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和青少年侵襲性成熟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診療專家共識

2021-01-09 騰訊網

成熟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佔兒童和青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50%~60%。以伯基特淋巴瘤(BL)/白血病(B‐AL)和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最為常見。現今高侵襲的兒童和青少年成熟B‐NHL已經成為可治癒性兒童腫瘤性疾病。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腫瘤學組等,於近期發布了《兒童和青少年侵襲性成熟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診療專家共識》,本版專家共識匯總了當前兒童和青少年(疾病診斷時年齡6月齡~18歲)BL/B‐AL和DLBCL的一線診治方法(不對其他少見B‐NHL做描述),為臨床規範化治療提供參考。小編將其主要內容整理如下。

一、病理診斷要求及標準

高質量的病理診斷是成功治療的前提。為保證有充足的腫瘤組織樣本用於病理診斷,推薦採用切除、切取或空芯針穿刺活檢的方法來獲得可疑淋巴結或結外病變組織。兒童和青少年成熟B‐NHL病理診斷需結合形態、免疫表型和遺傳學綜合判斷。

二、分期診斷

國際兒童非霍奇金淋巴瘤分期系統(IPNHLSS)是目前國際兒童和青少年淋巴瘤領域專家推薦的分期系統(表1)。

三、治療方案

根據不同危險因素給予不同強度的短程聯合化療是基本治療策略。總體而言,兒童和青少年BL/B‐AL、DLBCL和高級別B細胞淋巴瘤推薦採用相同的治療方案,在有效的支持治療基礎上,5年治癒率為70%~90%。根據循證醫學原則,法國兒童腫瘤協會的LMB系列研究和奧地利‐德國‐瑞士的BFM系列研究的級別最高(大樣本、多中心、前瞻性隨機研究)。即使歷經20年,LMB89/96和BFM95方案仍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標準方案」。近年發表的日本兒童白血病/淋巴瘤協作組(JPLSG)的治療方案(B‐NHL03方案,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的療效與LMB89/96和BFM95 方案相似,但作為非隨機研究,循證依據級別低於前兩者。

1. 支持將利妥昔單抗加入治療方案的循證依據:利妥昔單抗是針對CD20 的人鼠嵌合單抗,100% 的兒童BL和98%的兒童DLBCL 都表達CD20。與成人不同,即使僅接受傳統化療,兒童和青少年成熟B‐NHL已經可以獲得很好的療效。所以,通過臨床研究證實治療方案中增加(聯合)利妥昔單抗對兒童成熟B‐NHL療效的影響至關重要,也是過去10年的研究重點。前瞻性、多中心隨機研究Inter‐B‐NHL Ritux結果顯示(還包括此研究前的系列小樣本研究),標準LMB方案聯合利妥昔單抗可提高兒童和青少年晚期成熟B‐NHL患者(Ⅲ期且LDH>正常值2倍、Ⅳ期或白血病期)的無事件生存率和總生存率。但利妥昔單抗會增加患兒低丙種球蛋白血症的發生率並增加感染的風險。此外需要指出,尚無研究證據提示一線LMB或BFM方案聯合利妥昔單抗可以使兒童和青少年早期成熟B‐NHL患者獲益(Ⅰ或Ⅱ期)。

2. 支持去除顱腦脊髓放療(craniospinalirradiation)的循證依據:無論BFM 還是FAB/LMB的研究均已證實,即使對診斷時有中樞神經系統(CNS)受累的患者,無需進行顱腦脊髓放療。近年,JPLSG發表的B‐NHL03研究結果也為去除顱腦放療提供了支持證據。此外,與成人不同,兒童原發於CNS的成熟B‐NHL(以DLBCL最常見),按照有CNS受累的成熟B‐NHL標準方案進行系統性全身治療可取得很好的療效,也無需接受顱腦脊髓放療。

四、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監測

按照不良事件通用術語標準(CTCAE)記錄治療相關不良反應。

五、淋巴瘤急診處理及其他支持治療原則

01

腫瘤溶解症候群(TLS)

