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手術--供體腎新來源

2020-12-04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因各種不可回逆的腎臟疾病而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者,都可考慮作腎移植。但如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不正常者,有消化性潰瘍、腎炎活動期、有尿路感染及伴有下尿路梗阻者,均不宜作腎移植或需在治療後再作移植。

  NEW YORK--位於巴爾的摩的馬裡蘭州醫學中心,最近四年來,採用腹腔鏡外科手術法獲取捐腎者的腎臟最行腎移植,減少了手術痛苦,縮短了的住院時間,幫助了更多的病人獲得移植腎。

  Stephen Bartlert博士在周五舉行的全美外科協會會議上,公布了他們在這一方面的進展。該醫學中心在最近4年裡共進行了超過400例的腹腔鏡腎移植手術,3年隨訪有90%的移植腎功能正常。目前在Bartlert的研究組中,約40%的移植腎應用此法取自於活體捐腎者,使該中心在這4年裡供體腎數目增加了25%。

  傳統的活體移植手術需要對供腎者進行常規外科手術,切口有10英寸長,住院時間為6至8天,捐腎者需花六周的時間恢復,而採用這種新的被稱為「鑰匙孔」的微創手術,只需較小的手術切口,捐腎者住院時間縮短至2。5天,恢復期也縮短到2周。

  Bartlert 認為這項技術有望幫助那些急需進行腎移植的病人,目前美國國內預約進行腎移植的患者超過44000人,並以每年17%的速度遞增,而這項微創技術使人們減少對捐獻腎臟的畏怯感,使更多的患者從中受益。

  更多精彩內容 請點擊39腎病頻道

(實習編輯:鄭德仲)

