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PE/VC年度榜單:紅杉資本緊追騰訊,深創投成IPO「孵化器」

2021-01-17 時代財經

作者:時代財經 莊俊朗 編輯:王薇薇

投資場也是競技場。PE/VC們各顯神通,用真金白銀,測試自己的眼光。2020年中,有些機構豪擲萬金,平均每3天不到就有一筆投資;有些機構投資的項目寥寥,卻獨具慧眼,憑著一、兩個被投項目成功IPO,獲得巨額回報。

時代財經綜合Wind、天眼查等平臺的數據,梳理出本年度各家PE/VC的戰績。看看誰是投資界的「小蜜蜂」,誰又是IPO的「孵化器」。

投資最勤的「小蜜蜂」

據時代財經統計,2020年投資事件數超過50筆的PE/VC有18家,其中超過100筆的有5家。

然而,堪稱投資領域「小蜜蜂」的不是專門的PE/VC,而是一家CVC(企業風險投資),那就是騰訊投資。據時代財經統計,2020年截至12月26日,騰訊投資高達156筆,相當於每3天不到就有一筆投資。

騰訊出手,不僅數量上多,而且是全領域覆蓋。今年騰訊投資的21個項目為企業服務方向,其中包括東華軟體、深信服、泛微網絡等多家企業。

遊戲領域也是騰訊的傳統關注領域,今年投資了虎牙、動視雲等19個項目。

其次是文娛,有15個項目被騰訊投資,其中就包括了B站。

作為一家CVC,騰訊的投資接近一半為戰略投資。正如騰訊投資管理合伙人李朝暉曾在公開場合所說:「傳統財務基金的目標相對明確。但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如何平衡財務回報和戰略訴求,這是我們始終要思考和回答的問題。」

騰訊大多瞄準較成熟的項目,除了戰略投資外,有30筆投資為C~H輪,超過天使、A、B輪的總和。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騰訊的投資高峰集中在12月,不僅數量上遠超前11個月,投資金額更是超過剩餘各月總和。這種現象在去年並沒有出現。針對此現象,時代財經聯繫騰訊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時未得到回覆。

相比起騰訊,其他知名CVC如阿里、字節跳動、百度等,並沒有進入榜單前二十。雷軍的小米,是除了騰訊投資以外,剩餘唯一排在前20的CVC。它今年以70筆投資數量,排在了11位。

小米的布局表現出鮮明的科技色彩。小米今年投資了比亞迪、瑞聲科技等知名科技公司,還有藍芯半導體、燦芯半導體、芯來智融半導體等多家半導體企業。其接近一半的投資是戰略投資。

2020年PE/VC投資榜。榜單來源:時代財經

在騰訊投資後面,紅杉資本中國以149筆投資成為投資事件最多的專業PE/VC。

紅杉資本於1972年在美國矽谷成立。2005年9月,紅杉資本與沈南鵬合作,共同創辦紅杉資本中國,就此打入中國市場。創辦了紅杉資本中國後,在2018~2020年,《福布斯》雜誌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沈南鵬連續三年蟬聯全球第一。

在沈南鵬的操盤下,今年紅杉資本投資最多的領域是醫療健康,項目數達29個;其次是企業服務,有21個。這基本延續了去年的投資方向。今年12月,沈南鵬曾在一場論壇上表示,大健康領域「能夠產生相當一批千億市值的公司」。

在投資輪次上,沈南鵬並沒有「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紅杉資本投資的輪次比較平均,Pre-A到A+輪、Pre-B到B+輪,C-H輪的投資事件均在30筆上下。

除了騰訊投資與紅杉資本中國,高瓴資本、深創投、經緯中國三家各自的投資也超過了100筆。

其中,深創投今年有140筆投資,排名第三。與其他PE/VC類似,深創投今年也大力投資醫療健康與企業服務領域。但獨特的是,生產製造領域也是深創投的主投領域之一,佔了23個。

今年最火的機構莫過於高瓴,資本市場甚至出現了「高瓴效應」。高瓴今年投資數達129筆,排行第四。高瓴創始人張磊奉行「超長期投資」理念,曾說道:「第一點是把基金做成超長期結構的基金,第二點是所投公司和投資基金的理念要完全一致。」

