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中周伯通創了獨門絕技「左右互搏術」,我們可能曾經做過一個類似的小測驗,一隻手畫圓,同時另一隻手畫方,而我們大多數人是無法完成的,這就涉及到我們左右腦協調問題。
左腦和右腦優勢理論源自神經心理學家羅傑·斯佩裡的一項研究。根據這項研究,可以得出每個人主要通過使用大腦的一側來學習和思考的信息。有些人是右腦佔主導地位,有些人是左腦佔主導地位。也有一些人對雙方各有各的想法,這些人被稱為中腦或全腦思想家。
研究表明,右腦學習者是更直覺和自發的人。當談到大腦的右側時,它以圖片而不是文字來思考。視覺,空間,雕塑,繪畫,建築,音樂,節奏和舞蹈是右腦。右腦佔主導的人傾向於看事物先看大圖,而不是所有細節和事實。
而左腦是由邏輯驅動的,並且喜歡遵循一定步驟或特定的系統來完成任務。細節和事實對左腦總是很重要的。左腦解碼並處理信息,它是逐步進行的,看到部分事物,使事情井然有序,然後提出對問題的合乎邏輯的答案。
中腦學習者利用大腦的每一側,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新事物時更加靈活,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證明天才都是中腦學習者。
在一般情況下,學校傾向於偏愛左腦思維方式,而他們大多忽略了右腦思維方式。正是這種情況,如果將左右腦的培養融入我們教學中,那麼學生在學習新的知識是會以更少的時間收穫更多知識。一名教師或導師,為了迎合各種各樣的學生,無論是左腦,右腦還是中腦,檢查學生的個人學習風格以及大腦的哪一側在其中佔主導地位將使他們受益。學習此信息將使教師能夠更好地實施與他們通常認為的教學方法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掌握信息,無論他們的大腦佔主導地位。
具體地說學校應該更多地採用中腦的方法,側重於雙方的技能。例如:老師可以允許左腦學生按照他們的喜好獨自工作,而右腦學生則可以分組學習。另一個對右腦有用的方法是動手方法在講課或口頭說明之後或期間,圖片和圖表可以用來幫助右腦學生更好地理解所教的內容。使用白板和學習指南來突出主要思想對右腦學生也很有幫助,因為他們通常專注於該主題的大背景。使用描述性大綱或一系列步驟將使該主題對於左腦學生更可保留。
在通常偏愛並接受左腦學習方式的社會和教育體系中,這種培養體系教師有機會有所作為。雖然了解自己在學習中佔優勢的一面是有益的,以便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調整,但對於教師和學校來說,考慮這些信息而不是簡單地堅持一種學習方式。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知識,並利用它來制定課程計劃,以適應兩種類型的學生。了解左腦和右腦優勢將使他們做好準備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並使用這些新技術造福學生。通過接受大腦每一側的所有獨特屬性以及學習方式,並結合涵蓋兩者的教學方法,所有學生都將有一個公平的學習機會。
小編看來,在這麼多研究證明的基礎上,讓學校能夠注重開發學生的左右腦潛能,我想世界在未來短時間會有顛覆性變化,你期待這樣的未來嗎?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