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總是存不住錢?《道德經》:這兩件事別做的「太滿」

2020-12-04 楊田說育兒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它的內容涵蓋修道、養生、治學、處世、經商、從政、軍事等各個層面,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它玄奧精深、義理博大,堪稱哲理第一書。

中國歷來都非常忌諱「滿」這個字,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非常重要「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仔細觀察會發現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平時花錢並沒有大手大腳,卻總是存不住錢,經濟上的抗風險能力極弱,遇到點稍微大的事情,就要跟身邊人借錢。

當然我們還有這樣一種人,能力出眾,從來不缺錢話,甚至在社會上還有一定的影響力。他們如何做到的

究其根本,就是《道德經》裡的 智慧,這兩件事別做「太滿」。

事不要做的太滿

老子講: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做什麼事情,如果非把內在裝的太滿再去做,就沒有辦法做,所以不如放下他,後世老子把這樣的教誨叫「持滿之戒」

我之前就職在一家傳媒公司,老闆的工作能力很強,員工們也很認可他。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他做事總是一意孤行。有一次幾乎把公司的所有錢都投資在了電視劇項目,最後結果不好。

公司沒有運營的資金,最後導致公司破產,工資也發不起。這就是老闆把事情做得太滿了,精神狀態也不好,對他的消耗很大,但願老闆經這個事情能明白「持滿之戒」的道理。

我們不要把事情做得太滿,要給自己留點餘地。人不僅要做事,還要享受生活,還要陪伴家人度過快樂的時光。這樣,人生才會更加從容。

話不要說的太滿

老子:「輕諾必寡信。」

這句話是在提醒我們不要輕易的做出承諾,以免自己不能兌現,成為別人口中沒有信譽的人

不要在朋友有事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沒有了解事情就輕易的說「沒問題」、「包在我身上」等話。

在20世紀70年代初,香港的塑膠原材料全部依賴進口,石油危機波及到香港,香港的進口商趁機壟斷價格,把價格炒到很多廠家都難以接受的價位。眾多的廠家都被迫停產,瀕臨倒閉。

當時,長江公司本身就有充足的原料庫存,加上李嘉誠的業務中心已經轉移到地產是哪個,這場危機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影響。

李嘉誠並沒有袖手旁觀,他不僅對老朋友,更是對整個香港塑膠業負責。因此,他毫不猶豫的做起了「救世主」他以實際行動挽救了很多面臨倒閉的公司。

李嘉誠說:「我盡我自己的努力,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我並不是什麼救世主,我也有挽救不了的時候」。李嘉誠說話從不說大話,也不把話說得太絕對因為他知道話說太滿,不僅不能幫助到別人,還可能受到別人的埋怨,甚至人財兩空。

《道德經》裡的智慧遠不止於此,它不但有享譽世界、通貫古今的美譽和哲學魅力,而且是東方哲學的思想啟蒙,是中華智慧的高峰,登上高山之巔,仰可觀宇宙之變化,俯可察世事之浮沉。

它談天地法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它談為人之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它談處世原則: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大至天地,小至塵泥,到修身、養生、處世、治國,萬象森羅,盡收眼底。

有人說,《道德經》是老子寫給後世的書。

當我們走在吵鬧喧囂的城市,面對燈紅酒綠,翻開道德經,我們會看到「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當所有人都在談論如何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時候,翻開道德經,我們會看到:「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當所有的人都想要佔據上風,處處壓制他人的時候,翻開道德經,我們會看到:「大者宜為下」

當我們看到別人又在炫耀做了多大的事、追求多大的成就的時候,翻開道德經,老子提醒我們:「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當所有的信息都在告訴我們如何搞垮競爭對手的時候,翻開道德經,老子提醒我們「禍莫大於無敵」;

老子的《道德經》非常博大精深,流傳2500多年來,每個時代的人,都可以從中受益。《道德經》就是一本智慧書,上到萬物起源,下到為人處世,老子對這些問題的本源都想的非常通透。

很多人認為,「《道德經》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悟的,結合生活,工作,經歷等等,去猜透它。它就像是一把尺子,哪裡做的不好,哪裡做的好,用它一量,就全知道了。」

《道德經》能讓你更好的掌控,在對的時機做對的事,別逆天,順應自然,你的人生不會差!

身邊很多朋友反映想閱讀《道德經》,學習學習老子的智慧。但是原版是文言文,閱讀的第一步就卡住了。這本帶有白話文註解的《道德經》非常適合現代人閱讀。

它結合當前社會生活,對《道德經》中的每一章、每一句進行了詳細的解說。

一本書只需要69元,也就是一頓飯錢,就成讓我們學習到《道德經》中的大智慧,是不是非常划算呢?

