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建設工作全面啟動
我國早在2006年就開始前瞻布局腦科學研究,《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將「腦科學與認知」列入基礎研究八個科學前沿問題之一;近年來,腦科學研究更是被列為事關我國未來發展的重大科技項目之一,我國的腦科學計劃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之中。
-
類腦智能,馬斯克、陳天橋都爭相投資的腦科學是什麼?|萬字研究
因此,在介觀(處於宏觀和微觀之間的狀態)和微觀層面對大腦做進一步的探索,弄清楚大腦的聯接圖譜和結構圖譜,並在此基礎上製造出像人一樣智慧的機器,就成為當今腦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發展方向,腦科學也隨著各國政府、企業和學術界的投入,成為了一個炙手可熱的新產業。「腦科學包括哪些領域?」
-
世界各國腦科學計劃
腦科學技術研究是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重大挑戰。理解腦的工作機制,進而揭示人類智能的形成和運作原理,對人腦認知功能開發、模擬和保護,決定未來人口素質,搶佔國際競爭的技術制高點具有重要意義。科技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早已充分認識到腦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既有的腦科學研究支持外相繼啟動了各自有所側重的腦科學計劃。
-
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和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分別召開第一...
3月27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量子院)和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腦科學中心)分別召開理事會,總結回顧北京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取得的成績與經驗,研究部署量子院和腦科學中心下一步工作
-
萬字整理: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研究機構概覽
2015年,中國科學家就對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在中國「一體兩翼」的部署達成了初步的共識。「一體」,指的是闡釋人類認知的神經基礎為主體和核心;「兩翼」是指腦重大疾病的研究以及通過計算和系統模擬推進人工智慧的研究。
-
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勢力"概覽2020版發布
2015年,中國科學家就對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在中國「一體兩翼」的部署達成了初步的共識。「一體」,指的是闡釋人類認知的神經基礎為主體和核心;「兩翼」是指腦重大疾病的研究以及通過計算和系統模擬推進人工智慧的研究。
-
【珍藏】萬字整理: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勢力"概覽
科學界也有人將腦科學稱為「人類科學最後的前沿」。 2015年,中國科學家就對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在中國「一體兩翼」的部署達成了初步的共識。「一體」,指的是闡釋人類認知的神經基礎為主體和核心;「兩翼」是指腦重大疾病的研究以及通過計算和系統模擬推進人工智慧的研究。
-
從侯沛紅《國家科技計劃於腦科學》學術報告看腦科學研究新方向
核心提示: 在第20個「中國腦健康日」即將到來之際,為深入探討網際網路賦能醫療健康行業,挖掘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核心價值,推動醫療服務模式發展,9月11日由陝西省保健協會、陝西省慈善協會聯合主辦的「網際網路+精準醫療學術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揭牌
丁仲禮指出,融合後的卓越中心,在基礎科研和產業應用方面擁有深厚的實力和基礎,應當以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進一步加強醫學健康領域的應用出口,根據價值鏈布置創新鏈,真正實現未來腦計劃「一體兩翼」布局。他要求中心應繼續加強開放性,吸納國內頂尖的科學家,強強聯合,創新中心運行管理機制,強化人員和經費統籌管理,深入推進中心各項工作。
-
蒲慕明:中國有望引領全球腦科學合作大科學項目
」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國際腦計劃合作項目正在推進,鑑於中國過去長期以來在神經科學方面的大量工作,未來有望在國際腦科學合作大科學項目中起到引領作用。
-
腦科學這個商業前景被嚴重低估的領域,AI如何助力其產業化
腦科學,被認為是人類科學最後的前沿。雖然大腦實體只棲居於人類不大的腦袋內,但是研究大腦並不比研究浩瀚的宇宙簡單。在很多人還僅僅把腦科學視為科研桂冠上難以企及的明珠時,已經有幾十億美金的資金流入腦科學研究領域,這些押注者不是別人,而是各國政府。
-
院士說丨戴瓊海院士:搭建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橋梁
