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多組分系統熱力學試題

2020-12-01 巧巧的小情緒

一;選擇題

1.在373.15K和101325Pa下水的化學勢與水蒸氣化學位的關係為

(A) μ(水)=μ(汽) (B) μ(水)<μ(汽) (C) μ(水)>μ(汽) (D) 無法確定 答案:A。兩相平衡,化學勢相等。

2.下列哪種現象不屬於稀溶液的依數性

(A) 凝固點降低 (B)沸點升高 (C) 滲透壓 (D)蒸氣壓升高 答案:D。稀溶液的依數性之一為蒸氣壓下降。

3.98K時,A、B兩種氣體在水中的亨利常數分別為 k1和 k2,且k1> k2,則當P1=P2時,A、B在水中的溶解量C1 和 C2 的關係為

(A) C1> C2 (B) C1< C2 (C) C1= C2 (D) 不能確定 答案:B

4.將非揮發性溶質溶於溶劑中形成稀溶液時,將引起

沸點升高 (B)熔點升高(C)蒸氣壓升高(D)都不對 答案:A。稀溶液的依數性包括沸點升高、凝固點下降、蒸氣壓下降和滲透壓。

5. 涉及純物質標準狀態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純理想氣體的標準狀態就是標準壓力P(100KPa)下的狀態 (B)純液體物質的標準狀態就是標準壓力P(100KPa)下的純液體

(C)純固體物質的標準狀態就是標準壓力P(100KPa)下的純固體

(D)不同的物質在相同溫度下都處於標準狀態時,它們的同一熱力學函數值都應相同 答案:D

6. 稀溶液的依數性包括蒸汽壓下降、沸點升高、凝固點降低和滲透壓,下面的陳述都與它們有關,其中正確的是

(A) 只有溶質不揮發的稀溶液才有這些依數性 (B) 所有依數性都與溶液中溶質的濃度成正比

(C) 所有依數性都與溶劑的性質無關 (D) 所有依數性都與溶質的性質有關 答案:B

7.關於亨利係數, 下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其值與溫度、濃度和壓力有關 (B) 其值只與溫度、溶質性質和濃度標度有關

(C) 其值與溶劑性質、溫度和濃度大小有關 (D) 其值與溫度、溶劑和溶質的性質及濃度標度等因素都有關 答案:D

8.定義偏摩爾量時規定的條件是

(A) 等溫等壓 (B) 等熵等壓 (C) 等溫, 溶液濃度不變 (D) 等溫等壓, 溶液濃度不變 答案:D

9.關於偏摩爾量, 下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偏摩爾量的絕對值都可求算 (B) 系統的容量性質才有偏摩爾量

(C) 同一系統的各個偏摩爾量之間彼此無關 (D) 沒有熱力學過程就沒有偏摩爾量 答案:B

10.關於偏摩爾量, 下面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偏摩爾量是狀態函數, 其值與物質的數量無關 (B) 系統的強度性質無偏摩爾量

(C) 純物質的偏摩爾量等於它的摩爾量 (D) 偏摩爾量的數值只能為整數或零 答案:D

11.影響沸點升高常數和凝固點降低常數值的主要因素是

(A)溶劑本性 (B)溫度和壓力(C溶質本性 (D)溫度和溶劑本性 答案:A。由沸點升高常數可以看出。

12. 涉及稀溶液依數性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 在通常實驗條件下依數性中凝固點降低是最靈敏的一個性質 (B) 用熱力學方法推導依數性公式時都要應用拉烏爾定律

(C) 凝固點公式只適用於固相是純溶劑的系統 (D) 依數性都可以用來測定溶質的相對分子量 答案:A

13. 在等質量的水、苯、氯仿和四氯化碳中分別溶入100g非揮發性物質B,已知它們的沸點升高常數依次是0.52, 2.6, 3.85, 5.02,溶液沸點升高最多的是

(A) 氯仿 (B) 苯 (C) 水 (D)四氯化碳 答案:D。由沸點升高公式可以看出。

14. 涉及溶液性質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理想溶液中各組分的蒸氣一定是理想氣體 (B) 溶質服從亨利定律的溶液一定是極稀溶液

