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2020年第三季度公有雲IT基礎設施收入保持強勁增長
根據IDC全球雲IT基礎設施季度追蹤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廠商從銷售IT基礎設施產品(伺服器、企業存儲和乙太網交換機)中獲得的收入同比增長了9.4%,而傳統的非雲基礎設施產品支出同比下滑了8.3%。這表明市場對COVID-19大流行給商業、教育和社會活動帶來的重大影響,以及IT基礎設施在這些影像中所扮演的角色。全球各地的人們開始在生活中全面採用各種在線工具,包括協作、虛擬商業活動、娛樂、購物、遠程醫療和教育,雲環境(尤其是公有雲)是這一轉變的關鍵推動力。2020年第三季度,公有雲IT基礎設施支出同比增長13.1%,達到133億美元。上個季度,公有雲IT基礎設施支出有史以來首次超過非雲IT基礎設施支出,但到了第三季度非雲IT基礎設施支出重回第一,達到137億美元。據IDC預計,不久的將來公有雲IT基礎設施支出將再次超過非雲IT基礎設施支出,並擴大其領先優勢。2020年第三季度,私有雲基礎設施支出同比增長0.6%,達到50億美元,而其中,本地私有雲佔到了63.2%。IDC認為,硬體基礎設施市場已經達到了臨界點,雲環境將在總支出中佔據越來越大的份額。現在雲環境所佔份額僅為四分之一,在遭受了COVID-19帶來的市場衝擊之後,現在市場趨於穩定,IDC小幅提高了2020年全年雲IT基礎設施支出預測,預計增幅為11.1%,達到741億美元。IDC調低了對非雲基礎設施的預測,預計下滑11.4%至602億美元。從全年來看,公有雲IT基礎設施支出預計同比增長16.7%至527億美元,私有雲基礎設施支出預計下滑0.5%至213億美元。
·今日熱點
美政府又「拉黑」9家中國企業
任期不足一星期的川普政府對中企的打壓仍未停止!據路透社剛剛獨家消息稱,美國政府14日將9家中國企業列入所謂「與中國軍方相關」的黑名單中,其中包括手機製造商小米及飛機製造商中國商飛。路透社稱,根據相關投資禁令,美國投資者需在今年11月11日前出售所持「黑名單」公司的股份。
·產品技術
騰訊云云開發低碼平臺開啟公測,開發者可拖拽式開發應用
今日,騰訊云云開發低碼LowCode平臺正式開啟公測。該平臺將繁瑣的底層架構和基礎設施抽象化為圖形界面,讓開發者通過行業化模板、拖放式組件和可視化配置,就能快速構建出小程序、H5、Web等多端應用。基於低碼平臺,即便是編碼水平較低的用戶,也可以快速打造一個小程序/H5/網頁。
·市場動態
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為1.8億中小學生在線學習提供支撐
從教育部獲悉,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以下簡稱「雲平臺」)作為保障「停課不停學」的「國家隊」,為1.8億名中小學生的在線學習提供支撐。據了解,雲平臺於2020年2月17日正式開通,上線了4649課時的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主要學科課程學習資源和豐富的專題教育資源。秋季學期,雲平臺的課程學習資源實現了從疫情期間應急方案到精品課程的全面升級,共製作上線了3803課時的資源,課程體系更加完善,實現了小學、初中、高中所有年級和各主要學科全覆蓋。截至2020年12月,雲平臺瀏覽次數達到24.6億,訪問人次20.22億,用戶覆蓋包括港澳臺在內的全國所有省(區、市)及全球174個國家和地區。
預計2021年晶片代工行業收入達920億美元,同比增長12%
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 表示,2020年,全球晶片代工行業收入約為820億美元,同比增長23%。儘管這一基數很高,但預計2021年收入仍將同比增長12%,達到920億美元。2021年全球晶片代工行業增長的動力來自晶片出貨量增加以及價格上漲,這在以前十分罕見。尤其是2020年下半年以來8英寸晶片廠產能吃緊,部分供應商將晶片平均價格調漲10%。
蘇姿豐談AMD今年要完成的三件大事
在CES 2021的線上訪談中,AMD CEO蘇姿豐博士強調,2021年的三件事分別是繼續提高市場份額、穩定產品供應以及結束對賽靈思的收購案。去年10月,AMD宣布以3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FPGA巨頭Xilinx(賽靈思),此前,AMD的對手Intel就已經收購了另一家FPGA巨頭Altera。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布的文件顯示,AMD和賽靈思的這筆交易已經度過了強制等待期。
黑莓向華為出售近百項專利
據加拿大媒體報導稱,黑莓向華為出售了90項關鍵智慧型手機技術專利,隨後黑莓公司財務長Steve Rai昨天在摩根大通線上投資者會議上證實了這一消息。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的說法,這些專利的所有權已於12月23日轉讓給華為。在談到這筆交易時,Steve Rai指出,這「只是與業務不再相關的很小一部分專利。因此,這是筆小額交易,不屬於我們經常性交易的一部分。當然,這筆交易是適用規則所允許的」。
川普政府上訴尋求限制微信但遭法官質疑
川普政府嘗試通過上訴恢復美國對微信的限制,但是這一努力受到了上訴法院合議庭的質疑。美國舊金山上訴法院周四暗示,該院基本上對美國政府尋求推翻此前聯邦地方法官所發布禁制令的努力持懷疑態度。去年,美國地方法官授予美國微信用戶臨時禁制令,叫停了美政府的限制措施。巡迴法官賴安·D·尼爾森(Ryan D. Nelson)擔心,這些限制措施旨在讓微信徹底在美國消失,沒有為數以百萬計的華裔美國人提供良好的替代選擇。「如果政府的目標是徹底關閉微信,那麼其他替代選擇在哪裡?」尼爾森質問美政府律師稱,「微信在中國十分受歡迎,因為不存在其它替代選擇。」
