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6批次蜂蜜抽檢報告:32批次竟檢出獸藥;冠生園、百花、寶生園...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消費者報導

疫情當前,如何提高免疫力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蜂蜜是大家熟知的食品,含有豐富的果糖、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等營養元素,被認為對提高免疫力有所幫助。但提高免疫力需要飲食、運動、作息等方面多管齊下,不可單靠某種食物。

蜂蜜益處良多,但是否都能放心食用?《消費者報導》收集整理了2016年至2019年12月全國及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原食藥監)公布的蜂產品質量安全抽檢數據,產品主要包括百花蜜、椴樹蜜、荔枝蜜、冬蜜、紫雲英蜂蜜、洋槐蜂蜜等多個常見的蜂蜜品種(不含蜂蜜膏和蜂王漿),涉及百花牌、冠生園、頤壽園、寶生園等多個知名品牌。

數據結果顯示,在6186批次的被抽檢蜂蜜中,有6022批次的蜂蜜檢測合格,合格率達97.35%,部分企業生產的蜂蜜合格率達100%,如上海冠生園蜂製品有限公司、北京百花蜂蜜有限公司、頤壽園(北京)蜂產品有限公司、廣州市寶生園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寶生園蜂產品廠等企業生產的蜂蜜產品,抽檢結果均為合格。

不合格項目達12項,主要原因為菌落總數超標

由本次整理的抽檢數據可見,蜂蜜中被檢出不合格的項目有12種,其中發現率最高的項目是「菌落總數」,被檢出不合格的達40批次;其次是「果糖和葡萄糖」及「氯黴素」兩個項目,被檢出不合格的分別為38和32批次。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如果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腐敗變質,食用這些食品可能會引起食源性疾病。

超標的原因與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有關,如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也可能是原料初始菌落數較高。

在抽檢中,新疆烏魯木齊縣凱達養蜂場生產的「天然蜂蜜」,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150倍。

部分蜂蜜檢出「不得檢出」的獸藥

氯黴素是一種廣譜抑菌劑,在《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將氯黴素列為禁止使用的藥物,且不得在動物性食品中檢出。長期食用氯黴素殘留超標的食品可能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導致消化機能紊亂;人體過量攝入氯黴素可引起人肝臟和骨髓造血機能的損害,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肝損傷等,健康危害。

在抽檢中,有32批次的蜂蜜被檢出含氯黴素,其中,海南尖嶺蜂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尖峰嶺土蜂蜜」超標最多,檢測值達到28.8μg/kg。

諾氟沙星是一種廣譜類殺菌劑(指對多種病毒或者微生物都有殺滅作用的殺菌劑,在作物種植中應用廣泛),《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292號》中提出,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獸藥諾氟沙星,即在蜂蜜中不得檢出。而國家對於沙星類藥物在人類臨床上也有嚴格規定,因為諾氯沙星可能會使人體的肌肉和骨骼系統產生不良反應,特別是會影響未成年人的骨骼生長,使之延緩發育。

在蜂蜜中檢出諾氟沙星,可能是諾氟沙星作為蜂藥被用於蜂蜜養殖。在蜜蜂養殖過程中,蜜蜂容易得腐臭病,敗血病等細菌性疾病。蜜蜂得病後會嚴重影響蜂蜜的產量跟質量。為了防止蜜蜂得病,部分蜂農把抗生素諾氟沙星作為高效抗菌藥物用來防治疾病。與其同時,卻造成蜂蜜中諾氟沙星藥物殘留。

在抽檢數據中,成都晉陽蜂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棗花蜂蜜、滁州市華露蜂產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蜂墅」牌蜂蜜,分別檢出諾氟沙星85.0μg/kg及59.6μg/kg,嚴重不符合標準規定。

除此之外,有部分廠家生產的蜂蜜產品在抽檢中被多次判定為不合格。

如何吃蜂蜜?

