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是海洋中最不起眼的一類生物。這個「不起眼」是各種意義上的。除了在水族館欣賞它們優美的姿態以外,大眾對水母的了解並不多。此外,它們接近透明的身軀,也很容易隱匿於海水中。
但有這麼一種水母,你想忽視都難的。它就是水母中的巨無霸——越前水母(Nomura Jellyfish)。
圖片來源:The Asahi Shimbun
成年的越前水母,直徑能達2米長,體重能長到200公斤。儘管另一種巨型水母獅鬃水母比越前水母長(主要是觸鬚長),但論噸位和體型越前水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水母。
不過,你也別覺得這麼大隻水母很稀罕。它們泛濫成災的時候,才是最讓人感到絕望的。
在我們的想像中,成群的水母是件讓人能大飽眼福的事。但這種大規模的水母潮,卻讓漁民熬禿了頭。
2009年11月2日,日本一艘10噸重的漁船,在日本東部海域發生了翻船事件。漁民一整天辛苦捕撈的海鮮直接化為烏有。幸好,三名漁民全部獲救。
但好好的漁船怎麼說翻就翻了呢?原來,是漁網網到了幾十隻不該網的越前水母。漁民根本不想撈水母這種賣不了幾個錢的「垃圾海產」,是它們自己送上門來的。
而數量龐大、體型驚人的水母,除了能拖垮漁船以外,它們有毒的觸鬚還會將網內的魚毒死。
即便是耐住了水母的毒素,魚獲依然會被壓死發臭,很難再賣出好價。而過重的水母,還會導致昂貴的漁網損壞。
不過,漁業被水母潮影響,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了。在一些極端案例裡,能有數以千計的越前水母在漁網中被發現。
但每次看到越前水母,漁民都只能無奈的搖頭,自認倒黴。因為這些水母是趕也趕不走,殺也殺不完,賣也賣不掉。
越前水母的生命周期,圖片翻譯:千野youko
水母的生命周期主要由兩個生命世代交替組成,一個是浮遊的水母世代,另一個則是底棲附著的水螅世代。
一般情況下,成熟水母個體的生殖腺可產出大量的精子和卵子。這些生殖細胞會被釋放到周遭的水中。在水裡精子和卵子會結合,通過有性繁殖產出數隻浮浪幼蟲。這種浮浪幼蟲可以在水裡隨處遊動,找到適合的著陸點後,它們就會附著在上面轉換成水螅體形態。
在這之後,這種水螅體還能通過無性繁殖產生更多的水螅體,形成水螅體聚落,等待長成小水母。一隻雌性越前水母,就會有將近10億顆卵子受精成功。而這些成功受精的孕卵,最終能產出超過100億只小越前水母。
越前水母幼體攝食,圖源央視紀錄片
而目前研究表明,這些在日本鬧事的越前水母,其水螅體的主要根據地其實是在我國黃海、東海和渤海等海域。
水母是一種無脊椎動物,身體由傘狀軀體、口器和觸手等組成。因此它們也沒有快速遊動的能力,只能靠肌肉的收縮和擴張緩慢地移動。它們本不該大量出現在日本沿海,但通過對馬海流水道的輸送,這些越前水母才會在日本海爆發。
越前水母的漂流線路
其實,在日本歷史上,每約40年才報告一次大規模的越前水母爆發。但是近年來,這種現象卻變得越來越頻繁了。
自2002年以來,日本沿海地區幾乎每年都會出現越前水母的大爆發。這使得日本的漁業大規模受創,漁民是叫苦連天。光是2005年的8月到10月之間,日本漁業廳就收到了來自全日本範圍內共10萬起投訴,但到目前為止,都沒辦法徹底解決越前水母的聚眾鬧事。
而在過去,沒有科學知識武裝的日本漁民還犯了一個大錯誤。那就是把撈上岸的越前水母碎屍萬段,然後再次拋屍入海。豈料,這一操作反而刺激了越前水母的性腺快速成熟,並釋放出大量的生殖細胞。而這也為下一次水母大爆發蓄力,威力更加驚人。
除了漁業受創外,水母大軍還攻陷了日本核能發電廠的冷卻設施。
很多核電站都會建在海邊,原因是發電機組需要大量的海水冷卻,以防電機過熱損壞。但只要有海水的地方,就會有被水母入侵的機會。
2006年,大量越前水母就湧入了日本核能發電廠,將其冷卻系統的海水過濾孔堵死了。工人必須將黏糊糊的水母弄走,不然核電廠將陷入癱瘓,甚至造成安全威脅。所以有人說,水母入侵成了日本核電站的第二大威脅,第一大威脅是地震。
被水母堵塞住的以色列核電站冷卻系統
而這也給核電廠的工人增加了大量繁雜的日常工作。在水母爆發時期,日本人一天就能從核電廠的冷卻系統中清出水母多達150噸。這一來二去,也使得核電廠的電量生產總值下降了不少。
事實上,在全球範圍內,如英國、瑞典、以色列等地的核電廠都曾被各種水母堵塞過。為了清理入侵的水母,一些核電廠甚至不得不關閉反應堆,陷入癱瘓。
從核電站中清理出來的水母
此外,水母有毒的屬性也讓人擔憂。水母的拉丁文學名,便是希臘神話中的蛇髮女妖美杜莎(Medusa)。原因是水母和美杜莎一樣擁有柔軟的身軀,但帶毒的觸手卻能要人命。
水母的觸鬚上分布著無數的刺細胞,刺細胞內則是含有刺絲的刺絲囊。這些刺絲囊在受到刺激時,就會射出一定劑量的毒液。人類被蟄後,除了疼痛難耐以外,甚至還可能丟失性命。
刺細胞中刺絲囊的「噴射」,圖源維基百科
例如,有新聞報導,從去年12月到今年的1月7日期間,整個澳洲昆士蘭就有兩萬多人因被藍瓶僧帽水母蜇傷而被送院治療。而這蜇傷人數,也是昆士蘭過往同期的好幾倍。
布滿海灘的僧帽水母
另外,同樣是澳洲產的箱形水母則被稱為世界上最毒的生物之一。
它的毒液幾乎混合了全部類型的毒素,可以在幾分鐘內致人死亡。至今,澳洲已有超過60人被這種水母蟄死。
體型小且毒的箱形水母
而近年來的水母災難,也使人類不得不去重新審視水母這種生物。