(C) 溶劑服從拉烏爾定律, 其蒸氣不一定是理想氣體 (D) 溶劑中只有加入不揮發溶質其蒸氣壓才下降 答案:C

15. 兩液體的飽和蒸汽壓分別為p*A,p*B ,它們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液相組成為x,氣相組成為y,若 p*A > p*B , 則:

(A)yA > xA (B)yA > yB (C)xA > yA (D)yB > yA 答案:A

16.已知373K時液體A的飽和蒸氣壓為133.24kPa,液體B的飽和蒸氣壓為66.62kPa。設A和B形成理想溶液,當溶液中A的物質的量分數為0.5時,在氣相中A的物質的量分數為:

(A)1 (B) 1/2 (C) 2/3 (D) 1/3 答案:C

17. 298K時,HCl(g,Mr=36.5)溶解在甲苯中的亨利常數為245kPa·kg·mol-1,當HCl(g)在甲苯溶液中的濃度達2%時,HCl(g)的平衡壓力為:

(A) 138kPa (B) 11.99kPa (C) 4.9kPa (D) 49kPa

18.真實氣體的標準態是:

(A) f = p( 的真實氣體 (B) p = p( 的真實氣體

(C) f = p( 的理想氣體 (D) p = p( 的理想氣體 答案:D

19.下述說法哪一個正確? 某物質在臨界點的性質

(A) 與外界溫度有關 (B) 與外界壓力有關

(C) 與外界物質有關 (D) 是該物質本身的特性 答案:D

20.今有298K,p( 的N2[狀態I]和323K,p( 的N2[狀態II]各一瓶,問哪瓶N2的化學勢大?

(A) μ(I)>μ(II) (B) μ(I)<μ(II)

(C) μ(I)=μ(II) (D) 不可比較 答案:A。因為,S>0故溫度升高Gibbs函數下降。

21. 在298K、p(下,兩瓶含萘的苯溶液,第一瓶為2dm3 (溶有0.5mol萘),第二瓶為1dm3 (溶有0.25mol萘),若以μ1和μ2 分別表示兩瓶中萘的化學勢,則

(A)μ1 = 10μ2 (B)μ1 = 2μ2 (C)μ1 = 1/2μ2 (D)μ1 = μ2 答案:D。化學熱僅與濃度有關,而與物質量的多少無關。

22.298K,p 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體混合物,第一份溶液體積為2dm3,苯的物質的量為0.25,苯的化學勢為μ1,第二份溶液的體積為1dm3,苯的物質的量為0.5,化學勢為μ2, 則

(A) μ1 >μ2 (B)μ1 < μ2 (C)μ1 = μ2 (D) 不確定 答案:B。由知濃度高者化學勢大。

23.有下述兩種說法:

(1) 自然界中,風總是從化學勢高的地域吹向化學勢低的地域 (2) 自然界中,水總是從化學勢高的地方流向化學勢低的地方

上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A)(1) (B)(2) (C)(1)和(2) (D)都不對 答案:A

24. 2mol A物質和3mol B物質在等溫等壓下混和形成液體混合物,該系統中A和B的偏摩爾體積分別為1.79 10-5m3·mol-1, 2.15 10-5m3·mol-1, 則混合物的總體積為:

(A) 9.6710-5m3 (B)9.8510-5m3 (C)1.00310-4m3 (D) 8.9510-5m3 答案:C。V=nAVA+nBVB。

25.主要決定於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數目,而不決定於這些粒子的性質的特性叫

(A) 一般特性 (B) 依數性特徵 (C) 各向同性特徵 (D) 等電子特性 答案:B

26.兩隻各裝有1kg水的燒杯,一隻溶有0.01mol蔗糖,另一隻溶有0.01molNaCl,按同樣速度降溫冷卻,則:

(A) 溶有蔗糖的杯子先結冰 (B) 兩杯同時結冰 (C) 溶有NaCl的杯子先結冰 (D) 視外壓而定

答案:A。因為NaCl完全解離,相當於溶質的濃度增大,故凝固點降低更多。

27.沸點升高,說明在溶劑中加入非揮發性溶質後,該溶劑的化學勢比純劑的化學勢:

(A) 升高 (C) 相等 (B) 降低 (D) 不確定 答案:B。

28.液體B比液體A易於揮發,在一定溫度下向純A液體中加入少量純B液體形成稀溶液,下列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該溶液的飽和蒸氣壓必高於同溫度下純液體A的飽和蒸氣壓。

(B) 該液體的沸點必低於相同壓力下純液體A的沸點。

(C) 該液體的凝固點必低於相同壓力下純液體A的凝固點(溶液凝固時析出純固態A)。

(D) 該溶液的滲透壓為負值。 答案:C

29.在288K時H2O(l)的飽和蒸氣壓為1702Pa, 0.6mol的不揮發性溶質B溶於0.540kg H2O時,蒸氣壓下降42Pa,溶液中H2O的活度係數γx應該為:

(A) 0.9804 (B) 0.9753 (C) 1.005 (D) 0.9948 答案:D。根據拉烏爾定律計算。即。

二;問答題

.下列說法是否正確,為什麼?

(1) 系統所有廣延性質都有偏摩爾量。

(2) 理想液態混合物各組分分子間沒有作用力。

(3) 由純組分混合成理想液態混合物時沒有熱效應,故混合熵等於零。

(4) 任何一個偏摩爾量均是溫度、壓力和組成的函數。

(5) 亨利係數與溫度、壓力以及溶劑和溶質的性質有關。

答:(1) 不正確。例如,熱容為廣延性質並沒有偏摩爾量。

(2) 不正確。理想液態混合物各組分分子間不是沒有作用力,而是作用力大小相等。

(3) 不正確。雖理想液態混合物混合時沒有熱效應,但混合後混亂度增加,故熵增加。

(4) 正確。

(5) 不正確。亨利係數與溫度以及溶劑和溶質的性質有關,但與壓力無關。

.由A和B組成的溶液沸騰時必然要A和B的分壓分別等於101.325Kpa。此種說法對嗎?

答:不對。A和B組成的溶液沸騰時應該是A和B的分壓之和,即溶液的總壓等於101.325Kpa。

(6).是否一切純物質的凝固點都隨外壓的增大而下降?

答:由Clapeyron方程可知,凝固過程的ΔH總是負值,但ΔV因物質而異,若凝固過程體積減小,則ΔV=V(固)-V(液)<0。這時純物質的凝固點都隨外壓的增大而升高。若凝固過程體積增大,則ΔV=V(固)-V(液)>0。這時純物質的凝固點都隨外壓的增大而下降,例如水就是如此。

(7).是否任何溶質的加入都能使溶液的沸點升高?

答:加入的溶質必須是非揮發性的溶質才使溶液的沸點升高。假如別入的溶質使溶液的蒸氣壓高於溶劑,就會使溶液的蒸氣壓在較低的溫度達到大氣的壓力,即101325Pa而使沸點下降。

(8).參與反應的物質的活度的標準態不同是否會影響反應的ΔG0值,平衡常數K0值?

答:若活度所選的標準態不同,值就不同,故K0會隨標準態的不同而不同。

(9).「p趨近於零時,真實氣體趨近於理想氣體」。此種說法對嗎?「xB趨近於零時,真實溶液趨近於理想溶液」。此種說法對嗎?