兒童和青少年BL/B‐AL和DLBCL屬於發生TLS的中高危人群(表3)。預防或治療TLS的臨床措施包括水化、利尿、減少尿酸形成或增加尿酸排洩、維持水電解質出入量平衡和(或)適時進行血液透析。

1. 一般措施:避免或減少使用損傷腎功能的藥物(如造影劑或影響腎功能的抗菌藥物),限制鉀和磷酸鹽攝入。

2. 監測:高危患兒每4~6小時評估出入液量、電解質、尿酸和肌酐水平。中危患兒每8小時評估上述指標。需要持續心電監護。

3. 水化:化療前6~12h開始。高危患兒靜脈滴注5%葡萄糖1/4張液體3000ml(/m2·24h)[125ml(/m2·h)],低NaCl含量可以降低尿酸過飽和風險,通常不含鈣、磷和鉀。

4. 利尿:適當水化後,患兒仍有少尿[尿量

5. 降低尿酸:高危患兒首選拉布立海(推薦劑量0.20mg/kg,靜脈滴注時間30min,1次/d,最多5d)。低危患兒可以選用別嘌呤醇[300mg(/m2·d),1次/d,口服]。使用拉布立海者無需使用別嘌呤醇。使用拉布立海前應進行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檢測。

6. 高鉀血症的處理: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鈉有利於預防TLS和急性腎損傷。葡萄糖加入胰島素靜脈滴注或使用β受體激動劑是暫時性措施。等待血液透析前,葡萄糖酸鈣的使用可以降低心律失常風險。

7. 低鈣血症的處理:限制磷酸鹽攝入可以預防低鈣血症。無症狀者無需幹預。有臨床症狀者,使用低劑量鈣以緩解症狀。

8. 嚴重急性腎損傷的處理:即使正規處理,仍有部分患兒會發生嚴重急性腎損傷需要腎臟替代療法,如傳統血液透析或持續靜脈血液透析濾過。TLS需要腎臟替代治療的指徵與其他原因導致的急性腎損傷相同,但由於拉布立海的應用,高尿酸血症觸發腎臟替代治療的風險很低,但高鉀血症(尤其出現少尿)患兒需要腎臟替代治療的風險較其他患兒高。

9.鹼化尿液:不再作為常規使用。未使用拉布立海的患兒僅在尿pH

02

放置中心靜脈通路

03

預防伊氏肺孢子菌肺炎

治療期間及停藥後3個月內應給予複方磺胺甲基異噁唑25mg(/kg·d),分2次,每周3d。TLS高危期(第1療程)和大劑量甲氨蝶呤(HD‐MTX)使用前至少3d和輸注後1周內暫停服用。

04

口腔黏膜炎

使用含HD‐MTX的化療方案後尤為明顯。除口腔衛生、止痛和營養支持外,無其他特異有效治療。

05

發熱伴粒細胞缺乏症(中性粒細胞絕對值9/L)

及時使用廣譜抗菌藥物。粒細胞缺乏持續5d以上且體溫不退,應考慮抗真菌藥物。抗感染藥物應使用至中性粒細胞絕對值>0.5×109/L且體溫平穩24h以上。

06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根據當地治療中心標準使用。高危組患兒往往需要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但在下一療程開始前48h需停止使用。

