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珠海平沙一名餓了麼騎手為趕時間接單,在昇平大道大膽逆行,迎面與另外一輛車對撞,兩人雙雙昏迷,一人重傷!由於保險不賠,公司或賠48萬。所幸的是,事故中這個東西救了兩條命……
餓了麼騎手深夜搶單瘋狂逆行
2020年1月9日晚,平沙鎮逐漸恢復夜的寧靜。一個消瘦的藍色身影在街道上來回穿梭,他是平沙餓了麼外賣配送站點專職騎手張某,剛入職兩個月。
晚上10點多,張某有些口渴,來到美安村附近小賣部買了瓶水。喝水時,手機「叮」一聲響,張某接到一個配送單,要去3公裡外的西海岸小區附近百貨取件。張某猛喝幾口水,趕緊騎上摩託車出發……
網絡配圖
當時路上車不多,張某不時低頭看看配送單,轉眼到了昇平大道平塘橋路段。
由於公司規定,騎手必須在接單後15分鐘內到店取餐。但如果在平塘橋橋底掉頭,要多走一公裡,很可能會遲到。於是張某決定冒險逆行上平塘橋,不用掉頭。
張某在平塘橋中間車道西往東逆行,再一次低頭看手機時,對向一輛摩託車開著大燈快速駛來。命運沒有留給張某太多時間,他一抬頭,就看到刺眼的大燈,還沒做出避讓的反應,兩車就正面撞在一起。▼
兩車向各自行駛的方向飛出十多米,地面上兩串火星轉瞬即逝。兩名司機雙雙騰空飛起摔倒在地,都陷入了昏迷……
把人撞重傷要被判刑
很快有路人報警,高欄港交警大隊林警官迅速趕到現場。只見平塘橋中間車道,兩名男子仰面躺在地上,一輛粵J1××YD號男裝摩託車、一輛白色電動自行車翻倒在旁,路上還有一條長達12米的劃痕。▼
人行道旁,一個藍色安全頭盔孤零零躺在地上。▼
120救護車很快將兩名傷者送往平沙醫院救治。現場勘查完畢,林警官調出路面監控視頻,監控清晰地記錄下了事故全過程。▼
視頻中,騎手張某沿昇平大道西往東方向逆行,駛上平塘橋時,張某慢慢向路中間偏過去。▼
這時,摩託車司機胡某沿平塘橋東往西方向駛來,也行駛在中間車道上,兩人就像完全看不到對方似的,徑直朝對方駛去,劇烈的撞擊過後,兩人翻倒在地。▼
第二天一早,交警委託專業機構對道路交通環境、以及兩車的車輛性質、安全性能、車速分別進行了鑑定。
根據車輛的車身結構、車輛技術參數性能等參數分析,鑑定機構認為,張某駕駛的電動自行車屬於無號牌二輪摩託車。而交警發現,張某卻僅有C1駕照。▼
經鑑定,餓了麼騎手張某車速不低於20公裡/小時,而胡某駕駛的摩託車車速不低於70公裡/小時。平塘橋限速40公裡/小時,胡某超速了。▼
交警調查研究認定,由於張某持C1駕照駕駛無號牌二輪摩託車,逆行時使用手機,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過錯,負事故主要責任;而胡某駕駛逾期未檢驗二輪摩託車上路超速行駛,未在最右側車道行駛,且因疏忽大意對應當發現的危險情況沒有及時發現,是導致事故發生的次要過錯,負事故次要責任。▼
事故中,餓了麼騎手張某全身多處擦傷,右手、右腳骨折,屬輕傷一級;而摩託車司機胡某頭部受傷,傷勢較重,屬重傷二級。由於張某涉嫌交通肇事罪,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買了保險卻一分不賠
小編了解到,摩託車司機胡某36歲,和妻子一起在工地扎鋼筋為生,一對不到10歲的兒女交由70歲的老奶奶在老家照顧。原本他和妻子在外打拼了一整年,打算在事發當晚坐老鄉的便車回雲南老家過年。
沒想到,當晚9點多下班後,胡某駕駛摩託車飛奔回家,然而當他行駛至平塘橋橋面時,卻發生了意外。雖然目前已轉至普通病房,但胡某仍昏迷不醒。作為家裡的經濟支柱,胡某日後是否能恢復正常的工作能力仍是個未知之數。▼
而餓了麼騎手張某32歲,平沙人,家中的兩個小孩還小。作為全家的經濟支柱,張某2019年11月做了餓了麼騎手。入職之前,他準備了這輛輕便二輪摩託車,每天騎著送餐,早出晚歸,非常辛苦。沒想到,入職兩個月就出了大事。