答:理想氣體的基本假設是分子間沒有作用力,分子沒有體積。任何真實氣體當壓力趨近於零時,分子間的距離就很大,因此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將減弱到可以忽略不計。在壓力趨近於零時,分子本身所佔的體積與與氣體的體積相比亦可以忽略不計。因此當p趨近於零時,真實氣體趨近於理想氣體的說法是正確的。理想溶液的分子假定是組成溶液的分子A和分子B的體積相同,各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亦相同。故理想溶液各組成在全部濃度範圍內均符合拉烏爾定律。當xB趨近於零時,xA則趨近於1。此時,組分B符合亨利定律,而組分A符合拉烏爾定律。因此,xB趨近於零時,真實溶液趨近於理想溶液的說法是不妥的。溶液是否是理想溶液主要取決於溶液中各組分的性質是否相似而不是溶液的高低。

三;是非題

1.( )理想溶液與理想氣體一樣,為了處理問題簡單而假想的模型:分子間沒有作用力,分子本身體積為零。

2.( )兩種液體相溶,且沒有吸放熱現象,則此混合液必為理想溶液。

3.( )二組分理想溶液在性質上與單組分體系很相似,沸點都是確定不變的溫度。

4.( )若溶質服從亨利定律,則溶劑必須服從拉烏爾定律,反之亦然。

5.( )溶質分子在溶劑中和氣相中的形態應當相同,如果溶質發生電離、締合或溶劑化則不能應用亨利定律。

6.( )溫度越高,壓力越低(濃度越小)亨利定律越不準確。

7.( )可以利用滲透原理,用半透膜,向海水施壓從而達到使海水淡化的目的。

8.( )水中溶解少量乙醇後,沸點一定上升。

9.( )給農作物施加過量的肥料會因為存在滲透壓而造成農作物失水而枯萎。

10.( )家裡煮餃子的時候在水裡加少量的鹽是想使水的沸點升高,使餃子儘快熟,從而避免沸騰時間長,餃子皮不完整。

11.( )由於凝固點和沸點測定方便,所以經常利用測定稀溶液凝固點或沸點的方法確定某些物質(溶質)的摩爾質量。

12.( )在一定溫度下,互不相溶兩液體混合物的蒸氣總壓一定大於任一純組分的蒸氣壓。

13.( )互不相溶兩液體混合物的沸點低於任一純組分的沸點。

14.( )向熱的油裡滴水,會立刻沸騰並濺起來是因為油和水互不相溶,混合後沸點大降低的緣故。

15.( )所有難溶於水的有機物都必須通過水蒸氣蒸餾的方法進行蒸餾。

16.( )如果條件允許,在同樣多的萃取劑條件下,使用少量多次的萃取可使萃取更有效。

17.( )依據相律,在一定溫度下,純液體的蒸氣壓應有定值。

四;填空題

1.在20℃、標準壓力下各為0.5mol的水-乙醇混合物,水和乙醇的偏摩爾體積分別為17.0和57.4 cm3·mol-1 , 則該混合物的體積為__(0.5×17.0+0.5×57.4) cm3·mol-1 = 37.2 cm3·mol-1_。 (2分)

2.化學勢B就是 B 物質的偏摩爾 _吉布斯函數__ 。(1分)

3.人體血漿可視為稀溶液,密度為103kg·m-3,凝固點為-0.56℃,37℃時人體血漿的滲透壓Π= 776.3 kPa。(已知水的Kf =1.86K·kg·mol-1)

4.100℃時 xKCl=0.05的水溶液上方蒸氣壓P=92.5kPa,以純水為標準態,該溶液中水的活度a水= 0.913 ,活度係數= 0.961 。92.5=101.3*a—a=0.913, a=y*x------y=0.913/0.95=0.961

5.已知稀溶液中溶質的摩爾分數為0.03,純溶劑的飽和蒸汽壓為91.3kPa,則該溶液中溶劑的蒸汽壓為 88.561 kPa。

6.化學勢的定義式為μB= GB(或者 。

五;計算題

1.(10分)101.3 kPa下,苯與甲苯組成的理想液態混合物在 85 ℃時沸騰. 計算此混合物的組成和與之平衡的氣相組成.已知 85 ℃下,純苯和純甲苯的蒸氣壓分別為 116.9 kPa和 46.0 kPa.

