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給大家普及一些心理學的理論知識,想要學心理學的小夥伴看過來,以下知識點都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入門心理學!記得點讚收藏,以免想看找不到哦~
科學心理學的創始人是馮特。人類心理的物質基礎是大腦。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心理特性。無條件反射是動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學而會的反射。例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縮等。條件反射是個體通過模仿、學習,在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形成的反射。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覺閾限。感覺閾限有絕對感覺閾限和差別感覺閾限。知覺的屬性包括整體性、選擇性、恆常性、理解性。記憶有編碼(識記)、存儲(保持)、提取(回憶、再現)三個基本環節。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有遷移,啟發,定勢,固著等。意志的品質有自覺性、果斷性、堅韌性和自製性。夢發生在快速眼動階段。研究表明,如果用眼動儀監測睡眠的話,在眼動活躍的時候叫醒睡眠者,他通常都會報告說正在做夢。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層次越高的需要出現的越晚,只有當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或部分滿足之後,較高層次的需要才會出現,自我實現是最高境界的需求,真正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還是少數。雙驅衝突是指同時並存兩種興趣目標,但只能選擇其中之一時所產生的動機衝突。即所謂的「兩者都想要,只能得其一」。雙避衝突是指同時遇到兩個力圖迴避的威脅性目標,但只能避其一所產生的衝突。即「兩個都不想要,但只能不要一個」。趨避衝突是指同一個目標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時又不得不迴避,從而引起的衝突。多重趨避衝突是指對含有吸引力與排斥兩種力量的多種目標予以選擇時所發生的衝突,建立在趨避衝突的基礎上,是多個趨避衝突的組合。人格的屬性包括獨特性、統合性、穩定性、功能性等屬性。弗洛伊德主要研究人的潛意識內容。潛意識意識也叫無意識,是原始的衝動和各種本能。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由「本我」、「自我」、「超我」構成。榮格認為集體潛意識是人格結構中最底層的部分它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積累下來的沉澱物,包括人類的活動方式和人腦結構中的遺傳痕跡;如人對黑暗的恐懼。承擔社會化的重要主體有家庭、學校、大眾傳播媒介、參照群體。角色失調的類型有角色衝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斷、角色失敗。詹姆斯提出自尊的經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負。印象整飾,亦稱印象管理,個體以一定方式去影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即個體進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過一定的方法去影響別人對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印象符合個體期待。影響歸因的因素包括社會視覺、自我價值保護傾向、觀察者位置、時間內因素等。動機強度與活動效率之間呈倒U型曲線,即中等強度的動機水平,活動效率最高,動機水平過低與過高,均導致活動效率下降。
以上就是今天的心理學知識點啦~下期還會為大家繼續更新,每天學習一點點,積少成多,為學習心理學打好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