點擊下方圖片去看看:

相關焦點

  • 《道德經》:掙錢總是不夠花,看懂這兩句話,生財有道
    ,這些都是非有用的經驗,尤其是《道德經》,裡面具有很多警示的語句,看懂它們,或許你能有所啟發。今天要說的就是《道德經》的兩句話,這兩句話有什麼特點呢,就像標題裡提到的,掙錢總是不夠花,記住這兩句話,生財有道。大家知道這個話的意思了吧,這就是答案的所在,《道德經》裡面有非常多的有用的語句,叫你受益匪淺,這就是非常有用的經驗,那麼是兩句話呢,就一起來看看看吧。
  • 喜歡做這幾件事的人,表面上是聰明,其實是愚蠢
    「聰明反被聰明誤」,喜歡做這幾件事的人,其實是愚蠢。當你把別人當成傻子的時候,其實自己也被帶進去了,並不是局外人。1.總是認為自己比別人高一等,還喜歡吹噓和炫耀自己。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願意為你做這3件事的男人,他是真的很愛你,女人別不懂!
    男人都是「心口不一」的,有一些男人說著動聽的話,卻並不做著動人的事兒,並不深愛著眼前的女人;有一些男人說著不讓人喜歡聽的話,卻做著讓人感動的事,深愛著眼前的女人。他們心裡十分清楚和明白「喜歡」和「愛」的本質區別,有些女人在他們的生命中,就是以愛情為名義的一種消遣。
  • 「大姨媽」為何總是不準時來?或與你長期做這5件事有關!
    「大姨媽」為何總是不準時來?或與你長期做這5件事有關! 月經紊亂是讓很多女性感到十分苦惱的事情,那麼為什麼大姨媽不是準時的到來呢?也許和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關係,如果你長期做以下5件事情的話,那麼月經會出現紊亂,大姨媽就不會準時報導了,我們一起看看長期做哪5件事情會容易引起月經紊亂吧。 1、總發脾氣 總是發脾氣或是情緒總是處在焦慮和抑鬱狀態中的女性很易出現大姨媽紊亂的現象,這是因為月經是由卵巢分泌的作用於子宮內膜的激素而出現的,而卵巢分泌的激素則是有大腦中心控制。
  • 《道德經》第七十章:為什麼我們做不到老子講的道理?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道德經》第七十章,看看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思想: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因此有道的聖人總是穿著粗布衣服,懷裡揣著美玉。感悟老子說,我的道理很簡單,卻沒人能理解,更沒人能夠實行。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感覺呢?每次我們讀《道德經》的時候,都感覺很容易理解,也都願意學習,可是回到生活中,馬上就忘記了很多。為什麼會如此呢?
  • 50歲以後,立刻停止做這幾件事!否則會後悔!
    這是一位老人寫給自己的信,沒有空話、套話,說的全是家常話,言簡意深。每一點都十分樸實、具體、有益,每一條都可以做得到。趕緊珍藏好,對每一位中老年朋友都十分有用。
  • 為什麼道德經是企業家必讀經典
    其中多少帝王豪傑,文臣武將,棟梁之才莫不是把道德經作為必須修學的智慧經典,人生必讀。但是因為歷史太久,傳承遺漏,個人理解,以及其他原因,人們對道德經的認識,理解,其實是不一而足。有人說他是統攬世界的百科智慧,有人說他是提倡無欲無為的心靈雞湯,有人說他是宇宙哲學,有人說他是齊家治國修身的教科書。那麼道德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書,到底講的什麼,這裡跟大家做一個通俗的探討。
  • 愛他,這二十件事不要做 建議女人收藏
    失去了距離感,會放大你身上微小的缺點,也會讓他感到沒有空間,生出窒息感。終於有一天,他會退出你的視線,消失在你的生活中。戀人之間的愛情,並不意味著任何事都可以做。女人如果想牢牢抓住他的心,不想有一天失去他,就得明白,在兩性相處中,哪些事不能做,女人的愛情底線在哪裡。
  • 阿卡西閱讀:我的錢怎麼就存不下呢?
    案主小A帶著疑惑找到雲舞之巔閱讀阿卡西,想要問問高靈們,為什麼自己賺的錢一直留不住?記錄打開後,高靈們告訴小A說「因為你和金錢有個約定呀!」小A疑惑了,「我和金錢有個約定??什麼約定讓我存不下錢了」高靈:「遠古之前,太行山上,有個小和尚,每天挑著擔子上下山,與師傅為伴。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上下山的時候看看風景,喂喂河裡的小魚。然而平靜的生活卻被一群盜賊打破了。盜賊為了師傅的秘籍和山上隱藏寶藏的地圖,將師傅殺害了,所有錢財和物件也隨之。小和尚遊走各種山間廟舍,追趕盜賊,用了妙計終於拿回了失去的東西。但是小和尚覺得「錢」就是害人的東西,害了自己的師傅。
  • 嫁給杜拜富豪的女人,錢多到花不完,卻有這兩件事很難忍受
    嫁給杜拜富豪的女人,錢多到花不完,卻有這兩件事很難忍受如果有人問我你最想去的國家是哪裡?我會毫不猶豫的說杜拜,大家都說去杜拜就算乞討也能成為富翁。可想而知這個地方是有多麼富有!為什麼杜拜這麼有錢,因為杜拜有一種非常昂貴的資源,那就是石油。
