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驅動高效增長 雲想科技即將登陸港股市場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從流量為王到科技驅動,營銷行業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2019年,移動社交用戶規模預計達到7.8億,同時,短視頻和在線直播用戶也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為新媒體營銷提供了較好的流量基礎。

隨著營銷的新業態時代到來,今年以來在港美股市場同步掀起了一波整合營銷平臺的上市熱潮。日前,短視頻數字營銷方案服務商雲想科技率先順利通過聆訊,將於12月7日啟動招股。

科技驅動 營收三年十倍的高成長

雲想科技是國內大數據短視頻營銷解決方案供貨商及集中於泛娛樂的在線內容服務供貨商,主要通過抖音、抖音火山版、西瓜視頻及快手等網絡平臺向客戶及廣告代理商提供在線營銷解決方案。

根據艾瑞諮詢提供的數據,2019年,就直接透過短視頻平臺出售產品或服務的電商公司的廣告的用戶流量消耗量而言,雲想科技是中國最大的短視頻營銷解決方案供應商,獲取用戶流量消耗量超過人民幣10億元。按短視頻廣告所產生的總帳單計算,雲想科技是中國第三大在線營銷解決方案供應商,市場份額為3.4%。同時按中國平均每DAU計算,2019年,花邊在所有泛娛樂信息網站中排名第一。

事實上,雲想科技近年來的業績呈現出高成長性。2017年到2019年,公司的營收由2.35億元迅猛增長至2019年約23.13億元,短短3年的時間,營收增長近10倍,成為中國短視頻營銷領域增長最快的企業之一。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雲想科技一方面通過規劃、推出及管理廣告宣傳活動直接或通過廣告代理向客戶提供一站式在線營銷解決方案,包括獲取用戶流量、製作廣告素材及優化活動效果,以助客戶獲取、轉化及挽留消費者,並以有效及高效的方式達到營銷目標。

另一方面,公司透過頂級網絡平臺以原生信息流廣告的形式投放短視頻或文本及圖像素材,其擁有內部內容製作團隊,可製作定製化、具吸引力及引人注目的廣告素材。

招股書顯示,雲想科技的客戶群遍及各個垂直行業,包括網路遊戲、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網絡服務、廣告及文化和媒體。截至2019年底,雲想科技已累計服務1300多個關鍵客戶,包括蘑菇街、國美、卡牛及伊對,其中大部分為其各自所在行業中的知名及領先公司。

客戶的迅猛增長自然也與當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息息相關,在後疫情時代,各行各業的公司都在適應經濟社會運行秩序,也就有打通消費端和供給側的需求。如何高效連結線上與線下,將新的消費需求轉化為高品質的供給,成為了企業營銷的發力點。

當前,在以數位化和網絡化為特徵的知識經濟浪潮下,企業以高質產品贏得用戶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要讓用戶了解並懂得如何使用產品,以及使用後能帶來的好處,才能獲得品質的認同和品牌價值觀的共鳴,從而帶動付費客群的轉化。雲想科技通過加大對優質內容的投入,及製作者須以發展行業特定概念為價值輸出,創作合適的短視頻,在迎合觀眾的多元化品味,亦達到客戶不同的營銷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客戶對多樣化的營銷渠道越來越重視,大環境更加速了客戶的開源節流,一方面營銷預算在縮減,另一方面客戶對營銷的效果轉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在倒逼數字營銷服務商們加緊對解決方案的迭代升級,在行業逐漸規範且智能化的過程中,前瞻性對技術進行持續投入的雲想更有望乘風而起。

以大數據+算法驅動商業變現

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科技先行已逐漸成為數字營銷行業內的共識。通過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幫助公司不斷對平臺進行完善,對技術進行迭代升級,大幅提升著雲想的運營效率,以更好的適應市場變化滿足客戶需求。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雲想科技的研發開支由2017年約552.2萬元增長至2019年約992.3萬元。如今,雲想科技已開發專有DMP,用於實時收集及存儲網路平臺的各種原始數據,包括廣告效果數據及用戶行為數據,並持續監控及分析該等數據,以及優化廣告宣傳活動效果。

精準的用戶畫像,提高營銷效率。依靠龐大的數據及分析能力,為用戶貼上多樣化的標籤,讓雲想科技能夠生成較為準確的用戶畫像,包括年齡、性別、地區以及個人興趣及愛好等基本統計資料。這些資料都構成了雲想科技龐大的資料庫,幫助其準確分析受眾群,並幫助品牌商精確定位並達到最適合廣告活動的受眾類型,從而大幅提升品牌商的營銷效率,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品效合一」。

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末,雲想科技的專有DMP可以每天從約9600萬臺獨立網際網路設備收集及分析數據,其AI演算法可以為雲想科技訪問的每臺設備貼上標籤,目前已在約961個類別中加貼超過15.3萬個標籤。

基於用戶消費習慣洞察,科技在不同場景下跨圈層的驅動消費者行為,讓大體量、高覆蓋成為過去式。雲想科技結合如今移動網際網路用戶在屏、端、態上的使用習慣,針對全鏈路各環節的滲透傳播,將鏈路下沉、轉化效果、IP流量結合、文娛產業資源等進行有效整合,打造出更適合當今營銷環境的新時代下的全鏈路營銷。