1.不可多服。因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屬於單糖,可直接被人體吸收進入血液。如果一次進食蜂蜜量太多,就可使血糖快速上升。因此,不建議長時間過量食用蜂蜜,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更應注意。

2.不可高溫服用。蜂蜜中含有多種人體消化需要的酶類元素,如葡萄糖轉化酶、蔗糖酶、澱粉酶等。這些酶類都怕熱,溫度過高,就會失去原有的活性,使其營養價值消失。另外,蜂蜜中的維生紊、胺基酸等營養成分也都怕熱,高溫或開水衝調,會使之受到破壞。因此,蜂蜜加熱時以不超過50℃為佳,夏季也可用涼白開水衝調,或加薑汁數滴調服,以防胃寒。

3.一歲以下的小寶寶因為腸道菌群的構造很不穩定,不可食用蜂蜜。

【特別聲明】:本篇內容所採用的原始數據均源自國家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官方網站,數據客觀真實。如相關抽檢結果數據經政府有關部門核實及認定後確認有變更事實的,請及時聯繫本刊。

相關焦點

  • 蜂蜜查出苯甲酸 10年黑史曝光 今年中秋「冠生園」月餅能吃嗎?
    2013年9月:「冠生園」月餅餡料含量不達標據《重慶晚報》2013年9月17日報導,泰州市梅香食品有限公司以及河北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蘇式五仁、蛋黃蓮蓉等4批次月餅不合格。2011年7月:「冠生園」蜂蜜陷"造假門"早在2011年,一家由新聞工作者組成的「綠籃子」食品安全科普團隊,向承擔我國蜂蜜進出口監測工作的秦皇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遞交了8個樣本。在檢測中發現,8個樣本中5個樣本合格,3個樣本在SM-R檢測中結果呈陽性,為不合格,證明其中摻入大米糖漿,是假蜂蜜。冠生園蜂蜜和中糧悅活枸杞蜂蜜均在不合格之列,以上兩個品牌涉嫌消費欺詐。
  • 去年甘肅省對32大類115475批次食品進行監督抽檢抽檢總體合格率為...
    資料圖片中國甘肅網1月12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月11日,記者從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按照甘肅省2020年食品安全抽檢監測計劃,依據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對全省範圍內生產經營的32大類115475批次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檢出不合格樣品5061批次
  • 雲南1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飲用水、糕點、蜂蜜…
    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食品添加劑、微生物、獸藥殘留等指標。其中合格樣品405批次,不合格樣品8批次(附件),具體情況通告如下:一、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問題(一)景洪楊記老面饅頭早餐連鎖店銷售的饅頭,糖精鈉(以糖精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檢驗機構為雲南商測質量檢驗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台州20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台州市市場監管局,剛剛將2020年第12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公布如下: 本次抽檢共抽速凍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食用農產品,糧食加工品,餐飲食品等669批次樣品,檢驗合格樣品649批次,不合格20批次,合格率
  • 上海曝光魚、蝦、蟹等7批次問題食品 多批次檢出違規藥物
    食品夥伴網訊 7月4日,上海市食藥監局公布第26期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本次抽檢信息涉及飲料、方便食品、餅乾、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製品、茶葉及其相關製品、酒類、食用農產品等9大類食品706批次樣品,魚、蝦、蟹等7批次食品檢出存在問題,其中多批次檢出違規藥物。
  • 安徽曝光8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劑、農獸藥殘留、微生物...
    4批次蜂產品不合格,涉及農獸藥殘留問題、微生物指標問題   4批次蜂產品抽檢發現不合格,其中3批次蜂產品檢出獸藥殘留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292號》中規定,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諾氟沙星4種獸藥(在蜂蜜中不得檢出)。蜂蜜中檢出諾氟沙星,可能是諾氟沙星作為蜂藥被用於蜜蜂養殖。   還有1批次蜂產品檢出微生物指標問題,不合格產品為:金寨縣福萬家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經銷的六安市葉集區武妹養蜂專業合作社生產的土蜂蜜,嗜滲酵母計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市場監管總局:9批次食品不合格 檢出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等問題
    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對方便食品、食用農產品、蛋製品、豆製品、罐頭、肉製品、乳製品、食鹽、糖果製品、特殊膳食食品、餅乾、糧食加工品、水產製品、酒類、茶葉及相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等16大類食品452批次樣品(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sac.nifdc.org.cn/)進行抽檢,發現方便食品、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製品3大類食品9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微生物汙染、
  • 杭州市抽檢940批次食品樣品 不合格19批次
    杭州市最新食品安全抽檢結果出爐市本級抽檢940批次,不合格19批次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期,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食品生產環節、食品流通環節、餐飲服務環節的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市本級抽檢940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19批次
  • 市場監管總局:10批次食品不合格 檢出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等問題
