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科技周保持生命力的秘訣何在?

2020-09-03 中國科協

「雲遊」青藏高原所,看看冰芯和丹尼索瓦人的化石長啥樣;在昆明植物研究所,掀開世界第二大種質資源庫的神秘面紗;15位院士領銜講解近200堂科學公開課,上線170多部優秀科普微視頻……

這是2020年中科院公眾科學日的一個縮影。

「作為歷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一道科普大餐,根據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公眾科學日如約在5月舉辦,不過從線下搬到了『雲』上。」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近日接受採訪時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主題為「雲遊中科院,暢想新生活」的公眾科學日活動,在全國121個院屬單位舉辦,活動線上內容觀看和閱讀人次超過1億。

不僅如此,因疫情推遲了3個月的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將於8月23日正式開啟。不管等多久、以什麼形式呈現,人們對一年一度的科普嘉年華依舊充滿期待。

用周德進的話來說,「科技周期間,投身科普活動早已成為科研人員浸入骨髓的責任,公眾的積極參與也成了自覺習慣」。

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迎來20歲生日。20年間,科技周的主題與時俱進,不變的是傳播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的初心。

「走過20個年頭的全國科技活動周,發展成為公眾參與度最高、範圍覆蓋面最廣、社會影響力最大的群眾性科技活動,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科技館原館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卡林加獎獲得者李象益說,政府的全力參與和支持,增加了科學傳播的力度和影響力。

在李象益看來,20年前舉辦的全國科技活動周,標誌著我國在政府推動下,開創了公眾理解科學的新紀元,從單純的科學普及進入公眾與科學家互動的新階段。

這項由科技部會同中宣部、中國科協等部門聯合主辦的科普盛宴,20年來保持生命力的秘訣何在?

「20年來,全國科技活動周充滿生命力、影響力、親和力的根本因素,是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形成了大聯合大協作、跨行業跨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這也是科技周多年積澱的經驗。」李象益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科學普及和科學傳播。

比如,我們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每年5月的科技周、9月的科普日,在提高公眾科技意識和科學素養方面成效斐然,正是貫徹這一方針政策結下的碩果。

「美國科學與工程節、英國愛丁堡科學節等大多為民間舉辦,是偏重於專題性的科學活動。」李象益強調,在我國政府大力推動下舉辦的科技周,每年都有一大批貫穿全年的重大科普示範活動在全國開展,如科技列車行活動,把科技送到老少邊窮地區,體現了國家對全民科學普及的重視。

作為全國科技周的主場活動,北京科技周秉持「政府牽頭、各界行動、全民參與」的大科普理念,北京市政府組織40多個委辦局投身其中。這場全民總動員的科普盛宴爆款頻出,不僅有草根發明走上星光大道,也有將高深的物理學知識塗鴉在井蓋上,更有一票難求的科學之夜活動。

在李象益看來,科技周能夠歷久彌新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緊跟中央部署,抓住了時代主題、社會熱點,年年都有新亮點,每年與時俱進的主題就是例證。

「科技周發展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有趣味性和互動性。」讓周德進沒想到的是,今年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活動開設的視頻社交媒體相關科學話題,引發了社會公眾參與創作科學視頻的熱潮,科學話題匯聚相關視頻達32萬部,播放總量逾18億人次。

「這種撬動作用讓人欣喜,科學傳播、科學普及漸漸從政府組織主導,走上了市場化、社會化的道路。」周德進希望未來政府部門增加政策供給,如在國家科技計劃中設立做好科學傳播的指標任務和項目,真正讓高端的科普資源走到老百姓身邊。

李象益表示,下一個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要再上新臺階,內容上應緊扣科技強國戰略,重視新一輪科技革命內容的傳播;形式上,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採用微視頻、VR、AR等方式,讓科技周在線上線下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傳播力。

