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可以用80/20法則對你的時間表進行優先排序!

2020-11-22 騰訊網

巴菲特:可以用80/20法則對你的時間表進行優先排序!

舉世矚目的2019年伯克希爾公司股東大會在美國奧馬哈如期召開。大會上巴菲特介紹說,他可以用80/20法則對你的時間表進行優先排序!

所以,下面是我使用的5步調整過程,這樣你就可以用80/20法則對你的時間表進行優先排序了。

1. 確定你的真實價值觀。

當你在沒有清晰價值觀的情況下進行優先排序時,你的目標通常會感到空虛。沒有了自己的北極星,你設定的目標往往是你以前所擁有的文化價值觀的結果。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的目標並不是真正的目標。

2. 確定你真正的目標。

如果沒有設定明確的目標,你的日常優先事項,就會被那些能讓你感覺良好的短期回報的緊急任務淹沒。有明確的基於價值觀的目標,可以讓你專注於短期和長期的事情。

3. 留出時間進行優先排序。

我建議在你的日程表中至少留出以下幾塊時間:每天15分鐘,每周1小時,每個季度3小時,每年1天。

4. 列出你必須做的每件事。把它從你的頭腦中拿出來寫在紙上,是一種宣洩,它為你剩下的步驟提供了素材。

5. 圈出最重要的20%的優先事項,這樣可以得到80%的結果。這就是你把小麥和穀殼分開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解決「信息過載」的問題,看清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這樣才能推動事情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巴菲特時間法則:專注20%的要事,堅決不做剩下80%
    巴菲特有一個著名的「80/20時間管理法則」:只做20%的優先級任務,就可以達成80%的成果。今天為大家介紹巴菲特時間管理的六大策略,希望可以幫助你節省更多精力,達成最為重要的目標。當比爾·蓋茨(Bill Gates)第一次見到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時,蓋茨的父親,讓他們分享自己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 職業經理人智慧|如何應用巴菲特核心的心智模型?
    巴菲特核心的心智模型都來自於一個重要的模型:80/20法則。事實上,20%的努力會帶來我們生活中許多領域80%的結果。 在他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比如人際關係、投資、技術、確定優先事項,巴菲特都是無情地優先處理少數重要事項並捨棄其他一切的大師。
  • 不可不知的人生贏家《80/20法則》
    80/20法則提供了一種產品導向和市場導向相結合的分析法。這樣,你只需進行盈利性市場運作並且全心全意為那些能給你帶來利潤的客戶服務即可。十大商業運用:   1. 戰略   2. 質量   3. 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務   4. 市場營銷   5.
  • 讓巴菲特成為億萬富翁的10條黃金法則:不要用借來的錢投資
    以下便是幫助這位「奧馬哈先知」找到成功並得以維持的10條黃金法則:1.良好的溝通巴菲特致富的第一個關鍵與選股無關。他說,你需要成為一名強有力的溝通者——使用語言作為你最重要的工具。巴菲特曾對史丹福大學的一名MBA學生說:「如果沒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即使你能看到了山的另一邊,你也無法說服人們追隨你。」
  • 墨菲定律之艾森豪法則:抓住重點,讓工作不再繁重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身邊的同事忙得團團轉,可是當你問他忙什麼,他卻說不出個具體來,只說自己忙死了,小編每天工作也一樣,總是忙不完的事情。這樣的人工作中,沒有條理性,一會東一會西,不僅浪費時間,結果也可能不盡如人意。其實,無論哪個行業,工作生活當中,要見成效,做事過程的安排與進行,次序非常關鍵,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有計劃地進行。
  • 大數據分析「帕累託法則」的作用
    諸如20%的商店產生80%的收入,20%的軟體錯誤導致80%的系統崩潰,20%的產品功能驅動80%的銷售等,受到廣泛歡迎,善於分析的企業嘗試在他們自己的商業世界中找到這樣的帕累託法則。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可以計劃並確定其行動的優先順序。事實上,今天,數據科學在篩選大量複雜數據,以助識別未來帕累託場景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產品經理方法論:通過卡諾模型進行需求分類和優先級排序
    對於產品經理來說,需求分類與優先級排序是日常工作中佔比非常大的一部分內容。不過面對用戶、客戶、老闆等人對需求的不同意見不同表態,產品經理又該如何做出科學的判斷呢?本文將為你帶來相關的思考。
  • 80/20法則:少工作,多賺錢,多享受生活
    /20法則真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與生活!這種方法首先假設可能存在80/20關係,然後搜集相關事實來揭示真正存在的關係。 80/20思維法:這一方法要求我們對任何重要問題都進行深入思考並且判斷80/20法則是否在這一問題領域起作用,之後我們就可以據此行事。它不需要我們搜集數據或者驗證前提假設,因此可能有時會誤導我們。但它更容易操作。
  • 我們如何為看到的景象優先排序?
    大腦的不同區域會參與信息的優先排序,以便人類能夠有效地處理視覺場景。《當代生物學》雜誌近日報導,紐約大學(NYU)的神經科學家團隊用經顱磁刺激(TMS)記錄了這一動態過程,發現在大腦的枕葉皮質,對視覺信息的優先排序起著關鍵作用。
