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為何沒人能夠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2021-01-21 天蠍財經

2019年10月14日,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經濟學家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麥可·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表彰他們在緩解全球貧困研究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

看到每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獎,很多中國網友心裡都不是滋味,中國作為全球人口數量最大的國家,同時是目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8年GDP總量達到13.4萬億美元。對於中國這麼龐大的一個經濟體,按理來說應該可以培養出一兩個經濟學家吧,但是從歷史表現來看,我國真正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的經濟學家都很少,之前只有香港的張五常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但最終也並沒有獲獎。

看到這很多中國網友都可能不明白,為什麼中國經濟體量這麼大,卻培養不出可以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家呢?這裡面的根源到底在哪裡?

對於為什麼中國沒法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裡面我們不能單純地從某個方面去理解,這裡面涉及的問題是比較複雜的,既有科學研究方面的原因,同時還有西方對於我國的一些偏見,具體來說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中國特殊的市場經濟體制跟西方的經濟體制不一樣。

當前我國的經濟體制相對於西方來說是比較特殊的,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特色市場經濟,而西方所尊崇的是完全的市場經濟。

所以不同的經濟體制下導致我國經濟學家跟西方經濟學家所研究的領域和方向是不一樣的,目前我國大多數經濟學家所研究的更多是跟我國經濟息息相關的一些領域和理論,用經濟理論來闡述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以及背後的邏輯,同時通過經濟理論歸納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指導和建議。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並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而是帶有一種計劃屬性的市場經濟,所以很多西方國家並不承認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是有一定的理由的。

而目前一些西方經濟學家所推崇的是一種自由市場,從歷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來看,他們所研究的方向基本上都跟自由市場經濟有關,可以說諾貝爾經濟學獎就是為了自由經濟站臺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就是為了跟政府的過度幹預進行抗衡。

所以不同的經濟體制下導致了中西方在研究經濟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如果用西方那種自由經濟的角度來評判我國經濟學家的研究成果,他們是不怎麼認可的,所以我國的經濟學家很難獲得諾貝爾庭審團的認可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中西方文化和語言上的影響。

其實目前我國有很多經濟學家在經濟領域的研究成果並不比那些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家差,甚至有可能比他們做得更好。

我認為經濟分為理論經濟和應用經濟,雖然我國的經濟學家沒有提出多大影響力的經濟理論,但這些經濟學家的一些經濟研究成果,對於推動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是有很大幫助的,這就是應用型經濟。

而不論是理論經濟還是應用經濟,我認為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促進人類經濟的更好發展,這兩者是殊途同歸的。既然是這樣,那麼我認為應用型經濟也應該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而我國一些經濟學家之所以沒有獲得諾貝爾經濟學評審團的認可,我認為這裡面可能存在是中西方一些文化和語言上的差異。

比如諾貝爾經濟學評審團在評審的時候,主要看的是英文版的研究成果,而我國很多經濟學家都是使用中文寫的研究,他們在翻譯過程當中,如果英文不好,那翻譯出來的英文版本可能跟作者的原始研究有一些出入。

此外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導致西方經濟學家跟我國經濟學家在對待某一些經濟現象上,或者某些經濟事實上所理解的角度可能不一樣。因此在語言和文化的影響之下,即便我國有一些經濟學家取得了比較好的經濟研究成果,但是到了西方經濟學家那邊之後,他們可能就不認可了。

第三、目前中國缺乏真正的經濟學大師。

前面我們提到了經濟體制以及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導致我國很多經濟學家得不到西方經濟學家的認可。但我認為這些只是次要的原因,我認為真正的原因是目前我國缺乏真正的經濟學大師。

很多西方經濟學家在研究的時候,他們都會深入實踐去做研究,並通過做實驗的方式來獲取研究成果,有些人為了獲取研究成果,跟蹤某一件事情十幾年幾十年都很正常。

而反觀我國目前一些經濟學者,很多人基本上都是照搬西方國家的一些理論,然後在適當的結合中國實際情況進行創新。甚至有些所謂的經濟學家整天坐在辦公室,而沒有深入到實際情況去了解經濟運行,更沒有設計相關的經濟實驗活動來驗證自己的一些理論。