由於事故雙方都沒有依法購買車險,張某隻能把賠付損失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購買的個人意外傷害險。然而,他的這份保險保障的前提必須是駕駛非機動車或電動自行車,但經過專門機構鑑定,他駕駛的車輛為二輪輕便摩託車,屬於機動車。保險公司表示,不予賠付。▼
目前,雙方醫療費用已超過30萬元,隨著時間流逝,後續治療費用還在不斷增加,這讓兩個並不富裕的家庭都陷入困境。高欄港交警了解情況後,協助胡某申請臨時救助金,以解燃眉之急。
由於張某在工作過程中發生事故,餓了麼公司也要承擔連帶責任,如今餓了麼公司已承諾將賠付胡某的家人合共48萬元,用作治療費以及其他經濟損失。
事故後,高欄港交警多次走訪、約談餓了麼公司,要求公司加強員工的交通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員工交通安全意識,確保騎手騎車上路時不超速、不超載、不逆行,戴好安全頭盔。▼
去年以來,交警部門對摩託車佩戴安全頭盔持續進行嚴管,每天都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通過路面嚴查和宣傳教育,西部地區摩託車駕駛員戴安全頭盔的比率大幅提升。▼
安全頭盔對於摩託車駕駛者來說,是發生事故後的最後一道防線。摩託車是「肉包鐵」,摩託車一旦失去平衡,車上人員便會直接接觸地面,而往往最先著地的便是頭部。摩託車事故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顱腦損傷,但戴了安全頭盔,就可以有效保護頭部,降低死亡的概率。
在上面這起事故中,正是因為兩名司機都戴了安全頭盔,才保住了性命。如果當時不戴安全頭盔,很有可能會有人員死亡,比如下面這些案例:
2018年5月5日早上,李某駕駛摩託車載著妻子去上班,經過平東大道時,先撞上一輛麵包車,隨後失控撞上綠化帶石基。李某因為沒有戴好頭盔,顱腦損傷當場死亡。▲
2018年4月28日早上,江某騎電動自行車載妻子吳某去上班,經過下金龍路口斑馬線時,被一輛泥頭車撞倒在地。戴了頭盔的江某,在倒地的瞬間頭部受到保護,倖免於難;而沒戴安全頭盔的妻子,卻在重創之下導致顱腦損傷,當場死亡。▲
頭盔雖小,關鍵的時候卻能保命。據統計,安全頭盔在事故中可以防止85%的頭部受傷,致命傷不戴頭盔的損傷率是戴頭盔的10倍。所以,不僅要戴頭盔,更重要的是戴對頭盔。那麼,該如何正確佩戴安全頭盔呢?
01
要選擇頭圍合適,符合標準的安全頭盔,並要水平佩戴頭盔,不可前仰或者後翹。頭盔後翹會遮擋視線,無法保護頭的後部位置的安全性,頭盔前仰會導致頭盔無法保護前額位置的安全性;
02
將調節器旋緊,直到頭盔不晃動並感覺舒適為止。同時,還要調整頭盔兩側織帶黑色分叉扣的高度,使耳朵的位置正好位於前後兩個織帶中間;
03
將下巴插口的位置調整好長度並扣緊,以下顎處留有一指空隙為最佳。
「五一」假期剛過
珠海交警又登上封面了
這次登上的是「觀海融媒」APP開機封面
先來看看交警帥照
這位交警叫鄭志凡,是交警機動大隊民警。他所在的三中隊,是「情侶路疏導專業戶」。剛剛過去的「五一」,230萬輛車進出珠海,情侶路也迎來了交通小高峰。鄭志凡駕駛警用摩託車車流中疏導,化身為情侶路上的「騎兵」。
「觀海融媒」APP是珠海傳媒集團重點打造的手機網際網路客戶端,是目前本土覆蓋最廣、本土內容最多的APP。原珠海特區報社與原珠海廣播電視臺客戶端「珠海特報」「珠海貝殼」已經於今年2月統一升級為「觀海融媒」,全力打造區域內最有影響力的「手機上的新主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