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雅典第一詩人梭倫曾經說過,「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被歷來的名人所應用和學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再說學問那麼多究竟學什麼好呢? 「三人行,必有我師。」孔子強調向身邊的每個人學習,有「一字之師」,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都有你不具備的特點,所以處處留心皆學問,每個人都有你學習的地方。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也強調向古聖先賢、德才兼備的良好榜樣學習;見到不良作風的人則提醒自己,自我反省,引以為戒。
究竟而言,向誰學?學什麼?一切是由你內心的渴求所決定,除了基本的文化課程而言,其它方面要學的都是你自己內心深處的反應。有的人渴求經商賺錢,他就會更多的關注經商之道;有的人渴求做官從政,他就會更多的關注仕途之道;有的人渴求研究發明,他就會關注科學技術!三百六十行,每個人都有自己鍾愛的一面,都有自己生命體驗的課程。
郭永進從小就喜歡人生哲學、生命學方面的主題,喜歡探討宇宙的真理實相。
他在十幾歲的時候,還在初中的時候,就常常勉勵自己「道吾惡者是吾師」,講我不好的人,講我缺點的人是我的老師。所以常常勉勵自己接納別人的批評,接納別人的指責。
在高中時期,他更熱衷於人生哲學、生命學的探討。當年一進入嘉義高中,便當起了班長。一個鄉村出來的孩子如何當好班長?如何能服眾?他便多方面接觸心理學、人際關係學,主動學習許多偉人的事跡,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和領導能力。
郭永進,是祖父所起的名,寓意永遠進步。所以長大後,也時常勉勵自己要虛心學習,永遠進步。在大專時期的座右銘就是「虛懷若谷,見賢思齊」。
大專時期,他廣泛地接觸各種宗教,同時深入探討各種心理學、東西方哲學,而且也深入研究那些名留千古的世界級的偉大人物(如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耶穌……)他們是如何成就其偉大的人格特質?為何一般眾生一期的生命如曇花一現,如流星般很快的消失?為何那些世界級的偉人卻能夠超越時空,數百年、數千年後,仍讓千千萬萬的人景仰、感恩、學習?他們的思想、心態、人生觀與一般眾生有何不同之處?
郭永進服完兵役後,專心研習、攻讀中醫,1985年通過政府特考,成為正式合格的中醫師。在行醫時,常自勉「以醫道興亡為己任,置個人生死於度外」,在中醫界稍有名氣後,為了修行,放棄世間豐厚的物質收入,到處尋師訪道為參禪。因體悟到即使成為名醫又如何?何況自己生死大事未了,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去?更無力挽救眾生不死,因此決心學習佛陀,成為真正的大醫王。
行醫兩年後,他為了進一步了悟生命哲學、宇宙的真理實相,毅然放下醫生工作,進入佛學院研究所深造。1989年獨自一人前往泰國數個國際禪修道場參訪、禪修、研習。隨後又前往韓國、日本佛教界參訪。同年,辭去禪學院研究所的教學工作,重回醫生本業。但仍邊行醫,邊學佛、修行。希望能夠不斷地提升生命層次,以便具有更高的智慧與能力來為更多人服務。同時,也希望能夠深入各種問題的核心,協助眾生從根本來解決問題。
以下讓我們從郭永進老師本人的回憶口述中來了解他當年的心路歷程。
「透露一點,就是,以前小時候應該是在國小(小學),還有國中(初中)的那個階段,那時候就開始探討生死大事,就開始去探討我生命生從哪裡來,我死往何處去?因為小時候我是在鄉下長大,後來高中就到臺北來。小時候,在鄉下都會遇到左鄰右舍的生老病死,包括鄉下一樣都會有那個問乩童或是靈媒啊,我都很好奇,要去了解。
看到很多人,左鄰右舍包括自己的親人、家人、長輩啊,陸陸續續地往生死亡。在讀書的時候也會看到這樣的詞句:『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所以那時候,我也問我自己,那我這一期的生命來這個地球到底是來做什麼的?我的生命意義到底在哪裡?
