月,某企因誇大宣傳其對於"大流行"的作用被美FDA警告,要求其在48小時內進行更正。很多沒有資質和工廠的三無企業,為搶奪流量通過"刷單"、"招代理"等方式混淆視聽。顯然,在大健康的黃金賽道上,若想真正成為市場頂流,整個行業還需進一步的規範完善。
當前,大健康產業步入黃金期,美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預言該產業將成為世界"財富第五波"。"健康中國"市場預估16萬億,被國際經濟學界確定為"無限廣闊的兆億產業"。而GeNAD+是否能成為下一個價值窪地,還需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