  • 看完這些例子,你也許將開始運用80/20法則來改善你的時間管理
    運用80/20法則當我們把80/20法則應用到時間管理上時,就會出現以下假設:一個人大部分的重大成就——包括一個人在專業、知識、藝術、文化或體能上所表現出的大多數價值,都是在他自己的一小段時間裡取得的。
  • 如何應用80/20法則讓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
    對於什麼是80/20法則,很多人並不陌生。它是指在一個特定範圍裡,最重要的部分可能只佔20%。因此只要能控制住這20%的因素,就意味著能控制全局。在實際個人的工作中,我們也可以使用80/20法則來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業績。採取下面的五個步驟就可以使你更切實地將80/20法則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把自己每天的日常任務全部都寫到一張紙上,然後紅筆標出對你工作結果影響最大的那幾個任務。
  • Arrays.sort() 為什麼可以對 int 等數組進行排序?我跟面試官扯了...
    作者 | TrueDei責編 | 王曉曼出品 | CSDN博客前言排序是在程序開發中最常用到的,最常見的就是針對一些數字進行排序。而現實中像商品的名字,訂單的日期等進行排序。Java的JDK中就自帶了Comparable接口,那麼來看下這個,如何與面試官對答如流。
  • 如何全面深度地考慮項目優先級排序?
    編輯導語:在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中,會收到來自多方面的需求,對於這些需求也有要優先級的排序,才能保證項目穩定推行;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如何全面深度地考慮項目優先級排序的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Backlog(需求池)裡總有幾十上百個可以做的項目,從哪些方面考慮prioritization?
  • 利用槓桿原理,你也可以成為巴菲特
    舊有以少勝多,而今有巴菲特利用槓桿效應以小博大。工業戰爭時代裡,是用最少的人力獲取更大的戰爭勝利,今人則是想用最少量的資金獲得最大倍數的回報。其實,舊時代與當今有異曲同工之妙。「你必須拼命奔跑,才能保持在原地」其實,金融世界裡的股票也好、期貨也好、外匯也好,說到底就是一門生意,股票的本質是買入了一家企業的股權,期貨的本質是可以遠期交割的商品,期貨的本質是貨幣交易,其實說白了你只要以更高的價錢賣出去就賺錢了,股神巴菲特也不過就是每年平均29%的利潤,因此他成了世界首富;巴菲特做的是股票的生意,卻從來都不炒股
  • 艾森豪法則:優先去做最緊要的事
    要事第一艾森豪法則,又稱四象限法則,是指處理事情應分清主次,確定優先級別,以此來決定事務處理的先後順序,這一法則是由傳奇將領、美國第34任總統(1953—1961年在任)艾森豪將軍提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艾森豪一人身兼數職。
  • 需求分析-需求的分類、排序及拆解方法
    需求分類學會對需求進行分類很有必要,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有效地對個人需求進行了金字塔式分類;卡諾需求模型,則是從對人的影響角度出發,對需求進行著分類。01馬斯洛需求模型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按照需求強度可以自下而上分為五個層級: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
  • 學會利用「帕累託法則」,讓工作更高效一點
    圖片來源:Terry Vlisidis / Unsplash我第一次知道帕累託法則是在經濟學課堂裡。帕累託法則又叫80/20法則,帕累託認為,約80%的結果是由20%的變量產生的。教授給尚在懵懂的我們舉了各式各樣的例子,我們藉此更好地理解了帕累託法則,如:世界上最富有的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20%的患者佔據了總醫療支出的80%。20%的流行病感染者要對80%的傳播負責。
  • 職場精英思維模式:帕累託80/20高效法則!(附帶方法)
    想像以下,只有你一人和一把槍,在你面前有很多的敵人,如何才能用僅有的子彈打退敵人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把領頭的幹掉,其餘的士兵自然開始潰敗,失去戰鬥力。大家都明白擒賊先擒王的道理,但卻沒有把道理轉化應用在工作和生活當中。所以,我們要找到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達成目標的方法。
  • 你可以試試艾森豪法則
    學生們搶答道「我明白,無論我們的工作多忙,每天的行程有多滿,如果要硬擠一下的話還是可以有很多時間做別的事情的」蘇格拉底微笑著說「你們的答案也許不錯,但我還要告訴你們另一個重要經驗,而且這個經驗比你說的可能還重要,那就是如果你不先將大鵝卵石放進罐子裡去,你也許以後永遠沒機會再把它們放進去了。」
  • 運用好這個法則,你可以掌握80%的財富?
    一個好的電視節目,一定是把80%精力和時間用在前期的選題、策劃等工作上,而只用20%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採訪、編輯等工作中。每場錄製兩個小時的節目,單單在前期的選題和策劃工作上,需要的時間卻要超過十個小時。所以說「黑眼圈」不是一天形成的,當你已經看到大大的黑眼圈的時候,那一定是在走向黑眼圈的路上很久了。黑眼圈只是在這過程中的20%。很形成黑眼圈的過程才是真正付出了80%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