所以目前我國真正稱得上經濟學大師的人寥寥無幾,雖然我國的經濟體量位居全球第二,但是真正能夠提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經濟理論或者經濟觀點的並沒有幾個人。

第四、西方對中國存在的偏見。

一直以來很多西方國家對我國都有一種偏見,因為不同的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導致很多西方國家用有色眼鏡看待我國。

而且從諾貝爾一些獎項的評選來看,我們也可以看出這些諾貝爾獎獲得者有時候並沒有實至名歸,而且諾貝爾組委會在對待中國一些事情上甚至帶有一種政治上的目的。

當諾貝爾的評選帶上這種政治目的和偏見時候,他們就不可能客觀地去看待我國經濟學家所取得的成果,更不可能把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我國經濟學家。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經濟學獎何用?從經世濟民看中國的經濟學流派
    每次看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總有人要問下,中國人什麼時候能獲得此獎。其實呢,這個獎獲還是不獲,都沒啥關係。不比諾貝爾獎在自然科學界的位置。諾貝爾經濟學獎是個沒用的獎項,是西方經濟學者自娛自樂、故弄玄虛的獎項。歐美國家那麼多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沒見得治理好經濟危機(也有說是叫金融危機)。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不是給了研究拍賣的人了嗎?
  • 諾貝爾經濟學獎何以青睞「拍賣」
    近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從理論回歸現實,今年也不例外。「拍賣」更加貼近生活,畢竟拍賣在市場中無處不在,所以,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關注的是微觀經濟學的實踐。且看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主席弗雷德裡克森對兩位新科諾獎得主的評語——「今年的經濟科學獲獎者從基礎理論開始,後來將他們的成果應用於實際,並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他們的發現對社會大有裨益。」
  • 林毅夫:我為什麼不會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也正是基於此, 很多人猜測:林毅夫會不會憑藉新結構經濟學,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中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獎,對於中國人來說是長久渴望卻長久無法得到的象徵著民族創造力和科技水平的夢想。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我們就更加期待什麼時候中國人可以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所以,當林毅夫提出新結構經濟學理論並在實踐中廣泛驗證完善的時候,便會有人不自覺地期待,那麼林毅夫可能獲得諾貝爾獎嗎?關於這個問題,林毅夫本人曾親自做過回答。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他本人的答案吧!
  • 從經濟學的拍賣理論推測中國誰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四、中國同諾貝爾經濟學獎有非常深的淵源中國的老舍原本是可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物,可惜老舍被人迫害致死,也讓中國本該在上個世紀都獲獎的願望付諸東流。步入新世紀,中國在文學獎、生理學獎領域都曾經有過獲得者,他們分別是莫言和屠呦呦。如今,中國還差物理學獎、和平獎、化學獎、和經濟學獎缺少一名代表性的得主。
  • 拍賣理論為何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圖/視覺中國拍賣理論為何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現年83歲的威爾遜此前已有兩名學生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米爾格羅姆是繼阿爾文·羅斯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本特·霍爾姆斯特羅姆之後,威爾遜第三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學生,而此次師生共同獲獎,似乎彰顯了諾獎對拍賣理論的重視。
  • 拍賣這件事,為何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丨思客問答
    近期,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Milgrom )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因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0月12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諾獎宣布現場電子屏幕上顯示兩位獲獎的經濟學家。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中國故事
    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經濟學界最重要的世界獎項之一,一直受到極大關注。雖然目前未有中國經濟學家獲得諾獎,但此前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不少人與中國有一定淵源,或是對中國經濟社會問題有較多研究,或是在中國的組織機構中有所任職,或與中國經濟學家有一定聯繫。
  • 改進拍賣理論「斯坦福師徒」摘獲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國際
    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本次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主要是表彰他們對通過創新的拍賣理論,為難以用傳統方式出售的商品或服務設計了合理的新拍賣形式,例如對無線電頻道的拍賣,使世界各地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人們總是把東西賣給出價最高的人,或者從出價最低的人那裡買下來。如今,每天價值不菲的物品在拍賣中不僅易手,還包括家用物品,藝術品和古物,還有證券,礦物和能源。
  • 改進拍賣理論 「斯坦福師徒」摘獲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 金融聚焦