07

血製品支持

根據當地治療中心標準使用。

08

繼發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治療

使用利妥昔單抗的患者,停藥後免疫球蛋白缺乏(B淋巴細胞缺乏)會持續6~12個月(甚至30個月),靜脈丙種球蛋白可依據當地治療中心原則使用。

本文摘自《兒童和青少年侵襲性成熟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診療專家共識》,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兒童復發/難治性侵襲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新療法
    目前,許多針對成人R/R B-NHL的新療法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其中大部分是在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進行,其結果令人鼓舞。由於多種原因,新藥難以在兒科人群中進行測試。R/R BNHL患者中兒童人數較少,這限制了獲得一致結果的可能性,並且需要特殊的研究設計和後勤保障。
  • 生物靶向藥物可抑制侵襲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生物靶向藥物可抑制侵襲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來源:新華網 2007-06-14 09:06     法國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報告說,生物靶向藥物美羅華抑制侵襲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明顯
  • 「疫時尋理」| 侵襲性B細胞淋巴瘤專場亮點與回顧(第一期)
    遠程病理專家診斷意見:(扁桃體)淋巴組織增生明顯,原有結構完全破壞,主要為瀰漫增生的大淋巴樣細胞,異型明顯,可見塊狀染色質,核分裂多見,背景呈星空現象,結合免疫組化結果,符合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分子分型傾向非生發中心型,此例腫瘤BCL2、MYC表達比例較高,符合了「雙表達」大B細胞淋巴瘤的標準。建議必要時進一步進行p53、EBER染色進一步分型。
  • 兒童B細胞淋巴瘤存活率再提升!「無藥可用」時,如何化被動為主動?
    兒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起源於淋巴結及其他器官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於兒童白血病和腦瘤。在兒童中,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通常是一種侵襲性很強、進展很快的血液腫瘤,大多數病例屬於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  強化化療方案的應用,已將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癒率從1970年代的30%提高到1990年代的85%。
  • 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靶向藥物治療進展_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_非霍奇金...
    它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見的亞型,佔新診斷病例的30%-40%,佔侵襲性淋巴瘤的80%以上,也是少數可以被治癒的腫瘤性疾病之一。目前,R-CH0P方案仍是DLBCL初始治療的標準方法。然而,也有不少患者由於初始治療失敗而最終死於該疾病。
  • 關注|世界淋巴瘤日: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質量,淋巴瘤規範化診療...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醫師劉耀教授表示,近年來,淋巴瘤的診治有了長足的進步。作為一種可治癒的癌症,淋巴瘤的早期發現、規範化診療、全程化管理是關鍵。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主要分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
  • 霍奇金淋巴瘤專場亮點與回顧
    他指出,霍奇金淋巴瘤(HL)佔淋巴瘤的10%左右,國內混合細胞型HL佔比較高,目前該病臨床治療效果較好,四位專家將分別從不同疾病切入進行深入講解,與各位病理同仁一同探討其病理診斷。本次直播採用專家診斷經驗分享+知識問答互動+線上答疑的形式,更加強調淋巴瘤診斷的實操性,希望可以幫助病理醫生不斷提高淋巴瘤診斷水平。
  • 瑞金新知速遞 第319期|宋琦副主任醫師發現肺B細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徵象對預後判斷價值
    【中文摘要】背景:探討 CT 徵象對肺 B 細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預後判斷價值。方法:本研究回顧性分析84例肺B細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胸部CT徵象及臨床病理學特徵。結果:空氣支氣管徵在 Ann Arbor 分期為 I+II 期、原發性肺淋巴瘤(PPL)及惰性淋巴瘤患者較 III+IV 期、繼發性肺淋巴瘤(SPL)及侵襲性肺淋巴瘤患者更常見(所有 p 值均<0.05)。暈徵在 SPL 患者中更常見(p=0.004)。而跨葉徵的發生率在 PPL 患者更高 (p=0.010)。
  • 侵襲性淋巴瘤走向復發難治別無他選?這樣做或可以避免!