解: A - 苯, B - 甲苯

p = px+ px= px+ p( 1-x)

= p + (p-p)x

x=( p-p)/(p-p) = (101.3-46.0)/(116.9-46.0) = 0.78

x= 1-x= 1-0.78 = 0.22

p= px= 116.9×0.78 = 91.18 kPa

p= p-p= 101.3-91.18 = 10.12 kPa

y= p/p = 91.18/101.3 = 0.90

y= 1-y= 1-0.90 = 0.10

2.(12分)設兩理想液體混合物①和②;

325.2K時混合物①中含1molA和3molB,蒸氣壓為78.8kPa; 混合物②中含2molA和2molB,蒸氣壓為82.7kPa;

求325.2K純A和純B的飽和蒸氣壓PA*和PB*。

3.香菸中主要含有尼古丁(Nicotine),是致癌物質。經元素分析得知其中含 9.3% 的 H,72% 的 C 和 18.7% 的 N。現將 0.6 克尼古丁溶於 12.0 克的水中,所得溶液在101325Pa 下的凝固點為 -0.62℃,求出該物質的摩爾質量MB並確定其分子式(已知水的摩爾質量凝固點降低常數為 1.86 K·kg·mol-1)。(10分)

解:假設尼古丁的摩爾質量為MB,根據凝固點下降公式 △Tf =Kf bB

則有

可算出各原子數

C:Mr(B) w(C)/Ar(C)= 150×0.72/12 = 9.0

N:Mr(B) w(N)/Ar(N)= 150×0.1870/14 = 2.0

H:Mr(B) w(H)/Ar(H)= 150×0.093/1 = 13.9

所以分子式為 (C9N2H14)

4.1kg 純水中,溶解不揮發性溶質B 2.22g,B在水中不電離,假設此溶液具有稀溶液的性質。已知B的摩爾質量為111.0g·mol-1, 水的Kb=0.52K·mol-1·kg,vapHm(H2O)=40.67 kJ·mol-1 為常數,該溶液的密度近似為1 kg·dm-3。試求:

(1) 此溶液的沸點升高值。 (2) 此溶液在25 ℃ 時的滲透壓。

(3) 純水和此溶液25 ℃時的飽和蒸氣壓。已知純水100 ℃ 的飽和蒸氣壓為101325Pa。(10分)

解:(1) bB=(2.22g/111.0 g·mol-1)/1kg=0.02mol·kg-1

Tb=KbbB=0.52K·mol-1·kg×0.02mol·kg-1 =0.01K

(2) cB≈bB ≈0.02mol·kg-1×1 kg·dm-3=0.02mol·dm-3

= cB RT=0.02×1000 mol·m-3×8.315J·K-1·mol-1×298.15K=49.58kPa

(3) 已知T=373.15K時水飽和蒸氣壓p=101325Pa,利用克-克方程求T』=298.15K時的飽和蒸氣壓p』:

ln(p』/p)= -[vapHm(H2O)/R](1/T』-1/T)

ln(p』/101325Pa)=-(40670 J·mol-1/8.315J·K-1·mol-1)×(1/298.15K-1/373.15K)

p』=3747Pa

xA= nA/(nA+ nB)=(1000/18)mol/[(1000/18)+(2.22/111)]mol =0.9996

此溶液的飽和蒸氣壓=pA= p』xA= 3747Pa×0.9996=3745Pa

5.(10分)20 ℃下,將不揮發性溶質 A 溶於水中,形成 x= 0.05的水溶液 (可看作理想混合物).已測得此溶液的蒸氣壓為 2.23 kPa:

(1)計算 20 ℃下水的蒸氣壓;

(2)估算 101.3 kPa下,該溶液的沸點;

(3)估算 20~100℃之間,水的摩爾氣化焓.

已知水的沸點升高常數 K= 0.52 K.mol.kg.

