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從雛形發展至今已經超過了10 年,其版圖不斷地擴充和變化。未來的雲計算格局什麼樣?因為行業雲的發展,未來的雲計算將會呈現公有雲、私有雲、行業雲並存的市場格局,也混合雲成為市場的一種終極格局。
雲計算的傳統劃分
現在雲計算的定義及分類一般以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的定義為準,根據按照NIST的分類方法,雲計算可分為私有雲(private cloud)、公共雲(public cloud)等。信息服務具有三要素,人(服務提供者和服務對象),應用服務和數據。上述的分類方法只考慮了以服務提供者和服務對象來區分,沒有把應用和數據考慮進去。
從未來信息化發展趨勢看,增加應用和數據兩個維度,公有雲可以繼續細分為公眾雲和行業雲。
行業雲與公眾雲的主要區別在於數據來源及服務提供者的的核心競爭力。公眾雲是可為公眾所使用的雲平臺,一般為一個專門出售雲服務的機構所擁有,例如google、baidu,其特點是數據來源是公開途徑,通過獨有的應用為利用公開數據為客戶提供服務,其算法、業務系統是其核心競爭力。
而行業雲的數據主要來源於行業內部的核心組織,也有一部分會來自行業內部的其他成員,絕大部分是私有數據,數據是其核心競爭力,因此,數據不可能提供給第三方卻又同時具有對外服務的需求。如未來質檢行業需要對外提供各類商品的信息查詢,但是數據又不可能交給第三方處理,所以質監系統會建立一個質檢行業雲,整合整個系統的信息,來對外提供該類服務,類似的行業還有交通、環保、衛星等。
具有公有雲與私有雲的屬性,行業雲終成大器
行業雲是針對特定行業提供的有針對性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和服務。隨著雲計算在各個行業領域應用的逐步深化,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級用戶選擇行業雲服務,來助力業務的發展。
公有雲提供面向大眾的通用解決方案,具有規模優勢,但是它不會去照顧你的個性化需求,永遠給你標準化的東西。私有雲則是最具差異化和個性化的,但是長期看並不具備規模優勢。因此,兼有行業經驗專業洞察,以及標準化規模化優勢的行業雲,是未來雲計算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但從長遠來看,行業雲與公有雲相比仍然沒有足夠的成本優勢,因此,私有雲和行業雲最終會走向混合雲。私有雲、行業雲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把一些不重要的數據、安全不敏感的應用遷移到公有雲上運行。
因此,「私有雲+ 公有雲」以及「行業雲+ 公有雲」將是未來混合雲發展的兩個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