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薦的是一本我在咖啡館邂逅的書:
當時一看封皮,立馬被吸引,一經翻閱,恰恰符合我現在個人工作與生活的狀態,立馬仔細閱讀,邊讀邊嘆,80/20法則真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與生活!
因此今天特意推薦給大家,分以下幾部分:
80/20法則簡介
運用80/20法則的2種方法
80/20法則在商業領域的運用
80/20法則在個人身上的應用
小結
(1)80/20法則簡介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累託發現了揭示80/20法則的範例。
80/20法則認為,少量的原因、投入和付出將獲得大量的結果、產出和回報。
在商界,80/20法則已經成為最基本的法則之一。20%的產品創造了80%的銷售額,20%的客戶資源為企業帶來80%的收益,20%的企業會拿走市場總利潤的80%。
在社會生活中,80/20法則也持續在各個方面顯現。80%的罪行是20%的罪犯所為,20%的駕駛員引發了80%的交通事故,20%的已婚人士的離婚概率達到總離婚率的80%,20%的兒童得到了80%的可用教育資源。
在我們個人身上,也存在80/20法則。20%的時間裡我們取得了80%的成就,80%的快樂時光出現在20%的生命歷程中,80%的事情無關緊要。
(2)運用80/20法則的2種方法
運用80/20法則有2種方法,如下圖所示:
80/20分析法:一種定量分析法來確定原因、投入、付出與結果、產出、回報間的關係。這種方法首先假設可能存在80/20關係,然後搜集相關事實來揭示真正存在的關係。
80/20思維法:這一方法要求我們對任何重要問題都進行深入思考並且判斷80/20法則是否在這一問題領域起作用,之後我們就可以據此行事。它不需要我們搜集數據或者驗證前提假設,因此可能有時會誤導我們。但它更容易操作。
(3)80/20法則在商業領域的運用
作者給出了80/20法則十大商業運用:
感興趣的可以翻書仔細研究,在這裡不能一一展開,只摘錄作者提到企業創新時運用80/20法則思考的一些觀點:
(4)80/20法則在個人身上的應用
這是我目前最關係你的部分。
80/20法則運用在個人身上,可以做到少工作、多賺錢、多享受生活。
先給出適用於個人的80/20思想:
80%的成就和快樂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20%的時間裡,這部分時間還可以大幅擴展。
我們的生活深受某些或好或壞事件與決定的影響。通常,這些都不是我們有意識做出的決定而是已經預設好的:我們不是去塑造自己的生活而是順其自然。但是,只要能夠把握住轉折點並做出自讓自己生活得更開心、更有成就感的決定,我們就能改善生活。
事情的發生總是有一些主要原因,但是它們一般都不明顯。如果能確定哪些是主因並且單獨對待,那麼我們就能對其施加更大的影響。
每個人都能取得一些重要成就。秘訣並不是努力,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一個人有能力做好某些事,但如果把大把精力用於那些自己本不擅長的事情上,那就會使自己的辦事效率大打折扣。
這個世界上總是會有贏家和輸家——而且後者相對來說要多一些。但只要你參與的是適合自己的活動,融入到一個不錯的團隊,運用了正確的方法,那麼你也可以成為贏家。如果你能使形勢對自己有利(當然是通過正當和公平的手段),就比僅靠努力拼搏更容易成為贏家。在已獲得成功的領域,你更有可能會再次獲得成功。在自己精心準備的比賽中,你的勝算也會更大。
我們的很多失敗都發生在那些別人要我們參與的競爭中。相應地,大多數成功也是發生在那些我們自己想參與的競爭中。我們在大多數競爭中失敗,原因在於,我們參與了不適合自己的競爭:那是別人而不是我們自己要參與的。
很少有人能嚴肅認真地對待自己的目標。他們總是平均用力而不去抓重點。那些最有成就的人通常也是最會取捨、有最堅定意志的人。
很多人把大部分時間花在那些並沒有多大意義的活動中。懂得運用80/20思維法的人就不會落入這般境地。他們不必太費力氣,就能在實現少數更有價值的目標方面取得突破。
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就是選擇盟友。可以說,單打獨鬥將一事無成。大多數人在選擇盟友時不夠謹慎,甚至對此毫不在意,想當然地以為盟友會自然出現。這是生活中隨遇而安的事例。大部分人選錯了盟友,也有很多人確實有很多盟友但不善於加以運用。善於運用80/20思維法的人則會謹慎地選擇少數盟友,而且他們也善於把這些盟友關係為己所用。