按照水母的生長周期規律,一大批水母同時出現是正常的,只有水母潮的大規模爆發科學家才會考慮異常的情況。儘管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未真正確定全球水母都存在著大規模爆發。因為研究行蹤隱秘的水母群並非一件易事。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近年來水母的大爆發與環境自然波動相吻合。也就是說,儘管整體上水母種群數量呈上升的趨勢,但這種增加可能仍處於正常的波動範圍內。
水母的種群趨勢圖總體是上升的,紅色(高確定性)和黃色(低確定性)部分為增加,綠色為穩定,藍色為減少
只是,從水母本身的屬性來看,這個問題可能並不是十分樂觀。特別是在全球變暖和過漁的大環境下,適應能力極強的水母,反而能趁虛而入大量繁殖,迅速佔據生態位。
海洋裡每一個角落,幾乎都有水母的身影。而從時間跨度來看,它們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最早可追溯到5.6億年。那些比它們更晚出現的各種地球霸主都已滅絕,但歷經無數次地球動蕩的水母卻頑強地活了下來。可以說,多麼惡劣的地球環境,水母都見過。
別看它們終日沒頭沒腦的在水裡漂浮,但這一生存模式也是漫長進化的結果,充滿了智慧。
全身透明的水母,就像是一個無形的殺手。儘管不會主動捕獵,但食性廣泛的水母是最精明的機會主義者。它們會吃掉一切送到嘴邊的食物,如浮遊生物、魚卵、小型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等,幾乎無一能倖免。
比如,動不動就長到幾百斤的越前水母。如果想要維持這麼大的體型,它們每天就需要吃幹抹淨幾千立方米海水中的浮遊植物。
除了是出色的掠食者,水母還是其他海洋生物的競爭者。
那些以浮遊生物為食的魚類,它們賴以生存的食物會被水母吃光,生存資源會遭到擠壓。與此同時,它們的魚卵和魚苗,也會被水母吃掉,這完全就是一個雙重打擊。
當然,水母也是有天敵的。儘管大多數魚類對幾乎沒什麼營養的水母不屑一顧。但像翻車魚、海龜、企鵝等生物仍會捕食水母。只是在全球過漁的情況下,這些僅有的水母天敵的種群規模也在不斷下降,地位岌岌可危。如果沒有了天敵的限制,水母的數量將會毫無節制地爆發。
海龜「嗦粉」
另外,對於環境的改變,水母也有比其他海洋生物更強的適應能力。它們能很好地適應酸化、低氧、變暖和富營養化的海水環境。
但這些糟糕的環境,是不利於其它魚類生存的,而這也使得水母能再次從中獲利。也就是說,越糟糕的環境,水母反而能活得更好。這對水母來說是正反饋,但對其他魚類來說卻是一個惡性循環。有學者形容,這就像是耐藥菌遇上免疫系統崩潰的病人。
再加上水母本身逆天的繁殖能力,這幾乎讓水母一旦發生大規模爆發就會陷入無解。所以也有人說,水母是海洋中的蟑螂。如果海洋裡的大多數動物都消失,水母必將是一方霸主。
當一個物種泛濫時,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吃」。但開發水母菜譜,也並非易事。
水母是一種凝膠狀的浮遊生物,它們的身體95%以上都是水,一斤的水母不過幾十大卡,熱量比黃瓜還要低。而在全球範圍內,也只有東亞的部分國家會以水母為食。我國便是吃水母的第一大國,涼拌海蜇、醋溜海蜇都是經典的美食。但西方國家的大眾,卻很難接受水母滑溜溜的口感。
低卡水母脆
為了物盡其用,不少研究人員也發明了水母餅乾、水母冰淇淋、水母脆脆片等各種不同吃法。儘管靠吃很難從根本解決水母成災的問題,但對百姓來說這個思路是正確的,試問低卡、美味又環保的吃法誰不愛呢!
Jellyfish.Wikipedia
Ryall, J. Japanese fishing trawler sunk by giant jellyfish.Telegraph.2009.11.02
Kawahara, M., S. Uye, K. Ohtsu, and H. Iizumi. 2006. Unusual population explosion of the giant jellyfish Nemopilema nomurai (Scyphozoa: Rhizostomeae) in East Asian waters.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307:161–173.
SHIN-ICHI UYE.Blooms of the giant jellyfish Nemopilema nomurai: a threatto the fisheries sustainability of the East Asian MarginalSeas.Plankton Benthos Res 3 (Suppl.) : 125–131, 2008
https://www.climatehotmap.org/global-warming-locations/sea-of-japan.html#end11
千野youko.從巨型水母聊起.果殼網.2016
Ruth Schuster.These Photos of Jellyfish Clogging an Israeli Power Plant Are a Reminder of How Icky Nature Is.haaretz.2017
Lisa-ann Gershwin.STUNG! On Jellyfish Blooms and the Future of the Ocean.2017
你有什麼想讓SME科普的問題嗎?
在公眾號菜單【問SME】留言告訴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