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雲IT基礎設施首次趕超傳統IT意味著什麼?

2020-12-05 騰訊網

[PConline 資訊]根據IDC全球雲IT基礎設施季度追蹤報告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廠商從銷售IT基礎設施產品(伺服器、企業存儲和乙太網交換機)中獲得的收入同比增長了34.4%,而傳統的非雲基礎設施產品支出同比下滑了8.7%。

這一增長表明該市場對新冠疫情在商業、教育和社會活動方面引發的重大調整以及IT基礎架構在這些調整中發揮的作用做出的響應。在世界各地,在線工具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協作、虛擬商業會議、娛樂、購物、遠程醫療和遠程教育。雲環境特別是公有雲是這一趨勢的關鍵推動力。2020年第二季度,公有雲IT基礎設施的支出同比增長了47.8%,達到141億美元,首次超過了非雲IT基礎設施的支出水平。該季度,私有雲基礎設施的支出同比增長了7%,達到50億美元,其中本地私有雲佔比64.1%。

IDC認為,硬體基礎設施市場已達到轉折點,雲環境將在總體支出中佔有越來越多的份額。IDC提高了對2020年全年雲IT和非雲IT支出的預測,同時,雲IT基礎設施支出仍有望超過非雲基礎設施的支出,份額分別為54.8%至45.2%。這一增長主要是有由公有雲IT基礎設施推動的,雖然預計將在2020年下半年有所放緩,但全年同比增長16%,達到524億美元。私有雲基礎設施支出在下半年也將出現疲軟,全年達到215億美元,同比僅增長0.3%。

截至2019年,從計算平臺和乙太網交換機來看,雲IT環境相比非雲環境佔據著主導地位,但是大多數新交付的存儲平臺仍駐留在非雲環境中。從2020年開始,隨著公有雲提供商增加了存儲平臺的投資,這一趨勢仍將在所有三個技術領域中持續存在。2020年雲部署環境中,計算平臺仍將是支出最高的部分(50.9%),為377億美元,存儲平臺將是增長最快的部分,支出將增長21.2%至278億美元,乙太網交換機部分將同比增長3.9%至85億美元。

2020年第二季度,所有地區的雲IT基礎設施支出均有所增加,其中兩個最大的地區是中國和美國,年增長率最高,分別為60.5%和36.9%。除了中東歐以及中東非洲以外的所有地區,公有雲基礎設施的增長都超過了私有雲IT的增長。

從廠商層面來看,結果是好壞參半的。浪潮銷售雲環境的收入翻了一番多,在廠商排名中位列第二,而ODM Direct部分同比增長了63.6%,聯想的收入突破10億美元,同比增長49.3%。

由於HPE和新華三集團現有的合資公司,IDC從2016年第二季度開始把HPE和新華三集團作為「 HPE /新華三集團」一個整體記錄全球市場份額。

由於IBM與浪潮成立了合資公司,所以IDC從2018年第三季度開始將浪潮和浪潮商用機器作為「浪潮/浪潮商用機器」一個整體記錄全球市場外部市場份額。

長期來看,IDC預計雲IT基礎設施支出的五年複合年增長率為10.4%,到2024年達到1093億美元,佔IT基礎設施總支出的63.6%,公有雲數據中心佔比69.4%,複合年增長率為10.9%。私有雲基礎設施支出的複合年增長率為9.3%。非雲IT基礎設施支出將在2020之後開始反彈,但總體將繼續下滑趨勢,複合年增長率為-1.6%。