張磊在2005年創立了高瓴資本,第一筆投資就給了騰訊。後來又在2010年,用3億投資當時並不被人看好的劉強東。這些經典手筆,早已傳為佳話。

高瓴今年在醫療健康領域用力最大,在129筆投資裡佔了14筆。除了醫療健康外,高瓴在其他領域的投資比較均勻,企業服務、金融、生產製造、教育等多個方面都有覆蓋。

高瓴的張磊,與紅杉的沈南鵬,堪稱「一時瑜亮」,而在輪次布局上,二者呈現了不同的風格。相對於紅杉,高瓴對戰略投資有著明顯的偏好。今年高瓴在戰略投資的數量,高於天使輪、Pre-A到A+輪、Pre-B到B+輪的總和。

排名第五的經緯中國今年進行了102筆投資。在投資事件數前五的PE/VC中,經緯中國是唯一一個偏向以早期的Pre-A至A輪投資為主的機構。

最成功的「IPO孵化器」

在投資方面,我們看到了騰訊、紅杉資本中國、高瓴資本、經緯中國等熟悉的身影。但在IPO可退出項目上,呈現的圖景卻大大不同。

根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今年深創投雖然投資項目數排名第三,但IPO可退出事件卻遙遙領先,以40個項目位居榜首,並超過第二名一倍,本年可退出金額總和約30億元。從項目數來看,深創投堪稱年度成功次數最多的「IPO孵化器」。

深創投孵化出的IPO項目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中芯國際(688981.SH)。中芯國際今年7月16日正式登陸科創板,其發行價格為27.46元/股,發行市盈率達113.12倍,募集資金532.3億元。

如此大體量的融資,讓中芯國際不僅是科創板成立以來最大的IPO,也是A股近10年來最大的IPO。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1年,深創投便已參與對中芯國際的投資。根據時代財經統計的數據,深創投在中芯國際項目的帳面可退出金額高達約5億元。

深創投今年孵化出的IPO,多數與科技有關。例如同在今年7月上市的埃夫特(688165.SH),其主營業務是工業機器人。此外,長源東谷(603950.SH)從事柴油發動機缸體等零部件的生產,有方科技(688159.SH)專注於為產業物聯網提供接入通信產品,金丹科技(300859.SZ)是全球產量第二的乳酸廠商。

深創投副總裁李守宇對時代財經表示,深創投堅守支持科技的理念。其介紹道,醫療、硬科技、金融,都是深創投關注的領域。消費領域雖然深創投也有投資,但李守宇認為前景尚未明朗。

2020年PE/VC可退出項目榜。榜單來源:時代財經

在IPO孵化數上,排在深創投後面的是達晨創投。今年達晨系可退出項目數為18個,雖然不及深創投多,但可退出金額卻逼近深創投,約29億人民幣。

達晨系在多個項目中,可退出金額都超過了1億元。如8月上市的康希諾(688185.SH),因為其疫苗研發技術而廣受關注,首發募集資金高達52億元,而達晨系從中收穫了約5.3億元的帳面可退出資金。

達晨系的投資,喜歡多個子基金多重加碼。例如今年2月上市的通道科技(688208.SH),達晨系通過達晨創恆、達晨創泰、達晨創瑞三隻基金的加碼投資,在該項目的帳面可退出金額總和約4.5億元。

同樣是今年2月上市的紫晶存儲(688086.SH),達晨系因為通過達晨創聯、達晨創通的雙重投資,收穫了約3.3億元的可退出金額。

「今年對達晨來說確實是個好年份。」達晨財智創投合伙人邵紅霞感嘆道。她告訴時代財經,硬科技、新消費、醫療健康,是未來達晨會關注的三個領域。

除了深創投、達晨系外,東方富海、啟明創投、盈科資本的可退出項目都在10個以上,可退出金額總和也都超過了10億元。

資本市場「醫療年」

除了上述機構,也有不少PE/VC雖然孵化項目不多,但卻眼光獨到,從少量的IPO收穫了巨額的收益。

僅從帳面上看,今年可退出金額最大的是中央匯金公司,因為其控股的券商——中金公司(601995.SH)11月2日登陸滬市主板。

拋開中央匯金不談,接下來可退出金額最大的為正心谷資本。2020年正心谷資本雖只有3個可退出項目,但帳面可退出金額總和約87億元。

正心谷資本的收穫,主要源於君實生物(688180.SH)上市。與康希諾類似,君實生物也因研發疫苗受到廣泛關注。招股書顯示,在發行股份後正心谷資本持有其8.79%的股份。此次IPO,就讓正心谷資本收穫了約83億的可退出金額。