腦科學被譽為「人類科學最後的前沿」,認識腦的奧秘是對人類的終極挑戰。而更重要的是,腦科學的發展將推動人工智慧科學從感知人工智慧到認知人工智慧的跨越。4月28日晚,戴瓊海院士做客第一期「探臻論壇」,以線上方式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題為「搭建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橋梁」的精彩講座。
-
華西醫院副院長龔啟勇:腦醫學與人工智慧發展前沿丨CMAI 2018
作為大會上午醫學人工智慧前沿環節的重量級嘉賓,龔啟勇教授向與會觀眾分享了題為「腦醫學與人工智慧發展前沿」的精彩專題報告。代表性工作「磁共振影像學分析及其對重大精神疾病腦機制的研究」和「精神影像技術的基礎與臨床應用研究」分別獲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2017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並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項的資助下研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磁共振實時互動眼動分析系統,進一步促進了精神放射影像技術的發展。
-
北京啟動「腦科學研究」科技專項計劃
會上發布了《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腦科學研究」專項實施方案》。 該計劃提出未來兩個五年發展目標:到2020年,北京市科委將推動腦科學重大共性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形成跨部門、跨學科的「腦認知與腦醫學」研究支撐平臺,建成支撐「腦認知與類腦計算」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的公共平臺。同時,著力突破腦疾病領域關鍵技術,儘快實現成果轉化惠及於民,提升人民腦健康水平。
-
腦科學,未來十年的重要方向
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腦科學發展,這將是中國未來十年國家主導的重點科研方向之一。實際上,很久以來,世界各國普遍重視腦科學研究, 美國101屆國會通過一個議案,「命名1990年1月1日開始的十年為腦的十年」。1995年夏,國際腦研究組織IBRO在日本京都舉辦的第四屆世界神經科學大會上提議把下一世紀(21世紀)稱為「腦的世紀」。歐共體成立了「歐洲腦的十年委員會」及腦研究聯盟。日本推出了「腦科學時代」計劃綱要。中國提出了「腦功能及其細胞和分子基礎」的研究項目,並列入了國家的「攀登計劃」。
-
北新建材市值破800億 一體兩翼布局加快
2019年8月28日,北新建材正式發布「一體兩翼、全球布局」新發展戰略,聯合重組三家龍頭防水企業形成覆蓋全國十大防水基地產業布局,2019年12月31日完成合併報表。2020年前三季度,北新建材克服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穩步推進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改革創新等各項工作,防水業務首戰告捷。2020年12月30日,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建材資產管理公司籤約重組中建材蘇州防水研究院有限公司。
-
國內遊戲行業首個腦科學研究中心落地—新聞—科學網
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院士(左)和盛趣遊戲董事長王佶揭牌 8月20日,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浙江大學校長
-
中國腦計劃的研究進展
當前,我國已經把腦科學研究列為了「事關我國未來發展的重大科技項目」之一。中國腦計劃如何實施?具體的研究方向和側重點成為了我國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近期在上海舉行的「腦信息與人工智慧」科技論壇和復旦腦科學研究發布會上,與會專家表示中國腦計劃將從認識腦、保護腦和模擬腦三個方向展開研究,逐步形成腦認知原理的基礎研究、腦重大疾病、類腦人工智慧三者緊密結合為「一體」「兩翼」的研究格局,即以腦認知原理基礎研究帶動腦重大疾病研究和類腦人工智慧研究。
-
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發「英雄帖」,今年將從國內外招聘優秀人才
4月24日下午,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工作協調會議召開,共商未來工作整體思路和主要舉措。腦科學研究旨在闡明認知、意識與智能的本質與規律,是人類理解自然和人類本身的「終極疆域」。多年以來,上海在腦科學相關領域形成了各具優勢的研究團隊,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成果。
-
我國設立首個腦科學本科專業
國內高校將首次在腦科學領域展開本科生教育。近日,浙江大學成立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擬設生物醫學(神經科學方向)和臨床醫學(神經精神醫學方向)兩個方向,填補本科神經科學專業的空白。「從本科階段就為學生提供交叉學科教育訓練,能為其腦科學研究的職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段樹民強調。人才缺口帶來培養需求腦科學,是目前最具挑戰性的前沿學科之一。「腦科學研究的規模和需求已經大大超過了眾多的一級學科。但我國普通高校提供的400多種本科生專業中,沒有神經科學專業。」段樹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