「科技周不僅是在普及科學知識和科技成就,也要注重培育公眾對科學的運用能力。」李象益建議,還要加強向公眾宣傳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提高公眾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和價值觀方面下功夫,使科技周活動更好地為建設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作出新貢獻。(劉 垠)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20歲的科技周,滿載創新再出發
    20歲的科技周,滿載創新再出發——寫在全國科技活動周舉辦20周年之際用周德進的話來說,「科技周期間,投身科普活動早已成為科研人員浸入骨髓的責任,公眾的積極參與也成了自覺習慣」。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迎來20歲生日。20年間,科技周的主題與時俱進,不變的是傳播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的初心。
  • 「科技電影周」來了 - 科學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學會
    圍繞主題,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理事、之知電影(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柴儷傑,聯合中國地質博物館一起舉辦科技電影周活動。 4月20日至26日期間,主辦方將推出《聰明的鯨魚家族》《大衛愛登堡帶你去看生命之光》《北極熊的夏天》《偉大的轉變:鳥類的起源》《納勒迪:一隻小象的故事》《植物也瘋狂》《物種起源理論的形成:達爾文與華萊士的奇幻漂流》共7部國外引進的科技電影,聚焦陸地和海洋中多種多樣的生命,透過鏡頭揭秘隱藏在平靜背後的鬥爭與生存。
  • 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在廣東科學中心啟幕
    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在廣東科學中心啟幕(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廣州8月24日消息(記者鄭澍)2020年是全國科技活動周創建20周年,廣州科技活動周也走進第20個年頭。今年科技活動周以「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為主題,開幕式則以「科創羊城 20有你」為主線,褒揚「科普愛心大使」 院士大咖、科技工作者,回顧廣州科普事業20年成就,創新直播帶貨助力科技脫貧攻堅,匯聚VR遊火星、家電「讀人心」等廣州科技成果,展望科技創新帶來的美好生活未來。
  • 10種美貌又好養的「懶人植物」,生命力頑強,養花小白也能養活
    在家裡放上幾盆植物,會讓家裡看起來更清爽更有生機,情緒也會受到感染,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10種美貌又好養的懶人植物,生命力極其頑強,就算是養花新手也能養活,大家可以挑兩三盆喜歡點綴點綴家居環境。【仙人掌】仙人掌的觀賞性被大家大大的低估了,只要搭配得當,絕對屬於高逼格植物。
  • 集頂尖科學家、斯坦福校長、企業家於一身,他成功秘訣何在?
    因與另一位計算機科學家大衛·帕特森教授合作「開創了一種系統的、定量的方法來設計和評估計算機架構,並對微處理器(RISC) 行業產生了持久的影響」而獲得計算機領域的世界最高獎項「圖靈獎」。他,是一個成功的教育家。2006年,他成為全球頂尖高校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第十任校長,並持續了到2016年。
  • 80歲時確診癌症,如今已與癌共存20年!他的抗癌秘訣終於公開了
    如今他已經與癌共存了20年,依舊精神很好,現在他將自己對抗癌症的秘訣公之於眾,希望其他患上癌症的人不要丟失希望。抗癌秘訣一:接受規範化的治療很多人覺得患上癌症以後,繼續留在醫院裡治療只是會白白地浪費時間。
  • 想要養出好看 茂盛的藤蔓 這些秘訣可以幫助你實現~
    好養易活指數 ★★★★★好養秘訣盆栽新買的綠蘿到新環境有1個月的適應期,底部有點黃葉是很正常的,別以為是壞了,黃葉和死葉不要直接去拔掉,要用剪子從葉杆中間間斷,盆土宜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園土、粗沙等量混合,每3年換盆1次。
  • 讓兒歌在新時代繼續保持生命力
    為了讓兒歌在新時代繼續保持生命力,讓現在的孩子們擁有屬於自己的兒歌,5月31日,由騰訊和北京荷風藝術基金會共同發起的「藝術行動」聯合QQ音樂、全民K歌共同啟動「藝術行動2019兒童音樂共創計劃」,為孩子們送上「六一」兒童節禮物。該計劃邀請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著名作曲家鮑元愷、國際鋼琴大師郎朗、音樂教育家周海宏老師等作為評委,並由青年歌手王俊凱作為「首席兒歌守護唱作人」。
  • 北科院2020年北京科技周活動搶先看!
    2020年北京科技周計劃活動一覽表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天文館項目或活動名稱線下活動包括國際抗「疫」科普互動體驗展和「一帶一路」國際科普交流寄語主題展;線上活動包括聯合「一帶一路」國家科普、科研機構開展線上直播,同公眾開展互動,運用多元化表現形式在科技周期間展出;依託雲端網際網路技術推出科技周活動。