正心谷資本其後是紅杉資本中國。2020年,紅杉資本中國共有6個可退出項目,合計可退出金額高達約72億元。

單從新產業生物(300832.SZ)的上市,紅杉資本便已獲得了約40億可退出金額。此外,穩健醫療(300888.SZ)上市,也給紅杉資本中國帶來約26億的可退出金額。

2020年PE/VC可退出金額榜。榜單來源:時代財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確實是資本市場的「醫療年」。無論是正心谷資本投資的君實生物、紅杉資本中國投資的新產業生物,還是達晨投資的康希諾,都與新冠疫情的防治有關。

君實生物正與美國禮來合作,研發新冠肺炎抗體;新產業生物在官網介紹,它研發的試劑盒每小時可做300個測試;康希諾生物也正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合作,研發重組新冠疫苗。這幾隻IPO也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PE/VC風格各異

各家PE/VC,不止成績有高低,風格也各異。

例如高瓴、IDG等機構偏好領投。據時代財經統計,高瓴今年進行了129筆投資,其中104筆都由其領投;而今年IDG的66筆投資中,51筆涉及的企業曾被IDG領投過。

IDG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財經,在投資風格上,他們不僅注重長期投資,還注重早期布局。

這在數據上也得到印證,今年IDG的投資,最多是Pre-A到A輪,有15筆,天使輪也有9筆。

GGV紀源資本則喜歡多次跟投。在今年紀源資本進行的57筆投資中,除去7個只接受了一輪投資的項目,剩下有31個項目此前都曾被紀源資本投過。

在投資領域上,不少PE/VC也有明顯的偏好,例如啟明創投跟元生創投專注於醫療健康領域。數據顯示,今年啟明創投進行了52筆投資,屬於醫療健康的剛好一半。而元生創投今年的21筆投資中,19筆都投向醫療健康。

各家PE/VC風格各異,但無論是什麼風格,最終都要接受資本市場的考驗。

2020年的成績單已出,但這並不是終點,因為新一輪的角逐已經開始。

該篇為時代財經發布的《PE/VC 2020年度報告》機構篇,之後將繼續發布項目篇。敬請期待!

綜述篇回顧請點擊:《2020中國PE/VC年度報告:2015家機構投資超7679億,騰訊稱霸》

項目篇:《2020中國PE/VC年度項目:猿輔導最吸金、孚能科技最賺錢》

PEVC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12月26日。數據來源於Wind與天眼查等平臺,時代財經就多平臺的數據進行了交叉驗證與整理統計。如數據有出入,請以機構官方公布數據為準。

