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啟動「腦科學研究」科技專項計劃

2020-11-30 北京商報

北京啟動「腦科學研究」科技專項計劃

出處:中關村周刊 作者:韓琮林 網編:康秋炎 2015-09-07

  「腦認知與類腦計算」重點任務

  ●建立四大類腦計算研究平臺,營造類腦計算的基礎研究環境

  ●研製兩類類腦計算核心晶片,掌握類腦計算技術主動權

  ●實現三類典型類腦智能應用,在大規模智能應用中發揮關鍵作用

  「腦認知與腦醫學」重點任務

  ●推動重大共性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形成跨部門、跨學科的研究支撐平臺

  ●開展八類重大關鍵技術研究,為腦醫學研究提供理論和臨床基礎

  9月1日,饒毅、王擁軍、王曉民等20餘位腦科學研究專家齊聚在北京市科委,一項以「腦科學研究」的專項計劃正式啟動。會上發布了《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腦科學研究」專項實施方案》。

  該計劃提出未來兩個五年發展目標:到2020年,北京市科委將推動腦科學重大共性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形成跨部門、跨學科的「腦認知與腦醫學」研究支撐平臺,建成支撐「腦認知與類腦計算」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的公共平臺。同時,著力突破腦疾病領域關鍵技術,儘快實現成果轉化惠及於民,提升人民腦健康水平。

  到2025年,依託首都腦科學研究優勢,對接國家腦科學研究,積極布局腦科學研究前沿技術,在腦認知活動神經原理、腦健康水平提升、腦重大疾病預防治療、類腦計算機和類腦人工智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將北京建設成為全球有重要影響力的腦科學科技創新中心。

  市科委主任閆傲霜對此指出,北京「腦科學研究」專項將依託首都腦科學研究優勢,瞄準國際腦科學研究前沿,圍繞人類腦健康和腦疾病治療重大需求,以及通訊與信息產業快速發展重要機遇,從「腦認知與腦醫學」及「腦認知與類腦計算」兩方面進行布局,在開展前沿研究的同時,注重實際應用,讓科學研究的每一點進步都能最快地為今天的人民生活做出直接的貢獻。

  據了解,為保障腦科學研究專項的順利實施,北京市科委將建立以專家團隊為核心的組織模式,成立以國內外專家組成的專家指導組,包括專項總體組和專家指導組。充分發揮人才作用,形成一批基礎性、戰略性研究成果,並將建立多方協同創新的工作機制,不僅鼓勵北大、清華、中科院、首醫等核心機構內部整合力量,更支持在北京地區用新體制、新機制整體構建跨地區、跨部門的腦科學協同創新研究中心。

  與此同時,北京還將建立項目滾動支持和成果共享方式,定期對研究團隊的能力和成果進行評估。對科學研究保持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態度,允許科研人員根據科研進度,在專家組指導下自主調整研究路徑。鼓勵企業早期進入,進行科技成果轉化,讓科學研究的每一點進步都能最快地為今天的人民生活做出直接的貢獻,實現研究成果服務當前經濟社會發展。

  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表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央賦予北京的新定位,「腦科學研究」專項工作的實施,將推動北京成為全球腦科學科技創新中心和頂尖人才聚集中心。在專項實施過程中,一要立足「頂天」目標,大力推進原始創新;二要完善「立地」機制,推動腦科學研究成果的實質應用,持續將研究成果服務於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三要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建立專項的頂層設計,整體推動專項實施。

  會上,北京市科委還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所長王東琳、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王曉民、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等20餘位「腦科學研究」專項指導組專家發放了聘書。

  北京商報記者 韓琮林

  

相關連結

  北京腦科學研究三大優勢

  北京在腦科學研究方面擁有全國最完整的學科布局、最強的研究隊伍、國際一流的實驗條件和技術資源。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等重點科技專項中已布局腦科學研究的相關工作。