因為我看到左鄰右舍忙忙碌碌一生,有的五六十歲就走了,有的七八十歲就走了,但是他走了之後留下了什麼?他們這一生努力辛苦工作,最後留下的是什麼?到最後就是「荒冢一堆草沒了」。
所以我問我自己,這樣的生命你甘心嗎?你甘心這樣的生命嗎?盲盲目目地衝、衝、衝,忙忙碌碌地工作一生,到最後就是這樣回歸黃土。頂多子孫幫你祭拜一段期間,然後沒多久樹立一個牌子,寫上個『祖宗』。你甘心這樣的生命嗎?
所以我在國小、國中就在探討這方面的問題,我是覺得說如果是這樣的生命那有什麼意義?『荒冢一堆草沒了』有什麼意義?所以那時候就會認真去探討,我這一期來這個地球,到底我的使命在哪裡?我的生命意義在哪裡?所以那時候我就勉勵自己,希望不要像一般人一樣,然後會斤斤計較什麼,或是甚至勾心鬥角什麼,到最後什麼都得不到,什麼都空。我希望我的生命不是這樣子。
比如說我這一期生命八十歲,我希望這一期生命結束之後,我的生命能不能化成永恆的光輝?這真的是我大概至少在國中時期就一直在探討的問題。
所以,我們每個人真的要去探討,我們生命意義在哪裡?如果你沒有探討的話,你的生命的神聖意義不容易流露發揮出來。我們會如同一般人這樣忙忙碌碌的一生,到最後『荒冢一堆草沒了』。現在荒冢一堆還不容易,因為現在大部分都火葬,然後剩下一個骨灰盒。
所以需要我們認真去探討,「天生我才必有用」,那我的用處在哪裡?深入探討,然後把我們的生命的神聖意義要活出來。
所以我以前就不斷勉勵自己,要不斷地成長、成長。好,等到有一天,當因緣成熟,出來跟眾生廣結善緣的時候,我覺得我只是來為眾生服務,哪裡眾生有需要我們就來為眾生來服務。哪裡眾生有需要我們就走到哪裡。
大家好好慢慢去體會,什麼叫做『明明德』?『在親民』?『親民』事實上就是服務百姓,好好去體會。你的生命意義在於回饋、服務,回饋給這些有需要的人,哪裡眾生有需要我們就來服務,然後能夠越是無條件無所求,你越能夠讓更多人受益。讓我們大家互相勉勵!
說實在的,目前這樣出來為眾生服務不是說我二十年前所想像得到的。反正當時我就是覺得要不斷地自我充實,將來有因緣就是來回饋來服務。到後來因緣成熟,這是法界的因緣。真的是法界的因緣把我推出來,我當時都還沒有想到說我什麼時候會出來,我什麼時候要出來,都沒有。我只是覺得說我要不斷地虛心學習,不斷讓自己成長,我的名字就是郭永進嘛,所以我常常勉勵我自己要不斷地進步。
我整個人生的奮鬥,不是為了名,不是為了利,只是想把生命意義發揮出來,然後回饋有需要的眾生。所以讓自己就是不斷地這樣虛心學習,讓自己不斷成長,沒有預設我將來要怎麼樣走,或是將來要怎麼樣才算把生命意義發揮,我沒有這樣的預設,也就是說我將要扮演什麼角色,我十五年前不知道。只是不斷地在成長,然後有因緣我們就回饋。
到公元2000年的時候,是法界的因緣把我推出來,好吧。哪裡眾生有需要,我們就到哪裡來跟眾生去結緣,因為在1999年的2月之前我還在當醫生,1999年的3月我把醫生工作辭掉,又專修一段期間,專修一段期間之後,後來1999年的9月,在臺灣發生了「9.21」大地震,這是臺灣有記錄以來的最大的地震,這一次的地震讓我很多很多的體會,隔幾個月之後法界的因緣就把我推出來。」
——摘自郭永進老師2011年10月北京講座
——平凡的和平天使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