策劃、統籌:王薇薇

數據採集:王薇薇、武佩璇、幸雯雯、莊俊朗

數據整理統計:王薇薇

採寫:武佩璇、幸雯雯、莊俊朗

圖表製作:陳玲

相關焦點

  • 2020封面科技榜·創投資本榜揭曉:藍馳創投、經緯創投、紅杉資本上榜
    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伴隨著金錢的快速湧動,近年來中國創投機構不斷調整、裂變。在2020年的大變局中,創投市場仍然是血雨腥風、競爭激烈,從疫情發生後慌亂看不到方向,到二季度創投行業開始恢復信心,投融資市場迅速復甦。
  • 易瑞生物創業板IPO註冊獲通過,深創投、紅杉資本投資
    易瑞生物是一家主營為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的頭部公司,背後有紅杉資本、深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身影。 易瑞生物IPO申請於2020年7月2日獲得證監會受理,同年9月22日獲得創業板上市委會議通過。在這次獲得註冊同意後,該公司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深交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 獵雲網2020「年度最佳風險投資機構TOP 20」榜單發布!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1月28日報導(文/呂鑫燚) 12月2-4日,獵雲網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上頒布了2020「年度最佳風險投資機構TOP 20」榜單。
  • 2017上半年IPO成績單:有人獨攬13家 這些VC/PE賺翻了!
    深創投:9家IPO,本土領頭羊大舉「出海」作為本土創投「領頭羊」,深創投的IPO成績一向優異,在2017上半年,這家本土創投巨頭被投企業中有9家成功敲鐘,分別是:海辰藥業、新雷能、華凱創意、百傲化學、牧高笛、捷捷微電、正丹股份、正海生物以及誠邦股份
  • Vol.145醫療大健康投融資周報|創投|紅杉資本|a輪融資|b輪融資...
    多寧生物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用於加強國產化平臺建設  2020年12月30日,國內生物醫藥行業無血清培養基、一次性產品及生物反應器領域的平臺型供應商上海多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多寧生物)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藥明生物產業基金、濟峰資本及老股東清池資本共同完成。
  • 高榕資本副總裁鍾南海確認出席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
    2020年12月2日到4日,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New Force Summit新勢力品牌峰會)在北京柏悅酒店舉行。高榕資本成立伊始,定位於中國的創始人基金(China's Founders' Fund),除主權基金、養老基金、大學捐贈基金、家族辦公室等全球頂級機構投資人外,高榕資本還邀請了包括騰訊、百度、淘寶、小米、美團、分眾等在內的數十家網際網路企業的創始人或核心高管成為出資人,一同尋找和助力優秀創業者。  目前,高榕資本是中國最活躍的風險投資機構之一,致力於發現優秀創業者,與他們共建長期價值。
  • 獵雲網2020「年度最具慧眼投資人TOP 20」榜單發布!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2月3日報導(文/盛佳瑩) 今日,獵雲網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上頒布了2020「年度最具慧眼投資人TOP 20」榜單。
  • 2018年港交所擊敗紐交所IPO集資全球第一 VC界還有哪些年度大事件?
    而2018年VC界的其他大事件還包括年度最大交易螞蟻金服C輪融資籌集了140億美元,以及年度盈利最多VC基金是紅杉資本全球增長基金III。港交所集資全球第一根據Refinitiv的數據,香港證券交易所在2018年的全球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中奪回了全球頭號位置,領先去年的贏家紐約交易所,其因為上市政策改革收穫八年來最高的籌資金額。
  • 紅杉中國的「焦慮」
    就在紅杉資本中國的靈魂人物沈南鵬和黑石蘇世民隔空對談走紅「出圈」的時候,PE/VC「圈內」卻傳出兩個備受關注的投資法律糾紛案件。而這兩件案件中,一則為紅杉資本中國起訴幣安在投資排他期內招募其他機構參與融資判決結果出爐;一則為紅杉資本與韓後子公司聯合狀告韓後保全資產。
  • 十二年大浪淘沙:揭秘「紅杉公式」如何穿越周期
    「我認為最出色的投資公司是紅杉資本。這家創投基金用極高的熱情去支持最前沿的技術發展,他們的投資記錄比任何人都好,完美到令人驚嘆。」查理·芒格說。作為此評價的註腳,2020年末,福布斯中國公布了2020年最佳創投人TOP100榜單,紅杉中國的沈南鵬位列第一,這已是他連續三年位列榜首。此榜單紅杉中國共有6位合伙人上榜,是上榜人數最多的機構,堪稱投資界 「夢之隊」。