解: (1) p(H2O) = p*(H2O)x(H2O) = p*(H2O)( 1-x)

p*(H2O) = p(H2O)/( 1-x) = 2.23/(1-0.05) = 2.35 kPa

(2) b= 0.05×1000/(0.95×18) = 2.92 mol.kg

△Tb= Kb·b= 0.52×2.92 = 1.52 K

Tb= T*b + △Tb = 373.2 + 1.52 = 374.72 K

(3)△vapHm = [RTT/( T-T)]ln( p/p)

= [8.314×293×373/(373-293)]ln(101.3/2.35)

= 42747 J.mol≈ 42.75 kJ.mol

6.已知甲苯的摩爾質量為 92(10-3 kg·mol-1,沸點為383.15K,平均摩爾氣化焓為 33.84kJ·mol-1;苯的摩爾質量為 78(10-3 kg·mol-1,沸點為353.15K,平均摩爾氣化焓為 30.03kJ·mol-1。有一含苯 100g 和甲苯 200g 的理想液態混合物,在373.15K,101.325 kPa下達氣液平衡。求

(1)373.15K 時苯和甲苯的飽和蒸氣壓;

(2)平衡時液相和氣相的組成;

(3)由兩組分物質形成該理想液態混合物時的混合焓和混合熵。

相關焦點

  • 物理化熱力學第一定律考試試題
    在封閉系統中發生的過程中, 如果內能不變, 則功和熱對系統的影響必互相抵消 答案:B3.關於焓的性質,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焓是系統內含的熱能, 所以常稱它為熱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熱力學第一定律
  • 2020高考全國一卷理科綜合試卷將公布:物理化學生物試題難麼
    2020高考全國一卷理科綜合試卷將公布:物理化學生物試題難麼 2020-07-08 12:06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界面熱力學中系統的平衡狀態
    熱力學平衡狀態是指在無環境影響(重力場除外)的條件下,討論系統的各狀態參數並不隨時間而變化,則討論系統所處的狀態稱為平衡狀態。界面熱力學中系統的平衡狀態一般來講,熱力學平衡狀態應有下列一些特徵: (1)表徵討論系統宏觀性質的物理量不隨時間變化,一般代表某種平衡狀態的宏觀性質的物理量大多選擇是強度參數,如溫度、壓力、化學位等。
  • 附圖中的(a)為兩組分凝聚系統相圖。圍中有系統點為a、b兩點
    附圖中的(a)為兩組分凝聚系統相圖。圍中有系統點為a、b兩點的樣品,當測定這兩樣品的冷卻曲線,所得的冷卻曲線的形狀應分別為附圖中的(b)圖上4條冷卻曲線的()。A、第1、2兩條B、第1、3兩條C、第2、3兩條D、第2、4兩條自考365網小編精心為廣大自考學員整理的相關歷年試題及答案解析,想了解相關自考試題請持續關注自考365網校。讓自考更有氛圍,想加入自考365交流群請添加小編微信zbzikao365
  • 中山大學:基於有機籠狀與環狀化合物的自分類組分動態網絡
    在效應因子E的作用下,各組分間可以發生重組交換反應,最終呈現出處於失衡組分分布(biased distribution)的熱力學穩定狀態(如圖1所示),從而完成多組分複雜體系對於環境變化的自適應過程。該研究首先以兩種多胺(T、NON)和二醛(Py)構成的三元混合體系為原料,考察其自分類性能。理論上,各組分基元可以在體系中進行隨機的結合,產生由單一或混合組分基元所構成的多元複雜體系。
  • 晶體成核類型與熱力學
    成核是通過自組裝形成新的熱力學相或新結構的第一步,下面簡單介紹下晶體成核的類型與成核熱力學。成核(Nucleation),也被稱形核,即生成晶核的過程,是結晶初始時的「孕育階段」。 圖1 均質成核與異質成核示意圖熱力學第一、第二定律是針對於均相封閉熱力學系統(單一物質或組成不變)進行討論的,均相體系吉布斯自由能(G)為壓力和溫度的函數
  • 2.1熱力學基本概念
    熱力學的任務:方向、限度、能量轉換、宏觀性質熱力學的特點:研究對象:N > 1020;宏觀方法;無涉及時間因素
  • 東北大學:提出強磁場時效多組分納米析出分層結構鋼新策略
    導讀:本文研究了時效過程中的強磁場(HMF)對多組分納米沉澱鋼中富Cu析出物和Ni(AlMn)析出物共沉澱析出行為的影響。結果表明,HMF促進了富Cu和Ni(AlMn)共析出物的分層結構的構建。研究認為,時效過程中,由於熱力學變化,HMF增加了二次沉澱的成核速率,從而細化了二次沉澱。
  • 科學家建立絕熱開放系統的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等人與作者合作,建立了絕熱開放系統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在量子絕熱過程和熱力學絕熱過程之間建立了聯繫,並基於囚禁離子進行實驗驗證。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pj 量子信息》上。