相關焦點

  • 腹腔鏡微創手術PK「開大刀」
    治療腎癌、膀胱癌等泌尿系統腫瘤,腹腔鏡微創手術比「 開大刀 」切得更徹底   □記者 蔡建華     血尿,是泌尿系統腫瘤最常見的早期信號,但由於人體出現血尿時,尿道常常沒有疼痛的感覺,所以,血尿常引不起人們的關注。
  • 精準醫療 微創先行
    巨型結石,布滿腎臟 74歲高齡的患者長期受痛風困擾,到泌尿外科就診後,行超聲、CT等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右腎有巨大結石,佔滿整個腎臟集合系統,結石已達到腎臟能夠產生的最大體積,這在泌尿外科專業稱之為鹿角型結石,為腎結石中最複雜、最巨大、最難處理的結石類型。
  • 胸腺瘤,也可以微創手術啦!
    胸腺瘤,也可以微創手術啦! 【病例回顧】首例胸腺腫瘤劍突下微創手術近日,我院胸外科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丁建勇教授指導下成功施行胸腺腫瘤劍突下微創手術。
  • 非法腎移植手術窩點:買腎人花55萬 賣腎人只得4.5萬
    新河縣檢察院起訴書內容顯示,2018年8月至11月,該團夥在新河縣境內進行非法腎臟移植手術9次,其中做成8次,涉嫌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李瑞與舒康便是其中一對手術成功的腎臟供體和受體。據被告人國林交代,每名受體的買腎費用從50萬元至60萬元不等,但出賣腎臟的供體只能得到4.5萬元左右。
  • "換腎"手術其實是"加腎"
    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腎移植也是第一例成功的器官移植手術,是由美國外科醫生默裡於1954年完成的,這是一次同卵雙胞胎之間的腎移植。默裡醫生也因此獲得了199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到如今,全球每年大約要進行3萬多臺腎移植手術,手術可以為患者延長15~20年的壽命。
  • 腎結石合併腎囊腫 一個微創小口解除患者倆困擾
    紅網時刻株洲4月1日訊(通訊員 張晶)近日,株洲愷德心血管病醫院泌尿外科成功為一名右腎多髮結石合併右腎囊腫的患者實施右側經皮腎鏡下鈥雷射碎石術+腎囊腫去頂術。通過一次手術,一個微創小口為患者解除了兩個困擾,既減少了患者的手術痛苦,也減輕了經濟負擔。
  • 「高血壓外科醫生」蔣紹博:有些高血壓,微創手術可治癒
    但這個人們多自以為耳熟能詳的病名背後,卻隱藏著有些患者可以通過微創手術治癒的真相。一次手術後的「意外」發現,顛覆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東院泌尿微創一科主任蔣紹博對於高血壓的認識。他在國內創新性提出「高血壓外科」的概念,並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了外科治療高血壓的效果。
  • 美國婦科腔鏡學會微創手術2018西安研討會順利召開
    10月13日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辦的2018美國婦科腔鏡學會(AAGL)微創手術西安研討會、第十一屆中國-亞太地區婦科腫瘤微創治療CA-AMIGO高峰論壇暨第十二屆西安全國婦科腔鏡手術新進展研討會在古城西安隆重召開。
  • 46萬元買腎非法移植,湖南8人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獲刑
    法院審理查明,2017年5月,黃某因患尿毒症向李文強提出非法腎移植需求。李文強答應後,聯繫薛慶東商定手術事宜,薛慶東繼而聯繫馮志啟要求其提供腎臟供體,並負責安排配型檢查、聯繫手術場所、購置手術醫療用品及相關器械;馮志啟負責提供腎臟供體、聯繫手術中介李想;李想負責組織手術醫生;周顯順負責提供手術場所、安排護士、照顧術後供體。
  • 因供體染癌,器官移植值不值?—新聞—科學網
    ■張田勘 【然而,供者的帶有乳腺癌細胞的肺、腎、心臟和肝在捐贈後都成了「特洛伊木馬」,引發一系列死亡。】
  • 早期肺癌 微創手術效果好
    但如果能早期發現肺癌,經過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有90%的人能活10年以上。 專家表示,治療肺癌的關鍵還是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做個胸部CT是最保險的方法。而對於早期肺癌,微創手術效果最好,現在最先進的手術方法只需要3cm切口就可以根治肺癌。
  • 一次手術解決兩大難題——治療腎囊腫和腎積水有了新方法
    心內科治療完成後患者轉入泌尿外科,術前評估提示腎囊腫壁稍厚,且部分囊腫延伸至腎門,壓迫腎盂導致腎盂腎盞積水。腎囊腫是最常見的腎臟良性腫瘤,體積小的囊腫可以觀察隨診,直徑超過5cm的囊腫可以考慮手術治療。目前,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術是治療單純性腎囊腫的標準方案。普通腎囊腫常導致隱形壓迫,影響腎功能。而位於腎門旁的腎盂旁囊腫還可壓迫腎盂,導致腎盞積水擴張,進一步加重腎功能損害。
  • 人體器官買賣:買腎開價數十萬 賣腎拿幾萬
    隨著庭審的展開,一些細節也被披露:患者家屬往往出數十萬元買腎,而經過患者中介、供體中介和醫院中介的層層盤剝,賣腎者只能獲得三五萬元的酬金。 揚州小夥到境外賣腎 阿亮(化名)是揚州人,今年21歲,沒有工作。2011年3月,阿亮的女朋友意外懷孕,沒錢做人流手術。無奈之下,阿亮找朋友借了2500元。之後朋友一直催著還債,阿亮卻沒錢。
  • 胸腺腫瘤微創切除手術的基本原則與質量控制
    但是,因為胸腺腫瘤的發病率較低,區域內醫生診治經驗並不均衡,微創手術中仍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問題需要探討,標準的胸腺腫瘤微創手術必須遵循與開放手術相同的外科學和腫瘤學原則。本文內容涉及胸腺腫瘤微創手術的概念、手術中採取的策略以及必須遵循的原則等方面。正文目前手術仍然是胸腺腫瘤最重要的治療方式,公認根治性切除與腫瘤分期及組織學類型並列為胸腺腫瘤的三大預後因素[1]。
  • 內地與香港醫療團隊合作取得心臟病微創治療新突破
    內地與香港醫療團隊合作取得心臟病微創治療新突破 2018-10-0622:04:25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楷欣 2018年10月06日 22:04 來源
  • 深圳先進院發表柔性微創手術機器人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微創中心王磊研究員團隊圍繞靈巧型手術機器人的研發路線和蛇形手術機器人的設計機理進行深入調研,取得了新進展。手術機器人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由於缺乏有效的機器人運動控制和遠端操作約束方案,具有蛇形冗餘或連續體結構的柔性/軟體系統的臨床應用仍然受到很大限制。本文回顧了相關機器人系統的技術發展趨勢,歸納了近年來微創手術用柔性機器人的主要研發進展,針對系統設計、驅動策略和控制模型中的核心原則進行了深入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適用於柔性微創手術機器人的通用框架(下圖)。
  • 低位直腸癌苦不堪言 黑龍江省醫院精準微創手術幫患者極致保肛
    低位直腸癌苦不堪言 黑龍江省醫院精準微創手術幫患者極致保肛2020-11-26 15:01:18 作者:宣傳統戰部康豔立 董宇翔 瀏覽次數:01結直腸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特別是低位直腸癌患者,還面臨著肛門是否可以保留的難題
  • 血型不相合父子腎移植手術成功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腎臟移植科在外科樓B座手術室成功完成1例ABO血型不相合親屬活體供腎腎移植手術(供者為父親、血型AB型,受者為其兒子、血型B型),這是該院首次開展ABO血型不相合的親屬活體供腎腎移植手術。
  • 中南大學培養供體豬 胰島移植手術可供救命臟器
    8月18日,寧鄉縣金洲新區,中南大學異種移植供體培育中心,技術人員在對醫用供體豬進行觀察和培育。其實它們肩負著一項艱巨的醫學使命將為人類的胰島移植手術提供「救命臟器」,也就是說當一個糖尿病人的胰島功能衰竭了,醫生將它們身上培植出來的胰島成功移植,就能幫人擺脫病魔。  8月18日上午,亞洲首家、世界第二家醫用級動物供體培育中心中南大學異種移植(DPF)供體培育中心在寧鄉掛牌成立。  為何要高代價培養「供體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