  • 沈南鵬買下半個中國網際網路,紅杉中國能否穩坐「風投之王」?
    而作為東鵬控股唯一的外部機構投資人,東鵬控股能夠二次回歸資本市場,離不開紅杉中國長達十年的堅定投資。紅杉中國是被稱為「矽谷風投之王」的投資大佬紅杉資本在中國成立的基金。紅杉資本於1972年在美國創立,是全球最大的VC之一,曾投資了蘋果電腦、谷歌、甲骨文、雅虎等知名公司。
  • 借力紅杉資本,星巴克奇襲中國市場!
    星巴克中國牽手紅杉中國!他來了,他來了,他端著星巴克走來了。前日,那個「投出了半個網際網路」的男人沈南鵬帶著一杯星巴克,與星巴克的多位高管一同出現在公眾面前,官宣星巴克中國與紅杉中國達成合作。公開資料顯示,自1999年開始,星巴克已經進入中國市場長達21年,目前,其在中國境內的門店已經超過4200多家。
  • 恆大汽車引入騰訊、滴滴、雲鋒、紅杉等投資方;威馬汽車完成10億...
    ,籌集約40億港元;威馬汽車完成10億人民幣D輪融資;天鵝到家獲得紅杉資本中國戰略投資;B站戰略投資減肥記錄工具「體重小本」。近日獲得戰略投資,投資方為紅杉資本中國。 斑馬電商雲完成6000萬元A輪融資 斑馬電商雲是專業的SaaS電商系統及服務提供商。近日宣布完成A輪6000萬元融資,本輪融資由江蘇鼎竹科技領投,一米資本和北京中關村文化跟投。
  • 重磅:創業邦2020年度中國最受創業者認可的風險投資機構榜單發布
    在中國這塊誕生了諸多科技創新奇蹟的土地上,放眼長周期,創投行業依舊擁有源源不斷的市場動能。醫療健康、新基建等科技創新高地已成為創投行業激烈競逐的角鬥場;科創板、新三板等市場板塊的深化改革讓基金退出有了更多的有效渠道;歷經20餘年磨鍊的中國創投機構,也早已告別野蠻成長期。
  • 紅杉資本:沈南鵬的財富傳奇
    創投圈裡流行這樣一個段子,當世時4大高手東邪、沈南鵬,西毒、閻焱,南帝、靳海濤,北丐、張磊這4位誰武功天下第一?福布斯剛剛評出了2020年中國最佳創投人,把盟主之位給了沈南鵬、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他要多牛,阿里、京東、頭條、滴滴、美團、拼多多、攜程、餓了嗎等等,他是中國網際網路半壁江山背後的大佬,他的朋友圈價值2.6萬億,馬化騰曾經這樣讚譽他。
  • 紅杉資本、中金資本出手:哄搶100億半導體項目
    5月26日晚間,比亞迪(002594)公告,旗下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下稱「比亞迪半導體」)成功引入戰略投資者,由紅杉資本、中金資本、國投創新領銜A輪融資,Himalaya Capital 等多家國際知名投資機構亦參與認購,豪門雲集。據公告顯示,比亞迪半導體投前估值75億元,本輪融資共計19億元,投資者取得比亞迪半導體共計20.21%股權,公司投後估值近百億元。
  • 青桐資本榮獲投中2019年度「中國最佳新型投行」
    近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網主辦的第14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在上海舉辦。11日的峰會現場,備受創投圈關注的2019年度機構系列榜單揭開謎底。在服務機構榜單中,青桐資本入選投中2019年度「中國最佳新型投行TOP10」。
  • 巴菲特、紅杉均重倉的醫藥行業:上千億資本入場,但「慢錢」卻越來...
    在2020年美國《製藥經理人》發布的權威榜單全球製藥企業50強中,上述四家公司的排名分別為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八,以2019年的營業收入來計算,四家公司的平均年銷售額高達394億美元,巴菲特重壓醫藥股的力度可見一斑。而在一級市場上,醫療健康產業也正在迎來密集爆發,尤其是行業頭部機構開始步入收穫期。典型代表是紅杉資本中國基金。
  • 雷鋒網「2020 醫療科技最佳投融資榜單」重磅發布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機構簡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成立於2005年。15年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投資了近600家創新商業模式的發展潛力企業。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作為「創業者背後的創業者」,專注於科技/傳媒、醫療健康、消費品/服務、工業科技四個方向投資機遇。投資成績:十多年前,醫療投資相對冷門的時候,紅杉中國就成立了醫療健康投資團隊。
  • 2015第七屆晉商年會嘉賓 山西長治驕子「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
    據悉,2015第七屆晉商年會將按照計劃將於2015年12月份在北京召開,晉商年會主辦單位中國晉商俱樂部秘書長、晉商年會總策劃劉文斌表示「晉商年會已經成功舉辦6屆,通過優秀晉商榜單的發布,每年匯聚數百優秀晉商企業家齊聚北京,已經成為全國性晉商活動的旗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