    、方便食品、餅乾、食用農產品、澱粉及澱粉製品5大類食品10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等問題。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重慶、四川、寧夏等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採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採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並向總局報告。
  • 海南2批次水產檢出禁用獸藥 陵水1批次草魚檢出禁用孔雀石綠
    近期,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食用農產品75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6批次。昌江石南市場文振溝螺攤銷售的芒果螺,檢驗項目氯黴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萬寧萬城邱娟生食攤銷售的花甲,檢驗項目氯黴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兩批次淡水魚檢出孔雀石綠
    本報訊 (記者王 嘉)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抽檢肉製品、水產製品、乳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和食用農產品5類食品1209批次樣品,合格樣品1176批次,不合格樣品33批次。其中,抽檢乳製品樣品152批次、嬰幼兒配方食品產品261批次,檢驗項目全部合格。
  • 貴州抽檢4類食品643批次樣品 不合格15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3月1日,原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省市場監管局關於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 通告〔2019年第6期〕》。據通告,近期,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澱粉及澱粉製品、蜂產品、糕點、食用農產品4類食品643批次樣品。
  • 檢出微生物汙染、重金屬汙染等問題 四川10批次樣品被通報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3日,四川新一期食品抽檢結果出爐,10批次不合格樣品被通報,檢出微生物汙染、質量指標不達標、獸藥殘留、重金屬汙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等問題。   3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3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其中,井研縣麻辣誘惑餐飲店使用的陶瓷盤、陶瓷碗檢出大腸菌群不合格。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
  • 蘇州市抽檢306批次食品 2批次檢出孔雀石綠
    中國網財經8月18日訊 據蘇州市政府信息公開網近日消息,為進一步保障市民的飲食安全,全力打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消費環境,蘇州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持續加大監測力度,積極開展抽檢工作,市食安辦聯合市農委、市食藥監局、市糧食局和蘇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及各區食安辦發布近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公告。
  • 山東:5批次水產品檢出孔雀石綠
    中國消費者報濟南訊(記者 尹訓銀)6月7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對食品流通和餐飲環節對水產品進行的專項抽檢結果,共發現6批次樣品不合格,其中5批次不合格項目為檢出孔雀石綠。根據山東省畜禽水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獸藥殘留超標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和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山東省食藥監局近期在食品流通和餐飲環節對水產品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檢。
  • 2020年度中國蜂蜜行業十大品牌榜單
    百花還在條件成熟的地區建立了綠色蜂產品基地,為市場品質提供更為上乘的蜂產品。 百花的產品從最初的蜂蜜單一品種發展到如今系列化蜂蜜、蜂膠、蜂王漿、蜂花粉、相關食品、保健食品、日化用品等7大系類近200個品種的產品體系。在包裝上百花的產品也多種多樣,既有傳統實惠的普通瓶裝,也有方便快捷時尚的擠出式包裝和一次性包裝,還有滿足饋贈需求的各色禮品包裝。
  • 安徽抽檢:武妹、馫珍然等商標蜂蜜上不合格名單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7月3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25期)。據通告,近期,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蜂產品樣品19批次,覆蓋3個生產市的6家(生產)企業。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不合格樣品4批次。本次抽檢的蜂產品主要是蜂蜜、蜂產品製品等。
  • 山東青島檢出1批次鱸魚不合格 專家教你怎樣買魚
    淡水魚和鮮蝦抽檢全合格    據悉,此次共抽檢水產品100批次,包括淡水魚22批次、海水魚38批次、海水貝類23批次、鮮蝦17批次;抽檢區域涉及市內10個區市,每個區市10批次;抽樣場所涵蓋了大中小型餐館(29批次)、農貿市場(49批次)、批發市場(21批次)和超市(1批次)。
  • 國家食藥監局檢出5批次水產品不合格 含孔雀石綠鎘超標
    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食品添加劑、理化指標及微生物指標等67個指標,共抽檢32家企業的60批次產品。 十七、豆類及其製品:本次抽檢的豆類及其製品主要包括黃豆、腐乳等、豆乾、豆腐、豆皮等、大豆組織蛋白(擠壓膨化豆製品)。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等497個指標,共抽檢16家企業的30批次產品。 十八、蜂產品:本次抽檢的蜂產品製品主要包括蜂產品製品、蜂王漿(含蜂王漿凍幹品)、蜂蜜、蜂花粉。
  • 張店區食藥監局抽檢22類食品511批次樣品 不合格35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張店區人民政府網獲悉,張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8年第三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信息顯示,近期,張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22類食品511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76批次,不合格樣品35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