  • 綜藝存活與發展的秘訣只能是不斷跟上時代潮流
    綜藝存活與發展的秘訣只能是不斷跟上時代潮流。喜歡綜藝的網友們一定看過這個節目,雖然是從外國引進的模式,但是到了中國以後這個節目的創新與發展是做的非常不錯的,這個節目就是跑男。它的人氣從一開始就一直是最高的幾個節目之一,知道最近出現的收視榜單第二名仍然是他,不得不讓許多人感嘆為什麼它能夠有那麼強的生命力,一直保持一個模式的綜藝不可能長久的被人喜歡,除非它能夠不斷有值得一看的變化出現,這個值得一看的變化就需要節目方保持跟上時代的思想與行動。
  • 2019年科普嘉年華「科技活動周」主題活動今日開啟
    2019年科普嘉年華「科技活動周」主題活動今日開啟 2019-05-20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在武漢閉幕
    8月29日,由科技部、中宣部、國家衛健委、中國科協聯合主辦的「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閉幕式在武漢洪山禮堂舉行。李德仁、張定宇等十多位科學家代表與抗疫功臣參加了閉幕式並走上科學紅地毯,營造科學家明星氛圍。
  • 43歲阿姨健身19年,身材曲線完美,表示保持凍齡的秘訣是健身
    43歲阿姨健身19年,身材曲線完美,表示保持凍齡的秘訣是健身一、健身達人孫芸芸健身達人孫瑩瑩就是一個例子,她和自己的丈夫站在一起,就如同女兒和父親站在一起一樣,可能聽到這裡有很多小夥伴感覺不可思議,雖然她看起來非常年輕,但是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並且現在43歲,不過她的身體看起來還是非常年輕的,就如同一個小姑娘一樣,臉上也沒有任何被歲月划過的痕跡,她的身材也不輸給現在時尚的小姑娘
  • 關於舉辦2010年科技活動周開幕式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的通知
    教高司函〔2010〕74 號 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試點高校,有關全國大學生競賽(大賽)相關組織:  根據科學技術部、中宣部、中國科協《關於舉辦2010年科技活動周的通知》(國科發政〔2010〕105號)精神,應科技活動周組委會的邀請,我司組織有關高校參與2010年科技活動周開幕式
  • 第三屆COMAC科技創新周開幕!
    2019年9月2日,第三屆COMAC國際科技創新周在中國商飛上飛公司拉開帷幕。本次科技周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讓我們走到一起,共同探討數字轉型的美好未來。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動物保護難點何在?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動物保護難點何在?來源:新京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
  • 京東數科激活數字科技生命力
    從建成全國首個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到國內第一條數字商業街,再到智能農業作業系統……在京東數科上下已形成共識,即數字科技的生命力在於,從數字中來,到實體中去,與產業共進,最終造福於人。數位化應用不僅僅要讓政府真正掌握城市脈搏,讓企業共享發展熱度,更要讓民眾感受數字發展的溫度。
  • 從0到4000億市值,打破國外壟斷,邁瑞醫療的秘訣何在?
    來源:正和島10月19日,以「創新科技 智領未來」為主題的第8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 2020)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眾多行業頂尖力量齊聚上海,帶來了最新的醫療科技成果。在醫療器械領域,頂尖跨國公司都有著百年歷史,美國通用、荷蘭飛利浦、德國西門子更是長時間「一統天下」。
  • 40歲的劉濤身材為何還能保持如此之好?她的凍齡秘訣原來是這樣
    導語:每一個女明星對自己的身材都是非常重視的,他們在平時會很嚴格的管理自己的身材,除了飲食上要注意之外,他們在平時也都會做一些瑜伽運動,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身材保持下去,比如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劉濤,他已經40歲了,但是她的身材依然保持得很好,原來她的凍齡秘訣就是每天堅持普拉提鍛鍊。
  • 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玉兔號月球車模型亮相
    8月23日,中國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啟動式,通過視頻連線在北京主會場和湖北武漢分會場同步舉行,今年活動周主題為「科技抗疫、創新驅動」。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8月23日,中國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啟動式,通過視頻連線在北京主會場和湖北武漢分會場同步舉行,今年活動周主題為「科技抗疫、創新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