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MUSIC和LMS算法的智能天線設計

2020-11-24 電子產品世界

作為當今三大主流標準之一的TD―SCDMA是由中國自主提出使用時分雙工方式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標準。TD―SCDMA的核心技術之一是智能天線技術。在TD―SCDMA系統中使用智能天線技術,基站可以利用上行信號信息對下行信號進行波束成形,從而降低對其他移動臺的幹擾,同時提高接收靈敏度,增加覆蓋距離和範圍,改善整個通信系統的性能。
傳統的切換波束方式只是把空間分成幾個固定扇區,當移動臺進入扇區時,切換波束系統選擇一個收到最強信號的波束用於該用戶。由於用戶信號並不一定在固定波束的中心處,當用戶信號位于波束邊緣,幹擾信號位于波束中央時,接受效果差,同時也不能實現自適應幹擾置零,抑制幹擾差。而智能天線通過自適應陣列天線跟蹤並提取各用戶的空間信息,利用用戶位置的不同,使在同一信道中發送和接收各用戶的信號不發生相互幹擾。
智能天線能夠根據信號環境情況自動形成最佳陣列波束,通過在天線中引入自適應信號處理,實現噪聲抵消,在幹擾入射方向上產生零陷以及主波束跟蹤有用信號,從而使天線陣具有智能接收的能力,以解決切換波束方式的不足。文中正是結合多重信號分類算法和最小均方誤差的自適應算法來實現智能天線系統。


1 陣列天線信號模型
在基站天線的遠場區域,可以認為電磁波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外輻射,如果接收天線離輻射源足夠遠,在接收的局部區域可近似為平面波。圖1所示為等距線陣,由M個陣元組成,設陣元間距為△x,入射信號s(t)的入射角為θ,即s(t)的波達方向,以原點為信號的參考點,則等距直線陣的方向向量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8729.htm

其中λ為信號波長。
對於來自d個方向的信號入射到陣列天線的M個陣元上,則接收信號寫成矩陣形式為


是噪聲矢量。在陣列信號處理中,一次採樣稱為一次快拍,k表示第k次快拍。

2 多重信號分類算法(MUSIC)
DOA(Direction of Arrivdak)估計的基本問題就是確定同時處在空間某一區域內多個感興趣的信號的空間位置(即多個信號到達陣列參考陣元的方向角)。最經典的超分辨DOA估計方法是MUSIC方法。其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將陣列輸出數據的協方差矩陣進行特徵值分解,從而得到與信號分量對應的信號子空間和信號分量相正交的噪聲子空間,然後利用這兩個子空間的正交性來估計信號參數,它是建立在如下假設基礎上的。
(1)陣列形式為線性均勻陣,陣元間距不大於處理最高頻率信號波長的二分之一;
(2)處理器的噪聲為加性高斯分布,不同陣元間距噪聲均為平穩隨機過程,且相互獨立,空間平穩(各陣元噪聲方差相等);
(3)空間信號為零均值平穩隨機過程,它與陣元噪聲相互獨立;
(4)信號源數小於陣列元數,信號取樣數大於陣列元數。
如果有D個信號入射到M元陣列上,則陣列接收到的輸入數據向量可以表示為D個入射波形與噪聲的線性組合。如式(3)和式(4)所示


利用幾何描述,可以把接收向量X和導引向量a(θk)看作M維空間的向量。輸入協方差矩陣Rx可以表示如式(5)和式(6)所示


因為A是由線性獨立的導引向量構成的,因此是列滿秩的。信號相關矩陣Rs也是非奇異的(rank(Rs)=D,各信號源兩兩不相關)。
列滿秩的A和非奇異的Rs可以保證,在入射信號數D小於陣元數M時,M×M的矩陣ARsAH是半正定的,且秩為D。
由線性代數的基本知識,這意味著ARsAH的特徵值vi中,有M―D個為零特徵值。從輸入協方差矩陣Rx的角度看,Rx的特徵值中有M―D個等於噪聲方差σ2n。然後尋找Rx的特徵值,使λ1是最大特徵值,λM是最小特徵值,因此有式(10)


但是實際中是使用有限個數樣本估計自相關矩陣Rx的,所有對應於噪聲功率的特徵值(λD+1…,λM)並不相同,而是一組差別不大的值。隨著用以估計Rx的樣本數的增加,表徵它們離散程度的方差逐漸減小,它們將會轉變為一組比較接近的值。最小特徵值的重數K一旦確定,利用M=D+K的關係,就可以確定信號的估計個數D^。所以信號的估計個數由式(11)給出