  • 《齊善鴻講道德經》:道德經裡的人生智慧,讓你有更多啟發和思考
    這說明書中的智慧不僅僅適合中國人,還適用於全世界。《道德經》的本質是希望閱讀的人可以將其中的智慧運用到生活中,然後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生活。以前讀《道德經》覺得裡面的智慧寶貴,但是總是無法全面的應用到生活中。直到我讀了這本《齊善鴻講道德經》。
  • 不妨嘗試這四件事,別做孤狼了
    前言:大家好,我是阿瑤,每天為你發布遊戲領域最新情報。很多玩家(孤狼)表示,現在玩光遇讓人很困惑。每天上線後,發現星盤裡沒有人可找,也不知道要找誰,有時候想去雲野拓展社交,看到別人成雙成對,心裡莫名失落。
  • 面對魚缸裡的硝化細菌,有三件事你必須做,有三件事你千萬不能做
    水泡金魚面對魚缸裡的硝化細菌,這三件事你是必須做的硝化細菌並非什麼光的都承受不住,只是不喜歡陽光裡的「紫外線光譜」那一部分,那一部分是有殺菌作用的,這一點,大家都知道。所以,這第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避光。再說第二條,喜歡氧氣。
  • 老子最「水」的《道德經》,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水」的品質
    老子的《道德經》中特別推崇「水」的精神,在《道德經》中,老子多次提到水,那麼水到底有什麼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一、甘願付出,不求回報的精神在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為什麼說殘缺才是完美的?《道德經》中為人處世的最高智慧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件事或者一個人太反常、太完美了,人們不但不會覺得它很神奇、他很偉大,反而會感覺那裡不對勁、不真實。這就是為什麼《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謀略絕倫神通廣大,魯迅先生沒有說這個人物很厲害,反而說他被作者塑造成了一個「妖人」。
  • 哈士奇為什麼總是「狼嚎」?原來它在暗示這6件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或者聽過說,哈士奇總是在學「狼嚎」,不知道的人還真的以為是狼在嚎叫呢,養過的人更加會深有體會。那麼為什麼它們會有這個現象呢?原來是在暗示下面的幾件事,不知道你有了解多少呢?如果主人在哈士奇做錯事的時候,責罵的過程中,哈士奇突然狼嚎的話,可能就是代表其實它就是在罵你了,在跟你吵架哦。這吵架的方式是不是有獨特呢?第三、餓得難受有時狗狗餓得很難受,它也會學狼叫,想藉此讓寵主給它食物吃。所以寵主平時一定要定時定量給狗狗餵食,不要讓狗狗有上頓沒下頓的,不僅不利於狗狗的身體健康,也會傷害到狗狗的心理健康。
  • 天道:不想當弱者,首先要拒絕這兩件事
    空心愛人 舉報   沒人不想成為強者,但是變強的過程是反人性的,不想當弱者,首先就得拒絕這兩件事
  • 白巖松:我可以一個月賺2000萬,但《道德經》中這句話讓我放棄了
    對於這一種想法的人,甚至可以形容成年輕人的想法。白巖松在訪談裡告訴了大家應該如何破這一個局。為什麼稱這一種想法是一種「局」呢!在這本書裡,25歲的我讀懂了人性之複雜,人性很複雜,單純的好人、壞人這樣的二次元對立概念讓你覺得自己之前想的還是不免太簡單了。白巖松還曾說:「我很慶幸在36、7歲走進了《道德經》的世界。」他甚至稱《道德經》是他的"生命之書」。
  • 永遠不要對自己做的十件事
    用生活中的話來說便是,假如你在生活中做錯了一件事,如果你沒有及時的改變而是繼續錯了下去,那麼你需要用九件事來彌補你做的那一件錯事。比如計算機這個領域,每天甚至每一分鐘都會有新的技術產生和舊技術的完善,所以就算你已經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還是必須每天學習,接受最新的知識。2、不要在應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對於20-30的你而言這段時間是你最應該奮鬥的年紀,這段時間有很大的可能決定了你將來的工作了、生活和家庭。
  • 佛教:生活中,有3件事別亂講,尤其第三件,容易產生違緣
    在古代就有這樣一位國王,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滿口牙都掉光了,就找了兩位解夢大師,為自己解夢。第一位大師說: 「此夢是大兇之兆,在您所有的親屬都過世後,你才會死,你要經歷親屬離世的所有痛苦」。國王聽後大怒,將他打入天牢。第二位大師講:「要是夢見自己滿口牙都掉光了,那您將是所有親屬當中,壽命最長的,此乃長壽之兆」。國王聽後,龍顏大悅,對第二位解夢人賞金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