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翻漁船、堵死核電站,水母正在「圍剿」人類……

2020-11-25 騰訊網

水母,是海洋中最不起眼的一類生物。這個「不起眼」是各種意義上的。除了在水族館欣賞它們優美的姿態以外,大眾對水母的了解並不多。此外,它們接近透明的身軀,也很容易隱匿於海水中。

但有這麼一種水母,你想忽視都難的。它就是水母中的巨無霸——越前水母(Nomura Jellyfish)。

圖片來源:The Asahi Shimbun

成年的越前水母,直徑能達2米長,體重能長到200公斤。儘管另一種巨型水母獅鬃水母比越前水母長(主要是觸鬚長),但論噸位和體型越前水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水母。

不過,你也別覺得這麼大隻水母很稀罕。它們泛濫成災的時候,才是最讓人感到絕望的。

在我們的想像中,成群的水母是件讓人能大飽眼福的事。但這種大規模的水母潮,卻讓漁民熬禿了頭。

2009年11月2日,日本一艘10噸重的漁船,在日本東部海域發生了翻船事件。漁民一整天辛苦捕撈的海鮮直接化為烏有。幸好,三名漁民全部獲救。

但好好的漁船怎麼說翻就翻了呢?原來,是漁網網到了幾十隻不該網的越前水母。漁民根本不想撈水母這種賣不了幾個錢的「垃圾海產」,是它們自己送上門來的。

而數量龐大、體型驚人的水母,除了能拖垮漁船以外,它們有毒的觸鬚還會將網內的魚毒死。

即便是耐住了水母的毒素,魚獲依然會被壓死發臭,很難再賣出好價。而過重的水母,還會導致昂貴的漁網損壞。

不過,漁業被水母潮影響,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了。在一些極端案例裡,能有數以千計的越前水母在漁網中被發現。

但每次看到越前水母,漁民都只能無奈的搖頭,自認倒黴。因為這些水母是趕也趕不走,殺也殺不完,賣也賣不掉。

越前水母的生命周期,圖片翻譯:千野youko

水母的生命周期主要由兩個生命世代交替組成,一個是浮遊的水母世代,另一個則是底棲附著的水螅世代。

一般情況下,成熟水母個體的生殖腺可產出大量的精子和卵子。這些生殖細胞會被釋放到周遭的水中。在水裡精子和卵子會結合,通過有性繁殖產出數隻浮浪幼蟲。這種浮浪幼蟲可以在水裡隨處遊動,找到適合的著陸點後,它們就會附著在上面轉換成水螅體形態。

在這之後,這種水螅體還能通過無性繁殖產生更多的水螅體,形成水螅體聚落,等待長成小水母。一隻雌性越前水母,就會有將近10億顆卵子受精成功。而這些成功受精的孕卵,最終能產出超過100億只小越前水母。

越前水母幼體攝食,圖源央視紀錄片

而目前研究表明,這些在日本鬧事的越前水母,其水螅體的主要根據地其實是在我國黃海、東海和渤海等海域。

水母是一種無脊椎動物,身體由傘狀軀體、口器和觸手等組成。因此它們也沒有快速遊動的能力,只能靠肌肉的收縮和擴張緩慢地移動。它們本不該大量出現在日本沿海,但通過對馬海流水道的輸送,這些越前水母才會在日本海爆發。

越前水母的漂流線路

其實,在日本歷史上,每約40年才報告一次大規模的越前水母爆發。但是近年來,這種現象卻變得越來越頻繁了。

自2002年以來,日本沿海地區幾乎每年都會出現越前水母的大爆發。這使得日本的漁業大規模受創,漁民是叫苦連天。光是2005年的8月到10月之間,日本漁業廳就收到了來自全日本範圍內共10萬起投訴,但到目前為止,都沒辦法徹底解決越前水母的聚眾鬧事。

而在過去,沒有科學知識武裝的日本漁民還犯了一個大錯誤。那就是把撈上岸的越前水母碎屍萬段,然後再次拋屍入海。豈料,這一操作反而刺激了越前水母的性腺快速成熟,並釋放出大量的生殖細胞。而這也為下一次水母大爆發蓄力,威力更加驚人。