    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本次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主要是表彰他們對通過創新的拍賣理論,為難以用傳統方式出售的商品或服務設計了合理的新拍賣形式,例如對無線電頻道的拍賣,使世界各地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人們總是把東西賣給出價最高的人,或者從出價最低的人那裡買下來。如今,每天在拍賣中易手的不僅有價值不菲的物品,還包括家用物品,藝術品和古物,還有證券,礦物和能源。
  • 他倆革新了拍賣形式,獲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
    截至2019年,共計84人摘得經濟學獎的「桂冠」。獲獎者的平均年齡為67歲,最年長的得主是裡奧尼德·赫維茨,2007年獲獎時已達90歲高齡。爭議:不是經濟學家也能獲經濟學獎?多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屢屢顛覆「傳統」,有的吸睛無數,也有的飽受爭議。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位美國經濟學家獲得
    Robert B.Wlison羅伯特•威爾遜1963年獲得哈佛大學商業管理博士學位,現任史丹福大學商學院教授。威爾遜曾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94)和世界計量經濟學會主席(1999),其研究與教學涉及市場設計、定價、談判、及有關產業組織與信息經濟學的相關主題。
  • 數學家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沒想到諾獎也能蟬聯
    關於諾貝爾獎說起諾貝爾獎,相信很多人都認為它是科學界的最高獎,獲得它,就等於獲得了科學研究領域的最高榮譽。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研究方向都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諾貝爾的遺囑中只提到了5大獎勵領域,換句話說就是,他一開始沒打算為經濟學領域設立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獎增設的,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思想全景
    此前,世界信奉古典主義,市場這隻「無形之手」和諧地進行資源配置,政府應僅充當「守夜人」。但是大蕭條卻打破了這個神話,全球經濟陷入長期的深度衰退,更為嚴重的是世界各國採取關稅、競爭性貶值等以鄰為壑的手段加重了危機,並從金融危機蔓延到經濟危機、社會危機、政治危機最終到軍事危機,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毀滅性災難。經濟學家普遍反思,如果能夠避免大蕭條或許就能夠避免二戰。
  • 諾貝爾經濟學獎價值幾何?
    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的最初40年間,該獎項共計62位獲得者都是男性。這個紀錄在第41年終於被打破,來自印第安納大學的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因為自願合作經濟組織理論獲得了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這麼少的女性得獎?
  • 程實:面對大疫之世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拿出半副藥方
    傳統的全球經貿體系碎裂,傳統的經濟治理工具失效,現實世界亟需理論燈塔指引新航道。值此大疫之世,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拿出了半副藥方。10月12日,經濟學家Paul R. Milgrom和Robert B. Wilson憑藉對拍賣理論的貢獻摘得諾獎桂冠。他們的學術成果表明,通過微觀激勵機制的設計,能夠更有效地推動宏觀經濟的變革;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經濟學有望對社會發展做出更豐富的貢獻。
  • 沒想到,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他
    2017年呼聲最高的經濟學獎「候選人」都有誰? 2016年,來自哈佛大學的奧利弗·哈特和麻薩諸塞理工學院的本特·霍姆斯特羅姆憑藉在契約領域的貢獻獲得諾獎。在過去的獲獎者中,已經有關於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金融經濟學和博弈論等領域的學者。
  •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套路
    其實,拍賣是一個博大精深的問題,對它的深入研究足以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比如,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12日就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兩位拍賣問題的研究大師——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 (Robert Wilson)。
  • 關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幾個冷知識,你get了嗎
    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經濟學獎得主是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當時只有46歲。萊昂尼德·赫維奇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時已經90歲了,他是有史以來最年長的經濟學獎得主。對於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的一篇文章《我這代中國人為何得不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廣為流傳。林教授認為,這與選舉規則有關。
  • 剛剛,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頒給了他們
    ,花落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保爾•米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為何他能獲得諾獎?近年來諾獎都頒給了哪些人?今天,就帶你一起看一看。以下,Enjoy: 來源:身邊的經濟學(jjchangshi)/01為什麼他得了諾獎?
  • 拍賣會上贏了的人,立刻就會後悔?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告訴你答案
    記者/ 艾果 大部分人會把拍賣簡單理解為是一種「價高者得」的交易方式,而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則向普羅大眾展示了其背後複雜而龐大的隱藏世界。 曾經多次出現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猜想名單中的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