相關焦點

  • 1月15日:2020第三季公有雲IT基礎設施收入強勁增長;美政府又拉黑9...
    ·趨勢洞察IDC:2020年第三季度公有雲IT基礎設施收入保持強勁增長根據IDC全球雲IT基礎設施季度追蹤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廠商從銷售IT基礎設施產品(伺服器、企業存儲和乙太網交換機)中獲得的收入同比增長了9.4%,而傳統的非雲基礎設施產品支出同比下滑了8.3%。
  • 雲計算系列之一:公有雲是終極形態,未來將出現5-7家巨頭廠商
    根據IDC的數據,2021年,公有雲佔IT基礎設施的比例將達到40%,而私有雲只有20%左右。從發展趨勢來看,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雲計算替代傳統IT基礎設施,這時候公有雲和私有雲市場份額都會快速增長;第二階段是公有雲替代私有雲,這會發生在雲計算全部覆蓋IT基礎設施,按照目前市場發展速度,這個階段會發生在2025年左右。
  • 新一代雲基礎設施性能測試基準11.5分,意味著什麼?
    值得關注的是,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計算機與微電子發展研究中心針對信創產業需求,發布《新一代雲基礎設施性能測試基準》(簡稱測試基準),其中首發的雲基礎設施陣容為易捷行雲EasyStack+華為鯤鵬,性能基準測試分數為11.5分。這個11.5分意味著什麼?這個基準測試對於中國雲計算發展以及新基建有什麼特別意義?
  • 高於市場4倍增速 青雲在私有雲市場做對了什麼?
    一個很明顯的關鍵是,企業對全棧雲平臺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何為全棧?從IT架構來看,從基礎設施網絡、IaaS、PaaS到應用,這是一個能力不斷豐富和完整化的過程。這也意味著,全棧雲平臺對雲廠商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對基礎設施、IaaS、PaaS和應用的整合以及貫穿能力。  對青雲QingCloud來說,這個全棧包括基礎設施及智能廣域網、IaaS、應用管理平臺和PaaS及SaaS應用,涵蓋從光格網絡、QingCloud雲平臺到KubeSphere容器平臺及青立方Qing³超融合等九大青雲品牌。
  • 公有雲市場百舸爭流!天翼雲穩居第一梯隊,進入領導者象限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計世資訊發布《2019-2020年中國公有雲市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對公有雲市場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趨勢進行詳細解讀。當前,我國公有雲市場正在迅猛發展,挑戰者不斷湧現,馬太效應加劇,已形成以阿里雲、騰訊雲、天翼雲等為首的一超多強格局,天翼雲作為國內公有雲市場巨頭之一,成功躋身領導者象限。我國公有雲市場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主要以提供基礎設施服務(IaaS)為主。IaaS市場佔據公有雲市場份額超一半以上,參與者眾多,市場格局已基本穩定。
  • Forrester發布全棧公有雲開發平臺報告,騰訊雲再次入選領導者象限
    今日獲悉,國際領先行業諮詢機構Forrester發布《2020年Q4中國全棧公有雲開發平臺Wave™報告》顯示,騰訊雲再次入選公有雲開發平臺領導者象限。在2018年同主題報告中,騰訊雲也曾入選。
  • 2019 Q2中國公有雲市場:阿里雲排名第一,百度智能雲增速92%
    2019 Q2中國公有雲市場:阿里雲排名第一,百度智能雲增速92%  Evelyn Zhang • 2019-09-16
  • 雲智能帶來的是什麼改變
    1、 雲的基礎設施正在智能化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作為承載雲的幕後功臣,它的智能化正悄然加速著這場雲變革的進行。,基礎設施真正做到高效和動態節能,這就需要對基礎設施的設計和布局以及IT運營模型做出巨大的改變。
  • 中國電子云發布 方濱興院士: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核心
    9月9日,中國電子云戰略與產品發布會在武漢舉行,中國電子云全球總部將落戶武漢。據了解,中國電子云專為政企客戶打造,採用「公有雲服務+專屬公有雲產品」的市場模式和專屬運營模式。
  • 雲原生到底意味著什麼?
    用最簡單的術語來說,雲原生不只是說要遷移到雲,而是要充分利用雲基礎設施和服務的獨特性來快速交付業務價值。雲原生的概念在這個術語投入使用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雲原生是從公有雲提供商開始提供簡單廉價的彈性計算能力實例開始的。接下來的問題就變成了,你該如何編寫應用程式來利用這種新的基礎設施的靈活性,以及你可以因此獲得什麼業務收益?