除了漁業受創外,水母大軍還攻陷了日本核能發電廠的冷卻設施。

很多核電站都會建在海邊,原因是發電機組需要大量的海水冷卻,以防電機過熱損壞。但只要有海水的地方,就會有被水母入侵的機會。

2006年,大量越前水母就湧入了日本核能發電廠,將其冷卻系統的海水過濾孔堵死了。工人必須將黏糊糊的水母弄走,不然核電廠將陷入癱瘓,甚至造成安全威脅。所以有人說,水母入侵成了日本核電站的第二大威脅,第一大威脅是地震。

被水母堵塞住的以色列核電站冷卻系統

而這也給核電廠的工人增加了大量繁雜的日常工作。在水母爆發時期,日本人一天就能從核電廠的冷卻系統中清出水母多達150噸。這一來二去,也使得核電廠的電量生產總值下降了不少。

事實上,在全球範圍內,如英國、瑞典、以色列等地的核電廠都曾被各種水母堵塞過。為了清理入侵的水母,一些核電廠甚至不得不關閉反應堆,陷入癱瘓。

從核電站中清理出來的水母

此外,水母有毒的屬性也讓人擔憂。水母的拉丁文學名,便是希臘神話中的蛇髮女妖美杜莎(Medusa)。原因是水母和美杜莎一樣擁有柔軟的身軀,但帶毒的觸手卻能要人命。

水母的觸鬚上分布著無數的刺細胞,刺細胞內則是含有刺絲的刺絲囊。這些刺絲囊在受到刺激時,就會射出一定劑量的毒液。人類被蟄後,除了疼痛難耐以外,甚至還可能丟失性命。

刺細胞中刺絲囊的「噴射」,圖源維基百科

例如,有新聞報導,從去年12月到今年的1月7日期間,整個澳洲昆士蘭就有兩萬多人因被藍瓶僧帽水母蜇傷而被送院治療。而這蜇傷人數,也是昆士蘭過往同期的好幾倍。

布滿海灘的僧帽水母

另外,同樣是澳洲產的箱形水母則被稱為世界上最毒的生物之一。

它的毒液幾乎混合了全部類型的毒素,可以在幾分鐘內致人死亡。至今,澳洲已有超過60人被這種水母蟄死。

體型小且毒的箱形水母

而近年來的水母災難,也使人類不得不去重新審視水母這種生物。

按照水母的生長周期規律,一大批水母同時出現是正常的,只有水母潮的大規模爆發科學家才會考慮異常的情況。儘管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未真正確定全球水母都存在著大規模爆發。因為研究行蹤隱秘的水母群並非一件易事。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近年來水母的大爆發與環境自然波動相吻合。也就是說,儘管整體上水母種群數量呈上升的趨勢,但這種增加可能仍處於正常的波動範圍內。

水母的種群趨勢圖總體是上升的,紅色(高確定性)和黃色(低確定性)部分為增加,綠色為穩定,藍色為減少

只是,從水母本身的屬性來看,這個問題可能並不是十分樂觀。特別是在全球變暖和過漁的大環境下,適應能力極強的水母,反而能趁虛而入大量繁殖,迅速佔據生態位。

海洋裡每一個角落,幾乎都有水母的身影。而從時間跨度來看,它們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最早可追溯到5.6億年。那些比它們更晚出現的各種地球霸主都已滅絕,但歷經無數次地球動蕩的水母卻頑強地活了下來。可以說,多麼惡劣的地球環境,水母都見過。

別看它們終日沒頭沒腦的在水裡漂浮,但這一生存模式也是漫長進化的結果,充滿了智慧。

全身透明的水母,就像是一個無形的殺手。儘管不會主動捕獵,但食性廣泛的水母是最精明的機會主義者。它們會吃掉一切送到嘴邊的食物,如浮遊生物、魚卵、小型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等,幾乎無一能倖免。

比如,動不動就長到幾百斤的越前水母。如果想要維持這麼大的體型,它們每天就需要吃幹抹淨幾千立方米海水中的浮遊植物。

除了是出色的掠食者,水母還是其他海洋生物的競爭者

那些以浮遊生物為食的魚類,它們賴以生存的食物會被水母吃光,生存資源會遭到擠壓。與此同時,它們的魚卵和魚苗,也會被水母吃掉,這完全就是一個雙重打擊。

當然,水母也是有天敵的。儘管大多數魚類對幾乎沒什麼營養的水母不屑一顧。但像翻車魚、海龜、企鵝等生物仍會捕食水母。只是在全球過漁的情況下,這些僅有的水母天敵的種群規模也在不斷下降,地位岌岌可危。如果沒有了天敵的限制,水母的數量將會毫無節制地爆發。