通過尋找與Rx中近似等於σ2n的那些特徵值對應的特徵向量最接近正交的導引向量,可以估計與接收信號相關的導引向量。


相關焦點

  • 基於遺傳算法的高頻標籤天線的優化設計
    而標籤天線作為射頻識別系統實現的關鍵部件,它的優化設計對於降低本錢, 減小體積起到重要的作用。低頻和高頻頻段標籤天線的主要形式是線圈。在低頻頻段減小天 線體積的方法主要是在線圈中插進具有高磁導率的鐵氧體材料,這樣就可以進步天線的磁導 率,即可在等效面積變小的情況下得到足夠的開路電壓。高頻頻段主要是採用將天線集成到 晶片上的方法來實現減小體積,降低本錢的目的。
  • 軟體無線電的射頻天線設計
    多頻段和寬帶天線的設計使天線能夠在寬頻段上工作,但多頻段意味著能在幾個分離的不同頻段上工作,在所設計的天線最高和最低頻率之間常常無相鄰覆蓋,而寬帶則意著天線設計的最高和最低頻段之間有相鄰覆蓋。在實現應用,要做到各個通信系統的互聯互通,顯然要求射頻天線具有良好的多頻段性能和可程控的多頻段、多功率射頻轉換能力。
  • 一種基於矩形貼片天線的相控陣列天線設計
    一種基於矩形貼片天線的相控陣列天線設計 張玲玲 發表於 2020-01-28 17:17:00 0 引言 隨著無線通信中智能終端的快速發展和普及,通信容量逐漸遇到瓶頸
  • 智能天線工作原理是什麼 智能天線技術發展介紹【圖文】
    面對挑戰,人們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得到比較廣泛認可的有兩種方法:一是移動運營公司調整基礎網絡的構成,增加基站數量和小區數量。這種方法需要相對巨大的基建投資,同時帶來的幹擾問題也比較突出;二是擴大頻譜帶寬,這種方法需要較高的頻率資源成本,況且頻率資源是有限的,頻譜帶寬不可能無限擴展。基於這樣的現實,智能無線技術也就應運而生了。
  • 基於MUSIC算法的相干信號DOA估計改進及應用
    在面對相干信號時,MUSIC算法等子空間類算法已經無法滿足空間譜估計的性能。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種改進的MUSIC算法能夠較好的解決該問題。在面對相干信號時,MUSIC算法等子空間類算法已經無法滿足空間譜估計的性能。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種改進的MUSIC算法能夠較好的解決該問題。
  • 智能天線技術的工作原理、特徵和技術優勢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0820.htm 近年來,現代數位訊號處理技術發展迅速,DSP晶片處理能力的不斷提高和晶片價格的不斷下降,使得利用數位技術在基帶形成天線波束成為可行,促使智能天線技術開始在無線通信中廣泛應用。由於智能天線能顯著提高系統的性能和容量,並增加了天線系統的靈活性,未來幾乎所有先進的移動通信系統都將採用該技術。
  • 基於LMS算法的回聲消除系統仿真研究
    當下最熱門的三種回聲消除算法分別是維納濾波算法,最陡下降算法,LMS算法。本文基於LMS算法,應用MATLAB進行仿真研究,並改進了LMS算法,得出更好的回聲消除系統。當下最熱門的三種回聲消除算法分別是維納濾波算法,最陡下降算法,LMS算法。本文基於LMS算法,應用MATLAB進行仿真研究,並改進了LMS算法,得出更好的回聲消除系統。0 引言  現在,各種各樣的通訊方式越來越多,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 基於HFSS天線去耦仿真的設計
    但是在手機等移動終端,由於空間狹窄,天線單元之間間距很小,從而會產生強烈的電磁耦合。研究表明,當天線間的間距小於或等於信號波長的一半時,接收天線上所收到的信號已經明顯受到互耦效應的影響了。當天線單元之間的間距繼續減小,這種現象就會變得更加明顯,從而嚴重影響無線系統的接收性能。因此,一個空間狹窄的無線系統,在其天線設計過程中就必須考慮儘可能好的處理天線間的互耦。
  • 基於特徵模理論和CMA技術的天線設計
    一、概述   不斷提高通信系統的通信容量和質量,是無線通信的永恆主題。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對天線的設計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採用超寬帶(UWB)技術和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在提高數據傳輸率方面具有極大的潛力,MIMO技術能夠提高通信系統的信噪比,提高信道容量及抑制信道衰落,對於行動裝置來說,需要多單元集成在一起,以減小整個天線的尺寸,就要求MIMO多天線單元之間的互耦較低,以此來實現各路信號之間的低相關性。採用基於矩量法的特徵模技術是一種最佳的選擇。
  • 基於北鬥的窖井井蓋全向天線設計
    摘要:基於北鬥的地下管網及窖井井蓋監控是實施城市安全和智慧城市的重要手段,目前存在著監測系統中天線受井蓋影響大、安裝困難、接收性能差等問題。本文針對目前窖井井蓋監測中微帶天線引起的低仰角增益、頻帶寬度與天線體積等問題,設計了一種應用於北鬥B1和GPSL1頻段的方形圓極化微帶天線。