    導語 淋巴瘤診療中,目前仍存在許多難點和疑點,一方面需要依靠立體化、多層次的綜合分析以提高淋巴瘤診斷的正確率,另一方面需要更精準、個體化治療及管理以改善預後。
  • 善於偽裝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常見症狀是什麼?
    本篇科普是以介紹非霍奇金淋巴瘤為主,但非霍奇金淋巴瘤還可以在細分成好幾十種不同的類型,分類後各種淋巴癌侵襲進展的速度也有極大不同,在這裡先不一一詳細講解。 非霍奇金淋巴瘤 我們首先要知道: 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都是一組學名為淋巴球的白細胞惡性腫瘤,淋巴球能夠幫助身體抵抗傳染和其它疾病。
  • 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與其他血液瘤CAR-T治療管理大不同
    近日,由韓為東教授、梁愛斌教授、錢文斌教授共為通訊作者,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川大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等 10 家機構聯合發布的文章提出,CAR-T 細胞治療 B 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和治療其他血液瘤所引起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 )的機制是不同的,最重要的特徵是局部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L-CRS),並認為及時管理 L-CRS 有助於預防和控制嚴重的全身性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
  • 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以多多久?
    核心提示:不少人聽說自己得了非霍奇金淋巴瘤之後兩隻腿就開始瑟瑟發抖了,這樣的疾病的確惡性程度很高,不過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可怕。Ⅰ期非霍奇金淋巴瘤5年的生存率達到了92.5%,Ⅱ期則是86.3%,Ⅲ期69.5%,Ⅳ期為31.9%。
  • 小B細胞淋巴瘤專場亮點與回顧
    本期討論主題為小B細胞淋巴瘤,其生物學行為及治療各有不同,四位專家將分別從不同疾病切入進行深入講解,與各位病理同仁一同探討其病理診斷。本次直播採用大咖診斷經驗分享+知識問答互動+線上答疑的形式,更加強調淋巴瘤診斷的實操性,希望可以幫助病理醫生不斷提高淋巴瘤診斷水平。
  • 吉利德Yescarta治療復發/難治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完全緩解率高達80%
    該研究在先前接受過至少2種療法的復發或難治性惰性(生長緩慢)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成人患者中開展,數據顯示,單次輸注Yescarta後,93%的患者病情緩解,80%的患者獲得完全緩解(CR)。這些數據在2020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公布。
  • |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結|腫瘤|...
    淋巴結腫大,可能是炎症,可能是結核,可能是癌細胞轉移,還可能是淋巴瘤。具體屬於哪一種,需要醫生來鑑別診斷。今天要聊一聊初始症狀為淋巴結腫大的霍奇金淋巴瘤,它是淋巴瘤中的一種類型。淋巴瘤是全球第八大常見惡性腫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發病率為霍奇金淋巴瘤的5倍以上。
  • 伯基特淋巴瘤在兒童身上高發的疾病,起病快,發現後需及時治療
    導語:相信大家很多人對伯基特淋巴瘤並沒有什麼了解,甚至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種疾病,其實這是一種造血組織的惡性腫瘤疾病。一旦我們患上伯基特淋巴瘤後,對於自身的生命和健康都有著非常大的威脅。這種疾病兒童和青少年患病的人數是最多的,一旦患病後,一定要及時治療,如果不能及時的控制好後,後果很嚴重,而伯基特淋巴瘤是比較難治療的,必須及時認清它。
  • 【CA】2014年兒童和青少年癌症統計(全文下載)
    【CA】2014年兒童和青少年癌症統計(全文下載)
  • 腫瘤化療導致的中性粒細胞減少診治專家共識
    專家共識 腫瘤化療導致的中性粒細胞減少診治專家共識(2019年版)腫瘤化療導致的中性粒細胞減少診治專家共識(2019年版)[J]. 中國腫瘤臨床, 2019, 46(17): 876-882.
  • 美國批准第二款CAR-T免疫療法,用於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
    繼8月30日FDA批准全球首個CAR-T療法諾華公司的Kymriah(tisagenlecleucel)後,由Kite Pharma公司研發的Yescarta成為全球第二款、也是首款針對特定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AR-T療法。此前,朋友圈一度流傳消息「美國FDA叫停剛批准的癌症治療技術CAR-T」。
  • 雲端相聚 共話學術│2020中國血液創新論壇-「侵襲性淋巴瘤專場...
    本次大會共設置1個主題大會專場和6個專題分會場,其中「侵襲性淋巴瘤」分論壇於7月22日圓滿落幕,本分論壇特邀北京協和醫院周道斌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曹軍寧教授為大會主席並做開場致辭,全國16位血液腫瘤領域的專家就侵襲性淋巴瘤相關內容進行了精彩的專題分享,同時結合實踐進行學術探討。醫脈通在此將「2020 CHIF中國血液創新論壇——侵襲性淋巴瘤專場」的精彩內容總結如下,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