選擇盟友方面失誤的極端例子就是錯選了「重要朋友」或者人生伴侶。很多人都有一大群朋友,但不懂得挑選核心朋友圈並強化這層關係,也有很多人挑錯了另一半——而更多人則是不懂得珍惜。
合理支配金錢是改善生活方式的一個好機會。很少有人清楚如何使「錢生錢」,但運用80/20思維法的人卻是這方面的行家。金錢若是改善生活、增加快樂的「助手」,就沒有什麼不好的。
很少有人認真思考如何獲得屬於自己的快樂。他們通常只是尋找一些間接目標,例如金錢和晉升,但是這些並不容易獲得;即使獲得了,人們也會發現它們並非快樂的源泉。快樂不是金錢,金錢也買不來快樂。如果不用,金錢可以攢起來進行投資,滋生利息,但今天的快樂不能攢起來留待明天享用。快樂如同思想一樣,如果不用的話就會萎縮。運用80/20思維法的人深知快樂來自何處,並能有意識地懷著歡愉之心去追求它,他們深知今天的快樂完全可以用來贏取明天的快樂。
在介紹了上面這些思想後,《80/20法則》談了對個人來講非常重要的時間管理話題。
>> 4.1) 80/20與時間管理
80/20顛覆了傳統的時間觀念,它認為:
我們現在對時間的運用並不合理。因此,在時間運用方式上做一些細節性改良毫無意義,我們需要推翻所有關於時間的假設,重新開始。
我們並不缺少時間,事實上時間多得很。我們僅僅充分利用了20%的時間,對大多數智者而言,差距往往源於一小部分時間。80/20法則認為,如果我們能在最重要的20%活動中花上雙倍時間,那麼即使一周只工作兩天,收穫也會比現在多60%以上。這將引領我們進入一個與時間管理截然不同的世界。
80/20法則視時間為朋友,而非敵人。逝去的時間並非失去,時間總會再回來。這就是為什麼一周會有7天,一年會有12個月,四季輪迴更替。我們運用時間的方式,而非時間本身,才是我們的敵人。
80/20法則認為要減少行動,因為多行動則勢必少思考。而且正是由於時間充裕,我們才會不以為然。由於必須趕在最後期限前完工,效率最高的工作時間就只有後20%。如果將工期縮短一半,則工作效率就會提高一倍,因此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我們缺少時間。
80/20法則用在時間管理方面的關鍵是:找出能給你80%的最有效的20%。具體做法如下:
列出你的「成就領域」和「無成就領域」,「快樂領域」和「不快樂領域」
增加那20%最有效的時間
取消或減少低價值活動
介紹了這些基本指導思想後,作者還給出了10大低效時間運用法:
還給出10大高效時間運用法:
這兩個列表,對照看看,可以改進我們的時間運用方式,提升效率。
>> 4.2) 80/20與時間管理
80/20法則在個人身上的運用,還有職業上的成功。
這部分作者先介紹了一個馮·曼施泰因矩陣:
這個矩陣本來是用於企業員工管理的,但用它來觀照我們自身,也很有指導意義。
你會因為自己比較勤奮而覺得「另一個比較懶但能更聰明工作的人拿比較高的薪水佔據比較重要的位置」不公嗎?
嘿嘿,我曾經會,但這幾年不會了,我們應該成為那樣的人,花的時間更少,用的方法更好,產出更多。
在職場上,贏家通吃,頂尖人才和普通人之間存在「鴻溝」,其產出率可能在十倍以上,收入差距也可能是10倍、20倍、100倍。
我們可能成不了明星,但想事業有成,就要考慮80/20法則,遵循下面十條金科玉律:
書中對這10條有詳盡解釋,值得看一看,了解其具體意思。
>> 4.3) 80/20與幸福
說完職場,作者還聊了非常重要的一個話題:快樂與幸福。
想要幸福,有兩種途徑:
找出最幸福的時光並使其儘可能地延長。
找出最不幸的時光並使其儘可能地縮短。
把更多的時間花在那些能有效地創造快樂的活動中,在其他活動中少花些時間和精力,儘量減少那些讓你感到非常不快樂的事。
作者在這裡還給了兩個關於快樂的列表。一個是保持快樂的七大日常習慣:
一個是通往快樂的七條捷徑(實際上是中期規劃):
(5)小結
80/20法則的奇妙之處在於,你可以立即實踐它,把那些特別重要的性格特點、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夥伴關係從生活中分離出來,果斷而堅決地擴展和延伸花在它們上面的時間和精力,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快樂的人,並幫助別人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