  • 各種握姿信號無死角 Reno天線設計大有玄機
    相信很多用手機打遊戲、看視頻的朋友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手握到手機某個部位時,信號會變得特別差,嚴重影響網速,給網路遊戲體驗和在線視頻的觀看帶來顯著影響。其中原因就在於,橫握手機時手遮住了天線,影響了手機信號的收發。
  • 大陸集團贏得智能天線和5G智能通訊的更多訂單
    大陸集團為其提供創新的車載智能通訊和天線解決方案。這兩個項目都基於大陸集團的5G混合V2X平臺,該平臺有著非常好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 汽車製造商可以在全球不同的市場都使用該平臺而無需進行大量的市場定製。通過這種方式,大陸集團的解決方案有助於減少車型配置,從而降低汽車製造商的生產成本。
  • 9種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方案
    基於Hilbert分形結構的標籤天線設計本文設計的分形天線只影響諧振頻點的下降,但不會影響各個諧振頻點的相對位置,具有多諧振點特徵,多個諧振頻率之間的關係是由分形的結構確定的,而不是由材料的介電常數和介質厚度確定的。相對介電常數和材料的厚度對天線的輻射方向圖和天線增益不產生影響, 這種性質也可用於天線小型化的設計中。
  • 華為發布首個基於智能視覺與感知的智能視頻算法商城
    [深圳,2019年10月29日] 今日,主題為「洞見當下,預見未來——5G+AI+視頻,加速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的華為智能安防產業峰會在深圳召開。在會上,華為推出首個基於智能視覺與感知的智能視頻算法商城Huawei HoloSens Store,重新定義智能安防新生態模式。
  • 陣列天線的特性研究及典型案例設計方案匯總
    就發射天線來說,簡單的輻射源比如點源,對稱振子源是常見的構成陣列天線的輻射源。它們按照直線或者更複雜的形式,根據天線饋電電流,間距,電長度等不同參數來構成陣列,以獲取最好的輻射方向性。這就是陣列天線的魅力所在,它可以根據需要來調節輻射的方向性能。由此產生出了諸如現代移動通信中使用的智能天線等。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高技術含量的天線將會帶給我們同樣高質量的通信環境。
  • RFID天線的設計要領及常見步驟
    當工作頻率增加到微波波段,天線與電子標籤晶片之間的匹配問題變得更加嚴峻。一直以來,電子標籤天線的開發是基於50 或者75 輸入阻抗,而在RFID應用中,晶片的輸入阻抗可能是任意值,並且很難在工作狀態下準確測試,缺少準確的參數,天線的設計難以達到最佳。
  • 利用天線復用器應對 5G 天線設計挑戰
    最初的手機設計採用大約6.2 GHz至8.3 GHz之間的頻率。UWB本身需要3到4個天線陣列,這將佔據手機內部大量可用的關鍵空間。 即使出現新的射頻要求和標準,由於智慧型手機和設備設計的發展趨勢,在保持足夠的天線性能同時增加天線數量變得越來越困難。
  • GPS智能天線模塊在系統集成中的選擇和性能考量
    每種方案都有各自的利弊:基於晶片組的設計能提供高度的靈活性,但同時設計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並要求設計工程師掌握豐富的RF知識;而智能天線模塊是快速系統集成的正確選擇,在快速系統集成應用中,基於這種充分設計的GPS子系統,集成只需要最短的開發時間、最低的開發成本以及最小的開發風險。在開始批量生產的時候,採用智能天線模塊會顯著簡化物料採購儲備工作和產品的測試流程。
  • 915 MHz的微帶天線,基於RFID的小型天線
    一個RFID系統包括RFID讀寫器、RFID標籤和軟體3大組成部分。所採用的天線主要分為標籤天線和讀寫器天線兩種。標籤天線是RFID系統中最易變的部分,並且其設計面臨著小型化、低損耗和低成本的實際要求,所以優化設計標籤天線在整個系統中佔有重要地位。 微帶天線以其體積小,重量輕,低剖面,易於加工以及電路繼承性能優越等優點在通信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射頻天線:5G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隨著MIMO技術的普及,智慧型手機天線數量提升,從4G早期的2×2到旗艦機採用的4×4方案,再到5G時代智慧型手機8×8甚至更多天線;傳統的MIMO通常有2天線、4天線、8天線,Massive MIMO的天線數量可以超過100個,當前5G主流選擇之一的64T64R天線,就由192個天線振子組成。 天線行業即將迎來快速增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