  在腦認知領域,北京擁有兩個國家級腦科學重點實驗室(北京師範大學、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取得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成果。

  在腦醫學研究方面,北京具有較強臨床研究實力,擁有北京協和醫院、解放軍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及其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等機構,擁有「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國家精神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依託優勢機構,北京在神經認知、腦成像、人腦連接組等方向,在社會認知神經機制、腦疾病相關發病機制及靶標蛋白的作用機制、腦疾病相關的腦網絡功能連接與腦血流量的關聯規律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了北京腦醫學的國際影響力。

  在類腦計算方面,全國一半以上的骨幹研究單位聚集在北京,形成了大尺度腦功能結構知識圖譜和初步的鼠腦多腦區協同計算平臺、大腦視覺解析平臺、類腦晶片、深度學習處理器晶片等一批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類腦計算基礎研究發展環境。

  發達國家已為國家戰略

  2013年1月,歐盟宣布開展為期十年的「人類腦計劃」,提出從大腦仿真出發,將信息技術和生命科學結合,整合海量生物醫學數據進行仿真模擬,力圖在認識腦、治療腦疾病和類腦計算三個方面取得突破;2013年4月,美國啟動腦科學研究計劃,旨在探索人類大腦工作機制、繪製腦活動全圖、開發針對目前無法治癒的大腦疾病的新療法;日本於2014年10月也宣布腦科學研究計劃,主要研究精神病和神經性疾病的診斷治療方法。