AMD今年將成臺積電7nm工藝第一大客戶
1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蘋果轉向5nm,華為無法繼續採用臺積電的先進工藝代工晶片之後,臺積電7nm的產能,也就有了給予其他廠商更多的可能,去年下半年AMD獲得的產能就明顯增加,AMD在去年下半年也成為了臺積電7nm工藝的第一大客戶。
麒麟軟體入圍中央政府採購協議供貨項目名錄
1 月 15 日消息 中央政府採購網發布中央國家機關 2020-2021 年 Linux 作業系統協議供貨採購項目成交公告。麒麟軟體的 Linux 桌面作業系統和 Linux 伺服器作業系統產品成功入圍。麒麟軟體旗下擁有 「銀河麒麟」、中標麒麟」兩大產品品牌,既面向通用領域打造安全創新作業系統和相應解決方案,又面向專用領域打造高安全高可靠作業系統和解決方案。銀河麒麟作業系統 V10 具有國內作業系統最高安全等級證書,是面向國產軟硬體平臺的簡單易用、穩定高效、安全創新的新一代作業系統產品。
·投資併購
谷歌21億美元收購Fitbit交易終於完成:重新起航
可穿戴設備廠商Fitbit昨日宣布,已正式加入谷歌大家庭。這意味著谷歌正式完成以21億美元收購Fitbit交易。Fitbit聯合創始人、CEO兼總裁詹姆斯·帕克(James Park)在一份公開信中稱:「我今天寫信是想大家知道,Fitbit現在正式成為谷歌的一部分。對於我們公司和Fitbit全球用戶社區來說,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令人興奮的時刻。」
快手將於2月5日在港上市 融資50億美元
快手科技計劃於2月5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多位參加過快手首次公開募股預路演活動的人士向貝殼財經證實了上述消息。一位參與過快手首次公開募股預路演活動的人士告訴貝殼財經稱,快手創始人兼CEO宿華的整體路演風格偏向穩健,比如他預計未來四年快手用戶數的增長是20%。另一位對衝基金分析師稱,即使快手對未來的預測偏向謹慎,也不妨礙市場對快手的關注,機構還是希望能爭取到更多份額。」另據彭博社報導,快手尋求融資50億美元,估值500億美元。
思科斥資45億美元收購網絡晶片廠商Acacia
思科昨天宣布已經同意以約4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cacia Communications,比2019年出的報價高出了近20億美元。2019年7月兩家廠商曾達成了一項交易,思科將以約2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cacia,並計劃在6個月內完成交易,然而兩家廠商並沒有在預期的時間內完成交易流程,而且似乎交易被完全取消了。Acacia上周發表聲明稱,「沒有義務與思科達成26億美元的原始收購協議,因為思科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獲得所有必要的監管批准。」而思科聲稱已經滿足了完成收購的所有必要條件,甚至向德拉瓦州法院提起訴訟,阻止Acacia終止交易直到問題得到解決。
「博雅工道」完成億元C輪融資
水下智能裝備企業博雅工道在2020年底完成億元C輪融資,由領中資本領投,華和資本、鵬博投資、中關村啟航創新基金跟投。本輪融資將助力博雅工道在水下智能裝備的整機工藝和關鍵傳感器等方面繼續加大自主研發強度,並通過產業鏈整合,進一步擴大公司在水下智能裝備領域的業務布局,提高市場佔有率。
·籤約合作
合合信息與騰訊雲達成戰略合作共推數位化產業升級方案
近日,人工智慧及商業大數據企業合合信息與騰訊雲共同宣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將充分發揮彼此在OCR技術、企業全景大數據、企業服務全鏈路的優勢,構建數字轉型共同體的強大生態力量,助推產業加速數位化轉型。合合信息是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及大數據科技企業,致力於通過智能文字識別及商業大數據領域的核心技術、C端和B端產品以及行業解決方案為全球企業和個人用戶提供創新的數位化、智能化服務。該公司在智能文字識別、圖像處理、自然語言處理(NLP)、知識圖譜、大數據挖掘等核心技術領域深耕十餘年,擁有百餘項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發明專利。
T-Mobile愛立信和諾基亞達成為期五年的合作協議,旨在擴大5G網絡
報導稱,T-Mobile宣布與愛立信和諾基亞達成為期五年、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作協議,以繼續推進和擴展5G網絡。T-Mobile表示,與這兩家電信公司的合作將使公司能夠進一步增加5G覆蓋面、容量、速度和先進的網絡能力。該公司計劃將5G載波聚合、5G語音、網絡切片和多用戶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IMO)等功能引入其5G網絡。
·科技趣聞
小米摺疊屏真機諜照曝光,搭載MIUI 12系統
有網友爆料稱在地鐵上見到了疑似小米摺疊屏手機的設備,採用與三星GalaxyZFold類似的內折方案,運行MIUI 12系統。從圖片上來看,小米這款摺疊屏設備屏幕展開之後尺寸還是比較大的,不知道小米是否會將其作為平板設備發布。其實小米內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摺疊屏設備的研發,早在2019年1月份小米聯合創始人、小米集團副董事長林斌就展示過小米摺疊屏工程機。但遺憾的是,這臺摺疊屏手機最終並未量產推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