海龜「嗦粉」

另外,對於環境的改變,水母也有比其他海洋生物更強的適應能力。它們能很好地適應酸化、低氧、變暖和富營養化的海水環境。

但這些糟糕的環境,是不利於其它魚類生存的,而這也使得水母能再次從中獲利。也就是說,越糟糕的環境,水母反而能活得更好。這對水母來說是正反饋,但對其他魚類來說卻是一個惡性循環。有學者形容,這就像是耐藥菌遇上免疫系統崩潰的病人。

再加上水母本身逆天的繁殖能力,這幾乎讓水母一旦發生大規模爆發就會陷入無解。所以也有人說,水母是海洋中的蟑螂。如果海洋裡的大多數動物都消失,水母必將是一方霸主。

當一個物種泛濫時,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吃」。但開發水母菜譜,也並非易事。

水母是一種凝膠狀的浮遊生物,它們的身體95%以上都是水,一斤的水母不過幾十大卡,熱量比黃瓜還要低。而在全球範圍內,也只有東亞的部分國家會以水母為食。我國便是吃水母的第一大國,涼拌海蜇、醋溜海蜇都是經典的美食。但西方國家的大眾,卻很難接受水母滑溜溜的口感。

低卡水母脆

為了物盡其用,不少研究人員也發明了水母餅乾、水母冰淇淋、水母脆脆片等各種不同吃法。儘管靠吃很難從根本解決水母成災的問題,但對百姓來說這個思路是正確的,試問低卡、美味又環保的吃法誰不愛呢!

Jellyfish.Wikipedia

Ryall, J. Japanese fishing trawler sunk by giant jellyfish.Telegraph.2009.11.02

Kawahara, M., S. Uye, K. Ohtsu, and H. Iizumi. 2006. Unusual population explosion of the giant jellyfish Nemopilema nomurai (Scyphozoa: Rhizostomeae) in East Asian waters.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307:161–173.

SHIN-ICHI UYE.Blooms of the giant jellyfish Nemopilema nomurai: a threatto the fisheries sustainability of the East Asian MarginalSeas.Plankton Benthos Res 3 (Suppl.) : 125–131, 2008

https://www.climatehotmap.org/global-warming-locations/sea-of-japan.html#end11

千野youko.從巨型水母聊起.果殼網.2016

Ruth Schuster.These Photos of Jellyfish Clogging an Israeli Power Plant Are a Reminder of How Icky Nature Is.haaretz.2017

Lisa-ann Gershwin.STUNG! On Jellyfish Blooms and the Future of the Ocean.2017

你有什麼想讓SME科普的問題嗎?

在公眾號菜單【問SME】留言告訴我們吧!