相關焦點

  • 上海腦科學研究計劃啟動
    上海腦功能研究計劃經過一年左右的討論,將由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紐約大學四所大學牽頭,聯合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企業從四個方面開展。該計劃將對接中國腦計劃,並培養一批優秀的年輕科學家。  上海的腦科學研究計劃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建設工作全面啟動
    3月22日,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標誌著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建設工作全面啟動,這既是落實關於設立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戰略部署,也是北京加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又一項重要舉措。
  • 北京腦科學研究正不斷將研究成果轉化成現實—新聞—科學網
    、專家指導,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大學、軍事醫學科學院等十多家單位參與,北京「腦科學研究」專項從設立之初,就帶著學科交叉、協同創新的「基因」。 2015年9月,北京市科委宣布啟動「腦科學研究」專項工作,並確定將從腦認知與腦醫學、腦認知與類腦計算兩個方向重點開展研究。 儘管我國還沒有把腦科學研究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但北京的各個科研院所已開始深度融合。在推動學科交叉、促進協同創新的機制框架下,北京「腦科學研究」專項正不斷將研究成果轉化成現實的創新力。
  • 建設腦科學科技創新中心
    本報訊 記者沈慧、實習生竇紅飛報導:北京市科委近日在京啟動「腦科學研究」專項,發布《「腦科學研究」專項工作實施方案》。  據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介紹,北京在腦科學研究方面優勢突出,擁有全國最完整的學科布局、最強的研究隊伍、國際一流的實驗條件和技術資源。
  • 揭秘世界各國腦研究計劃
    據悉,議定中的由科技部、國家自然基金委牽頭的中國腦計劃,在經過國內專家兩年時間數次討論及論證後,已向主管部門提交,預計最晚可能不遲於2016年啟動。該計劃作為我國6個長期科學項目工程中的一個重要項目,將受到長期資助,時間長達15年。
  • 從侯沛紅《國家科技計劃於腦科學》學術報告看腦科學研究新方向
    來自陝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西安市、區各有關部門領導、街道辦事處和社區代表、以及來自西京醫院、西電醫院及蓮湖區90餘家醫療機構負責人、北京、陝西各醫院腦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社會愛心人士、醫務工作者、新聞媒體和患者家屬代表共200餘人見證了這場學術盛會。
  •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成立 主攻類腦計算與腦機智能等
    原標題:出發,為了更清晰的自我認知 3月22日,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北京中心)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建設工作全面啟動。這既是北京落實中央關於設立「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戰略部署,也是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
  • 江蘇「大腦計劃」呼之欲出 搶佔人類腦科學研究制高點
    本報訊   「發達國家競相投巨資探究人類大腦,江蘇作為發達省份,應儘快啟動大腦計劃,搶佔人類腦科學研究制高點。」這是參加9日在南京郵電大學舉行的江蘇大腦計劃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們達成的共識。  此次江蘇大腦計劃研討會,吸引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市腦科醫院等高校和醫療單位參與。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青年項目啟動會召開
    11月17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青年項目「面向腫瘤精準免疫治療的活體內活性氧自由基動態可視化定量檢測」啟動會以線上會議的方式召開。該項目由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分析科學研究中心劉書琳研究員牽頭承擔。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院士出席並致辭。
  • 「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將啟動
    力爭2025年完成小鼠、2035年完成獼猴「圖譜」繪製本報訊(記者黃辛、卜葉)9月27日,「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啟動前期工作座談會在上海召開。本次會議明確了該計劃的推進路徑,宣布了中國工作組的成立,並就該計劃的具體實施思路和舉措進行研討。
  • 江北新區聚焦「腦科學」研究
    其中特別提到將在全省率先開展腦科學研究,立足核心科學開展創新工作,切實擔當起國家級新區的使命。《實施方案》在高標準建設重大研發平臺中,專門提出啟動江北新區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產業技術創新計劃,引進和培育一批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領域的新型研發機構、頂尖人才團隊和創新型企業。
  • 世界各國腦科學計劃
    腦科學技術研究是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重大挑戰。理解腦的工作機制,進而揭示人類智能的形成和運作原理,對人腦認知功能開發、模擬和保護,決定未來人口素質,搶佔國際競爭的技術制高點具有重要意義。科技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早已充分認識到腦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既有的腦科學研究支持外相繼啟動了各自有所側重的腦科學計劃。
  • 萬字整理: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研究機構概覽
    北京上海兩中心並肩前行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是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發起舉辦的新型研發機構,在2018年3月22日正式成立。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官網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推選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羅敏敏擔任研究中心聯合主任
  • 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和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分別召開第一...
    3月27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量子院)和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腦科學中心)分別召開理事會,總結回顧北京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取得的成績與經驗,研究部署量子院和腦科學中心下一步工作
  • 「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中國工作組成立
    」大科學計劃啟動前期工作座談會在上海市召開,本次會議明確了該計劃的推進路徑,宣布了中國工作組的成立,並就該計劃的具體實施思路和舉措進行研討。」大科學計劃的發起進行了長期的布局與醞釀,中科院將時刻不忘新時代新擔當,增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原始創新策源能力,進一步支撐大科學計劃的實施。
  •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成立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成立 2018-03-23 01:12: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 加強腦科學科普 上海成立腦科學科普專項基金
    據《勞動報》報導,為加強腦科學方面的公眾科普宣傳,上海科技館和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與全球領先的生物製藥企業優時比昨日籤署三方合作意向書。優時比製藥將向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資100萬元,設立「優時比腦科學科普教育專項基金」。
  • 中國啟動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率先啟動
    中國科學技術部16日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批重點研發專項指南。在59個重點專項中,「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率先啟動。 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從2014年底全面啟動,旨在解決制約中國科技計劃引領帶動創新發展的深層次重大問題。
  •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拿下國家「珠峰計劃」首個前沿科學中心
    2019考研:2018考研初試已經結束,2019考研的同學們也開始起了前期準備工作,中公考研小編今天給大家普及一下考研經驗,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拿下國家「珠峰計劃」首個前沿科學中心,更多2018考研複習資料,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勢力"概覽2020版發布
    中心定位:(一)組建長三角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技術相關團隊,打造技術支撐和研發共享平臺,承接上海市級重大專項的科研任務,以及國家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國腦計劃)」重大項目和「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國際大科學計劃的科研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