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羊肚絲
爆炒羊肚絲是賀蘭縣城鄉老百姓常食的一道獨具特色的風味菜餚。
爆炒肚絲的製作材料:羊肚子一個或者牛肚子2斤,胡麻油二兩、小辣椒三兩、澱粉、紅蔥、蒜瓣、胡椒粉、薑絲、精鹽、味精、醬油適量。
製作:將羊肚洗淨,人沸水盆內燙洗,刮去肚子裡的肚牙子,徹底清洗乾淨,用清水衝洗三遍,然後在鍋內滾水裡煮十分鐘撈出,重新換水煮至八成爛,撈起(牛肚也一樣,都是手工洗,不能放鹼精,只是費時費力罷了)晾涼備用。
將羊肚子切成3釐米長的肚絲,越細越好;蒜瓣擇洗乾淨,切成片;小辣椒去蒂洗淨,切成細絲待用;蔥姜洗淨,蔥切絲,姜切塊;炒瓢置中火上,倒人胡麻油燒至六成熱時,放人紅辣椒,煸炒片刻,倒人肚絲,蒜片、蔥絲炒約5分鐘;噴適量醬油、用溼澱粉勾芡拌勻,放味精、最後放精鹽,起鍋裝盤,撒上胡椒粉即成。
爆炒牛肚絲的做法:將洗淨煮好的牛肚切絲和胡麻油一兩、小辣椒三兩、澱粉、紅蔥、蒜瓣、胡椒粉、薑絲、精鹽、味精、醬油在一個大碗裡拌勻,多少看自己口味掌握了,醃製十分鐘。
炒瓢搭火上,瓢內倒入油,依次放入蒜苔,尖椒絲,幹辣椒,一點鹽(中高火)翻炒3分鐘倒人所有肚絲,(大火)爆炒至熟。
爆炒肚絲的特色:色澤黃亮、味辣十足、綿韌適口、潤滑馨香、淺嘗難忘。
辣子雞
辣子雞是賀蘭縣城鄉老百姓常食的一道獨具特色的風味菜餚。
辣子雞是用煮熟的雞做出來的,雞必須是農家養的土雞(其它雞也可做辣子雞,只是味道會大打折扣),土雞是用砂鍋燉出來最好。
其製作方法是:把熟土雞(煮成七成熟)放到案板上,將其骨除掉,但不去皮,將雞肉切成方塊形或長條形,放人小盆內,加人七個蛋清,攪拌均勻,將幹辣椒切成小節(最好是小尖椒),青辣椒去籽切成塊,備用。
然後將炒瓢搭旺火上,加香油2兩炒至有煙氣時,將雞塊,青椒、紅辣椒、調和面、醬油先後入鍋,肉炸至棕紅色時,香味溢出,即可裝盤上桌。
特點:色澤紅潤、辣味十足、香味濃鬱、誘人食慾、煞是喜人。
還有一種香酥雞,其製法是:先把煮熟的土雞去骨不去皮,將雞肉撕成長條形,拌以鹽、香油、味精,另用3個蛋清,加澱粉、白面各半,攪勻;將泡沫糊的一半倒入抹有清油的平盤中,然後投人雞肉條,用剩餘的一半泡沫糊將雞肉條包起。
包好的雞肉條放進7成熱的油鍋中炸至白黃色撈出,切2刀3條,再橫切、碼盤,蘸椒鹽食用。
色澤鮮美,味道鬆脆滑嫩。
爆炒小公雞
爆炒小公雞是回族招待客人的一道風味菜餚,深受人們的歡迎,做工精巧,久負盛名。
爆炒小公雞要用小嫩雞,又稱「童子雞」。
先將小公雞宰殺後拔去雞毛,開膛,去內臟洗淨,切成塊,塊稍大一些,在醬油裡略浸一下,將炒瓢搭於旺火上,鍋底發紅,倒上四兩香油,油冒煙後放調合面,隨後將肉人鍋,用炒勺煸炒片刻,放人切成段的紅辣椒和綠辣椒以及適量的蔥段、蒜瓣、薑絲,再上下煸炒,加其它佐料,稍烹點黃酒,即可盛盤上桌。
特點:料重味醇、烹製精細、焦黃油亮,肉嫩爽口,味辣誘人、越吃越香。
現在我們有新式的電爐、烤箱、煤氣爐、液化氣爐,不一定用鐵鍋炒瓢炒,照樣可以做岀這道菜,但味道比鐵炒瓢搭炭火上炒出的味道就差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