  • 工程熱力學第一篇:熱力學系統、準靜態過程、可逆過程與不可逆過程
    熱力學系統熱力學系統:用界面從周圍的環境中分割出來的研究對象,或空間內物體的總和。系統與外界之間能夠進行能量交換的根本原因在於兩者之間的熱力狀態存在差異。(1)平衡狀態定義:在不受外界影響的條件下(重力場除外),如果系統的狀態參數不隨時間變化,則該系統處於平衡狀態。實現平衡的充要條件:系統內部與外界之間不存在各種不平衡勢差。
  • 工程熱物理所原創質譜定量分析理論實現氣相組分產率...
    利用氣相組分的變化分析反應過程特徵廣泛應用於眾多領域,如能源、材料、醫藥、化工等等,目前普遍採用的氣相組分檢測參數是「濃度」,然而其作為相對值,無法真實地反映出反應過程質量的動態變化;而物質質量的變化率(產率)雖能夠客觀代表反應動態特徵,但實現多組分氣體產率的同步實時精確檢測一直是國際性技術難題。
  • 碘捕獲實現的多組分膠囊湧現自組裝
    碘捕獲實現的多組分膠囊湧現自組裝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5:25:15 北京師範大學龔漢元團隊通過碘捕獲實現多組分膠囊湧現自組裝。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12月24日出版的《美國化學會志》。
  • 【納米】JACS封面:多組分自組裝精確構築納米膠囊
    Soc.近期,在配位驅動自組裝領域,臺灣大學詹益慈研究團隊發展了一類自識別的三聯吡啶配體對,它們能和Cd(II)離子自發絡合形成熱力學穩定的混配配合物(J. Am. Chem. Soc., 2016, 138, 3651)。在此互補配對系統的基礎上,該研究團隊成功構築了放大版三角形、環中環、六芒星等超分子結構(Chem.
  • 我科學家建立並驗證絕熱開放系統的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等人與作者合作,建立了絕熱開放系統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在量子絕熱過程和熱力學絕熱過程之間建立了聯繫,並基於囚禁離子進行實驗驗證。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pj 量子信息》上。近年來,量子技術的發展使得精確製備和控制量子系統成為可能。那麼,在量子尺度下熱力學定律是否依然適用?
  • 工程熱力學(四)——熱力學第一定律
  • 中國科大建立並實驗驗證絕熱開放系統的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
    我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熱力學領域中取得重要研究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黃運鋒、崔金明等人與巴西合作者建立了絕熱開放系統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在量子絕熱過程和熱力學絕熱過程之間建立了聯繫,並基於囚禁離子進行實驗驗證。
  • 熱力學第二定律與熵(後話)
    這裡偏離了熵的主題,不多贅述。這個小精靈是有智慧的,他能了解每個分子的運動信息,通過大腦的活動去識別和控制這些分子。(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因此我們看出,信息是一種負熵(使得系統變得有序)。那麼重新看Maxwell demon,有了這個小精靈的存在,使得系統變成了一個開放系統,他將負熵引入系統,降低了系統的熵。這是當時Maxwell沒有想到的。Shannon用信息熵(Shannon熵)來度量信息的「品質」,單位為比特。對信息的銷毀是不可逆的過程,符合熱力學第二定律。
  • 我科學家建立並驗證絕熱開放系統的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新聞...
  • 我國科學家建立並驗證絕熱開放系統的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等人與作者合作,建立了絕熱開放系統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在量子絕熱過程和熱力學絕熱過程之間建立了聯繫,並基於囚禁離子進行實驗驗證。近年來,量子技術的發展使得精確製備和控制量子系統成為可能。那麼,在量子尺度下熱力學定律是否依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