相關焦點

  • 拖翻漁船、堵死核電站,這種巨型水母到底有多逆天?
    所以漁民看到這些越前水母可以說只能無奈地搖搖頭,絲毫沒有解決的辦法。這些大爆發的越前水母可以說對人類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幹擾,憑藉著龐大的身軀,它們會拖翻漁船,2009年11月2日,一艘10噸重的漁船日前在日本東部海域作業時出現傾覆事故,幾十隻水母落入漁網,過大的重量將漁船打翻。3名船員掉進海裡。
  • 掀翻日本漁船,堵死日本核電站,這種巨型水母「戰力」有多強?
    如果只是這樣,那越前水母好像對人類造成的影響也不是很大,但其實,越前水母的威力遠不止如此,剛才我們說過,越前水母的體型都是很大的,而且身體95%都是水分,所以體重非常大,2009年11月2日,日本一艘漁船的運氣就非常不好,一網直接打撈到了幾十隻越前水母,在收網的過長當中因為水母的重量太大,直接導致了漁船被掀翻,船員也掉進了海裡!
  • 水母數量大增,拖翻漁船,逼停核電站,是要佔領海洋嗎?
    如此低等但強大的生物,甚至讓科學家認為,這樣的生物正在準備接管地球。1999年,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所在的呂松島曾因水母而停電;2006年,核動力航空母艦「裡根號」因數千隻水母而癱瘓;2009年,日本一艘漁船意外捕獲大量野村水母,由於數量實在太大,直接將漁船拖翻;2011年,由於水母入侵堵塞冷卻系統的過濾器,蘇格蘭託內斯核電站被迫暫停兩座反應堆的運行
  • 水母數量大增,拖翻漁船,逼停核電站,是要佔領海洋嗎?
    5億年以來,水母一直是海洋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它們沒有大腦,沒有眼睛,沒有脊骨,甚至沒有血液,但它們有驚人的繁殖能力,能讓人體驗到印象深刻的刺痛。如此低等但強大的生物,甚至讓科學家認為,這樣的生物正在準備接管地球。
  • 水母都是如何入侵人類的?
    不過你知道嗎,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水母,其實正在慢慢入侵我們人類,什麼毒翻遊客,拖翻漁船、堵死核電站之類的事兒,它們都做得出!近日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亞州深海,一隊科研小組偶遇罕見的「煙花水母」。它有亮紫色的觸角,淡藍色的傘狀外表,橘色的散射光遍布身體,遠遠看去就像是深海中的煙花,非常漂亮。
  • 水母真的會報復人類嗎?科學家:會直接攻擊核電站
    水母真的會報復人類嗎?科學家:會直接攻擊核電站大家都知道,地球上面的生物經過了38億年的演化,漸漸地變得豐富多彩起來,雖然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但是保留下來的種子卻依舊能夠大放異彩,如今的地球上面,存在這上百種生物,其中還包括了擁有智慧的人類。
  • 美國發現日本失蹤漁船,拖回港口後,船上的景象讓人不寒而慄
    前幾天,印度一艘搭載上百人的漁船失蹤,疑似漂洋過海偷渡紐西蘭,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從古至今,漁船失蹤總是被大眾關注,海嘯、海盜等未知因素,讓人們對海洋充滿畏懼。因為人類至今都無法徵服的廣袤海洋,沒有人知道自己會在海上遭遇什麼,就如同93年前,沒有人知道良榮丸號上發生了什麼。
  • 拖網漁船破壞海底微生物
    拖網攪動堆積物招致微生物去除的氮減少。過多的營養物質會損傷水質。圖片來源:Ingo Wagner/Picture Alliance沿著海底用拖網捕撈海鮮的漁船會不加選擇地傷害海洋生物,並且毀壞它們的棲息地。
  • 拖網漁船破壞海底微生物—新聞—科學網
    拖網攪動沉積物導致微生物去除的氮減少。過多的營養物質會損害水質。圖片來源:Ingo Wagner/Picture Alliance 沿著海底用拖網捕撈海鮮的漁船會不加選擇地傷害海洋生物,並且破壞它們的棲息地。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拖網漁船還可能破壞海底微生物清除沿海水域中過量營養物質的能力,從而加劇海洋汙染。 「這是第一篇研究拖網捕撈的實際生物地球化學效應的論文。」
  • 20米巨鯨擱淺山東日照海灘 被漁船拖回深水(圖)
    二十米巨鯨擱淺日照海灘  兩艘漁船把它拖進深水區  19日上午,一頭近二十米長的鯨魚在日照約1.5米水深的海灘擱淺。當地漁民在漁政部門的指導下動用了兩艘漁船,將擱淺鯨魚拖到了約4米深的深水區。
  • 水母,居然有毀滅人類世界的潛力?
    顯微鏡下水滴中,重回「水螅型」的燈塔水母攝影:DAVID LIITTSCHWAGER它們可從成熟階段恢復到幼蟲階段;一般水母會在有性繁殖之後死去,而燈塔水母卻可以回到「水螅型」,「綻放」的銀幣水母(Porpita)除了開頭「永生不滅」的燈塔水母,水母家族其實各個身懷絕技。
