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多都聽說過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和女媧摶土造人的故事,也都認為很荒誕。比較信服的是達爾文的進化論,相信我們的祖先是「北京人」或「元謀人」。但又都對分子生物學中的DNA越來越相信,只要覺得某某人家的孩子不像父親,就隨口建議:做個DAN鑑定去吧,如果不是,馬上離婚。
然而有人竟然用DNA理論研究出一個逆天的結論:全世界50億人都是20萬年前的一位非洲女人的後代,這個女人就相當於聖經中的夏娃或中國傳說的的女媧。
在筆者看來,達爾文進化論與人類共祖結論並不矛盾,而「北京人」、「元謀人」卻並非是華夏族先了。
我們先講達爾文進化論,早在19世紀,達爾文在他所著的《物種起源》中就已經提出同源的設想,他推斷地球生命擁有共同的祖先,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最初都是從同一種原始生命演化而來。
雖然每一種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但時間回溯到足夠遙遠之前,各自生物的祖先就有可能是從共同的祖先那裡分化而來的。比如600萬年前人類與黑猩猩的祖先是相同的,2500萬年前的人類和猴子擁有相同的祖先。在兩億多年前,目前地球上的各種哺乳動物都有共同祖先。
再繼續往前回溯,地球上的生命都是來自於一種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它們被稱為最後共同祖先,目前的地球生命都是從它們那裡演化而來。這個最後共同祖先生活在古太古代的海洋中,距今35至38億年。
當然共同祖先並非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也並非是唯一的生命。根據化石記錄,生命很有可能在40億年前甚至42.8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的海洋中。只是最早期的生命都滅絕了,僅有最後共同祖先倖存下來,它們最終演化成如今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命。
為了證明各自的祖先出自本地,考古學家們很賣力地尋找當地古人類化石。例如歐洲人在德國找到了12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 海德堡人」、3.5萬年前的「克羅馬農人」,中國在北京周口店發現了20萬年前的「北京人」、在雲南發現了70萬年前的「元謀人」。
1953年,華生和克裡克在英國《自然》上最先提出的DNA雙螺旋分子構建模型。關於分子生物學我也不是很懂,只是了解以下兩個結論:在人體每個細胞中都有著46條染色體,其中有44條是成對出現的,稱作常染色體。而餘下的兩條被稱作性染色體,女人有一對X染色體,而男人是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
Y染色體是僅屬於男性所有的,世代傳男不傳女,隨著每一次結合孕育,只屬於父系的DNA幾乎完整地傳下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稱最初的這條Y染色體為其他後輩們共同的單核苷酸多態性祖先,而這些後輩們組成了一個單倍群。通過預測這個單倍群的組成,可以定義遺傳群體。
而在母系遺傳中,則是以研究線粒體DNA單倍群為主。因為線粒體只來源於卵子,因此線粒體的DNA只會遺傳自母親。
1987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員,通過徵集包括高加索、非洲、亞洲、北美土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4000多名志願者,對她們的血樣基因進行研究後,發現所有女人,都通過一種遺傳族譜而帶有親緣關係,她們的染色體都源於同一個女人,而這個女人就生活在20萬年前的非洲。
同時他們還認為,現代人與那些「北京人」、「尼安德特人」、「爪哇人」的骨架、顱骨毫不相干。
1995年,美國耶魯、哈佛、芝加哥大學又披露了最新研究成果:現代人有一個共同的男性共祖,其生存年代大約在27萬年左右,而且也是非洲人。
由此說來,現代人不論是哪個洲的,也不論是什麼膚色的,其祖先都來自一個非洲女人和一個非洲男人。那麼有三個問題,一是北京人、元謀人的後代都哪去了,二是不同膚色的人怎麼可能是一個祖先。三是遠隔重洋,就算真是一個祖先的話,他們從哪裡來的。
筆者談一下自已的看法。
的確,無論是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還是中國的北京人、元謀人,都曾經是存在的。只不過很不幸,由於戰爭衝突、食物缺乏、全球變冷等各種原因滅亡了,尼安德特人就是3萬年之前滅絕的一個人種,最後只留下了非洲人這一支。這並不奇怪,象恐龍不就滅絕了嘛。象北京人,無論是氣候變化或地殼變動,都有可能驟然消失或慢慢滅絕。只能說他們曾經生活過,只是並沒長久。
二是膚色問題,我打個比方。拿橙子家族來說,有野生柚、野生寬皮桔、葡萄柚、柑、枸櫞、檸檬等品種,而它們都有著共同的基因。黑人,假如當初非洲都是黑人的話,在不同氣候條件和環境下,他們走向其他地域以後,也會為了適應環環境而不斷進化。你不能說猴子與人長得不象,就沒有親緣關係。
三是運動問題,大家有可能也聽說有個大陸漂移說,就是從前大陸本來是一整塊的,隨著時間推移,漸行漸遠了。如果當初就是一塊的話,自然就不用專門遷移了,直接人跟前地走。再是地殼也在不斷的變化,蒼海變桑田嘛,也許洲與洲之間有連接著的隆起、通道,人們可以沿些遷徙。還有可能是低溫下,海水被冰封,祖先們穿著滑冰鞋,或坐著雪橇就能穿洋過海了呢。