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揭露了外賣從業者的困境,引起廣泛反響。在對外賣平臺進行優化的同時,如何讓外賣騎手走出「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的窘境,如何走出困境?上海市人大代表支招,相關部門給予答覆。
代表:外賣騎手陷險境,破冰在於「車」
近年來,網際網路的發展,網絡訂餐平臺的興起,快遞、外賣配送員數量日益增加,快遞外賣電動車闖紅燈、逆行、超速等行為時有發生,造成大量交通事故。市人大代表呂奕昊指出,根據上海公安交管部門公布的數據,2017年上半年,平均每兩天半就有一起因「外賣小哥」違反交通法規而發生的交通事故,「騎手」交通違法行為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關主管部門發布數據後,又專門約談了餓了麼、美團、百度、達達、到家、必勝客、肯德基、麥當勞8家送餐外賣企業,要求各企業加強對員工特別是送餐外賣騎手的交通安全管理。
他認為,通過以上事例和數據可知,由快遞外賣「小哥」而發生的交通事故頻發,不僅影響城市道路暢通,還帶來了不少交通安全隱患。他建議,對快遞外賣配送車輛做一次摸底抽查,之後根據調查結果,由市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如挑選適合快遞外賣行業的交通工具,可以首選新能源和智慧車;制定行業、地方標準,讓配送車輛合法化;讓配送小哥持照駕駛,併購買相關保險;制定相關配送車輛的交通法規等。
推廣快遞攬投專用,電動自行車
據市郵政管理局透露,上海市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過800萬輛,其中,快遞行業電動自行車總數約7萬輛,佔比0.9%。
市郵政管理局坦言,部分快遞攬投電動車違反交通法規的現象確實存在,甚至引發交通事故。據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統計,去年上半年,全市共發生涉及快遞、外賣行業的道路交通事故325起,其中屬快遞行業的佔23.4%。佔比雖然相對較低,但給本市道路交通也帶來安全隱患。
為此,上海市正在積極推廣快遞攬投專用電動自行車。2018年3月,市郵政管理局印發了《上海市快遞攬投專用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暫行)》,明確統一編號和標識、統一車型、統一保險、統一監管平臺的「四統一」要求,強化對快遞攬投專用電動自行車的規範管理。快遞攬投專用電動自行車上牌採用專屬號段,統一車輛外觀設計和車體標識,統一各企業品牌色並統一噴塗LOGO;所有車輛必須購買相關保險品種,保障車輛和人員安全;統一納入上海市郵(快)件運輸安全監管平臺。
目前,該專用電動自行車已經在快遞行業投放使用。
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實施管控
市公安局在答覆中指出,上海警方嚴格按照「見違必糾、糾違必處、處罰必嚴」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對快遞、外賣非機動車闖紅燈、逆向行駛、不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的街面執法管理。去年以來,已累計查獲快遞、外賣非機動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3.6萬餘起。
本市警方創新手段,織密執法網絡。針對快遞、外賣非機動車交通違法高發、易發的情況,去年試點利用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加強對快遞、外賣電動自行車的管控。截至目前,共在全市1100個路口(路段)建設RFID外場基站,為6萬餘輛快遞、外賣電動自行車安裝電子號牌,累計審核錄入快遞、外賣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4萬餘起。
市公安局還牽頭建立本市快遞、外賣行業通報例會機制,定期召集全市26家快遞、外賣企業,通報交通違法及事故情況,督促企業及時落實整改。同時,將違法高發、常發騎手納入「黑名單」,要求行業「禁用」,著力提升騎手交通。
未來,本市將圍繞快遞、外賣外送尖峰時段和點位,不間斷組織開展集中整治行動,進一步規範快遞、外賣非機動車交通秩序,以提升安全意識,降壓交通違法和交通事故。
增強對外賣快遞等,特殊職業群體保險保障
市市場監管局表示,作為本市食品安全監管的職能部門,積極支持主管部門通過調研、制定行業、地方標準、為外賣騎手購買相關保險等措施,解決由快遞外賣小哥而造成的交通擁堵和交通安全隱患,同時讓市民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上海銀保監局在答覆中表示,該局正在努力引導上海保險業加強保險業務與產品創新,積極服務快遞、外賣配送等新經濟業態。
去年出臺的《關於印發上海市全面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工作實施意見》,其中規定「鼓勵其他行業領域、特別是涉及快遞、外賣的生產經營單位,根據實際需要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並明確保障範圍「包括投保的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人身傷亡賠償、第三者人身傷亡賠償和財產損失賠償,事故搶險救援、醫療救護、事故鑑定、法律訴訟等費用」。
同時,該局支持行業開發快遞、外賣騎手專屬保險產品。對快遞、外賣騎手在提供配送服務中發生人身傷亡,以及在對第三者造成人身傷亡以及財產損失的情形,提供意外傷害、第三者責任等保險保障,消除騎手後顧之憂。
上海銀保監局將繼續支持上海保險業創新發展,鼓勵保險產品推陳出新,增強對外賣、快遞人員等特殊職業群體的保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