  • 直徑2米巨形水母泛濫日本海域[組圖]
    不是,佔據日本海域的是一種巨大的水母,名叫「越前水母」(Nomura's jellyfish)。  1 想法吃掉它們  雖然中、日、韓三國的人民喜歡吃水母,但目前在這幾個國家的海域內水母也急劇增多,造成了當地的漁業危機。它們經常可以撕破漁網或壓死網中的魚,即使一些倖存的魚也會被水母的觸鬚毒死或粘住。還有數例關於人類被水母刺傷的報導。
  • 煙臺:定置網刺網漁船可出海捕撈 9月1日前仍嚴打拖船偷捕
    水母網8月20日訊(YMG記者 姜曉 通訊員 可明 立平 王亮 王國強 攝影報導)昨日,記者從煙臺市海洋漁政部門了解到,根據《農業部調整刺網休漁時間的通告》以及我省伏季休漁的相關規定,從8月20日12時起,我省禁漁區線內的鯷魚落網、張網類等定置網具以及我省對蝦增殖保護區內定置網、刺網持證回捕增殖對蝦作業漁船開始出海作業,屆時,全市近4500條定置網、刺網捕撈漁船,可以按規定出海捕撈。
  • 全球水母大爆發頻現 成世界性難題(圖)
    水母入侵法國馬賽海灘的情形水母是美麗的,許多地方的水族館裡飼養著各式水母讓人觀賞,但當海洋裡的水母發瘋似地繁殖時,水母就變得不再溫柔,它成了海洋生態災害的兇手和一道世界性的難題。美麗的水母突然讓人驚恐今年6月,蘇格蘭通尼斯核電廠附近的海域,突然出現了大量水母,這些水母堵塞海水過濾池,液體無法進入製冷系統,兩座核反應堆只好緊急關閉。經當地漁民出動3艘拖撈船對水母連續打撈,兩天後,危機才算過去。今年7月,美國的一個海灘上,也在一夜之間,鋪滿了一塊塊白色的半透明狀的水母。
  • 巨型章魚吞食水母后還留下了水母的「武器」!
    蛋黃水母並不以富含營養物質而著稱,這就讓觀察到上述現象的科學家們頗為不解。七腕章魚最多可以長到4米長,重達75公斤。一般認為,七腕章魚的新陳代謝比較緩慢。所以,儘管水母凝膠狀的頂部沒有太多營養,但身體其餘部分的生物量,或許已經足夠滿足這個大傢伙的需要。
  • 中國要阿根廷徹查擊沉漁船事件 「非法捕撈」成為焦點
    32名船員全部獲救阿根廷海警當局當地時間15日在官網發表公報稱,被擊沉的中國漁船「魯煙遠漁010號」當時正在阿根廷丘布特省馬德琳港專屬經濟區非法作業,阿根廷海警通過無線電向該漁船以西班牙語和英語多次示警,並通過聲音和視覺信號試圖與該船聯繫,但該漁船關閉了捕魚燈,並逃向國際海域,且沒有回應海警方面「不同頻率的、持續的
  • 全方位認識燈塔水母ASC認證養殖牧場,你還不來看看?
    遠邊的天色微亮,燈塔水母的碼頭處就傳來漁民的陣陣吆喝聲,一輛輛載滿乳山牡蠣的漁船正向岸邊停靠,起重機將一籠又一籠的牡蠣卸貨,蠔農們也做足充分準備,伴隨著收穫與忙碌的一天就這樣開始。蠔農們正在工作眼下正是乳山牡蠣的收穫季節,乳山市全市的乳山牡蠣養殖面積約為30萬畝,在乳山遼闊的養殖海域之中,聽聞有一片「特殊」的養殖海域,它既是國內首家獲得ASC認證的養殖乳山牡蠣的負責任海洋牧場,也是高品質牡蠣品牌燈塔水母自建的示範化海洋牧場
  • 原來你是這樣的水母!科學家發現,水母能用來修復人類的受損皮膚
    說起水母,可沒有人願意去碰這玩意兒,被它們蜇一下會痛得夠嗆。海洋裡還有一種被稱為「海黃蜂」的箱形水母,是地球上已知的對人類毒性最強的生物。它們的身上長著60條3米長的觸鬚,每條觸鬚上有數十億個毒囊和毒針,這些毒素足以讓20個成年人在4分鐘內丟掉性命。
  • 小夥垂釣被大魚拖墜海 大馬林魚拽力驚人拖人入海
    原標題:小夥在澳大利亞垂釣被大魚拖墜海 掙扎6小時獲救  核心提示:埃克斯茅斯志願者海上救援隊主管伊利斯表示,另外一艘船隻在當天下午1點半發現了被遺棄的無人漁船,立即報告當局並叫來了救援隊。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 英媒稱 一名小夥子在西澳大利亞獨自出海垂釣時被一條大馬林魚拖墜海中,他在海裡掙扎沉浮了六個小時後終於獲救。
  • 日媒稱中國漁船非法作業 日本高官呼籲各方冷靜
    《環球視線》2010年9月8日完成臺本——我嚴重關切釣魚島漁船被撞事件主持人 水均益:大家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新聞頻道正在直播的《環球視線》,我是水均益。7號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在釣魚島附近的海域衝撞一艘中國拖網漁船,雖然沒有造成中國人員傷亡,但由於事發地點敏感,已經引起了中日兩國從政府到民間的廣泛的關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也表示,中方對這起事件表示嚴重的關切,已經向日方提出了驗證交涉,具體情況如何,我們首先通過一個短片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