  • 國泰君安證券:公有雲廠商發展的兩個核心邏輯
    通常意義上的雲計算是指公有雲廠商和SaaS類軟體公司,這兩類公司的發展邏輯有一些區別。公有雲廠商的發展方向是:IaaS→PaaS→SaaS,下文會進行詳述。而SaaS類軟體公司的發展方向是SaaS→PaaS,因為需要通過PaaS平臺滿足客戶大量的定製化開發需求。此文主要談談我們對公有雲廠商發展規律的一些思考。
  • 行業雲將會與私有雲和公有雲並列成為雲計算的第三種形態
    因為行業雲的發展,未來的雲計算將會呈現公有雲、私有雲、行業雲並存的市場格局,也混合雲成為市場的一種終極格局。雲計算的傳統劃分現在雲計算的定義及分類一般以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的定義為準,根據按照NIST的分類方法,雲計算可分為私有雲(private cloud)、公共雲(public cloud)等。
  • 技術前沿 | 金山雲2020年Q3公有雲產品動態
    本期推送,我們對Q3新發布和優化升級的重點公有雲產品做一個盤點。本期推送,我們對Q3新發布和優化升級的重點公有雲產品做一個盤點。雲資料庫MongoDB支持副本集實例精確時間點恢復,減少回檔的粒度,滿足數據以及數據驗證的需求。雲資料庫MySQL提供性能分析服務,支持自主查看指定時間內的慢SQL統計、熱點表分布情況,幫助用戶及時發現慢SQL等影響資料庫的不穩定因素,保障資料庫安全、高效的運行,解決傳統企業數據運維、問題定位難等問題。
  • 您應該了解的3種雲類型
    您需要了解的常識還很多,例如,您知道雲計算在基礎設施層面有哪些類型嗎?您的業務適合哪種雲計算類型呢?一、公有雲使用公有雲,您的數據存儲在第三方的數據中心中。例如亞馬遜彈性計算雲(EC2)、阿里雲、騰訊雲、恆創科技OpenStack雲計算服務平臺等。
  • 不同雲伺服器類型的真正區別是什麼
    一、公有雲公有雲按需提供雲端虛擬資源,運行在由眾多用戶共享的物理伺服器集群。公有雲是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的雲,如果您是業內人士,您可能會將其稱為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像知了雲這樣的OpenStack?公有雲平臺是大型物理伺服器集群,通過管理程序運行虛擬雲伺服器。
  • 企業上雲的原因、方式和路徑
    其實雲計算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高大上」,企業在上雲的時候要考慮清楚為什麼上雲,用什麼雲,怎麼上雲等問題,才能發揮雲計算帶來的好處。雲計算對於企業上雲來說,主要提供基礎設施服務,即計算、存儲和網絡服務。如果企業的IT基礎設施、IT系統的架構需要更新換代,可以考慮採用雲的供給方式。每年IT是否持續投入很大成本,但基礎設施還是無法滿足實際需求,資源利用率卻不高,資源供給不靈活,運營的成本居高不下。現有的應用架構是否能夠滿足雲計算的特點,是否能夠低成本的遷入或者部分遷移。
  • 新數據時代,科研需要什麼樣的創新基礎設施
    根據《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首次突破2萬億元,達到22143.6億元,同比增長12.5%。另一方面,數位化正在改變科研模式,過去相對薄弱的數字基礎設施開始面臨升級,亟需符合未來研發需求的新型基礎設施。
  • 首次以新身份亮相的行癲都說了什麼
    所以,首次以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總裁身份亮相的行癲說了什麼,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阿里接下來的整體戰略。說回峰會本身。在同屬務實派,在阿里內部有「小馬雲」之稱的行癲影響下,這次在阿里雲峰會上的溝通稱得上簡明扼要:「臉面」與邊界行癲將阿里雲定義為:阿里巴巴經濟體的技術底座,阿里巴巴所有技術和產品的輸出平臺。
  • 字節跳動回應「入局雲計算」:目前沒有做公有雲的計劃
    【字節跳動回應「入局雲計算」:目前沒有做公有雲的計劃】5月18日,針對近日媒體報導的字節跳動可能通過其擅長的視頻和直播切入雲計算領域一事,字節跳動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我們沒有公有雲產品,目前沒有做公有雲的計劃。」
  • 公有雲核冬天到來時 WD My Cloud EX2 Ultra就是那個避難所
    ,也有冷靜的人開始打算,萬一最後的公有雲存儲——百度雲也像115在數年前的做法那樣,開始全面關閉免費分享服務,甚至到最後完全轉入收費模式,自己該用何種方式來及時轉移和安放那些沒有儲存在觸手可及範圍內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