由此來看,大數據+算法驅動下的精準營銷以及優質的內容製作實力構建了雲想科技的核心競爭壁壘。雲想科技幫助客戶提升營銷效率,樹立了良好的商業口碑,同時,客戶的付費意願也在不斷提升,每位客戶的平均開支由2017年的50萬增長至2019年約340萬,複合年增長率160.8%,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客戶與自身之間的「雙贏」。

綜合而言,技術迭代與算法推薦升級也隨著網際網路風口的變遷高速發展,雲想科技能夠在紅利時代之中敏銳抓住機遇,科技無疑將為其未來長期價值邊際擴張提供重要驅動力。

相關焦點

  • 中國AI開創者商湯科技現身港股 基石投資雲想科技
    目前,商湯科技已與國內外1100多家世界知名的企業和機構建立合作,包括SNOW、阿里巴巴、蘇寧、中國移動、OPPO、vivo、小米、微博、萬科、融創等。實際上,自2019年起,雲想科技為商湯科技的子公司北京商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商湯科技")提供在線營銷解決方案和泛娛樂內容服務。目前,雲想科技正在與北京商湯合作開發軟體,以提高短視頻製作能力。
  • 艾德證券期貨:雲想科技赴港IPO,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達213.5%
    來源:新浪證券摘要: 雲想科技通過港交所聆訊據艾德證券期貨了解:雲想科技即將開啟港股IPO進程,作為中國領先的短視頻營銷解決方案服務商,雲想科技開啟IPO,意味著短視頻賽道或將孕育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圖片來源:雲想科技招股書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達213.5%據招股文件披露,隨著短視頻需求增加及短視頻營銷市場快速增長,雲想科技將業務中心移至短視頻營銷,雲想科技成立於2012年,該短視頻公司在2017-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2.35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11.86億元和 23.13
  • 短視頻營銷第一股:雲想科技為何能成為風口上的「豬」?
    伴隨短視頻崛起的,相關產業鏈公司也呈現幾何式增長——中國領先的短視頻營銷解決方案供應商雲想科技在過去3年,收入由2017年的人民幣2.35億元增至2019年的23.1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13.5%。當前雲想科技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有望成為港股名副其實的短視頻第一股。
  • 科技早報 | PC市場8年來首次恢復增長 張朝陽稱搜狐無回歸港股計劃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4日消息,昨夜今晨,科技圈都發生了哪些故事,以下是要聞回顧:先看PC領域的消息:IDC:2019年PC出貨量增長2.7% 自2011年後恢復增長IDC、Gartner稱,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PC市場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4.8%、2.3%,全年PC市場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2.7%、0.6%。IDC稱,2019年是PC市場自2011年增長1.7%後首個完整增長年度。不論是第四季度還是2019全年,聯想均是全球最大PC製造商,佔有率超過24%。蘋果Mac全年出貨量下降2.2%,份額為6.6%。再見Win7!
  • 營收增長淨利潤同比扭虧,雲米科技駛入快車道了嗎?
    從財報來看,雲米科技這支"家庭物聯網第一股"的表現值得肯定,營收大幅增長的同時亦實現同比扭虧為盈。在今年家電整體市場行情並不樂觀的環境下,雲米科技依舊能維持業績增長,值得肯定。但如今的樓市在堅持"住房不炒"的政策下並不火熱,這無疑會直接影響到裝修家電市場的回暖。在這一大背景之下,即使雲米科技能維持現有業績的增長,也勢必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 2021年中國股市展望:市場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 港股...
    ②長期股權時代與小牛熊周期不矛盾,21年市場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即「股」舞人心。③A股是轉型升級牛,科技和內需是中期主線,短期金融修復。未來AH溢價收窄或源於港股補漲。「股」舞人心——2021年中國股市展望摘要:股權時代背景特徵。
  • 科技對娛樂業的影響:流媒體成第三方生態鏈
    《科技對娛樂業的影響:流媒體成第三方生態鏈》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新品首賣!小米壁畫電視採用正反面純平的創新形態,無縫貼合牆面,並首次搭載遠場語音技術,解放雙手,售價 6999 元(含安裝費);小米全面屏電視正面幾乎是一整塊屏幕,全系標配藍牙遙控器, 55 英寸官方售價 2999 元起,首銷價 2499 元, 4 月 28 日 10 點登陸小米商城、小米有品、天貓、京東和蘇寧平臺。
  • 網際網路技術+生命科技,中源協和「生命雲視界」即將重磅上線!
    12月20日,2020(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頒獎典禮暨高峰論壇即將在武漢隆重開啟。典禮當天,通過網際網路3D展示技術,重磅打造的創新智慧科技互動平臺中源協和「生命雲視界」將於生命醫學獎官網同步上線。
  • 港股蘋果概念股走高 舜宇光學科技漲5.85%
    股票的漲跌是不可控的,有炒股的人應該都是知道的,當然這蘋果概念股的話也是有不少人會留意的了,近日就有消息稱港股蘋果概念股走高了,那麼還有哪些股票是上漲了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蘋果概念股如何 蘋果概念股是有不少的了,蘋果概念股是指證券市場上與蘋果產品相關的股票。
  • 港股上市制度改革一周年 助力香港成生物科技及創新金融樞紐
    原標題:港股上市制度改革一周年 助力香港成生物科技及創新金融樞紐   香港交易所進行的25年來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於2018年4月30日正式生效,便利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創新型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新經濟公司在香港上市。   30日是新上市制度落實一周年,香港的資本市場聚集了更多不同類型的上市公司,市場更多元化、更富有活力。
  • 港股蘋果概念股走強 舜宇光學科技領漲藍籌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 (記者 周璐璐) 5月11日港股早盤,蘋果概念股大幅走強。據Wind數據,截至10:00,蘋果概念板塊漲4.51%,領漲港股Wind概念板塊;舜宇光學科技漲5.79%,領漲蘋果概念板塊且領漲藍籌股;丘鈦科技、瑞聲科技均漲逾3%。消息面上,11日起,海外多地蘋果門店開始復工。蘋果日前宣布將於當地時間11日開放愛達荷州首府博伊西的門店,本周晚些時候再陸續開放位於阿拉巴馬州、阿拉斯加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的門店。
  • 神庫科技工業4.0雲平臺成功登陸阿里雲
    2015年4月2日,武漢神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庫科技公司)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工業4.0雲平臺成功登陸阿里雲。神庫科技公司由日本神戶華中科學技術研究所的核心團隊創立,該研究所是華中科技大學與日本神戶三菱電機控制軟體公司的人才戰略合作項目。
  • 雲從科技的正反面
    這既有雲從的努力和奮鬥,但也說明,以深度學習驅動的AI技術創新,正在不斷臨近商業模式大爆發的臨界點,節奏會越來越快。  AI技術的研發、落地和應用的基礎設施,正在日趨完善。  不出意料的是,招股書披露後,雲從首先被關注的焦點都集中於財務數據、研發投入,集中於營收、淨利和盈利。
  • 光大證券:港股市場基本面、資金面、情緒面積極 具備逐步走牛堅實...
    香港市場整體盈利的70%左右源自中資股,全市場盈利增速與中國內地經濟密切相關。2021年上半年,低基數效應和全球經濟大概率震蕩復甦,內地經濟有望保持較高增速,進而帶動港股盈利高增長。港股作為離岸市場,對盈利趨勢反映尤為充分,歷史復盤看,內地經濟基本面向好港股盈利增速向上時,港股走牛且相較A股有望獲得更好的收益。
  • 泛圈雲盤:什麼是驅動企業雲存儲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什麼是驅動企業雲存儲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儘管仍然有大約65%的業務數據存儲在本地存儲設備上,但是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將其數據遷移到雲存儲,這帶動了雲存儲市場的大幅增長。雲存儲市場有多大?預計全球雲存儲市場將處於大幅增長的態勢,從2015年的189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增長到1120億美元。 數據的爆炸式增長是IT基礎架構轉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過去的幾年中,許多企業的數據顯著增加,這也促進了企業雲盤存儲市場的增長。目前驅動企業雲存儲市場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成本。
  • 歷數香港股票市場結構變遷 科技板塊引領未來世界
    現今港股市場結構和20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從最早的以香港本土企業為主,到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的風潮,再到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到這兩年港交所再次改革上市規則與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和暫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等,港交所的每一步發展,都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進步,從而塑造了今日香港活躍和多元的市場形態。下圖我們以時間軸的形式梳理了港交所20年來所經歷的市場改革及重大裡程碑事件。
  • 華雲科技:「黨建+科技」驅動創新引擎
    華雲科技:「黨建+科技」驅動創新引擎 來源:​中國電力報 2020-11-17
  • 雲想科技通過港交所聆訊 2017-19年收入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13.5%
    原標題:新股消息 | 雲想科技通過港交所聆訊,2017-19年收入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13.5%   據港交所12月3日披露,雲想科技控股有限
  • 從財報看阿里巴巴:科技板塊成為第二驅動力
    從財報數據來看,阿里巴巴在用戶規模、營收規模、利潤規模、交易額等多方面都保持著迅猛增長的態勢。放眼全世界,能達到阿里巴巴這般體量還保持迅猛高增速的企業並不多,那麼阿里巴巴究竟是靠什麼動能驅動整個生態的持續高增長呢?從阿里巴巴本次的財報中,美股研究社找到了答案:在阿里巴巴的大生態裡,消費和科技的雙輪驅動正日益變得明顯,科技板塊已經成為阿里巴巴的第二驅動力。
  • 雲想科技通過港交所聆訊2017-19年收入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13.5%
    據港交所12月3日披露,雲想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想科技)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雲想科技是國內大數據短視頻營銷解決方案供貨商及集中於泛娛樂的在線內容服務供貨商,主要通過抖音、抖音火山版、西瓜視頻及快手等網絡平臺向廣告主及廣告代理商提供在線營銷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